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五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讲解 >> 正文

 

《西地平线上》教学实录

查询原文分析讲解的详细结果

《西地平线上》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②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2、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地安排线索与结构。
②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3、内化与迁移:
萃取、体验文本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做到既能进行审美体验,又能进行审美表达。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
2、体验几次日落内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1、品味和评价文本由自然之美的表述转向人文思想表现的语言艺术。
2、分析文中对罗曼罗兰塑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典故的使用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教具准备:音乐《我心永恒》歌曲。
课时安排:1

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回顾刘亮程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里关于村庄外景的描写内容;教师点出几个带“大”字的词语,引出西部旷远广博的特点。
2、教师抒情性导入:大西北的旷远、辽阔、苍凉、岑寂、广漠、蛮荒……无不体现一个“大”字。大西北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有秦汉明月、千年关阙,有搅云长幡,有羌笛之怨。久远的丝绸之路、伟大的敦煌壁窟……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她特有的神秘,对人充满了诱惑。大多数人去到大西北,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朝圣的庄严。我们今天来学习  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来体验大西北的日落,体验世间的“大美”。

二、学生浏览课文,教师板书课题。

三、学生谈课文主要写作内容,找出写日落的主体部分,完成段落划分(本文结构很清楚,学生不用教师指导,应该能轻松完成。如果有学生将第二部分分成三段,教师予以肯定)。
1、第一部分(第1节)总写落日印象。
2、第二部分(2—23节)分写三次落日。
3、第三部分(第24节)结束全篇,照应开头。

四、学生谈第一部分写作的必要性。
1、提出“世间有大美”,引出写作的主体,引起阅读的兴趣并备于与结尾照应。
2、师生讨论“我每年去一趟新疆”一句的作用。
①写去的次数多,使得观察落日机会多、欣赏三次落日的体验才显得真实可信。
②去的次数多,对大西北的体验才够深刻。这样落日与其它景物相比才有可能,与其它地区相比才有可能,“世间有大美”才有所依附。

