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高度重视。而且强行攻克国民党军队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在解放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关键时刻,朱德亲临前线,来到了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下简称野司),给全军增添了巨大的力量。 1947年10月27日朱德到河北省安国县视察晋察冀军区炮兵旅,在接见该旅第一团排以上干部时讲话:“要打石家庄了,打下石家庄,可以学会攻坚战,学会打大城市。” 10月30日朱德在安国县召开的晋察冀野司炮兵、工兵会议上,朱德和其他人员讨论和研究了如何攻打堡垒,如何进行坑道作业、通过外壕等问题。在野司朱德还认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战役部署,分析敌情资料,亲自审问俘虏,不仅掌握了国民党军在石家庄总的兵力部署,甚至连一些营级单位的驻地情况都了解了,包括石家庄城内的装甲车每天要巡逻3次的情报也搞得一清二楚。同时,朱德还深入基层同指战员交谈,从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给予指示并同炮兵、工兵部队的同志研究技术问题,亲自给部队作报告,讲形势、任务、战术、纪律等,大大激发了士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47年10月31日,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召开旅以上干部扩大会议,研究石家庄战役的作战任务和布置战前的准备工作,朱德在这次会议上,提出“勇敢加技术”的号召,要求各部队精心计划、大搞军事民主,认真研究战术技术,做好入城工作。这次会议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对攻城和打援两个方面都作了周密部署。会后,各方面立即展开了紧张的战役准备工作。历史表明:朱德战前亲临华北战场和对此次石家庄战役的指示与周密部署,给石家庄攻坚战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毛泽东劝朱德不要亲临最前线
石家庄战役打响前,朱德总司令为及时了解情况,指挥作战,他仍然留在前线指挥。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等晋察冀野战军领导考虑到总司令的安危,就一起劝他到冀中军区所在地河间去。总司令摇头不肯。
“你们不都在这里吗?未必飞机就找我朱德。”朱德说。对于朱德不顾年事已高经常到前线指挥作战,远在陕北的毛泽东也放心不下,他曾多次在给晋察冀野战军的电报中要求朱德回到总部。1947年11月1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刘少奇:“朱总到杨得志、杨成武处帮助整训一时期很好,但杨、杨进攻石门或他处作战时,请劝朱总回工委,不要亲临最前线。”
后来在杨得志等人的极力劝说下,朱总司令才说:那好,我不加重你们的负担,就不留在这里了。他还幽默地说:“野战军司令向总司令下逐客令,没得办法,我只好去找孙胡子(指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同志)了。”
一切部署就绪以后,11月1日,朱德离开安国,到达冀中军区所在地河间县。行前,他致电聂荣臻、萧克等,告诉他们:
“我到此已去看过炮兵,召集炮兵、工兵干部开过会,讨论攻石门技术问题。又召集旅以上干部会议,共同决定了攻石门计划,以阵地战的进攻战术为主要方法,有组织、有步骤地去进攻,用坑道作业接近堡垒,用炸药爆破,加以炮击,各个摧毁,采取稳打稳进的办法。请你们注意几件事:
(一)物资必须准备充足,特别是炸药、炮弹。兵工局必须有突击月(十一月、十二月两月)加工制造,开昼夜班,派员去做工人运动,配合前线,并准备攻石门后的大量补充。
(二)人员补充,请派大员率党政人员及医疗队、慰问队等巡视各医院,迅速医好伤兵,伤兵出院后必须归队,这比动员新兵更易办到。
(三)军队干部家属、子弟不能自给者,必须发给生活费。”
在完成了战役准备工作后,野司发布了石家庄战役命令,当日各部队渡过滹沱河向石家庄分头开进,4日前全部到达指定位置。5日夜,晋察冀野战军以隐蔽突击的动作,包围了石家庄各外围据点。石家庄解放的时间指日可待。
朱德到了冀中军区所在地河间,他随时关心着战况。11月6日,野战军发起石家庄战役。7日午夜,当部队正在突击第二道市沟时,朱德在冀中军区打电话给在前线指挥的杨得志,询问战役进行情况,当杨得志正在简要的报告战况时,第二道市沟突破了,杨得志把这一消息马上报告了朱德。朱德兴奋地说:“打得好呀!我祝贺你们!”并指示他们:“按原定计划打下去,告诉大家,后面的同志可是都在望着你们哪!”
11月9日,朱德又打电话指示杨得志等:(一)突破内市沟后,一定要猛推、深插、狠打,不让敌人有半分钟喘息;(二)充分做好打巷战的准备;(三)全歼一切敌人,包括还乡团在内。
由于准备充分,部署周密,从6日到12日,仅仅用了6天6夜,晋察冀大军就攻克了第一个敌人设防坚固的大城市石家庄,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战果辉煌,歼灭国民党军22677人,缴获汽车280辆、坦克9辆、炮99门、机枪674挺、车头40个、铁甲车车厢数十列。攻克石家庄后,朱德总司令回顾和展望整个时局,以无限感慨和喜悦的心情,步杜甫《秋兴》韵写下七律《感事》八首,有描述冀中战况的,有贺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的,有歌颂土地改革后的新农村的,有寄南征、东北诸将的,其中第五首是《攻克石门》,诗曰:
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朱总司令这首诗是在战火纷飞、戎马倥偬的时刻,在一个64开大小的笔记本上写下来的,时间是1947年11月,地点是冀中军区辖属的河间县张家庄。
朱德总结和推广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