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B >> 病梅馆记 >> 正文

 

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二必修)

24  病梅馆记
从容说课
    《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2.学习作者勇于实践的自我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式“以……为……”及省略句,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教学难点
    1.结合清代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形象思维及比较阅读的方法,整体把握和理解课文。
    2.师生共同质疑解决疑难,达到准确翻译。
    3.组织课堂讨论,理解文章寓意,进行延伸阅读,强化知识要点。
教具准备
    1.自制人物挂图,范进、孔乙己肖像
    2.多媒体投影。
    3.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
    4.准备一两盆梅花盆景或照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龚自珍及其作品。
    2.读背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把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一)
    教师:同学们,我有两张人物肖像画,大家谁能说出他们的姓名?(出示范进、孔乙己人物肖像)
    学生纷纷回答:范进、孔乙己
    教师:哪位同学能模仿一下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和语言?
    学生表演:范进拍手大叫“我中了”;孔乙己手按碟子:“多乎哉?不多也。”(其他细节也可)
    教师:同学们,谁来谈谈作者描绘这两个人物的意图?或者说,这两个典型的动作和他们各自的“名言”体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
教师:是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病,千百年来,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撰文给予揭露、抨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向科举制度宣战的檄文——《病梅馆记》。
    导语设计(二)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解题
    1.背景简介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他既对清王朝的专制主义极度不满,也渴望能涌现出大批力矫时弊、拯救中国的人才。因此,他的进步思想就表现在对封建王朝黑暗腐败的揭露和批评,及坚持理想和追求个性解放的要求中。
    2.作者简介(出示多媒体投影)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后辞职南归,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主张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要求抵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文学上主张“更法”“改图”,把诗看成批评社会历史的工具。他的诗文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夕黑暗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充满爱国热情,具有渴望变革,追求理想的精神。诗风瑰丽清奇,有“龚派”之称。散文奥博纵横,气势充沛,笔力遒劲;亦工词。龚自珍是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在文学界是首开近代风气的人物。他的作品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影响。
著有《定盦全集》。
    三、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全文一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龙蟠(pán)      欹(qī)枝      斫(zhuó)直
    D.鬻(yù)梅       遏(è)止       孤癖(pǐ)
    C.诟(gòu)骂      稚(zhì)枝     广贮(zhù)
    D.抖擞(sǒu)      恃(sì)倚      喑(àn)哑
    参考答案:
    D(恃shì;喑yīn)
    3.学生先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试译课文,然后学生讨论疑难之处。
    出示投影: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则无景    景:景致
    B.斫其正,养其旁条    斫:用刀斧砍
    C.毁其盆,悉埋于地    悉:全
    D.安得使予多暇日    安:平安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
    ④既泣之三日。
    ⑤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A.②⑤    B.①④    C.③④    D.④⑤
  (3)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以”的词性和意思相同的句子    (    )
  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C.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D.以其智力为也
  E.有以文入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参考答案:
  (1)D(“安”应释为“怎样”)
  (2)A(①③名词用作动词,④为动用法)
  (3)AC(A句中的“以”与“为”组成“以……为……”的格式,“为”后是形容词,“以”是动词,“拿”的意思。B句中“以”前表动作,“以”后表这种动作行为的目的,这种格式中的“以”是连词。C句格式与A句相同,只是“为”后是名词。D句是“以……+动词”的格式,“以”后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种格式中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E句格式同D句,“以”也是介词,但意思是“把”)
    4.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读出情感、气势。
    教师指导:“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是一组排比句,读时要一气呵成。“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锄其直,遏其生气”要读出悲愤之情。“文人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要加重语气。最后一段要读出深沉感慨的语气。
    四、口译课文,疏通文意
    1.投影显示口译要求。
