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门宴》教学设计
|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 李士建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 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作家作品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汉武帝建元、元封之间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10岁时,随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当时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20岁,南游江淮,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这次“上会稽,探禹穴,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令时,或奉旨出使,或陪驾巡幸,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多历史故实,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有可能接触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它记述了中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和历史传记文学,为中国民族文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形成严谨完整的体系,完成了新型历史著作体制──“纪传体”的创造,从而达到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目的。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纪--《史记》的十二本纪写从黄帝到汉武帝历朝、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政治事件(其中《秦本纪》)、《项羽本纪》稍有不同)。司马迁是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的,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用以统率整个历史的论述。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明的大事记,也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它们分别叙述礼仪(《礼书》)、音乐(《乐书》)、军事(《律书》)、历法(《历书》)、星象(《天官书》)、宗教(《封禅书》)、水利(《河渠书》)、经济(《平准书》)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它们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似之处。 世家──除《孔子世家》和《陈涉世家》外,所记叙的是春秋战国以来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其用意与“本纪”有相近之处。 列传──大多数列传记叙的人物非常广泛,其中有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物。 二、背景材料 文中故事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公元前209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贵族项梁率侄子项羽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也在沛县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所杀。章酣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功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前,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于章邯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该下(今安徽灵壁市)。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附:秦汉之际大事记(表中按当时以10月为岁首记事) 前209年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前208年12月陈涉死。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9月怀玉遣项羽北救赵,遣刘邦西击秦。 前207年10月泰将革邯破邯郸。11月项羽渡河,12月大破秦军。7月章邯投降项羽。8月秦二世为赵高所弑。9月子婴为秦王。 前206年10月子婴投降刘邦。12月刘、项会于鸿门。4月戏下之会,会后刘邦迁南郑。 前205年4月刘邦合诸侯兵代羽至彭城,羽以3万兵破汉兵56万。5月刘邦逃至荥阳。 前204年4月项羽围刘邦于荥阳。7月刘邦逃离荥阳。 前203年9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02年10、11月用张良、陈平计追项羽,大败。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 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2、判断下列加线的词语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⑴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⑵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⑶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⑷ 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3、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⑴ 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判断句,这就是……啊。 ⑵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⑶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4、名句积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5、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四、相关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旦日飨士卒(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 2、对下面加点人称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入前为寿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公为我献之④吾属今为之虏矣⑤项伯杀人,臣活之⑥会其怒,不敢献 A、②④/①③/⑤⑥ B、④/①②/③⑤⑥ B、④/①②③/⑤⑥ D、③④/①②/⑤⑥ 3、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约为婚姻⑥若入前为寿⑦若属皆且为所虏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4、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⑤秋毫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⑩常以身翼蔽沛公○1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14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12/②⑤○14/③⑧/④⑥⑨⑩○11○13 B、①⑦/②⑤○14/③⑧○12/④⑥⑨⑩○13/○11 C、①⑦○12/②⑤/③⑧/④⑥⑨⑩○13○14/○11 D、①⑦/②⑤/③⑧○12/④⑥⑨⑩○11○13/○14 5、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此天子气也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亚父者,范增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读音属于何种异读字: ①沛公欲王(wàng)关中道芷阳间(jiàn)行 ②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参考答案:1、C2、B(依次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3、A4、D5、B6、①破音异读②通假异读。 五、文章内容结构思考 1、课文整体结构: 序幕──曹无伤告密 开端──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谢罪 高潮──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 2、高潮形象结构: 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范 项 项 项 樊 项 增 羽 庄 羽 哙 王 举 不 舞 翼 闯 款 玦 应 剑 蔽 帐 待 六、人物形象分析 1、依据内容归纳,概括项羽的性格特点 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 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 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 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 2、《史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从中可以看出项羽性格刘邦。 3、《史记》载: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从中可以看出: 项羽: ; 刘邦: 。 4、《史记》载: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从中可以看出刘邦: 。 5、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和下面的材料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答:。 6、探究性阅读训练: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 解答: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延伸阅读:阅读《读本》第90课《垓下之围》,仔细品味文中项羽说的三段话,并联系《鸿门宴》一文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赞美和批评这个人物的。 六、关于对项羽的评价 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 翻译:。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四人分别从哪个角度评价项羽? 七、比较阅读,试分析两首所反映的不同情怀和壮志 垓下歌 项 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 刘 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八、补充注释 1、范增(前277~前204),居剿(今安徽桐城南)人,素家居,好奇计。项梁(项羽叔父)起兵后,他前往劝说项梁立楚王后裔为楚怀王。秦军围赵时,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未将,率兵渡河救赵。行至安阳,停四十余田不进,项羽乃杀死宋义,夺其权,率军渡河,大破秦军。项羽由是为诸侯上将军,范增成为他的主要谋士。刘邦甚忌范增,乃用反间计;项羽疑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离去,中途病死。 2、臣为韩王送沛公。 张良曾劝说项梁立韩成为韩王,韩王用张良为申徒。刘邦沿河南西进击秦,中途经韩,张良引兵从刘邦。戏下之会后,刘邦被迫迁汉中,乃遣张良归韩。后韩王为项羽所杀,张良抄小路逃往汉中,成为刘邦的主要谋士之一。 3、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4、司马迁论项羽: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代,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后“太史公曰”) 九、重点商讨 对《鸿门宴》一文的三点探讨 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这句中的“则”教材无注,教参译为“就”,这是错误的,它是用来表示对比的。在古汉语中,常常是两个“则”字连用表示对比。如《荀子?正论》:“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表示在国内如何,国外如何;“则”也可以单用来表示对比,如上面这句就是这样:“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亚父(则)受玉斗,置之地”这是对比项羽和范增两人受礼之后的不同态度。这种“则”不能译为“就”或“那么”。这种情况在古汉语中是不少见的,看一下杨树达先生《词诠》的“则”字条(六)就知道了。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关于“与”,课本无注,教参译为“和”“与”,连词,实际上这个“与”字,不是连词的“与”,而是作动词“率领、带”讲。因为文言文中“与”可以和“以”同义,如《诗经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之子归,不我与。”意为“这个孩子出嫁了,不带我走。”可见,“与”和“以”同义。这是一。第二,如果把“与”理解为连词,那就成了“刘邦独自骑马,和樊哙等四人一起徒步逃跑”。刘邦又骑马,又徒步,前后矛盾。所以“与”当“带”或“率领”讲,即“刘邦独自骑马,带着樊哙等四人徒步逃跑”,就通顺多了。 