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兴味盎然”、“经久不忘”、“椭圆”、“异口同声”“胸有成竹”、“人云亦云”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最后一段话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树叶。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大家赞同这个说法吗?好,现在就拿出你们收集到的各种树叶,给大家介绍、证明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一堂生物课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全班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有关词语。(教师随机点拨。) 2、分小组读,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师生利用工具书等合作释疑。 4、教师范读。 5、全班齐读,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6、学生自由组合后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7、教师简单介绍:文中的人物“林巧稚”,是我国着名的妇产科专家。 三、再读短文,从内容中体会文章的思想。 1、 这节生物课老师是怎样上的?找出有关的文段读一读,再用你自己的话来评一评这节生物课。(学生读后回答:生动、有趣……) 2、 林巧稚是怎样称赞自己的老师的?(生答:她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3、文中说,林巧稚上的这一堂生物课给了她很大的启示。你认为,她得到的启示是什么?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讨论研读。) 4、 全班交流:(即文中最后一段) 林巧稚体会到了一种人生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像是“树叶是绿的”那以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5、 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这段话的?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一说,从本篇短文中,你也体会到了什么吗? (小组内自己讨论后,全班交流。) 五、教师根据学生的见解进行小结: 学习了这篇短文,我们知道了:思考问题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要自己多看、多动手、多思考等,要有“疑”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 六、课外拓展: 学习了本文以后,大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疑问时,应该怎样做? (学生自由发言。) 七、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