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1792-1841),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儒学的官僚家庭。少年时期即鄙薄时文制艺,爱好经世致用之学和诗词。38岁考取进士。前后在内阁中书做了二十年无关轻重的下级官吏。后来借故辞职南归。死的那一年在丹阳云阳书院担任讲席。
龚自珍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对于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先驱作用。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朽,热情地歌颂理想和个性的解放,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
(胡云翼注:《诗词五首》,《中华活叶文选》(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
龚自珍生活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这个时代正是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解体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经济体系开始瓦解,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得到了发展。这个变动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开始酝酿和孕育着民主主义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龚自珍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位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他猛烈地揭露和抨击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热烈地要求改革社会,要求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提倡平等和民主,提倡个性解放。虽然出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他没有也不可能和封建王朝实行果断的决裂,但他宣传民主的观念无异于大战前的战马嘶鸣,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正是以曲折的笔法反映了龚自珍的“人才观”,并揭露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
《病梅馆记》:文章处处在写梅,但是又处处在写社会。写梅是明线,写社会则是暗线。比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达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在这里,“文人画士”暗指封建统治者。开头就一般人对梅的喜好,开始做“文章”,展开联想。“未可明诏达号”,是一句反语,本意是,文人画士就想明诏达号,以绳天下之梅。文章里有很多内容都是作者的议论,如全文的第二段、第三段的最后一行及最后一段,可以说全文纯粹写种梅的内容极少,而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写作者的想法。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直接写梅的生长是次要的,而借此发议论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当我们反复阅读全文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在文章里有很强的寓意,作者实际是在用夭梅、病梅的事实来说明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文章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充满了对这种压制人才的制度的愤怒
《病梅馆记》的思想命意: 答:文章通过园艺工人受画士的影响,破坏自然之美,致使梅花皆成病态之事,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文人画士病态审美的深恶痛绝。通篇借梅喻人,反映了作者不满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桎梏和压抑。反对上流社会的矫揉造作。热烈向往人才的自由发展和精神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