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泪珠与珍珠》课例

师:这种分法很漂亮,怎么分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

生11:对马区夫人的话,作者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对于冰心泪珠的句子,只是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对白居易的诗句,大家“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但是也并不理解。对杜甫的诗歌,作者自认为理解了其中的意味,也只是自以为是。不知愁的少女不能体会忧患,那怎么才能“体会”呢?作者指出:“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后,只能体会眼枯见骨的哀痛”。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句。

师:说得很好。那么,作者是个不知愁的少女,她不知道这些句子里的内涵,我们能不能帮助解释一下?

生12:冰心的比喻,“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主体是“青山”,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体应该是“眼泪”,所以,我把这句理解成“泪洗过的良心好象雨后的青山”,“雨后的青山”多么清新、洁净,“泪洗过的良心”也同样纯洁真挚。

师:(掌声)呵呵,有道理!

生13:白居易的“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道出了眼泪的真谛,心中的愁肠只有自己能知,别人是无法化解的。

生14:“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不要哭得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不要在没有慈悲和同情之心的统治者面前流泪,因为“天地终无情”。

师:说得不错,看看这些泪珠之间有什么关联?

生15:这些泪珠的共同之处是不知愁的眼泪;不同之处是先写泪珠纯洁、真挚;然后是泪珠中包含的愁苦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最后是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泪珠,不应向没有慈悲和同情之心的人抛洒。我觉得杜甫的这个劝慰,还能和后文观音的慈悲泪和为基督的感恩泪照应。

师:说得很好,特别是能够瞻前顾后的来看待文章。现在,我们来谈谈“知愁”的眼泪,也给它们细分一下。

生16:思乡泪、亲子泪、奋斗泪,为一类,慈悲泪、感恩泪为一类。

师: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生16:思乡泪为自己而流,慈母泪为亲情而流、奋斗泪为自己战胜命运而流,它们本质上都是在极端的忧患之后,为自己而流泪;而慈悲泪和感恩泪,不是因自己,而是因他人的忧患和磨难而流下宝贵的泪水。这两种眼泪的境界也不一样。

师:好的,你刚才提到了境界,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眼泪中所蕴涵的人生的境界。

生17:我觉得“不知愁”的眼泪,这时候应该是自然境界,因为对眼泪的体验——不觉解,也就是并没有真正懂得眼泪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尽管这个眼泪流得纯,但还是只能归入自然境界。

师:洁净的情怀,无邪的心迹就是人生的第一种境界——自然的境界,也是纯美的境界。

生17:对,后来的慈母泪、亲子泪、包括奋斗泪,都有一定的自我性,或者是“私”的一面,所以应该是功利境界。尽管这里的眼泪都“真”得让人心碎,但仍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定性。

师:其实,生命的种种体验,都是情感的过滤,情感的净化。在这过程中,生命不停地洗掉了种种的尘埃,剥去了样样的矫揉造作,返扑于真实的存在。这种生命的体验愈丰厚,人生真谛的领悟也就愈清明。这便是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至真的境界,但仍然是功利境界。

生18:最后就是观音慈悲的泪,耶稣“背负人间罪恶”,为普度众生而流泪。还有就是基督徒们,在善的感召下醍醐灌顶,心清如水的眼泪。他们满怀感恩的泪水因为最纯洁真挚而“清明”。这种眼泪是至善的眼泪,不为自己,而为大众,所以,这个境界应该是道德境界。

师:就是说,在七十多年人生之后,琦君层层递进,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感悟着诗歌中的美妙、韵味、技巧;在“忧患倍尝后”,才真切感受到了思乡泪、亲子泪、奋斗泪的可贵;最后作者做了进一步的申发,最高贵的眼泪,不应为个人而流,而应为芸芸众生而洒。这些材料说明,没有人生的历练,没有经历过人生的悲欢离合,是读不出人生况味的。而一旦领会什么是真正的忧患、忧愁,就非得要有用泪水“把它冲出来”的勇气。人生的历程其实是既难且苦的,但艰苦过后得到的将是熠熠发光的“珍珠”。人生经过了至纯、至真、至善的三个境界,也就是经历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三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高贵的人。而“至善”,也就是“慈悲”和“感恩”,无疑是作者重点强调的。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要以《泪珠和珍珠》为标题,这两者的关联在哪里?

生19:我觉得作者没有用“眼泪”,这个要考虑,因为“泪珠”和“珍珠”在形象上很相似。

师:这个是形似。形神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谁能从“神”上分析分析。

生20:从全文来看,泪珠和珍珠的关联点是“忧患”,马区夫人的话就是证明——“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为什么眼要多流泪水,就是因为饱经忧患嘛!

生21:在这里,所谓的“忧患”,就是“沙子”。

师:呵呵,有没有不同见解?

生22:我也赞成这种观点。除了刚才的理由外,还因为马区夫人的话在全文中出现三次,根据高频率句的特点,这句应该是全文的中心句,所以,由它关联泪珠和珍珠说得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泪珠与珍珠》课例,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本站论…
    丰富的人物描写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本站论坛…
    《爱莲说》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孔乙己》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
    人间有情——走进亲情
    《谈骨气》教学设计及部分实录(本站论…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实录
    毓君教学实录《不朽的失眠》
    摩西上《孔雀东南飞》
    肖盛怀《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云裳实录《在山的那边》
    云裳实录《理想》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本站论坛…
    我教《孔已己》      (本站论坛…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本站…
    种树郭橐驼传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近体诗六首
    庄周买水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初中语文第五册戏剧单元教学实录(本站…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本站论坛稿)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黄河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给女儿的信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云裳实录《生命生命》
    三张图片上《社戏》——毓君实录
    云裳《绿色的呼唤》活动课实录
    《桃花源记》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
    《沁园春·长沙》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上)(本站论…
    《沁园春·长沙》实录(本站论坛稿)
    柳宗元《渔翁》课例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本站论坛稿…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雅舍
    《拿来主义》学习指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增小之《对联讲座》(本站论坛稿)
    柳宗元《渔翁》课例(本站论坛稿)
    《装在套子里的人》探究性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不朽的失眠
    “包容”话题作文教案
    增小之《对联讲座》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本…
    《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走过去与逗留
    《兴贤》教案
    泪珠与珍珠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案例
    给布特勒的信
    “错过”话题作文指导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
    《拣麦穗》
    《城南旧事》教案
    《小石城山记》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本站论…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语文教学要务实求新结合生活-------古…
    诗海遨游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竞赛…
    余映潮《律诗二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及评析(本站论…
    《想像表达训练》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童趣》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七年级《伟人细胞》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白杨礼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变色龙》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生命,生命》课堂实录及教法分析(本…
    《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本站论…
    李镇西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实…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本…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本站论…
    《名字里的学问》教学案例(本站论坛稿…
    《社    戏》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本站论坛稿)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
    《道士塔》教案设计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春姑娘上《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
    丰富的人物描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与微之书》教案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门》原创教案
    一厘米
    《回忆鲁迅先生》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我上《桃花源记》复习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实录与设计
    《山中访友》教案
    《泪珠也珍珠》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