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比喻句,使难以捕捉的没有实体形象的声音美,变成了可见、可感的实体形象,借助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引起读者丰富多彩的联想,深化了作品的意境,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 5、 听众评价: 借一湖南少年之口用了两个典故。 (二)《明湖居听书》一节不涉及谴责的内容,是该书中以描摹生动而素被人所称道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运用了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引人入胜地描绘出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所谓侧面描写,指的是文中那些铺垫的笔墨;正面描写,指对白妞说唱所作的直接描写。说唱的声音之美,并无实体形象,全靠听觉鉴赏,直接描写很不容易,但作者却写得很成功。他选用可见到的形象、可经历的事情、可体验的感觉作喻体,使读者借助其他感官来体会声音的美妙。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现在的修辞学上称之为“通感”。课后还要对文中的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特别是“通感”的修辞手段细心体会。
《明湖居听书》是刘鹗《老残游记》中的精彩片段,以前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后来不知什么缘故又被删掉了。去年,我曾经把它推荐给080班的同学,现在,我又推荐给时光读书社的同学们。
为什么要推荐《明湖居听书》?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如果中学生要学习“层层铺垫、侧面描写”,就不能不读此文;第二个,在描写音乐方面使用“通感”修辞,本文是典范。
先说层层铺垫和侧面描写。
《明湖居听书》主要是听白妞(王小玉)说书。白妞是什么人?用今天的话说,她就是当时文艺界的“明星”“大腕”。作者刘鹗为了表现白妞说书的魅力,就做了层层铺垫,先从侧面进行衬托,然后正面描写。
说书开场是在12点半,但是,还不到10点钟,戏园子里已经座无虚席了,老残向看座的使了点钱才在人缝里坐下。人们不吃饭,提前几个小时占座听戏,可见白妞的影响有多大。再看台下座位上贴的“抚院定”“学院定”的红纸条,则更见白妞说书技艺之雅俗共赏。此为第一层铺垫和侧面衬托。
第二层,写琴师演奏。琴师长得难看,但演奏超凡,从“随便和了和弦”到“弹了一支大调”到最后“全用轮指”,惊得台下“叫好声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琴师的出场和演奏也是为了引出白妞说书。试想,一个如此优秀的琴师,他的主角的演艺该是如何绝妙!
第三层,黑妞出场。作者先作肖像描写,包括外貌和衣着,然后写她一手梨花简,一手鼓捶子,“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如此美妙的演唱,让台下观众“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黑妞的演技让观众叹为观止了,白妞的演技又该怎样形容,此为绝妙衬托。另外,在黑妞演奏结束后,观众们开始交流议论,结果是:“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这段议可以说是双重的侧面描写,一是观众的评论本身就是侧面衬托,二是评论中又用了衬托手法。
以上是白妞出场前的三层铺垫和衬托,是蓄势,是引子;白妞出场,开始正面描写。
前文的铺垫和描写已经淋漓尽致了,现在主角出场,该怎样行文?文笔简了,比例就失调;手法少了,文采就失色。刘鹗不愧是大家,他使尽各种技能来展现白妞的艺术家风采。
作者让白妞在观众“热闹哄哄”的时候出来,出来之后先描肖像,但不让她抬头,正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她丁当了几下梨花简,又敲了几下鼓锤子之后,方才抬起头来。这一抬头,让观众看到的是她那双绝妙的眼睛:“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盼,连那坐在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这是何等技巧,博喻的手法,观众的感受,简直把白妞的戏眼写绝了。怪不得满园子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跌在地上都听得见响。这是第一技。
第二技,把白妞的演唱分成几段:开始“声音初不甚大”,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之后于那极高的地方,再“回环转折”,接着是节节高起,正在叫绝时,“陡然一落”,便愈唱愈低,愈低愈细,之后“忽又扬起”,最后“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把一个演唱分出几节几段,分别描其特色,既有条理,又现尽致。
第三技,用“通感”比喻把抽象的声音描摹得可观可触。“通感”是比喻的一种,就是把属于不同感官的本体和喻体用比喻的方式沟通起来,别有一番想象的意味。音乐描写向来就是难点,因为声音不易捕捉不易描摹,但作者却把它写得形象可感。写白妞“忽然拔了一个尖儿”,比喻为“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确实让人叫绝。写白妞声音节节高起,作者用登泰山见奇景节节涌现来作比,大胆联想,生动形象。写声音由极低而忽高时,比喻为“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可见演唱得多么绚烂而富有感染力!
在一系列正面描写之后,作者又不忘用观众的叫好之声和评论再来衬托一把:“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
这样一篇文章,这样一次绝唱,怎能不推荐,怎能轻易从教材中删去呢?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