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这篇课文我一共上了4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想法。第一次是实习的时候,上的第一节课,印象很深。后两次是为汇报课做准备的试教课。再者就是汇报课了。下面我就后3次的课进行一个对比的反思。
首先从教学态度和行为来说。第一次课,最大的问题是重点不明确,课堂行为并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虽然说每一个点都有考虑到,但是正因为这样,才显得整堂课没有亮点,分不清楚教学重点是什么。然后是教学机智问题了,记得很清楚的是这样的环节:我出示了一个片段,也是写花开的,但是这个片段写花开写的很简单,比如牵牛花开了,蔷薇开了,万寿菊开了......从头到尾就是开了开了。我问学生这个片段写的好不好,结果学生说好,我顿时傻了,本来是想他们说不好的,然后分析下为什么不好,再引到课文中去。现在学生的回答显然是出乎我意料的,我当时的做法是不死心的再问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和课文比哪个好?学生后来大概反应过来了,觉得老师是在暗示他们说不好,才说出不好的答案。但这个环节显然就显得无效了,并且很失败,本来可以成为亮点的环节成了败笔。课后交流的时候对于这个环节,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面对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说:“课文中有写的比这个更好的,我们去看看。”显然这样是教学机智的问题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个环节本身没有设计好,如果是把课文的句子直接出示和这句简单的话进行对比,那么学生肯定一眼就可以分辨哪个写的好了。
第二次的时候,对于这个环节,我的问题是这样提的“同学们觉得哪句话写的好?”虽然也可以,但是听了其他老师的指导,觉得自己理论方面也有待加强啊。这句话换个提法“同学们更喜欢哪句话”,这样一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问法,效果完全不一样,第二种明显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正是新课程提倡的。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细节,却让我触动很大,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其次说说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第一次课在教学方法上显然问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教学设计没有很大的问题,但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得当,这个设计等于说是被浪费,也成了无效的工作。最明显的是朗读指导这一块,新课程是提倡“书声琅琅”的,还有很多老前辈都说过,语文课堂第一是读,第二是也是读,第三还是读。第一次课的时候,在朗读上存在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是初读的时候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第二是朗读的形式机械单调,没有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第三是读没有做到为写做准备,因为这一节课有个小练笔,所以在读的时候也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或者说是语感,这样写的时候就不会很为难了。说到写这个环节,我还是比较满意自己第二节课的指导,因为在写之前进行了词语积累,提示了拟人的写法,所以写的时候学生很自然的用上了积累的词语。第三次是由于时间问题,自己一慌就没有积累词语,结果学生写的时候有困难了。虽然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写出来,但是那些中等和以下的就难动笔了。
除了练笔,我觉得朗读确实是很难指导的,第二次的时候,我尝试了将对比与填空相结合的指导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写的精彩的部分,然后去想象这些花开的时候可能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去感受花的心情。有些学生确实说的比较精彩的。还有做一些动作,去感受花开的不同写法和形式。对于朗读,我一直在想,究竟怎样才是指导到位,因为从3节课看下来,学生个别读的时候能读出感受,但是齐读的时候感情还是升华不起来,是不是这样还是代表着朗读指导不够到位呢?
第三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综合看来,第一节课学生对于花钟是什么可能了解的并不透彻,第二次我直接出示什么是花钟,又导的太快,整体感知都没有让他们做,显然也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第三次让学生自己找了找,然后结合课前出示的花和钟,在课堂的最后让他们自己填了填花钟,对于花钟是什么他们就有了充分的理解。这一节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感受不同花开放的写法并熟读成诵。第一次课显然不到位,第二次课学生能说出什么花开是几点,但是后面的开发方式还不是很熟练。第三次学生基本能背出来,但是后面几种花还是弄错了,我对他们说:“你们把他们开放的时间弄错,这些鲜花要和你们生气的。”我想这样的评价学生应该会愿意背背熟的。
最后就教学评价来说,第一次课做的很不足的是没有给出相对应的激励性评价。对于学生朗读声音不够响之类的时候,评价不得当,应该用上我相信你行的,你可以的这种鼓励的语言来引导他回答的响亮点,第二次课的时候当学生给出很精彩的回答的时候没有相应的评价,只是重复了一遍。但是比第一次课重视了这一块,只是偶尔会想不出怎么评价。这就是自己的功底问题了。第三次课评价这一块自己满意多了。
应该说从第二节课开始,教学重点就已经可以凸显出来了,到第三节课越来越重视学生为主体,课堂氛围也较轻松。几次的试教让自己学到不少,无论是教学策略还是评价策略,自己都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