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古诗、小组内交流、小组与小组交流、古诗配画、配乐诵读等形式,让学生一步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理解诗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对诗人用字的精准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领会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思乡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配乐诵读: 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题材。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你们都读过或是学过哪些思乡诗呢。 2.出示诗题: 是呀,“故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字眼,可是没有哪一个词比它浸透着更多的爱,饱含着更多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 以伤感音乐诵读思乡诗把学生带入思乡的气氛,唤起学生的情感,为学习文本铺路。
教材解读
第一首《泊船瓜洲》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本诗首句写船靠长江北岸的瓜洲,近观京口只隔一水的情况;次句勾画远望钟山,中间只隔几层山峦的景象;第三句展示极目长江南岸全被春风吹得一片翠绿的壮丽画面;末句抒发在明月照耀之下兴起的何时能披着月光重返钟山家中的情怀。
全诗由近及远,有眼前景到未来景,逐层生发,一气呵成,节奏明快,情韵悠长。
这首诗很有艺术特色。第三句非常著名。作者把“绿”这个形容词巧妙地当作动词使用,生动而形象地写出春风的功力,精练地赞美春风的可爱。这是诗人反复思考、修改的结果。据说,他开始写“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到”字太一般化了,又改为“过”字,“入”字,“满”字,都不满意,改了十多次,最后才选用“绿”。这说明了写文章、作诗歌,反复修改是很有好处的。
第二首《商山早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写的是诗人远在异乡,孤独、惆怅,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诗的前三行(6句)用白描手法写出了在他乡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天刚蒙蒙亮,旅客们已忙着驾马套车,准备上路,车马的铃叮叮当当地响。身在异乡的旅客举目无亲,感到十分孤独、惆怅。客店里,雄鸡报晓,残月未落。村外的板桥上铺满白霜,印上了早行人的脚印。山路上落满了槲树的叶子,驿墙边枳树的白花显得分外耀眼。在这儿诗人借景抒情,借写旅客们清晨的忙碌,反衬自己的孤独;借写残月、雄鸡、白霜、槲叶、枳树的白花,抒发自己思念之情。后一行(2句)以梦幻手法直抒思念之情。诗句的意思是:此时我的思绪又回到了昨夜的梦境中,我回到了家乡杜陵,看到了几只野鸭在池塘里嬉戏,真是自得其乐!可此时的我却远离家乡,正在崎岖的山路辛辛苦苦的奔波着。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