五、研读第二部分师生互动过程:
1、师:写景最重要要注意什么?
生:抓住特征。
师:本文写日落抓住了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生:颜色、形态。
2、师: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三次日落在颜色和形态上的变化,比较有什么区别,完成后由两位同学分别就这两个方面发言(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生1:(颜色上)第一次 春联的红
第二次 灰白 → 血红
第三次 烧红了 → 热烈的红 → 炫目的红
生2:(形态上)第一次 勒勒车
第二次 硬币 → 一轮
第三次 躲在背后挥舞魔杖
3、请学生体会用“春联”来写红的效果。
生: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的“静”(年冬的效果);更体现一种历史文化氛围。
4、体会“勒勒车”写形的表达效果。
生:体现出一种民族特色。
5、学生体会“硬币”的修辞效果。
生1:圆(教师适当评价)。
生2:写出一种苍白的感觉。与气氛相对应。
6、学生讨论“躲在背后挥舞魔杖”的修辞效果。
生1:变化多端。
生2:热烈、神奇。
生3:不可思议。
7、学生发言三次日落颜色形态的变化表现出来的特点。教师总结。
三次对日落颜色形态的描写,体现出一个由静到动的过程。日落过程中有动与静的分别描写,也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的体现(学生在文中划出相应内容)。
8、师:除了对日落的直接描写外,作者还写了什么内容来表现的?
生:侧面烘托;历史典故的渲染。
9、师:请一位学生读出文中侧面烘托的句子并简要分析作用(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生:第一次 惊呆了
第二次 遗忘 脸上的红光
第三次 惊骇 向红光走去 自己的卑微
10、师小结:三次落日,都有侧面的烘托,但我们并没有感到一丝的枯燥,原因是每次都有变化,而且体现出了一种由“旁观”到“向红光走去”的变化,这是落日对人的感染。三次落日,一次比一次热烈,一次比一次壮阔,由静态美到动态美,由“恍若梦境”的一瞬到“挥舞魔杖”让人倍感平庸的“惊世骇俗”,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又一幅奇幻的面。
11、学生体会“向红光走去”的表达效果。
生:双关。既是事实上行走的方向的陈述,也是心灵上依附的表现。
12、师:“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面对三次落日,我们都被打动了,陶醉了。实际上,这样的落日,我们身边也有,天天都有。但是不是也像作者所写的这样,让人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呢?
学生讨论能否写出同样的落日,能写,如何写;不能写,为什么?
师:美之为美,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感觉到了它,更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心灵上理解了它,接受了它。课文三次写日落,在我们的视觉当中融进了其它一些东西,虚拟出一个现实与虚幻并存的世界,让你纵览古今,神游中外。积蓄在我们身心深处的情结一旦被激发出来,我们便感觉到美了。
13、师:实际上,真正让我们感觉西地平线上这三次落日伟大动人之处的原因,在于作者对历史、文化典故的回顾上。请学生回答文中三次落日引出的相关文化内容。
生:第一次:左公柳(左宗棠征西)
第二次:萨克斯曲《我心永恒》 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塑造
第三次:匈奴的外迁 成吉思汗(元朝的外扩)
14、点名读课文第5段提及“左公柳”的内容。体会抒情性的描写所带来的审美享受。
(结合古人“折柳”典故进行开放性的分析,答案不一,可集中在思乡、为民造福、文人的雅行等点上。)
15、师:大家一定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并为其主题曲《我心永恒》所打动。哪位同学说说这首曲子给你的感受?
生1:悲伤的感觉。
生2:死亡的气息。
生3:悲壮而又令人感伤。
师:也可以调过来说,“令人感伤又觉非常悲壮!”
悲剧的东西往往是美的,它能打动人心。爱情本身的美的,再加上是悲剧式的爱情,自然荡气回肠,弥久难忘。但《泰坦尼克号》所反映出来的,让世人推崇备至的,不止是悲剧式的爱情,而是对生命的伟大赞颂。这才是主题歌要唱的,所以它题为《我心永恒》。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这支曲子?
生:第一次是为表现苍白的气氛,用到歌曲里死亡的气息与“死亡之海罗布泊”照应。第二次便转为悲壮了,这是日出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师:同学们对文中《我心永恒》的引用理解很深透。文中听到的是用萨克斯吹出来的,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听哪些萨克斯的曲子,用萨克斯吹奏的曲子,有什么特点?
生1:我听过《回家》,很悠扬。
生2:我没有记住具体的歌名,但我觉得听萨克斯,用荡气回肠形容来得好一些。
师:很对,萨克斯的纠结缠绵、婉转悠扬、最能调动人的情绪,尤其在我们寂寞的时候,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我给大家带来了《我心永恒》的曲子,大家照应课文气氛,来细心地听。
(第一次播放歌曲,萨克斯版《我心永恒》)
师:文中第二次日落出现前的苍白加上萨克斯曲子的渲染,气氛更显悲凉。但这支歌是不是只有悲凉呢?我们思考一下第二次出现这只曲子时应该是怎样一种情绪?
生:悲壮!
师:是什么给你这种感觉?
生:落日!
师:落日为什么悲壮?
生:要逝去了!
师:体验得很贴切,但落日逝去的悲壮和其它东西的逝去之悲壮是不是相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阅读并思考下文。
16、同样的一次日出,为什么又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塑造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知晓情况,哪个同学来说说?
生1: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主人公。
生2: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位英雄式的人物,音乐家,剧作家,名满欧洲,经历了多重灾难。小说想通过这个形象表现:“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正如光明:“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小说在描述约翰•克利斯朵夫弥留之际的心理安慰时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大家参照我们了解的这些内容,共同读一下课文第15段,思考一下作者引用的意图。
学生齐读,要有感情,教师评价,酌情重读。
生1:作者想表达太阳给伟人以思想,是人智慧、灵感的源泉;太阳有生的启示,与人类精神息息相关。
生2:我认为,本文作者用这个典故,正是为赋予太阳以英雄的思想。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的诞生是因为太阳,证明他和太阳有着“一体”的关系。罗曼罗兰对着日出热泪盈眶喊的是:“让我把你抓紧,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说明了这一点。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太阳式的人物,那么,他所具有的性格,也是太阳所具有的。