3、“沛公不胜桮杓”: 课本中对此的注解是“禁不起多喝酒,意思是醉了。桮,同‘杯’。杓,酒器。”这个注解前半部分是对的,但后半部分就欠准确了,其实“桮、杓”同为酒器,在文中则指代酒。所以应加一点“这里指代酒”,就好了。 试为太史公一改《鸿门宴》 《鸿门宴》有不朽的文学价值,但从记叙文记叙的顺序讲,我认为这篇范文是不无瑕疵的。记叙的不当有四: 其一,将“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紧接“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是不当的。于情理言,沛公如厕,项王不会立即派人去召沛公。因为这时项王已没了杀沛公的意思。从实际情况分析,如果刘邦一出去,项王就派人召沛公,沛公也根本难以走脱;刘邦一连串脱走的谋划都是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才得以实施。项王是许久不见沛公归宴才让人去召的。所以,只有把这一句移至“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之间才合乎情理。作为张良也只有被项王召见时才不得不进见项王并致歉,也只有估量沛公已至军中才可以“入谢项王”。所以将“沛公已去,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已出,间至军中。张良入谢,……”连贯起来,才显得顺畅。 其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两句,应移至“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之后,才是恰切的。因为这是沛公脱身前对张良所作的安排、叮咛,如果已逃跑,走到半道,忽然想起又返回叮咛张良,不合情理。只有在脱走之前作好安排才显出刘邦的机智,才显得文脉贯通。 其三,“于是遂去”一句置于樊哙的辨析之后不当。应移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之后方为恰切。因为“去”了之后,就不能有对张良的安排了。 其四,“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这一句从下文看,是不周密的,还应有张良,故应为“因招樊哙、张良出”才能使文意周密,使后文所写“令张良留谢”才有了着落。 (选自《名作欣赏》1999、4邵璧华)有删节 十、课文分析 《鸿门宴》评析 李知文 刘永章 《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天下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因此,《鸿门宴》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在公元前209年7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战旗一举,应者云集,反秦怒涛遍及中原。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刘邦和项羽,也于同年9月起兵江东(今江苏吴、沛),被卷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吴广、陈胜相继牺牲,“世世楚将”的项梁,采纳了范增‘主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公元前208年9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统帅南路军先于项羽入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今陕西长安县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无内诸侯”。11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渲东北的项王营),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为何两支反秦势力,突然剑拔弩张,互相厮杀起来?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原来,刘、项各自都有南面称孤之心。想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也曾颇为自负地说过:“彼可取而代也!”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果然,秦王朝覆灭后,刘、项之间的矛盾便逐渐趋于激化。刘邦先入咸阳后,本来“欲止官作舍”,只是听了张良“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纣为虐’”(《留候世家》)的劝诫,才“还军霸上”。但离咸阳之前,极力制造“吾当王关中”的舆论,以期得到父老、豪杰的支持。后又采纳的生的意见,“距关”,这表明刘邦做关中王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而项羽对共中王也早就馋涎欲滴,又有四倍于刘邦的兵力,故骄横不可一世。宁可负约也要把关中据为己有。因此,刘、项之间大规模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势不可免。《鸿门宴》便是“楚汉相争”的第一个回合。 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楚汉相争”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这个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 “鸿门宴”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这样的具体矛盾:刘、项因争夺关中王产生了不共戴天之仇,军事力量处于劣势的刘邦,宴会前,面临大军被击溃的危机;宴会中,又可能遭受杀身之祸。然而刘邦却竭智逞才,随机应变、转危为安,变被动为主动,向着他既定的目标跨出了一大步。故事情节即围绕这一线索循序展开,忽张忽弛,跌宕有致,引人入胜。 一开头是战云密布。项羽胜利结束大破秦军主力的“钜鹿之战”以后,于公元前206年11月西行来到函谷关。不料大军受阻,又闻刘邦已破咸阳,继而又得到刘邦部将左司马曹无伤关于“沛公欲亚关中”的秘报、真如火上加油,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接着又有谋士范增对刘邦“其志不在小”的分析和“急击如失”的建议,使气氛更趋紧张;再加以项羽的叔父项怕连夜私见张良,协告军情。刘邦闻之“大惊”,仿佛两军即将展开一场厮杀,令读者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然而,一夜之间空气骤变。这是由于刘邦在此千钧一发时刻,采纳谋士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并针对项羽慕虚名的思想弱点,借项伯的嘴向项羽作称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的缘故。项伯这一微妙角色,不但“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而且竭力为刘邦说情:“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个如因善遇之。”项羽对其“亲信”项伯的话竟丝毫不疑,当即“许诺”。紧张的临战气氛便开始缓和。但是,毕竟项羽与刘邦尚未见面,项羽的诺言似乎未可全信。 刘、项晤面,项羽“因善遇之”,与之同饮。