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壕吏
|
查询原文分析讲解的详细结果
|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涵咏、朗读、鉴赏,了解该诗的思想感情,体会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2、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受该诗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歌语言的感受能力,学生悟性的培养。 教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投影仪:安史之乱的图片)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人民在这八年中饱尝的却是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有一位热爱人民的诗人用他那饱含深情的笔记下了真实的一幕。请打开书,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位诗人的情况。(看注解一,请一位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杜甫的情况,教师补充) 总结(投影):杜甫(712-770)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石壕吏》便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篇。 二、今天我们学习这篇作品。请一位学生朗读。 正音:逾 看 戍 妪 咽 读完后,请把大意说出来。 三、概括大意,明确要求,强调不要逐词逐句翻译,只要概括就行。 1、一学生概括,其他学生更正补充,师生共同探讨。
2、教师点拨 1)该诗开头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用原诗回答。 有吏夜捉人。(板书:捉) 2)为什么不说征兵?而捉人为什么在夜里?官吏来捉人时,老妇干什么? 明确:当时朝廷腐败,让百姓负担沉重的兵役,繁重的徭役,百姓苦不堪言,是时征兵性质已变,因而是捉兵。 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夜间“捉人”,可见手段之狠毒,又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 老妇出门看(板书:看。开始)(同时解释“看“;照料门户,掩护老翁逃走) 3)诗的二三段所叙述的故事从何而来?从哪句可以看出? 明确:是隔门听来的。“听妇前致词”里的“听”可以表明。 4)故事的结局如何?从哪些诗句可以了解? 明确:从“独与老翁别”可以知道老妇被抓走了。(板书:走。结局)
四、学生朗读这首诗,读后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教师点拨: 1、诗人为什么要交代投宿石壕村的时间“暮“? 明确:战乱中,作者一直到傍晚才匆匆忙忙找到宿处。暗示社会混乱。 2、吏与老妇当时总的情况哪两句作者作了交代? 明确:“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板书:呼、啼、怒、苦) 3、诗人隔门听老妇悲苦的诉说,作者用了整整一段来表诉。第三段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这中间有吏的活动吗?请想象中间出现的情况。 明确:从致词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u\\i\\en\\ui),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叫藏问于答。 凶狠的吏肯定不会相信老妇的话,一定会盘问搜查的,老妇则会苦苦哀求(板书:查 求)。
五、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二、三段,能背的同学脱离书本,不会的地方可以看书。(此处可以在指导中背诵,根据具体情况掌握朗读次数) 1、朗读指导:该诗所叙之事悲惨,中间换韵多,读时应有沉郁顿挫之感。 2、想象老妇悲苦的表情和吏的凶恶嘴脸,然后上黑板画两张脸谱。
六、深入创新探讨(这两个问题看学生程度及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前面提出,并且有解决的契机,当时就解决;如果当时不能解决,可以在这时解决;也可以留给学生课外思考。) 1、诗人为什么不出来仗义执言? 明确:请注意这是诗歌,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再现现实。也许杜甫是后来听说这事儿;也许夜晚杜甫宿在老妇的远邻,隐约听到嘈杂声,过后祥查;也许杜甫顾虑自己身微言轻,出来说话只会招致老妇一家更大的灾难……(学生可以分析,只要合理,就可以予以肯定) 2、老妇自请赴役是否自愿?作为国家子民老翁逾墙逃走的行为是否逃避责任? 老妇是被逼无奈,是因为想给吃奶的小孙子留下母亲。(板书:逼)老翁的逃走决不是逃避责任也是残酷的兵役所逼,况且这家人已经为战争贡献了所有儿子。
七、最后配乐朗读这首诗(配《二泉映月》)(尽量脱离课本朗读) 1、个人朗诵 2、集体背诵 八、结束语 战争,尤其是不义、不顾人民死活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无限的痛苦和无尽的灾难。我们要珍惜这和平的好时光,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和平。
板书: 吏:捉 —— 呼——怒——查——逼(脸谱) 妇:看 ——啼——苦——求——走(脸谱) (开始) ————————(结局)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讲解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石壕吏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苏珊•安东尼》重难点分析 |
下一篇文章: 《专题汉字》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