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比比组词:吸( )极( );夫( )天( )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很多事,现在我们先去看看风娃娃给人们做的好事。 二、研读“好事”部分
1、自由读第二、三小节,风娃娃来到田野和河边都看到了什么?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有关句子。 ◇齐读句子,水断断续续地流着是怎样的?你觉得纤夫们怎么样? 2、看到这样的情境,风娃娃又是怎么做的?用“――”划出句子。 ◇指名读划出的句子,出示: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 ◇自由读句子,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风娃娃很想为人们做好事。) 3、在风娃娃的帮助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名说,出示句子: 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来读这几句话?练读;指名,评议;齐读。 ◇纤夫们会怎样向风娃娃表示感谢?指名说。 ◇练写词语“表示”。学生自由写;评议。 三、研读“坏事”部分
1、引读第4自然段:风娃娃一下子就为人们做了两件好事,他觉得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2、风娃娃这样想对不对?自由读5、6自然段。 3、风娃娃使劲吹风,结果风筝怎么样了?指名说。 “无影无踪”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心爱的风筝就这样让风娃娃使劲地吹走了,他们该有多伤心啊!谁来读读这两句话? 4、引读:看来风娃娃好心办了坏事,可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心里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力气就行。于是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你们想像一下,风娃娃这样东吹吹,西吹吹,还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坏处? 风娃娃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麻烦,怪不得人们都――责怪他。 5、齐读第8小节,你能告诉风娃娃答案吗? 四、课外实践:了解风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板书设计:
风 娃 娃
好 心
好 事 坏 事
吹 风 车 吹 风 筝
吹 船 帆 吹 衣 服
吹 小 树……
17 酸的和甜的
教材简说: 本课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最后,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以讲解员的身份讲故事,或小组表演童话剧,在情境和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预设目标:
1、 认识“酸、葡、萄”等9个生字,会写“串、兔”等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写生字;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兴趣
1、 出示葡萄图片,这是什么?喜欢吃吗?
2、 出示词语:一串葡萄,指名读,齐读。看着图片,记住“葡萄”这两个字。
怎么记住“串”?“串”像不像我们吃的糖葫芦?写“串”时要注意什么?生练写。
3、同样的葡萄,有的小动物说它是甜的,有的小动物却说它是酸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节课就来学习课文《酸的和甜的》,揭题。指名读课题,正音:酸(平舌音)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找找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
2、指名说,板书:狐狸、松鼠、小兔子、小猴子
教学生词:狐狸、猴子。书写生字(狐、狸、猴):有什么发现?范写;生练写。
3、同样的葡萄,这些小动物却有不同的看法,你们再用很快的速度把课文读一次,待会儿请你们说说哪些小动物认为葡萄是酸的,哪些认为葡萄是甜的?
4、指名回答,箭头表示
三、学习“松鼠”、“小兔”部分
1、小松鼠和小兔子起先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板书:听)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第二、三自然段)
2、指名2位学生和老师合作读2、3自然段:你们准备和我怎么合作读?
3、出示句子:
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这两个“一定”说明什么?
4、小组合作读第2、3自然段
5、后来他们怎么又说葡萄是甜的呢?(板书:尝)
课文哪几句话写他们尝了?指名读句子,结果怎样?(啊!真甜。)指导读出甜的感觉。
6、学习第八自然段
出示插图:尝到了葡萄的香甜,他们应该很高兴才对啊,可这时,他们看上去怎么样?(很纳闷、奇怪)
指名说,出示: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谁再来读读小松鼠和小兔子心里的疑问?
指名读,教学“硬”: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说反义词。
这句话里的“硬”又有不同的意思,你们能给这个问题换种说法吗?(一定要、非要、就要)
四、学习“狐狸”部分
过渡:是啊,狐狸为什么非要说这葡萄是酸的呢?答案就在课文里,我们应该去读第几小节?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
2、表演得这么起劲,好像很想吃的样子,出示插图,狐狸怎么样?(馋得流口水)
3、除了从这幅图看出狐狸很想吃葡萄,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转来转去、跳起来)
4、师配音,生表演,要把狐狸很想吃的样子表演出来。
教师点拨: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有摘到,他不甘心,就跳了起来,可还是一颗也没有摘到。问:小狐狸,这时你心情怎么样?你呢?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
5、现在你们谁来告诉松鼠和小兔子狐狸为什么硬说这葡萄是酸的?指名说。
小结:原来他是用葡萄是酸的来安慰自己,可善良的松鼠和小兔子却信以为真,那机灵的小猴子看到紫红色的葡萄又是怎么做的?下节课继续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