但实际上,主宾各怀计谋,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时而紧张,时而和缓,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整个“鸿门宴”的情节,大体可概括为三起五落。 一起: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气氛始趋紧张,一起;项羽因为没有察觉项伯徇私通敌,完全相信了项伯的劝告及刘邦的表白,“默然不应”。而主张“急击勿失”的范增不肯罢休,离席叫项庄进来以舞剑为名,企图“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于是宴会顿时充满杀机:读者眼前,项降和项伯拔剑对舞,一攻一守,心照个宣,气氛更趋严峻,二起;张良如坐针毡,离宴找樊哙告急,樊哙撞倒守门卫士,闯宴怒视项羽,项羽“按剑而跽”,此时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紧张的气氛达于极点,伴随刀光剑影而发生的血肉横飞的事件似乎已不可避免,三起。可是,事情却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紧张的气氛竟逐步缓和下来。 五落:项羽对于贸然闯宴的樊哙不但不怒,反而赞樊哙为“壮士”,读者的心弦稍宽松动,一落。接着,樊哙又锋芒毕露地指斥项羽,颂扬刘邦,其调子虽然是刘邦语言的翻版,却比刘邦要尖锐得多。但“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刘邦与樊哙配合之默契,使项羽更加相信刘邦无意做共中王。读者的心弦又进一步松弛,二落。但是,杀机仍未彻底消除,身处“鱼肉”地位的刘邦坐不安席,机警地托词离宴,樊哙、张良会意随出,宴庭内外一片动乱。司马迁描述却有条不紊,使读者的视线在宴庭内外不断移动变化:庭外,“宾客”刘邦与群臣紧急策划脱身之计;庭内“主人”项羽与左右还不知道,于是“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气氛张中有弛,三落。情节继续发展:庭外,刘邦轻骑简从,抄小路脱身回营;庭内,张良献礼,项羽“受壁”,四落。此时范增的全盘计划被打乱,因此,范增受玉斗后,“拔剑撞而破之”,满腹怨恨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一很有见地的预言,完全为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宴会”至此结束,刘、项冲突暂时转为平缓,五落。 鲁迅高度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的确,司马迁不但是伟大的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语言巨匠。从对“鸿门宴”这场政治斗争的描写,我们即可窥见一斑。 首先,作者善于通过激烈的矛盾斗争刻画人物性格。“鸿门宴”从始至终充满矛盾,推波涌澜,扣人心弦。开头是黑云压城,杀机四伏,可是刘邦假意向项羽谢罪,紧张气氛骤趋缓和;待到项庄拔剑起舞,刀光剑影充盈宴厅,气氛又趋紧张;等到樊哙拥盾强行入军门,项羽按剑而跽,则把矛盾推向高潮。 接着刘邦离席、逃跑,张良留谢,气氛逐渐缓和。作者正是在如此紧张急迫、剑拔弩张的斗争中,通过每个人物的具体表现(语言、行动、神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政治集团里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例如,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立刻大怒,简直是怒不可遏;但第二天见到刘邦谢罪,却洋洋自得,并脱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樊哙尖锐的指斥,竟未能引起他的反感;听说刘邦逃走,也仍处之泰然,这充分显示了项羽简单暴躁而又刚愎自用的性格。相反,刘邦听到项伯秘报军情,马上紧急研究对策,第二天亲赴鸿门假意屈从,听项羽说出曹天伤之后不动声色,樊哙闯宴后,趁气氛稍缓之机托词离席,命张良留谢,不辞而逃,后又断然诛曹无伤。这一系列言行,充分显示了刘邦机敏精细,能谋善断的性格。此外,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鲜明对比,形象栩栩如生。 其次,语言精练生动,绘声绘色,常常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出人物的突出个性。例如,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壮威严;项庄的话,似巧实拙。描写场景则犹如目睹。例如写樊哙闯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眩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一紧张场面的描绘着墨虽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心情顿感紧张。又如,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三言五语,就把宴会杀气腾腾的场面勾画得动人心魄。南宋人刘辰翁曾赞扬这段文字说:“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这是对《鸿门宴》作者艺术功力极其中肯的评语。《鸿门宴》中的一些语言,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劳苦功高”等等,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而“鸿门宴”则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 本文主要塑造项羽的形象,集中表现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因为秦的主力被他击败,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所以人关后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立即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等待他来处理,便放弃了进攻打算。更由于自矜功伐,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所以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这种“不忍”之心甚至使他对樊哙采取了格外宽容的态度:樊哙没有资格与会,本可以叱出,但他理解樊哙的心情,反而赐酒。樊哙陈词,虽有指责的话,但又把他看得比怀王更高,有“求赏”之意,都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他内心有愧而“未有以应”,于是优礼有加,赐樊哙坐。自矜功代而又“为人不忍”,虽一时成功,最后终不免于失败。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曾这样评论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本文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刘邦的形象也写得很生动。去鸿门“谢罪”,虽有项伯居中调停,其实是身入虎穴,命运难卜,但非此不足以平项羽之怒,仍如约而往;回到军中,“立诛杀曹无伤”,从这些事能看出他的坚决果断。