生3:我同意他刚才的话。约翰•克利斯朵夫弥留之际所说的话,正好照应了太阳的日落日出。他的生命因为精神而循环,他的精神就像太阳照耀人间。他的英雄品德如此伟大,作者用他来表现落日的情怀是非常合适的。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罗曼罗兰面对太阳呼喊时为什么“热泪盈眶”?
生1:因为他发现了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讲解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西地平线上》教学实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
    致大海
    沁园春•长沙
    散步1
    屈原列传
    第三册第二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唐宋…
    散步
    短文两篇
    蜀鄙二僧
    世说新语
    散步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故宫博物院
    最后的长春藤叶
    致橡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散步
    散步
    《陈太丘与友期》
    《散步》课堂教学案例(课堂实录)
    《马说》
    散步
    《散步》教学案例
    我为什么而活着 教学设计
    底片
    劝学
    劝学
    短歌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故乡的榕树
    《论文艺的空灵和充实》课堂实录
    《一事一议》
    第六单元作文训练----月光下的遐想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选举风波教案2
    黄生借书说
    《童趣》
    阿炳
    记承天寺夜游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项脊轩志
    《观舞记》教案
    《师说》教案13
    散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6年版课件配套…
    故都的秋
    《秋实沉思》命题作文的评讲教案
    《秋水(节选)》教案
    《词两首:沁园春·雪和忆秦娥·娄山…
    安妮日记
    《古文二则》教案(九年级下学期)
    杨修之死
    送东阳马生序
    《散步》教学设计
    行道树
    篱笆那边
    订鬼
    竹影
    劳山道士练习
    《茶馆》说课稿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
    程红兵《雨霖铃》教学实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写作训练
    我为什么而活着
    诗词五首(《观刈麦》《赤壁》《过零…
    《山中访友》教案
    《苏珊•安东尼》重难点分析
    《勇气》教学设计
    《苏珊•安东尼》重难点分析
    石壕吏
    《专题汉字》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2
    《我心归去》教案12
    《乡土情结》教案12
    爱莲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2
    《想北平》教案12
    《师说》教案14
    《我心归去》教案13
    《乡土情结》教案13
    《乡土情结》教案14
    《想北平》教案13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说“木叶”》教案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1
    太史公自序
    《采薇》教案
    六月,我们看海去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相信未来
    我的五样
    致青年公民
    《师说》
    获得教养的途径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9
    《我心归去》教案10
    《奥德赛》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
    前方
    我心归去
    乡土情结
    想北平
    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
    寡人之于国也
    《贵在一个新字》教案
    《寂寞》教案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山市》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想北平》教案7
    《西地平线上》教案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7
    毛泽东词二首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8
    《劝学》
    《我心归去》教案8
    《我的四季》教案8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8
    《想北平》教案8
    《师说》教案9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9
    《我心归去》教案9
    《我的四季》教案9
    《乡土情结》教案9
    《想北平》教案9
    《雪》(鲁迅)教案及课堂实录
    江南的冬景
    《师说》教案11
    读《伊索寓言》
    《我的四季》教案10
    《想北平》教案10
    《乡土情结》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
    《赤壁赋》教案
    《治水必躬亲》教案设
    致女儿的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0
    《我心归去》教案11
    《想北平》教案11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1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太史公自序
    夏本纪
    《想北平》教案11
    古诗漫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6
    老王
    《师说》教案10
    《枣核》
    巴尔扎克葬词
    “说真话、抒真情”作文训练实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
    沙田山居
    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乡土情结》教案11
    初三议论文复习教案(配已上传的课件)
    作文-感受与思考
    在山的那边
    杨修之死
    紫藤萝瀑布
    童趣
    《这就是我》
    劝学
    毛泽东词二首
    《雷雨》教案(三课时)
    《乡土情结》教案8
    《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2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