【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弄清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那儿扎根作贡献的崇高品质;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白杨树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的句子;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戈壁、白杨的录像。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白杨树是我国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庭前屋后,道路旁边随处可见。它既不像松树那样四季长青,也没有柳树那样清新妩媚,更不能与观赏树木相提并论。也许,我们平时根本没有注意他们,可是假如你在茫茫的戈壁上看到白杨的时候,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作家袁鹰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为我们写出了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白杨》。 二、播放课件 三、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读前出示思考题:“文中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白杨生长的环境怎样?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四、认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白杨的语句,比如”高大挺秀”、“卫士”,以及哥哥和妹妹的对话。人们描写树木一般都用高大挺拔、高大挺直等词语,本文作者却用“高大挺秀”,表达的感情很不一般。“秀”有清秀、秀丽、秀气、高雅等意思,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对大戈壁上的白杨树的赞美敬佩之情。 2、白杨生长在什么地方?课文怎样描写哪里的环境的? 3、课文为什么要描写白杨生长的环境? 为了告诉我们白杨生长的环境恶劣,白杨的生命力强,以此来烘托白杨的兴趣,你想知道2白杨为什么长得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大吗? 4、认识白杨的内在性格: ⑴从作者描写白杨的外形特点中,引起了我们对白杨的兴趣,你想知道白杨为什么长得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大吗? ⑵投影爸爸的回答,教师朗读,学生小声练习。 ⑶讨论:爸爸为我们介绍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5、分角色朗读,品味文字。 6、领会白杨的象征的意义: ⑴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表白”是什么意思? ⑵默读课文,思考:爸爸的心是什么? ⑶同桌或小组讨论。 7、出示提示,点拨题目: ⑴爸爸在哪儿工作?那里的条件怎样? ⑵爸爸和白杨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⑶爸爸为什么要接孩子到新疆读书,而且“将来再念中学”? ⑷爸爸的“心”是什么? 8、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爸爸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建设边疆。也希望孩子们像他一样,就在那里生根。 9、教师小结。 [NextPage]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白杨象征什么? 2、讨论:爸爸的心愿是什么?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提示点拨: ⑴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沉思什么? ⑵爸爸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⑶“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什么?“几棵小树”又指谁?“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含义是什么? ⑷小结:爸爸看到白杨,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到边疆落户,于是他想,怎样才能将孩子培养得像白杨一样。当他看到几棵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他欣慰地笑了。因为他看到了建设边疆后继有人。他坚信他的孩子也会像白杨一样,茁壮成长扎根边疆。 二、总结全文 1、课文中还多次写到爸爸的神态,请找出这些词语。 2、爸爸的神态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联系全文,说说他神态变化时的心里活动。 三、识记生字、新词 四、总结写法 借物喻人。 五、延伸探讨 1、孩子到新疆后干了些什么? 2、以后新疆会变成什么样子? 六、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七、练习朗读背诵 【练习课】 一、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先讲大戈壁没有(),没有(),也没有()到处都是(),又将铁路沿线的白杨(),就像戈壁滩上的(),再讲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不怕(),不怕(),那儿需要,他就在那(),最后讲爸爸借白杨树表达自己()。 二、写出近义词 清晰()表白()沉思() 挺秀()消失()肯定() 三、读下面一段话,做练习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共三句,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请用简短的句子概括出来: 1、 2、 3、 四、用“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个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