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五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讲解 >> 正文

 

《寂寞》教案

查询原文分析讲解的详细结果

《 寂 寞》教案
                                           孙俊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文眼及重要语句,理解作者的观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思辨能力,对事物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习惯及思辨能力。
2. 理解文本通过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的抒发而表达的认识,学会抓住文眼及重要语句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过程和方法
1.亲近自然,贴近、联系生活,独立思考与判断。
2.交流探究,认识自然与人的关系。
3.研究性学习,在比较思辨中进一步培养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都追求自然的人居环境,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在美国,真正的富人不是居住在城市,而是住在乡村有山有水的地方,甚至将别墅建在山林间。在中国,正如大家所见的,山间水边的居住理念也已流行了起来。可是,如果让你远离亲戚朋友,远离现代化的生活条件,独自一人,长久地生活在湖泊流水畔、深山老林中,你愿意不愿意?
学生讨论
   (多数不愿意)
为什么?
(因为那里的生活条件太艰苦,更重要的是,只有我一人,太孤独寂寞了)
解说:   
但是有一个人,他却远离尘俗,孤身一人,在深林间、湖水旁,独立地生活了两年又多一点时间。在这湖滨的山林里,他“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的这些沉思梦想都装入了他写的一本书——《瓦尔登湖》。他就是美国作家亨利• 戴维• 梭罗先生 。1985年在《美国遗产》杂志上列了“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位居榜首。在现代文明的逼迫之下,人们离纯朴恬静的大自然已经越来越远,一些古朴得令人神往的原始生活已经褪化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是嘈杂、焦灼、浮躁和不安;人毕竟又是自然之子,崇尚自然、向往自然之心难泯,这或许是人们持久不断地喜欢《瓦尔登湖》的理由吧。如今,瓦尔登湖已经成为梭罗追随者们的圣土。
[幻灯片投影]
《瓦尔登湖》译者徐迟的评价:
“《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享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请同学们静静的地阅读从《瓦尔登湖》节选来的一章文字————《寂寞》。在静静的阅读中,你会感受到什么?你会思考什么?
赏析文本,推进新课
   一.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我们读完了《寂寞》一文。作者于山林湖水间沉思着些什么?大家先集中研读第3、4、5段。那些话让你感受最深?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感受。可先小组内部探究,再全班讨论。
 解说
1.第三段中“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悒的人也一样。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间而还有五官的话,便不可能有很阴郁的忧虑。”大自然的事物就是人的伴侣,它可以消除人的忧郁、烦恼、痛苦。我们常常在忧郁、烦恼、痛苦之时到大自然看一看山水,听一听风声雨声,这些情绪就会消散的无影无踪。
2.梭罗说,“当这些思想占据我的时候,温和的雨丝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能跟大自然做伴侣是如此甜蜜如此受惠,就在这滴滴答答的雨声中,我屋子周围的每一个……思潮压下去了”,“每一枝小小松针都富于同情心……我的朋友”。作者偶尔感到寂寞,却很快感到了大自然的甜蜜、友爱、富于同情心,得到大自然的恩惠,因而再也不会寂寞了。“我明显地感到这里存在着我的同类”,作者引大自然的事物为自己的“同类”,并暗示“那最接近于我的血统”,说明作者已经把自己完全看成是大自然的一个分子了。我与自然同体,就不会感到寂寞。
3.第四段中“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更加接近”这句话简直就是名言警句。人与人的距离不在于空间,而在于心灵。古诗词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以说就是同一个意思。
4.第五段中说:“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等等,写了一连串的自然界事物的寂寞,来衬托说明“我”的不寂寞。
二.梭罗所说的“寂寞”究竟有几层意思,请讨论分析。
    (学生讨论)
实际上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孤身一人,没有伴侣。就是平常所说的寂寞,从这个角度上看,梭罗把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作为伴侣,人是大自然的最普通的一员,并不具有高于其他生灵的特权,因而并不寂寞。
第二层,是说大自然的“寂寞”是一种“寂静”,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梭罗能够自由地沉思,尽情地享受精神的愉悦。因为他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其实这种认识,作者在文中有明确的语言点明。
请看第1段开始,作者是这样说的———“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
请看第7段,作者是这样说的————“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这多么的欢乐!”“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青菜的泥土吗?”
这两处前后呼应,正是本文的“文眼”。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梭罗沉思的结果:人要融于自然,尊重自然,感恩自然。
拓展比较,突破难点
1.由梭罗的远离尘世,隐居山林,同学们是否会联想起我国古代的一位大诗人呢?
(陶渊明)
2.我们已学过《桃花源记》。在这篇文章中,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离主流社会、和谐自然、其乐融融的桃源世界。那是陶渊明心中的一个理想世界。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他的另一首诗:《饮酒》。
[幻灯片投影]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梭罗的对自然的情感和在大自然中的思考,都与陶渊明近似。结合《桃花源记》与《饮酒》诗文所蕴含的思想,结合你所了解的陶渊明,谈谈你的看法。梭罗,可以说是“美国的陶渊明”吗?
(学生讨论)
结论:有不同也有相同。
相同点:1.陶渊明和梭罗的思想是一致的,两人都喜爱大自然,都愿意远离尘世,与自然为邻。
2.两人都隐居避世,融入大自然当中,而对自然有着深沉的思考。陶渊明在《饮酒》诗中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真意”,应该就是梭罗的“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宁静”而快乐的。
不同点:1. 陶渊明是回归园田,他有一首诗名就叫《归园田居》,他没有真正离开尘世,只是回到了乡村。而梭罗却是真正隐居在远离现代生活的林间水滨,并感受到那里的“寂寞”。
