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没有规定定篇具体篇目,这就形成了定篇缺位现象。对此,教师是教学不作为呢,还是充分提升自己的课程意识,主动根据课程目标,大胆运用选文类型原理,自主确立课文教学内容?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两位老师的教材处理艺术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
需要指出的是,两位老师的教学案例出现在选文类型原理诞生之前,我们不能削足适履,用后来的理论阉割先前出现的富有勃勃生机的案例。相反,倒是从另一个角度意识到,教学实践确是教学原理形成的源泉。根据选文类型确立教学内容原理就是来源于教学实践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教学内容确立原理之一。
除了上述的定篇、例文类型,还有样本、用件两种类型。样本是从学生现在在读或将来要读的现实情境中的真实取样,其教学内容来源于具体的学生与特定的文本交往的过程中,来源于学生在和课文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问题和需求。用件重在课文的“内容”方面,包括语文知识文、引起议题文、提供资料文等,其教学内容存在于课文的义理内容本身或由此引起的话题,不涉及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5]。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原理来处理课文,根据自己的特长,有意识地利用选文类型原理生成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准确,教学个性更鲜明。
只是利用选文类型原理确立教学内容时,执教者还要根据语文课程目标、编者选择该文进入教材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避免将课文处理成四种类型混在一起以致出现“四不像”的情形,或者不顾语文课程目标和编者意图一律将课文简单处理成用件或样本的情形。
另外,还有一个启示就是,教学内容的恰当确立还与执教者自身的素质有关。两位老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之所以引人入胜,是与两位自身的文化功底分不开的,特别是与读解文本的素质高分不开的。这告诉我们,教师要与课程改革同步成长,在课程改革中促进专业发展,提升自身创生课文教学内容的专业素养。
注释:
[1]根据施建平《泊船瓜洲》教案缩写,教案原文见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420-428页。
[2]根据孙双金《泊船瓜洲》课堂实录改写,原实录见《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99-212页。
[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