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教研组的几个教师在一起分课的时候,一位教师就苦苦哀求不要分到《花钟》这一课,从那一时刻起,这一课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在我的脑海中闪现.眨眼工夫,我该上这一课了.拿起课本,翻了又翻,提起教参看了又看,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它毕竟是处在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位置上,故它的教法及学法对以后几课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于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有特别之处,一是通过这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达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迁移应用。还要通过这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基于这两个目标,我在教学记设计上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连夜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但由于三年级孩子年龄太小,自己又力求想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提问当中,学生很难理解教师的意图,竟不知如何回答,如我问的一个问题是“在读课文中,你还有哪些发现,跟大家交流交流。”这句话完全是为了体现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提出来的,但学生却很茫然。在评课的时候,侯会玲老师提出了若用填空开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很快会找出来了。这就说明了,自己在选择教法上对学生考虑的还不够,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故成了教学中的遗憾。这样一来,后边的两个自然段学习起来就比较紧张,以致于没有时间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帮助下,扩充教学资源。如第一自然段学完后可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花开跟时间有关系(添锅花、白日葵等),这些都没有让学生进行交流,没有把教学资源扩展开去。
但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在这节课的体现自认为做得还是不错的,以后在备课当中要扬长避短,向理想的课堂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