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钟》教学反思
|
| 网站首页 | 教案论文 | 课件资源 | 希望频道 | 请您留言 | 宣传赚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学教案课件网 >> 教案论文 >> 语文 >> 语文教案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下就我所教学的《花钟》一课的教学片段进行评析,从而反思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 片断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花的哪方面呢?”(学生畅所欲言)。“让我们走进花的世界,去领略花的美丽与神奇吧。”学生欣赏花卉图片。教师:“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出示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这么多的花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啊!你们知道吗?这么多的花中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哪?”(板书导入课文) 思考: 课堂上,创设情景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谜语法(适用于生字教学)、歇后语法(适用于词语教学)、故事法(适用于导入新课与新课简介)、图画法(适用于领会课文主要内容)、多媒体操作法(适用于较系统理解课文)、表演法(适用于对文章思想、人物感情的理解)、直观法(适用于作文教学)等等。本课导入主要采用多媒体操作法,具有具体、鲜明的形象,能给学生真切、直观、具体形象的感觉。运用多媒体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观察各种花卉,让学生在审美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兴趣得到激发,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提高。 片段二: 入情入境,自主学习。教学第一段时,我让学生观察发现奥秘,找出中心句“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让学生围绕这一句,找一找有几种不同的花,并设计了“善于观察的小小研究员”这一环节,通过填表格“花的品种、开花时间、作者的形容”,放手让同桌自主学习,了解这一段内容。并通过让学生挑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出理由,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境,用词的准确,进行生生之间的赏析性评价,进而加深对内容理解。 思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在本次课上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挥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等的交往,培养学生参与活动、与人合作、交往沟通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达到主动发展,提高效益的目的。 自主合作学习虽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并不是说一节课全部都采用自主合作学习,一篇课文的所有知识点都得用上自主合作学习。自主合作学习应重实效,而不能流于形式,那么怎样将自主合作的内容选“准”、选“精”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在选择自主合作内容时,应遵循以下三原则:1、模式性。即在以前教师的训练下已对学习某方面知识形成了较固定的模式,学生能按此模式逐一解决。如:识字教学的“找-读-识-记-写”环节,学生已较熟悉,就能认真有序地合作完成每一步骤。2、水平相当性。教学中需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解决的疑问应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结构等水平相当。3、可协作性。即教学中的有些问题本来就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 教学中要注意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老师应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但同时得注意如何体现老师的“导”。分句朗读的训练,老师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但从学习的效果看,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孩子,自主学习的效果明显,能读出不同花姿态的特点。但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有待提高。我们是否可以在孩子们自学练读前,老师先和个别学生朗读,全班评价后再让孩子深入研读。老师可设计这样的导语:你们能读得比他们更好吗?想想怎样读才读得更好?这样,既可以给孩子们模范的作用,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片段三: 小组合作,自读自悟。教学第二段,首先让学生再读“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一句。激发他们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读自悟,解开谜底。“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进一步展开学习,“你还读懂了什么?”继续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深入理解文中昙花开放的原因和有的花开花与昆虫活动相吻合的情景。 思考: 21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能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学习,因此,必须改变教师问学生的现状,要让学生学会问自己,问老师,并学会解问题。学始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节课教与学的前提,“学”则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我在课堂改革中从始至终引导着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问”和“学”来展开教学。 一、让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预习是学生自学,自己获取知识的第一步。学生预习首先接触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内容的钥匙,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能够统领全文,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花钟》一课,启发学生质疑:看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维发散,提出许多问题,如“花和钟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花钟是什么样子的”“花能像钟一样显示时间吗?”一系列的疑问为更好地预习课文做好了铺垫。个别问题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预习交流对学生来说加强学习的针对性。 二、引导学生在细读中质疑。 细读课文是引导学生学习每段课文,认识课文反映的客观事物,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导向本环节学习目标,提示阅读方法或点拔思考角度,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自读课文。如《花钟》,学生读文质疑:为什么“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学生抓住问题,联系上下文去体会,然后老师恰当点拔引导,学生自读后很快解疑,随着阅读的加深,学生又读懂新的内容,也可能产生新的疑问,教师应再次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再次自读解决。 三、在精读中点拔学生质疑。 精读是教师引导学生精确地把握文章重点部分的内容和层次关系,理解重点句段的含义,了解表现手法和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从而把握文章中心。 这一环节涉及的问题是教材的重难点,往往也是学生理解的模糊点。其中包括学生层层质疑后留下来的深刻问题,老师应对疑难点点拔,再引导学生自学,而对学生模糊有感,但又提不出疑的地方,教师应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再读重点段,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没有发现或提不出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展开自学讨论,老师注重引起学生思想、讨论的多向交流,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在讨论中不断增强。 四、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质疑。 总结全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对全文的思想,段与段的联系,表现手法等方面自悟表达,对积极质疑的学生评定表扬,鼓励学生再质疑,提出不同看法。如《花钟》学完后,引导学生质疑,按文中不同的花开放的不同时间怎样绘制自己的花钟,学生在亲手绘制花钟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文章内容。 自读自悟,形成学生学、思、疑、问、悟的相互结合及循环往复,体现学生学习由浅入深,不断提问、不断解决的过程。这过程中,教师应训练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花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花钟》教学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花钟教材简说 |
下一篇文章: 《花钟》教学反思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