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陈小平
一、导入新课 师: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70年代中期,欧洲某乐团深入中非一部落为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奏舒伯特小夜曲。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居然被小夜曲感动得如痴如醉!上世纪末,当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禁不住老泪纵横,说自己因此“触摸到了俄罗期民族的灵魂”。现在,让我们也来聆听这首《如歌的行板》吧。 (放录音。学生很快便沉浸到音乐之中,这正是选择该乐曲作为导入音乐的缘由。这段音乐情感极其浓烈,听者极易受到感动。) 师:此后不久,在中国有一位名叫刘鹗的奇人也被一段音乐陶醉了,请看《明湖居听书》。 (板书课题)
二、把握课文框架 师:请同学们游览全文,思考一下:本文写了几处音乐表演?重点写谁? (学生迅速浏览,并在书中圈点勾画。已经进行预习,所以很快便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本文总共描写了三个人的表演:一位丑陋的琴师的弹琴,一位名为黑妞的姑娘的演唱和白妞的精妙绝伦的表演。重点是写白妞。 师:那琴师和黑妞在文中能起什么作用? 生:烘托陪衬白姐。 师:请具体解释一下。 生:琴师弹奏技巧纯熟,“入耳动心”,如此高明的琴师必有高超的歌手才会相称,他为白妞的演唱做好了铺垫。 生:(补充)琴师弹琴时,“人也不甚留神去听”,这节文字后文王小玉出场时“满园子里便雅雀无声”形成强烈的对比。 师:那么写黑妞的作用呢? 生:黑妞演唱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令人听了“以为观止”,但这样精彩的表演仍然“比白妞差多远”,可以想像白妞的演技定然是炉火纯青。 师:除了用人来衬托王小玉说书,文中还用了哪些内容陪衬?(加重语气,暗示可从另一角度考虑。学生思考。片刻,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④:文章开头写戏园子挤满了人,有官员、读书人、市民、生意人,下午才演出,不到十点就满座了,以致于老残要小小地行个贿(众笑)才得到一个小凳子,说明大家都是慕王小玉之名而来的。所以,这里是用场面描写来衬托重点内容。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还有最后一段,听众引经据典高度评价白妞在衬托中心。 师:(总结)经过层层铺垫,便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极大的悬念,人们不禁想探究:这尚未出场的白妞究竟是何等高人?为什么她使这么多人如此沉迷?于是,当她正式演出时,作者便集中笔墨写尽了她的风采。最后的观众评论,要言不烦而又十分中肯地再次渲染了本文中心。整篇文章就如一曲音乐,围绕着主旋律,音乐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各种方式去渲染烘托它,于是使主题成为立体丰满的复调!
三、品读重点段落 师:现在,我们进入攻坚阶段,让我们先了解王小玉其人。品一品描写王小玉的文字,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读书、动笔勾画。稍后,有学生举手。) 生:我喜欢“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八个字。 师:为什么? 生:这八个字刻画了白妞的风度神韵。 师:哦,你用了“神韵”二字,从哪儿学来的? 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看到的。 师:(由衷地)你阅读面真广,理解运用得也很不错。确实,王小玉相貌平平,“不过中人以上”,但她身上却有一种非凡的神韵气质。请问,她的气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通过眼睛写她的气质。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师: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 生:用博喻描绘王小玉眼睛之美,体现她的气质。 师: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嫌 唆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 (学生七嘴八舌,有说“行”也有说“不行”的。教师指定—学生回答。) 生:我觉得可以写简单些,不是说简洁是一种境界吗?“眼如秋水”已经写出了王小玉眼睛的美,后面就不必再重复了。 师:你认为后面几句是画蛇添足?(该生点头。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发言)你的看法呢? 生:我说不准。不过,既然刘鹗是大文学家,我想他的文章一定不会有问题吧? (学生大笑,该生有些难为情。教师示意学生安静下来。) 师:你这种猜想有一定道理,文学大师笔下确实不会有太多问题。但猜测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必须从语句本身去找根据。