    ①口译时,实词“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夭、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必须落实。
    ②省略句要根据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2.学生口译,教师指导,要做到口译准确。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②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那些倾斜、稀疏、弯曲等畸形的梅树,并不是那些整天忙忙碌碌地只求挣钱花的农民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做到的。
    ③纵之顺之,毁其盆,悉理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
    3.学生讨论概括文章大意。(见下面板书)
                        揭病梅之根源
           病梅馆记         写疗梅之行动
                            表疗梅之决心
                        显疗梅之意志
    4.再放录音,学生跟读,品味文章之意蕴。
    五、学生自由谈整体感受
    明确:①文章写疗梅,其实是挽救人才。②文章表现了作者的一腔愤激之情。③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才的抨击。
    (解说:对学生所谈感受,不必强求一致,应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为下节课的深入探究作准备)
    六、课堂小结
经过讨论发言,同学们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题意义,但你们是否注意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且受诟厉”却终不改“疗梅”之志,并发出“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呼唤,这又说明了什么?希望同学们结合课后作业思考。
    七、布置作业
    分发资料,完成资料上的要求。
    附资料内容:
己亥杂诗(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①,吟鞭东指即天涯②。
                     落红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扩花。
    注:①浩荡:犹盲浩茫,形容愁绪之广阔难禁,充塞天地。白日斜:夕阳西坠,指黄昏时分。
    ②吟鞭东指:说的是离开京师,向东走去。吟鞭:抽响马鞭。天涯:天边。意思是说,踏出北京城门,从此便与朝廷离别,也就等于到了天涯海角。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诗:“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③落红:落花。
已亥杂诗(一百二十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①,万马齐喑究可哀②。
                    我劝天公重抖擞③,不拘一格降人才④。
    注:①九州:古时把全国划分为青、兖、冀、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后来即以九州作为中国的代称。恃:依靠,凭借。全句之意为要使全中国具有蓬勃生气,必须依仗急风惊雷的震撼荡涤。
    ②万马齐喑(yin):借喻清王朝统治下死气沉沉的局面,语出宋苏轼《三马图赞引》:“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喑:哑。究:终究。
    ③天公:道教所谓最高的天神玉皇大帝,这里暗指清朝皇帝。抖擞:振作精神。
    ④不拘一格:不限于一定的规格资历,即打破常规。降人才:让贤才降临人间,也有使用贤才的意思。
    要求:1.结合注解读懂诗句,仔细品味。
    2.这两首诗中的思想感情和《病梅馆记》是否相同?为什么?
    3.文中哪些内容可与诗中句子相照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讨论,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端一盆梅花盆景置于讲桌上)同学们,也许你们会认为这一盆景很美,但我想问一问,你们知道它生长了多少年吗?答案是十二年。十二年呀!作为一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梅树,十二年的光阴却长成了这个样子,你们是否还觉得它美呢?难怪作者面对病梅是如此愤慨了。
    二、具体研习,突破难点
    提问:己亥杂诗两首诗(五、一百二十五)所体现的感情是否一致?
    明确:不一致。一为显示不甘退伏,憧憬未来的献身精神;一为表达变革现实的愿望。
    提问:哪一首可为课文作注释?为什么?
    明确:第二首。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作者“疗梅”,使天下“病梅…‘复之全之”的呼唤。那么作者这一追求个性解放,强烈要求改革现状的愿望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来的呢?让我们再一次细品文章,从中找出解答。
    提问:文章篇名为《病梅馆记》,文中写的又是“病梅”,为何说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
    明确:文章是以梅喻人,借梅议政,寓意深刻。
提问:那么,梅喻的是何人?文中还有哪些寓意?
    明确:梅,即人才。病梅,喻受摧残的人才。文人士,喻封建统治阶级。鬻梅者,喻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提问: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梅的产地、数量和长势?作者引用“或曰”几句有何作用?为何要说“固也”?
    明确:一个皆字,即说梅分布之广,又说梅产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江浙一带尤为人才济济,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垫一笔。“丛丛梅林皆生发”“江山代有才人出”。
    “或曰”几句影射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材。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里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入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提问:为什么要用“曲”和“直”,“疏”和“密”,“欹”与“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三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点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曲、欹、疏为美,真、正、密为丑。这里显然是托梅写人,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
    提问:“绳梅”“夭梅”“病梅”等一系列举动,“疗梅”的措施和愿望,又各有什么寓意?