2.两人在自然之中深沉思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陶渊明面对自然的美景,他感到了悠闲,感到了惬意,所以他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真正的隐居避世。而梭罗住在瓦尔登湖,也可以算是“隐居”,却不能说是“避世”。
[课堂小结]
   在“人与自然”这一向度“像山一样思考”模块中,三个学习任务是“欣赏自然”“感悟自然”和“沉思自然”。我们今天学习的《寂寞》的主要任务是————“沉思自然”。
   确实,我们在欣赏自然、感悟自然的同时,应该更多的思考:我与自然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我能为自然的和谐做些什么?感受大自然的恩泽,负起对大自然的责任我们义不容辞。
[板书设计]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讲解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寂寞》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
    致大海
    沁园春•长沙
    散步1
    屈原列传
    第三册第二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唐宋…
    散步
    短文两篇
    蜀鄙二僧
    世说新语
    散步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故宫博物院
    最后的长春藤叶
    致橡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散步
    散步
    《陈太丘与友期》
    《散步》课堂教学案例(课堂实录)
    《马说》
    散步
    《散步》教学案例
    我为什么而活着 教学设计
    底片
    劝学
    劝学
    短歌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故乡的榕树
    《论文艺的空灵和充实》课堂实录
    《一事一议》
    第六单元作文训练----月光下的遐想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选举风波教案2
    黄生借书说
    《童趣》
    阿炳
    记承天寺夜游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项脊轩志
    《观舞记》教案
    《师说》教案13
    散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6年版课件配套…
    故都的秋
    《秋实沉思》命题作文的评讲教案
    《秋水(节选)》教案
    《词两首:沁园春·雪和忆秦娥·娄山…
    安妮日记
    《古文二则》教案(九年级下学期)
    杨修之死
    送东阳马生序
    《散步》教学设计
    行道树
    篱笆那边
    订鬼
    竹影
    劳山道士练习
    《茶馆》说课稿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
    程红兵《雨霖铃》教学实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写作训练
    我为什么而活着
    诗词五首(《观刈麦》《赤壁》《过零…
    《山中访友》教案
    《苏珊•安东尼》重难点分析
    《勇气》教学设计
    《苏珊•安东尼》重难点分析
    石壕吏
    《专题汉字》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2
    《我心归去》教案12
    《乡土情结》教案12
    爱莲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2
    《想北平》教案12
    《师说》教案14
    《我心归去》教案13
    《乡土情结》教案13
    《乡土情结》教案14
    《想北平》教案13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说“木叶”》教案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1
    太史公自序
    《采薇》教案
    六月,我们看海去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相信未来
    我的五样
    致青年公民
    《师说》
    获得教养的途径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9
    《我心归去》教案10
    《奥德赛》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
    前方
    我心归去
    乡土情结
    想北平
    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
    寡人之于国也
    《贵在一个新字》教案
    江南的冬景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山市》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想北平》教案7
    《西地平线上》教案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7
    毛泽东词二首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8
    《我的四季》教案8
    《劝学》
    《乡土情结》教案8
    《我心归去》教案8
    《想北平》教案8
    《师说》教案9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9
    《我心归去》教案9
    《我的四季》教案9
    《乡土情结》教案9
    《西地平线上》教学实录
    《想北平》教案9
    《雪》(鲁迅)教案及课堂实录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师说》教案11
    读《伊索寓言》
    《我的四季》教案10
    《想北平》教案10
    《乡土情结》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
    《赤壁赋》教案
    《治水必躬亲》教案设
    致女儿的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0
    《我心归去》教案11
    《想北平》教案11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1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太史公自序
    夏本纪
    《想北平》教案11
    古诗漫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6
    老王
    《师说》教案10
    《枣核》
    巴尔扎克葬词
    “说真话、抒真情”作文训练实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
    沙田山居
    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乡土情结》教案11
    初三议论文复习教案(配已上传的课件)
    作文-感受与思考
    在山的那边
    杨修之死
    紫藤萝瀑布
    童趣
    《这就是我》
    劝学
    毛泽东词二首
    《雷雨》教案(三课时)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8
    《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2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