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请愿),激励人们“粉然前行”(激励前行)。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这是逻辑顺序。文章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五、研讨
1. 文章记叙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1节)“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3节)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3节)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蔼。
“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3节)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2.作者为什么要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3.作者在第一、二节里两次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说“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怎样理解这些话的意思?作者在文中还反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些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的第一段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第二段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鲁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现出对刘和珍这样进步青年的爱护。
第三段以“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为引子,述说反对派制造惨案流血、流言家在惨案背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在“庸人”的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因此在第二节第二段,鲁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在该段结尾处又重复“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节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
紧接着在第五节的开头,写到:“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作者忍不住要说话,那就是对事实真相的揭露。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节,以“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和说不出话来之间。作者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最终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才是真的。
4.“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1节)品味深层意蕴。
“尤”,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的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用“浓黑”修饰“悲凉”,则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人民的苦痛,当然就是敌人的快意,成语就就有“亲者痛,仇者快”。这种苦痛是由于敌人制造暴行而产生的,因此,显示哀痛的过程,就是揭露敌人暴行的过程,也是作者把对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的深深体会告诉世人的过程。“菲薄的祭品”是作者谦虚的说法。以揭露敌人、控诉黑暗社会为目的而写的纪念文章,正是奉献给死者最好的祭品。“奉献”,恭敬地呈献。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2节)
“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们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敢于直面”,“敢于正视”,就是以猛士的姿态出现的。本来用“猛士”就足以表达作者的意思,加上“真的”修饰后,更起到了强调作用。“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6.对于刘和珍是自己的学生这一事实,鲁迅为什么“觉得有些踌躇”呢?(3节)
踌躇,是犹豫的意思。刘和珍的举动,表明她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苟活到现在的我”,还能称得上是她的老师吗?所以鲁迅“觉得有些踌躇”。此外,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鲁迅奉献的“悲哀与尊敬”,不仅仅出于师生之情,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
7. 第四节,作者写他听到噩耗后,先是“颇为怀疑”,然后用尸骸作证,打破自己的怀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写“怀疑”与“不信”,然后写血的事实,二者自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反动当局的下劣凶残。
8.作者还特别强调“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接下来又写出反动政府和走狗文人的诬蔑和造谣。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呢?
进一步说明反动当局和走狗文人的下劣凶残,使文章的揭露更显深刻,抨击更见有力。
9.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已”是时间副词,已经;“尤”是程度副词,更加。两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
10.“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5节)这句话如何理解?
“伟大”在这里指三个女子,“从容转辗”是对上一段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概括。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枪弹的攒射”,是对段政府辛辣的嘲讽。“中国军人屠戮妇婴”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是个偏义复词,在这里偏指妇女。“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在这里是互文,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
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武功”,那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在这里当然是反语。
11.在第六节,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看法呢?依据是什么?
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因为它没有什么深的意义。
依据就是鲁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同样,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1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7节)说说它的意蕴。
“苟活者”是苟且偷生的人,鲁迅在这里用来自指。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第一节,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用来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把自己说成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用来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鲁迅在这里是通过自我贬抑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不断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六、归纳主旨
愤怒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