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政治改革家的慨叹 ——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任宝剑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先任观文殿大学士,后又出任江宁(今南京市)知府。放舟南下,熙宁八年春,船到瓜洲。《泊船瓜洲》盖作于此时。
诗曰: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前两句,点明到江宁所剩的路程。“京口”,即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在长江南岸。“瓜洲”亦作“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的长江北岸,与南岸的京口隔水相望。隋唐时,这里已经是水运交通的重要市镇。“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东。毛泽东有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钟山”就指此处。这两句点出到江宁的具体线路,大概宋代从瓜洲摆渡到京口之后,便改行陆路到江宁;又点明到江宁,“只隔数重山”,不远了。到江宁,并非王安石的愿望;离江宁愈近,感慨愈深,所以引出下面两句。
诗的后两句,表达盼望回朝执政的迫切心情。“春风又绿江南岸”,字面是写景,实际是感叹时光流逝得迅速。一年又过去了,新法不知何时能够重新推行。“明月何时照我还“,则是直接表达盼望回朝执政的迫切心情。对“还”字的解释,不少人认为是“还”到金陵。因为王安石曾在金陵住过,晚年又定居在金陵,其实,这是误解。我们分析,“明月何时照我还。”好像“还”是很困难似的。正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要“了”是很难的一样。而“钟山只隔数重山”了,要“还”钟山,并不困难,事实上,也快到了。所以“照我还”,决非“还”到钟山。而是指回朝执政。因而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盼望回朝执政的迫切心情。推行新法,客观上给国计民生带来了一定好处。看来,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应该说是积极的。
诗在艺术上有颇多欣赏之处。
先说炼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炼字的名例。用“绿”字有如下四点好处:(1)能使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说“到”、“过”、“入”、“满”,都不免抽象,看不到,摸不着。“绿”字好在比较具体、形象,是眼睛能够看到的。(2)能调整全篇色彩。作诗犹如绘画,着色太浓,会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情意反被冲淡;着色太淡,难免让人感到单调,一般人都喜欢浓淡相当。“绿”字,不浓不淡,自然本色,能起到调整全篇色彩的作用。(3)“绿”字是入声字,是响字。《诗人玉屑》卷三曾提出过“眼用响字”的理论,就是一句之中谓语所用的字,要念起来响亮一些。古人把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又根据韵母收音的特点,把平、上、去三声统称为舒声,把入声称为促声。平声字,念起来高而平,尾音便于拉长,可确定为响字,这一点大家一般容易理解。促声韵的字,一发即塞,这样倒给人“脆”的感觉,念起来,比上声、去声字似乎要响亮一些。所以这个“绿”字念起来干脆而又响亮,让人耳目为之一新。(4)能唤起切合诗歌主旨的联想。“绿”字用法唐诗屡见。如立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出门绿,小隐湖中花”。为什么唐人的诗句均含“绿”而不出名。而王安石的这句诗却十分出名,原因有二:其一,是修改了十多次才定“绿”字,是重修改炼字的典型例子,成了文学创作中用字的佳话。其二,就是“绿”字能唤起切合诗歌主旨的联想。王维《送别》诗:“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说明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说“又绿江南岸”,就很自然引起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
除炼字外,这首诗在叙事、写景、抒情三方面结合得非常紧密。前两句叙事,第三句写景,紧紧扣住叙事中所点出的地点来写(前两句点出地点是“京口”、“瓜洲”,这句写“江南岸”的景色),第四句抒情,情由景发,并且,情中有景(“明月”),这景,又能注意到切合眼前的景物,诗题是“泊船瓜洲”,“泊船”当在黄昏,明月或已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