他一向待人傲慢,这一回又是“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在宴会上屈居下座,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这又表现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至于他的狡诈多端,从骂鲰生、拉拢项伯、骂告密人等细节中,都表现得很明显。 十一、文学评论 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刘邦、项羽形象比较 项羽与刘邦同为秦末农民战争的将领,但二人的出身、性格颇为不同,因此对农民起义的策略、目的的认识也就有很大差异,而导致各不相同的结局。 项羽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所以项羽是一个世代簪缨的贵族军人,一个国恨家仇刻骨铭心的报仇使者,他反秦的目的就是希望回到四分五裂的战国局面,所以推翻秦后他就迫不及待得分封诸侯。刘邦出身农家,却不事稼穑,很会耍些流氓无赖的伎俩,有人称之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恶棍”,但他却是雄心勃勃,以王天下为目标。 《史记》中记载,项羽和刘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的壮大场面。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俩人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语言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项、刘性格之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我们所学的《鸿门宴》一文中,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差别也表现得相当清楚。项羽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气概不可一世;面对自己的政治对手,他却不加思索地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秘密。在整场斗争中,项羽由优势变为劣势,又攻势转为守势,是必然的趋势。刘邦的表现与项羽大相径庭,他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危险当头,他虚心听取张良的意见,还忙里偷“闲”,了解张良与项伯的关系,年龄的少长,然后与项伯“约为婚姻”,使项伯成为自己的保护伞。当项羽说出曹无伤后,他不动声色,一俟回营则立即诛杀。 项羽因粗率而显忠厚诚信,而刘邦则正相反。拿楚汉订立的鸿沟协定来说,订约后项羽认真了,安心当他的霸王去了;而刘邦却不以为然,不久就违反了协定东进攻楚。就争夺天下来说,刘邦此举堪称精明,但其为人未免过分狡诈了;项羽虽然诚实,但也太缺乏帝王的政治头脑了。 在用人问题上,项羽骄傲自大,不肯听取不同意见,而刘邦则深谙用人之道,手下人才济济。项羽自以为“力拔山兮气盖世”,凭一己之力便可横扫天下,致使韩信、陈平等人都离他而投了刘邦。只有范增谋略过人,而且对他忠心耿耿,然而却不得重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举玉向他示意,他都“默然不应”,而错过了杀刘邦的好机会。刘邦则与之相反,鸿门宴前他那样认真地听取张良的见解,而且对手下的人真是用得其所。他在建立汉朝后,一次与大臣的讨论中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襄,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余,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所擒也。”尽管刘邦虚伪奸诈的性格为我们所不取,但其用人得法,却的确令人敬佩。 项羽因迷信武力而难免残暴,如坑秦卒、屠咸阳、烧秦宫等使他大失人心。而刘邦非常精于收买人心,他虽没有说出民与君和水与舟的话来但他是深解这个道理的,他的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为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 看来,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结局是必然的了。显然“成者英雄败者寇”,刘邦以一平民身份,在秦末农民起义群雄并起中脱颖而出,战胜强大的对手项羽,夺得天下,开创几百年王朝帝业,不失为一英雄人物;但项羽的乌江自刎才最终完成了对项羽的形象塑造。他对乌江亭长的一席话,以骏马相赠的行动,把自己的尸体作为礼物慷慨送给友人等行为,明明是悲剧色彩的,却具有悲壮的感人力量,不失英雄本色,这正是项羽式的死。这感人的悲剧力量会使我们对前面项羽的过失的责怪淡弱,而认为这也是一个英雄。 性格的祭奠(节选) 田 诺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 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 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 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奈。 十二、想象、联想 《鸿门宴》项羽忆 两个月前,当我们还在安阳为救赵犯愁时,刘邦的队伍就已经到达了昌邑,久攻不下,这个人居然就放弃了,一路向西直奔而去。那时我就感到,此人是惦着出发前怀王的那句许诺: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这一路上与其说是打仗倒不如说是游说,沿途的城池只要交出来,他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不过这一手还真挺厉害,他很快就在南阳得了手,封赏那位投降的郡守为侯。后面的就如法炮制了,也就果真连连奏效。这大概可以看做中国统治的一种经典手段。所谓攻心之术,我听说往后两千多年间效仿这手段的大有人在,不仅得了江山,还得了宽大仁义的美名。这与几年后刘某人扬言的三尺龙泉得天下不是一回事,倒应该说是凭借那三寸不烂之舌当了皇帝。 刘邦的运气不错。当他胆战心惊地向咸阳城接近时,咸阳城内已是祸起萧墙了。那老狗赵高最终还是杀了秦二世胡亥,企图以立二世的侄儿子婴为王做缓冲,不料机关算尽,反倒被先发制人的子婴所杀。那子婴原想仗着五万兵马死守关,与楚军做最后的一搏,却未知守军将领轻信了刘邦的许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们全部剿灭。关于这一点,我自觉不好指责刘邦和他的军师张子房。他们以可耻的手段骗取了秦将的信任,那个人还在张罗着盟约签订宴席的规格,头已被周勃砍下了。这和我失信章邯坑埋秦卒是异曲同工。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这函谷关下的这一幕,仍然还是感慨万千。我们这些争夺天下的人没有谁是按照游戏规则来玩的,我也不例外。这是我的耻辱。所以我们后来得来的天下总是显得岌岌可危,这是报应,苍天有眼。纵观这大千世界,每一次的江山易主政权更替,无不伴随着杀人流血失信背叛的小人之举。这不是我们中国的专利。外国也一样。倘若我记得不错,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公元一九三九年的德国对邻国波兰的袭击。那个叫希特勒的家伙是你们这个世纪最下流的人,而另一个叫斯大林的在波兰的问题上也表现得并不光彩,他趁德国人突袭之际,也大兵压进了波兰的东部,于是这个波兰一夜间就被他的两个毫无教养的邻居瓜分了。这当然也成了过去的一页了,但我还是要在此做一次提醒。 江山原本是可爱的,只因为这么一搞,就让人失望了。我的遗憾在于,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候还尚无一点觉悟。