刚才有同学说这是一组博喻,请你说说比喻的基本特征。 生: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 师:秋水与眼睛的相似处在哪里? 生:(顿悟)这句话是用秋水比喻眼睛的清澈纯净。 师:(追问)那么,“寒星”有何特征? 生:非常明亮! 师:“宝珠”呢? 生:有美丽的光泽。 师:“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呢? 生:黑白分明。 师:仅此而已? 生:(补充)圆润灵动。 师:分析得多好啊!(面向①)请你把他(指生②)刚才的分析综合一下好吗? 生①:这双眼睛,像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 师:你还认定后面几个比喻是蛇足吗? 生①:(笑)这几个比喻各自侧重一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不能算蛇足。 师:是呵,作者用一组比喻把一双眼睛描写得如此动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动人的眼晴是最美的风景。但是,本文中最美的还得算那动人的演唱。刘鹗用了两大段来描写这精妙绝伦的表演,请大家细读这两段文字并思考:1.演唱可分为几个环节?2.作者是如何描写空灵飘忽的音乐的? (学生认真读书、思考,偶有小声讨论,教师巡视指点。) 生:我回答第一个问题。王小玉的演唱可分为六个环节:起初低唱,接着高歌,然后降调回旋,回旋后越来越低直至声音休止,短暂的沉寂之后突然爆发,最后人弦俱寂,表演结束。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音乐发展示意图。参见文后板书。) 师:概括得很好,请坐。(另指定一学生。)在这些环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请按文章列举。 生:我觉得“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一句特别生动。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写音乐? 生:(沉思片刻)从听众的生理感受角度。 师:不错,入耳动听的音乐,常常使人身心俱泰。顺便问一句,这句话若能换个标点,层次似乎更清楚,能找出来吗? 生:(略一思索,随即抢答)“伏贴”后改分号! 师:为什么? 生:这是一个并列复句。前一分句写五脏六腑伏贴,后一分句写全身毛孔畅快。用了分号层次更分明。 师:是呵,读书作文理应一丝不苟,这种认真也应落实到标点上。(一学生举手发言) 生:第二环节中,形容歌声越唱越高时,用“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来比喻,我觉得特别传神。我好像看到那根细细的钢丝笔直地窜向天空,觉得那声音果然高极了。 师:对!你已经道出了描写音乐的一个重要方法,那就是状无形之物如在眼前。音乐是无形的是飘忽易逝的,只有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才能使读者有亲临现场之感并获得美的享受。文中还有许多类似于此的句子,大家能找出来吗?(学生纷纷发言。) 生:用登泰山一层高过一层来形容歌声的节节高起。 生:用“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比喻歌声回环往复。 生:用东洋烟火形容歌声的纷闹繁多。 生:用“百鸟乱鸣”形容歌声的和谐悦耳、活泼热闹。 师:请问,这些描写音乐的句子大多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比喻。 师:是呀,比喻是文章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用比喻,往往能化枯涩心为灵动,化平淡为丰富。现在,同学们从这两段文字中悟出了几种描写音乐的方法?请大家总结一下。 生:要写出音乐的表演过程和基本内容。 生:要写出听音乐者的感受。 生:(补充生②)这些感受可以从生理上写,也可以从心理上写。 生:最好能运用比喻来描写。
四、听音乐谈感受 师:我们分析了全文结构,也欣赏了作者对音乐的精彩描写。现在,让我们再欣赏一遍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吧!听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重播音乐,学生闭目聆听,有学生不时提笔记下瞬间感受。音乐结束后,教师不急于发问,有意留下3分钟空白,让学生沉浸在对乐曲的回味中,以期营造一种余音绕梁的氛围。) 师:说说你听音乐时想到的内容。 生:我好像看到茫茫的俄罗斯平原,以及平原上散发着枯叶气息的白桦林,冰雪覆盖的世界,饥寒交迫贫穷无助的凄苦的农人。 生:我仿佛看见伏尔加河上一艘货船正逆流而上,船上的船夫正吃力地撑着船,春天料峭的寒风吹在他瘦削的脸上;船尾一个小女孩托着脸望着岸上开得很早的几点小黄花,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师:除了这些由音乐联想起的景象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谈? 生:听了这段音乐,我的心不由自主地紧缩,我好像喘不过气来,鼻子酸酸的,我想放声大哭! ………… (铃声响起。教师要求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