    明确:夭,象征新生力量遭扼杀;病,象征人才被摧残;绳,象征人才被钳制。夭的结果是病,使天和病的是绳。绳才是文人画士之本意。几个字写出了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摧残、扼杀,尤其是“斫、删、夭、锄、遏、养”六个动词的连续运用,更是精当、人木三分地刻了统治阶级的毒辣手段和邪恶用心。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斫”字揭露了他们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
    “删”字暗喻大批有用人才遭到严重的钳制。
    “夭”字象征新生力量惨遭扼杀。
    “锄”字比喻大量忠良耿直之士遭到清洗。
    “遏”字指蛮横地遏制,压抑人才蓬勃的朝气。
    “养”字栩栩如生地勾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恶用心。
    “疗梅”的措施,表明作者破除封建统治对人才的束缚,摧毁禁锢人才的精神枷锁,让人才获得自由发展,个性得到解放。其“愿望”则曲折地反映了他对于残酷统治的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心情,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
    (解说:以上有关课文内容的研习的几个问题,既可作连锁式问答,亦可运用投影的形式打出后,分组讨论;亦可运用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进行。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深入探究,发散思维
    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我们明白了文章是以梅喻人,借梅议政。作者托物言志,寓意深刻,通过植梅、养梅、疗梅的生活琐事,由小见大,表现了破除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鲜明政治观点和主张。我们知道:知古是为了鉴今,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确了什么?或者说:学习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请同学们结合现实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解说:1.可结合素质教育来谈。2.不可强求一致,但须言之成理。3.注重鼓励,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点拨)
    四、课堂小结
    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社会进行无情地揭露和尖锐地批判,是龚自珍中年以后作品的重要部分。他的散文,无论写什么题材,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从全局着眼,从政治、社会的高度看问题,作客观、公正的对于现实政治、社会的批判,因而一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写于鸦片战争前夕的《病梅馆记》,篇幅不到三百字,其思想内容的深刻的原因就在于此。
    五、布置作业
    1.结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形成自己的观点,写一篇读后感。
2.完成思考练习题二,并做好归纳整理。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
    一、1.三句引用的话,表面是说明一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实际上是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那些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才。“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骚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2.这里,“明告鬻梅者”的人实际正是文人士的帮凶,即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斫其正……遏其生气”,这些残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卑鄙伎俩,他们迫害有才能、有作为、有骨气的人才,所企求的则是一些卑鄙无耻、唯唯诺诺的奴才。
3.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出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二、使:1.让,命令。2.主使。3.使唤,驱使。4.派,命令。
病:1.疾病,重病。2.有病。3.使病。4.困苦。5.担心,忧虑。
解:1.解开,解下。2.解释。3.明白,理解。4.缓和。
本:1.本来,原本。2.根本,基础。3.考察,推究。
穷:1.使穷尽,用尽。2.完结,终了。3.走到尽头。4.不得志。。
三、略。
跟踪检测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面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龙蟠(pán)       以欹为美(qī)      广贮(zhù)
  B.斫直(zhuó)      明诏大号(zhào)    阻遏(è)
  C.孤癖(pì)        解其棕缚(bó)      暇日(xiá)
  D.鬻梅(yù)        甘受诟厉(gòu)     夭梅(yāo)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笼罩      悼念      泥淖      掉以轻心      绰绰有余
  B.参劾      咳嗽      核查      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
  C.玷污      粘连      苫布      拈轻怕重      沾沾自喜
  D.疏浚      黢黑      竣工      怙恶不悛      逡巡不前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无景:缺少景致
  B.以绳天下之梅也           绳:约束
  C.斫直,删密,锄正         锄正:锄掉端正的
  D.养其旁条                 旁:瘦弱的
4.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3分)
  A.梅以曲为美                          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穷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D.有以文入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分)
  ①斫其正,养其旁条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④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语段阅读(17分)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6.根据句式特点,对下列句中词语解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A.“曲”和“直”是反义词,“欹”和“正”是反义词,“疏”和“密”也是反义词。
  B.“姿”“景”“态”的意思是“景致”的意思。
  C.“以……为”是“把……当做”的意思,“则”是“就”的意思。
  D.作者用两两对比的方式,形象地揭示了某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