实话相告,范增带来的消息虽不让我意外,但还是让我内心产生了震动。我能想象得出,此刻刘季的算盘是怎样拨的。这个从前的亭长第一次亲眼目击了豪华的宫殿和如花似玉的嫔妃,对坐关中王的位子是多么的馋涎欲滴。而这个人的野心还远不限于做关中王,他心里寻思的是有朝一日做赢政第二。尽管他现在把部队驻扎到了灞上,尽管他约法三章,这些都不过是虚假的摆设,他内心贪婪的欲火一刻也未熄灭过。 我们的尖兵在函谷关受阻,守备部队声称没有刘沛公的命令不得洞开城门。这让我气愤,我是上将军,怎么连入关的资格都作废了?只好派当阳君英布去攻了。不过片刻,函谷关便拿下了。这件事令我费解,刘季并没有站出来公开反对我,却又不许我入关,非叫我动手不可,是何居心?亚父的判断是,这是他刘邦的一次试探,想看看自己的手到底能够伸多长。我觉得此言有理,于是就叫部队于新丰鸿门停下修整。我想,现在该是解决刘季的时候了。 你们所见到的史书上,对所谓鸿门宴的段落书写都是那么精雕细刻,绘声绘色。最著名的还是太史公司马迁的这篇《项羽本纪》。作为美文,我也非常欣赏这个精彩的段落。但是你们要是把它当历史读,那就有不小的问题了。 我说过我要除掉刘季已不是一日的考虑。从我自张子房那儿听见所谓斩白蛇那一刻起,我就做出了这个决定。我倒不是害怕此人,而是直觉到此人非同一般的小人。对于男人,贪婪不算毛病,也未必可怕。可怕的是那种什么都想要的男人。而既无真才实学又什么都想得到的男人无疑就是个祸害。这种人可谓欲壑难填。这种人不除实乃后患无穷。但是如何个除法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我觉得凡事都该有个方式,杀人也不例外。而且在坑埋二十万秦卒之后,这个问题就变得越发重要了。我做了一件错事,我不能一错再错。眼下对于刘季,我的方式正在酝酿之中,也可以说是等待之中。我等待的不是时机,而是杀人的工具。 我说过我一直在渴望得到从前楚王遗失在民间的那对青锋鸳鸯剑。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刘季也怀有同样的心思。多年以来,刘季和我都在寻找这件神奇的武器。而现在我们的用途却大不相同。刘季想得到它是想从中得到某种神明的指引,好以此夺得天下。我呢,却想利用它把那个一心想登基做皇帝的人消灭掉。我觉得拿敌手喜欢的武器除掉敌手是一件值得快慰的事,也很合乎我项家的规矩。然而很遗憾,我派了几批人赴楚地四方寻找,都毫无下落。我等待的就是这个。在鸿门的这些时日,我心中出现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我知道翦除刘邦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可我仍然想按照我既定的方式行事。这天,我又带着我的箫来到了一面坡上。我到的时候,亚父范增已在那儿,从老人的背影看,他在此已伫立了许久。我就走过去问道:亚父,您在寻思什么呢? 亚父说:我在看。看咸阳城的上空那片云,龙虎之形且现五彩,这恐怕是个危险的征兆。 我笑了笑,说:这难道就是你所说的天子之气? 亚父沉默片刻,又说:上将军,对沛公此人,在薛城时我们就已心领神会,如今他侥幸先入关,我们射鹿,他倒拾起来就走,此事关系重大,你不能再迟疑不决了。 我说:我知道该怎么做。 正说着,我的一个堂叔项伯领着一个男人匆匆来了。那人见面就说,他是刘邦那儿来的,受左司马曹无伤所派。说着就交出了曹司马的密信。我对曹无伤毫无印象,猜想这又是范增的安排。不过,曹司马的这封信倒引起了我很大的关切,那信中说,刘邦正企图拜降君子婴为相国,开始谋划当关中之王的后事了!这大概不会有错,这就是他刘季一贯的风格。但是,我最后还是一语不发地离开了。这个晚上我突然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似乎有点束手无策了。我并非害怕刘季,只要一声令下,咸阳城顷刻便会血肉横飞。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呀! 或许是天意使然,就在我焦虑之际,我派去寻剑的人回来了,遗失民间的那对青锋鸳鸯剑展现在了我的眼前!这真不愧为王者之剑,让我想起传说中的英武少年眉间尺与那位神秘的黑衣人。我喜欢这个血性的复仇故事。我用食指慢慢拭过它的双刃,深信它会削铁如泥见血封喉。然后,我将它们安放在我的案几之下,眼前豁然开朗。而这时,帐外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少顷,亚父和我那位堂叔项伯进来了。原来刚才黄昏那会,项伯以为我会明日发兵去攻咸阳,就快马加鞭地赶往灞上,对刘季通报了情况。亚父的神色明显地在指责项伯是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就是说该军法从事。而项伯自有一番解释,他说之所以赶去报信也就没顾及到死,当年他亡命下邳,是张子房救了他,如今他不过是还这个人情而已。但他隐瞒了他和刘季已结为儿女亲家的事实。 项伯说:沛公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他的部队入关以来可以说是秋毫无犯,军纪严明,如果我们对他们下手,有悖天理,也不像我们项家的为人。明天,他会亲口对你说清楚的。 亚父很不屑地看了项伯一眼说:曹司马的信上可不是这么说的!将军千万别自作多情。 我就摆了摆手,说:你们都退下,明日沛公来,我自有道理。我不许任何人再搀和这件事! 第二天的情况大致和太史公说的差不多。一早,刘邦就带着张良、樊哙、夏侯婴、纪信等人由灞上奔向鸿门。我敞开大帐,并叫陈平前去辕门外迎接。与此同时,我让项伯去负责安排今日的宴席。他明白我这意思,我就是要让他知道,我项羽不是个靠酒里投毒之类的手段来消灭敌手的小人。我最瞧不起的就是这个。男人做事得像个男人,何必要去学那个混吃骗喝最后硬着头皮去充好汉的荆轲?那不是男人的方式。我要这么干,你们今天就会觉得我和宋代的那个骚妇人潘金莲是一丘之貉了。所以后来的项庄舞剑令我十分恼怒,这准是范增的布置,太史公却把这笔账记在了我头上。当时的情况的确很紧张,于是我就对项伯说:一个人舞剑如同一个人饮酒,太乏味,你不如和项庄对舞。这是我的原话,不知怎的,太史公又把它写成了项伯的话。试想,我若不发话,项伯敢跳出来吗?他已经被昨日的泄密弄得魂不附体了,哪还顾得上公开替刘邦保驾?我叫他项伯出来,就是要遏制项庄的这分疯狂。我不允许任何人来玷污我项家的名声。我要刘季死,但要让他死得服气,也要让他像个男人那样去死,别给追随他的弟兄们丢脸。你沛公不是朝思暮想得到这把剑吗?我今天给你找来了。我们各执一柄,雄雌任选,然后我们当着众将官的面把账算清,接下来我们应该去一个空旷的地方进行决斗,胜者为王,败者也不失为一条汉子,这方式可算公平?如果你沛公贪生怕死,也可以不与我交手,但你必须许下承诺,从此退出这个舞台。我甚至可以陪着你一块退出。实不相瞒,我对这江山的兴趣是真的觉得冷淡了。我需要的是快马加鞭赶往彭城去找我的虞。酒喝得差不多了,剑舞的表演也接近了尾声。我朝左侧的沛公看了一眼,他的额头上已渗出了一排虚汗,脸色苍白,目光暗淡。这个人还没与我交手就已经垮掉了三分。我的手不禁伸向案几的下面,稳稳地握住了剑柄,正欲抽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我对面的亚父范增,拿着他身上的那块玉对我再三示意:动手吧! 与我共事的将官都知道这老头有拿佩玉指挥杀人的习惯。往日只要他一举这东西,边上人就会猜到将有一颗人头落地了。可这个不明智的老人今夜竟然指挥到了我的头上!那我算什么?我这个二十七岁的上将军怎么能够听命于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叟的唆使,来干一个小人的勾当?这样一来,这场鸿门宴岂不成了阴谋的代名词?我岂不是彻底背叛了我的血液? 我精心安排的计划就这么让一个老人给搅了。 我咽下了这口气,一饮而尽。这也就是我后来把刘邦放走的真实原因。我知道时值今日,你们还是觉得鸿门宴从来就是个陷阱,是一次流产的阴谋,这真叫我欲哭无泪!我能说什么呢?我的解释似乎没有一点力量,但我必须强调,我所说的全是真实的。 往事如烟。时间虽然过去了两千两百多年,可我经历的那些事儿却在眼前停滞着,挥之不去。