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老瘦亦何妨。肉轻足健逸,发少头清凉。薄食不饥渴,端居省衣裳。数匙粱饭冷,一领绡衫香。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6](卷30,682页)前一首讲述自己知足无欲的闲适生活,后一首从与不如己者的比较来表现自己优越的物质精神生活。总之,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这与前面的道德的自律于内省形成了鲜明地对照。
三、入世与隐居、事业理想与物质需求的矛盾
这包括入世与隐居的矛盾,事业理想与现实人生需求的矛盾,这几乎贯穿白居易的一生。
出仕是每一个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学而优则仕”早已经成了中国的传统。而出仕就意味着加入一个特殊群体,适应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习惯,这势必就要改变自己的独有的东西。由于遭到冷酷官场的无情排斥和严酷打击,自己倍感痛苦,遭贬江州是其思想转变的一个契机,这促使白居易走向江湖,走向自然山水。他多次说过,要隐居,如“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反清源。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坚!”[6](《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卷7,137页) “几时辞相印,却做自由身。”[6](《晚归早出》,卷28,651页)但是他始终没有离开官场,离开人世,隐居到深山老林。对这一点他也毫不隐讳,是因为必要的物质条件还不充分,“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6](《江楼早秋》,卷16,335页)“非无解挂簪缨意,未有支持伏腊资。”[6](《答山侣》,卷19,402-403页)而完全满足这种条件又谈何容易,所以内心就有了矛盾冲突,“霜严月苦欲明天,忽忆闲居思浩然。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随有随无且归去,拟求丰足是何年。”[7]这样出仕与隐居要求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既然是出仕,不论他是抱着怎样的初衷,在内心都有着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一面。具体而言,与当时的社会结合起来就是希望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用,实现唐王朝的“中兴”。白居易在早年对于国家皇权是忠心耿耿、抱有很大的雄心,希望能够实现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做谏官期间,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凭着自己的赤胆忠心,创作了大量的讽谕诗歌,对当时社会的反映全面而又深刻,足堪称作中唐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而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事业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物质需求是每一个人都要满足的,而基本的物质要求却是首先要满足的。不管他有怎样的高风亮节,无论他对于物质是如何的不在意,他都要首先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白居易对于物质待遇从来不讳言,每一级官职的俸禄在诗歌当中都记得清清楚楚。南宋洪迈曾经做过详细的统计[8]。这显然又与兼济天下、实现事业理想的要求产生了矛盾。
白居易生活在唐王朝走向没落的特殊的时代,对于一个有个建功立业愿望和要求的知识分子文人,然而又生不逢时,所以内心就充满了矛盾。其矛盾心态的表现是复杂的,但又集中到三个方面:乐天与忧死的矛盾;重视享受与道德的内省、自律的矛盾;入世与隐居、事业理想与物质需求的矛盾。这几方面构成了白居易矛盾性的人生。心态中充满了矛盾,矛盾使人痛苦,就要解决这些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在哪里,矛盾心态又是如何得到消解和平衡的。这是另文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宁宗一,关注古代作家的心态研究[J],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4-9页
[2] 幺书仪致邓绍基书信,元代文人心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1-2页
[3]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博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19页
[4] 张学成,白居易生死观初论[J],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9页
[5] 洪迈,容斋随笔[M],五笔卷八《白苏诗纪年岁》,四部丛刊本
[6] 全唐诗[M], 卷45,968-9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
[7]《早朝思退居》,《白氏长庆集》卷十九,四部丛刊本
[8] 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卷八《白公说俸禄》,四部丛刊本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