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随机正音。 三、学习课文1——6自然 1、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 看看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学生回答问题,可引导他们从小熊和小松鼠是通过纸船和风筝互赠祝福话,互送自己喜爱的食物,来理解它们如何成为好朋友的。当学生说的不完整、不全面时,鼓励学生相互补充。老师借机把纸船图贴在小溪上,将风筝图贴在天空中。) 2、学习第3自然段。那咱们来看看小熊收到纸船时表情是怎样的?(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你们有“乐坏了”的时候吗?(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乐坏了”?)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小熊的快乐。 3、还有谁也乐坏了?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4、理解“飘”和“漂”。看黑板上的图,风筝是怎样上去的?纸船又是怎样下来的? 出示写有“飘”和“漂”的小纸片,指名学生把纸片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小溪上和天空中。并分别用这两个字说一句话。
5、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6、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7、小结: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老师拿掉黑板上的纸船和风筝)后来它们又是怎样和好的呢,咱们下节课来研究。 四、书写生字:扎、抓。写好左窄右宽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读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小松鼠和小熊因为互赠礼物而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有一次它们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二、学习7——11自然段 1、读文深入。后来纸船和风筝又是怎样使它们和好的呢?自己读读7——11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小松鼠主动给小熊放一只纸船,并写了一句和好的话来理解它们是怎样和好的。) 2、读中体验。 (1) 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小松鼠再也受不了”等语句,体会小松鼠的心情。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假如生活中与好朋友吵架了,心情会如何呢?体验小松鼠的孤独与难受。 (2) 汇报朗读。指名读第10自然段。(这只“小熊”听了“小松鼠”的朗读,会不会和它和好?如果学生读时体会得好,这只“小熊”就可以针对“小松鼠”读时态度不够真诚、心情不够迫切来拒绝与它和好,并让其他同学继续扮演小松鼠进行读文。)老师相机贴风筝,并用一根粉笔线连在小熊的手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图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3) 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纸船和风筝再次架起了松鼠和小熊之间友谊的桥梁,多么令人高兴。友谊是宝贵的,敢于第一个向别人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更令人敬佩。小朋友们,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了一年多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好朋友,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同学们亲手为你的好朋友制作一件小礼物,同时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上面,送给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四 书写生字
提醒学生注意“祝”、“福”都是“ネ”字旁。“幸”的第二横要长。
21 从现在开始
教材简析: 《从现在开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课文,文中的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大家反对,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由此,得出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这一点在教学中需渗透进去。
设计理念: 针对本文的第2、3、4自然段的结构非常相似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分别抓住猫头鹰、袋鼠、猴子对动物们提出的不同要求和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和人物的个性特点,使本文的难点在讲读中得到突破。另外,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是一个可以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而表演不失为一种优化的选择,在实现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的对话过程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灵的感受。 学情简析: 孩子们年龄小,在家里受到的关注多,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考虑尊重别人,为别人的感受着想。在学校里,有的孩子当了小干部,神气有余,而理解关心尊重小朋友不够。因此本文对于孩子的思想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学习目标: 1. 会认9个字,会写 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 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课前准备:给全班每一个小朋友一个动物的角色,并在他们的胸口贴上相应的动物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听听课文讲了什么事?听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在听的过程中能认识几个字?自己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2.指名学生交流: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鼓励每个孩子都争取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文大意: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 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狮子图,狮子大王要做什么决定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自由读。 老师引读第一句,然后指名一“狮子”上来宣布。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狮子说的话。学生可以加上动作、神态练习朗读,读出狮子大王那种至高无上的语气。 2、哪些动物参加竞选了呢?(贴图:猫头鹰、袋鼠、小猴子) 3、你认为谁当“万兽之王”最好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教学生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生字。 (1) 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后,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学生扩词。 (2) 说说你的发现,是让学生把生字进行归类,提高识字能力。 (3) 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教师用开火车等方式检查。 (4) 做摘果子的游戏。 2.我会写: (1)课件出示,学生读要写的字,正音。 (2)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 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现(最后一笔是竖弯勾)”等,这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 (3)指导把字写好时,可有重点地指导。“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第” 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紧凑。 (4)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下令、公布、一直、当心、第一名、现在、星期、轮流、走路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这幅图是讲谁当“万兽之王”?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写猫头鹰的语句;用“﹏﹏”画出写动物们的语句。结合看图,自个儿读读句子,体会猫头鹰和动物们的心情、神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万兽之王”、动物们 (2)谁愿意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看图,重点体会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3) 学生表演,大家评议。 (4)小结这段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请小朋友运用刚才学习第2段的学习方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学习情况 (1)学习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图。 让学生自己汇报学习的情况,重点体会“激动、直摇头”,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说说自己的体会。 在听读与评价中体会“直摇头”,做动作。想想动物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看图想象,动物们是怎样苦练跳的本领的? (2)学习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图。 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动脑,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重点理解“担心、欢呼”。 大家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大伙儿为什么欢呼起来?表演欢呼的样子?指名回答问题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为什么猴子得到了拥戴呢? 4.学习最后一段。 (1)学生默读,提问:为什么不再往下轮了? (2)如果你是狮子大王,你会选谁当大王?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猴子前面打√) 三、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四、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讲故事。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铜 铁 钉 衤 被 裙 裤 袄 疒 病 疼 痛 疯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