昨天夜里我又梦见虞了,她还是那么美丽,但她的表情却是哀怨的。黎明前,我听见了她的哭声,那是悠远而凄怆的悲声,如同楚歌的旋律,寄托着对我的无限思念与爱怜!我便从这悲声里惊醒而起,那时分,我的窗外是一弯残月。 十三、哲人思考 厚黑学 李宗吾 我自读书识字以来,就想成为英雄豪杰,求之四书五经,茫无所得,求之诸子百家,与夫廿四史,仍无所得,以为古之为英雄豪杰者,必有不传之秘,不过吾人生性愚鲁,寻他不出罢了。穷搜冥索,如是者有年,一旦偶然想起三国时几个人手,不觉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 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子之黑, 真是达于极点了。有了这样的本事,当然称为一世之雄了。 其次要算刘备,他的特长,全在于脸皮厚:他依曹操,依吕布,依刘表,依孙权,依袁绍,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为耻,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国演义的人,更把他写得维妙维肖,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功,所以欲语有云:“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也是一个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称双绝,当他们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一个心子最黑,一个脸皮最厚,一堂晤对,你无奈我何,我无奈你何,环顾袁本初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此外还有一个孙权,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着向蜀求和,其黑的程度,就比曹操稍逊一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丕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着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个英雄。他们三个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开来,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征服你,那时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为三。 后来曹操,刘备,孙权,相继死了,司马氏父子乘时崛起,他算是受了曹刘诸人的熏陶,集厚黑学之大成,他能欺人寡妇孤儿,心之黑与曹操一样:能够受巾帼之辱,脸皮之厚,还要甚于刘备:我读史见司马懿受辱巾帼这段事,不禁拍案大叫:“天下归司马氏矣!”所以得到了这个时候,天下就不得不统一,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诸葛武候,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着司马懿还是没有办法,他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终不能取得中原尺寸土地,竟至呕血而死,可见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敌手。 我把他几个人的事,反复研究,就把这千古不传的秘诀,发现出来。一部二十四史,可一以贯之:“厚黑而已。”兹再举汉的事来证明一下。 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咽呜叱咤,千人皆废,为什么身死东城,为天下笑!他失败的原因,韩信所说:“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两句话,包括尽了。妇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气,其病根在于脸皮不厚。鸿门之宴,项羽和刘邦,同坐一席,项庄已经把剑取出来了,只要在刘邦的颈上一划,“太高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挂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刘邦逃走。垓下之败,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他偏偏说:“藉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念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藉独不愧于心乎?”这些话,真是大错特错!他一则曰:“无面见人”;再则曰:“有愧于心。”究竟高人的面,是如何长起得,高人的心,是如何生起得?也不略加考察,反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恐怕上天不能任咎罢。 我们又拿刘邦的本事研究一下,史记载:项羽向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请问笑谢二字从何生出?刘邦见郦生时,使两女子洗脚,郦生责他倨见长者,他立即辍洗起谢。请问起谢二字,又从何生出?还有自己的父亲,身在俎下,他要分一杯羹;亲生儿女,孝惠鲁元,楚兵追至,他能够推他下车;后来又杀韩信,杀彭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请问刘邦的心子,是何状态,岂是那“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的项羽,所能梦见?太史公著本纪,只说刘邦隆准龙颜,项羽是重瞳子,独于二人的面皮厚薄,心之黑白,没有一字提及,未免有愧良史。 刘邦的面,刘邦的心,比较别人特别不同,可称天纵之圣。黑之一字,真是“生和安行,从心所欲不逾矩”,至于厚字方面,还加了点学历,他的业师,就是三杰中的张良,张良的业师,是圯上老人,他们的衣钵真传,是彰彰可考的。圯上受书一事,老人种种作用,无非教张良脸皮厚罢了。这个道理,苏东坡的留侯论,说得很明白。张良是有夙根的人,一经指点,言下顿悟,故老人以王者师期之。这种无上妙法,断非钝根的人所能了解,所以史记上说:“良为他人言,皆不省,独沛公善之,良曰,沛公殆天授也。”可见这种学问,全是关乎资质,明师固然难得,好徒弟也不容易寻找。韩信求封齐王的时候,刘邦几乎误会,全靠他的业师在旁指点,仿佛现在学校中,教师改正学生习题一般。以刘邦的天资,有时还有错误,这种学问的精深,就此可以想见了。 刘邦天资既高,学历又深,把流俗所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一一打破,又把礼义廉耻,扫除净尽,所以能够平荡群雄,统一海内,一直经过了四百几十年,他那厚黑的余气,方才消灭,汉家的系统,于是乎才断绝了。 楚汉的时候,有一个人,脸皮最厚,心不黑,终归失败,此人为谁?就是人人知道的韩信。胯下之辱,他能够忍受,厚的程度,不在刘邦之下。无奈对于黑字,欠了研究;他为齐王时,果能听蒯通的话当然贵不可言,他偏偏系念着刘邦角衣推食的恩惠,冒冒昧昧的说:“衣人之衣者,怀人之事;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后来长乐钟室,身首异处,夷及九族。真是咎由自取,他讥诮项羽是妇人之仁,可见心子不黑,作事还要失败的,这个大原则,他本来也是知道的,但他自己也在这里失败,这也怪韩信不得。 同时又有一个人,心最黑,脸皮不厚,也归失败,此人也是人人知道的,姓范名增。