7.“业”字有下面几种义项:①职业,②功业,③从事某种职业,④学业、业务知识。在下面的句子后填上“业”的义项(只填序号)。(2分)
  (1)以夭梅病梅为业(    )                (2)师者,所以传遭受业解惑也(    )    
  (3)吾业是有年矣(    )                  (4)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    )
8.对文中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有一个人把文人士的孤癖的情趣明确地告诉了卖梅的人。
  B.有的人把文人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地告诉买梅的人。
  C.有人把文人士的孤癖的情趣明确地报告给了买梅的人。
  D.有的人把文人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
9.“文人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2分)
                                                                              
10.用“/”标出本文段各个层次并概括层意。(5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1.此文段的中心意思是                                  。(不超过10个字)(3分)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13题。(8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陶潜酷似卧龙豪,①万古浔阳②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③,二分《梁甫》一分《骚》。④
    (注释)①作者在句后自注:“语意本辛弃疾。”辛词《贺新郎》中有“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②浔阳:郡名,辖治柴桑。陶潜是柴桑人。③平淡:指古代诗评家对陶诗的评价。④《梁甫》:古乐府《梁父吟》;《骚》:屈原的《离骚》。
12.就一、二句从表达技巧和形象两个方面写段简要的赏析文字。(4分)
                                                                               
                                                                              
13.简述三、四句诗意,并分析其中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案•点拨
1.C[点拨]“癣”应读“pǐ”,”缚”应读“fù”。
2.A[点拨]依次应读:zhào  dào  nào  diào  chuò
3.D[点拨]“旁”应为“横斜的”。
4.B[点拨]来,连词。表目的。其余为介词:A项译为“把”。C项译为“凭借”。D项译为”把”。
5.B [点拨]B项均为使动用法。①形容词用做名词;②名词用做动词,约束。
6.B [点拨]应该是“姿态”的意思。
7.(1)①  (2)④  (3)③  (4)②
8.D  [点拨]重点词语是“癖”“鬻”。
9.江浙之梅皆病。
10.歼头到“固也”是第一层,写有些人以陈腐的审美情趣和赏梅观点去品梅。从“此文人士”到”能以其智力为也”为第二层,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其余为第三层,写有些人助纣为虐的卑劣行径。
11.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
12.首句借用辛弃疾词句将陶潜与卧龙相比,赞颂了陶潜有如孔明般的雄才大略,是一位真豪杰。第二句以松菊作比,称颂陶潜品格的高沽,并且万古长青。
13.诗意:不要以为陶潜的内心深处真的就像他的诗作那样的平静恬淡,其实他的诲中蕴涵着诸葛亮那样的豪情壮志,屈原那样的抑郁忧愤。诗人以陶潜自喻,表达了自己当时心境的一种无奈而又不平静的思想感情。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病梅馆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二必修)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病梅馆记》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二必修…
    病梅馆记·(清)龚自珍
    从《病梅馆记》看龚自珍的思想
    病梅馆记赏析
    病梅馆记作品原文
    《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的手迹-罕见
    【注释】病梅馆记
    龚自珍及《病梅馆记》相关资料
    龚自珍《病梅馆记》写作时间与相关梅…
    《病梅馆记》说课稿
    病梅馆记 教案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1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
    病梅馆记说课稿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教学设计3
    《病梅馆记》说课稿3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4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5
    古诗文翻译赏析 病梅馆记 龚自珍
    《病梅馆记》说课稿2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教学案例
    病 梅 馆 记
    灯 下 漫 笔
    《漫话清高》
    胡同文化
    过秦论
    勾践灭吴
    《拿来主义》教案
    病  梅  馆  记
    烛之武退秦师
    《诗经·伐檀》赏析
    <<诗经·硕鼠>>赏析
    谈古代的讽刺诗
    中国历代讽刺诗
    病梅馆记原文 译文 欣赏
    乐羊子妻 原文
    《诗经·鄘风·相鼠》赏析
    病梅馆记
    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病梅馆记》看龚自珍的思想
    灯 下 漫 笔
    巴尔扎克葬词
    《灯下漫笔》
    《梦游天姥吟留别》
    《离骚》
    美腿与丑腿
    灯下漫笔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人墓碑记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
    漫话清高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病梅馆记》教学
    《病梅馆记》教学反思
    《项脊轩志》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 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教学实录
    《病梅馆记》教与学
    读《伊索寓言》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
    登 泰 山 记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实录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评级用过)
    《病梅馆记》说课稿(评级用过)
    文言文翻译教案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春教学设计(苏教版)
    春教案(苏教版)
    晚风拂柳笛声残——李叔同《送别》赏…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2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