刘邦破咸阳,系子婴,还军坝上,秒毫不犯,范增千方百计,总想把他置之死地,心子之黑,也同刘邦仿佛;无奈脸皮不厚,受不得气,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王,增大怒求去,归来至彭城,疽后背死,大凡做大事的人,那有动辄生气的道理?“增不去,项羽不亡”,他若能隐忍一下,刘邦的破绽很多。随便都可以攻进去。他忿然求去,把自己的老命,把项羽的江山,一齐送掉,因小不忍,坏了大事,苏东坡还称他是人杰,未免过誉? 据上面的研究,厚黑学这种学问,法子很简单,用起来却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刘邦司马懿把它这完了,就统一天下;曹操刘备各得一偏,也能称孤道寡,割据争雄,;韩信,范增,也是各得一偏,不幸生不逢时,偏偏与厚黑兼全的刘邦,并世而生,以致同归失败。但是他们在生的时候,凭其一得之长,博取王侯将相,炫赫一时,身死之后,史传中也占了一席之地,后人谈到他们的事迹,大家都津津乐道,可见厚黑学终不负人。 上天生人,给我们一张脸,而厚即在其中,给我们一颗心,而黑即在其中。从表面上看去,广不数寸,大不盈掬,好象了无奇异,但若精密的考察,就知道它的厚是无限的,它的黑是无比的,凡人世的功名富贵,宫室妻妾,衣服车马,无一不从这区区之地出来,造物生人的奇妙,真是不可思议。钝根众生,身有至宝,弃而不用,可谓天下之大愚。 厚黑学共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直初的脸皮,好象一张纸,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墙了。最初心的颜色,作乳白状,由乳色而炭色,而青蓝色,再进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这个境界,只能算功夫;因为城墙虽厚,轰以大炮,还是有攻破的可能;煤炭虽黑,但颜色讨厌,众人都不愿挨近它。所以只能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学,黑而亮”。深于厚学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点不动,刘备就是这类人,连曹操都拿他没办法。深于黑学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买主越多,曹操就是这类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倾心归服,真可谓“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够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渊之别,但还是露了迹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至厚至黑,天上后世,皆以为不厚不黑,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只好在古之大圣大贤去寻求。有人问:“这种学问,哪 有这个精深?”我说:“儒家的中庸,要讲到‘无声无臭’方能终止;学佛的人,要到‘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才算正果;何况厚黑学是千古不传之秘,当然要做到‘无形无色’,才算止境”。 况之,由三代以至于今,王侯将相,豪杰圣贤,不可胜数,苟其事之有成,无一不出于此;书册俱在,事实难诬,读者倘能本我指示的途径,自去搜寻,自然左右逢源,头头是道。 鸿门宴之谜 鸿门宴本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富于传奇性,但它同时也留下一个千古未解之谜,后人为此而议论纷纷。 当时楚强汉弱,项王兵四十万,驻于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驻于霸上,相距四十里。沛公带着百余骑,以卑词见项王于鸿门,项王便留沛公宴饮。接下来是范增举昂,项庄舞剑,樊哙从张良处得知大事不妙,立即带剑拥盾,直闯军门,交卓戈的卫士想阻止他,他却侧其盾将卫士撞倒在地,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说:“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再接下来是樊哙对项王的指责,项王不作声,只叫樊哙坐下。“樊哙从(张)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当时陈平尚仕于楚)。……沛公则置车骑(将自己原有的车队留在鸿门),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单斤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闻行。”在这样戒备森严的局面中,沛公怎么能够脱身,而且招樊哙一同出去?范增、项庄等难道一点没有觉察?沛公出了军门之后,项王曾使陈平召沛公(大概项王等得久了),为什么不能将沛公召回?《史记会注考证》曾引董份之说,提出许多疑问,其中说:“矧范增欲击沛公,唯恐失之,岂容在外良久而不亟召之耶?此皆可疑,史固难尽信哉。”又引徐孚远曰:“然观《史记》,叙汉人饮中,多有更衣,或如厕竟去,而主人不知者。意者当时之饮,与今少异,又间有良骏行四十里而杯酒犹温者,汉主之能疾行,得此力也。其所云步走,或史迁误也。”这也是强为之词。鸿门之宴,不同于寻常宴会,沛公的一举一动,无不在范增等的虎视眈眈之中,何况还要招樊哙同出。樊哙闯进时,完全怀有敌意,这时却紧随沛公而出,五尺之童,也会疑忌的。《史记》先说“脱身独骑”,那末,是独自骑马的,下又说与四人步走,究竟是骑马还是步走,还是先骑马而后步走?也叙述得不清楚。 梁玉绳《史记志疑》则这样说:“若论禁卫诃讯,则彼尚不能御樊哙之人,乌能止沛公之出乎?”这也不能相提并论:樊哙之闯军营,沛公尚在项王牢笼之中,这时却是两人提剑而出,禁卫之士岂能轻易放过?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云:“鸿门事,以为‘是日微哙奔入营谯让(责备)项羽,沛公几殆。’(尧按,此本《史记·樊哙传》语)此耳食也。总之,项王本无杀沛公之心,直为范增纵臾(怂恿),及沛公一见,固已冰释。使羽真有杀沛公之心,虽百樊哙,徒膏斧钺,何益于汉?太史公好奇,大都抑扬太过,如四皓羽翼太子,正与此类。” 比较起来,还是于氏之说合于情理,符合项羽性格,他如果一定要杀沛公,范增示意时,就可杀之;沛公逃走后,张良以白璧献项王,项王还肯“受璧置之坐上”么? 范增就是将张良所献玉斗丢在地上,“拔剑撞而破之”。 项羽为人,血气方刚(比刘帮少二十四岁),有他残暴的一面,也有慷慨磊落,豪爽痛快的一面,范增早已看出“君王为人不忍”的特点。 “太史公好奇”之论,并非于氏个人说法,又如《史记》写鸿门宴时,“范增数目项王,所佩玉昂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云云,《汉书·高帝纪》只说“范增数目羽击沛公,羽不应”,而无“所佩玉昂以示之者三”一句, 未尝没有道理,因为史公写的,传奇性实在太强了,胡三省注为“昂”是暗示决心之意,恐是附会之谈。《史记》中写的一些出奇制胜、笔墨酣恣的精彩段落,就每每使人有好奇之感。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金性尧文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司马迁,鸿门宴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鸿门宴》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鸿门宴》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鸿门宴》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