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我上《桃花源记》复习课
2005年4月13日,上午第三节,初三(5)班 ,借用别人的教室
师:上课前先问大家一声,你们认识我吗? 生(全体):认识。 师:是啊,我们在同一个校园内,哪有不认识的道理。了解我吗? 生(全体):不了解。 师:你们看老师我老了吗? 生(全体):不老。 师:你们认为老师我帅吗? 生(全体):帅! 师:谢谢同学们的诚实和对我的鼓励。今天我给大家来上一节复习课,来一次“温故而知新”。(屏幕亮出“温故而知新”)陈老师有没有给你们说过,我们上哪篇课文。 生(全体):《桃花源记》。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你们还能流利地背出来吗? 生(全体):会!。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背诵一遍。(师生一起背诵《桃花源记》完毕) 师:同学们记得很熟,但背得有缺点,就是没有把课文的感情诵读出来。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背得有点像小和尚念经啊,(学生笑)想不想老师给你们示范。(学生回答说“好”) 师:那老师我就献丑了,但要请同学们原谅的是,老师的普通话不是太好,有点“绍普”味。(学生笑)(教师示范背诵《桃花源记》) 师:你们认为老师背诵得好吗? 生(全体):好! 师:谢谢同学们的奖励。你们的普通话肯定比老师我要好,能否推荐一位同学出来,再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一遍。(学生推荐,被推荐学生朗读) 师(问朗读的学生):你认为自己读得怎样。 生1:读得还可以吧。不过没有老师你读得好。 师:自信加谦虚,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大进步。其余的同学认为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全体):读得很好。 师:你看,同学们也对你的诵读给予了肯定,请坐。那你们认为我们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复习呢?(学生沉默,众目注视着教师,一会儿低头看课文) 师:看来同学们还不知道怎样复习。从文体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 生(全体):记叙文。 师:那么,我们就从记叙文的六要素开始复习。故事发生的时间……(学生全体说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学生说,教师把本文的记叙文的六要素逐一投影到屏幕上)
时间:晋太元中(公元376-396年)地点:武陵(湖南常德一带)人物:渔人和桃源中的人起因: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经过:到桃源洞里走了一趟结果:遂迷,不复得路
师:我们对经过的概述还可以在简洁一些,最好用一句话。请一位同学来概括。 生2:渔人进了桃源洞,然后又出来了并报告了当地的太守。 师:归纳得很好,请坐。请问在这六要素中,还有那些内容,我们以前没有仔细学习过? 生(部分):渔人。 师:关于课文中的渔人,你们有什么看法要谈。(学生沉默好一会儿)那关于课文,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提出来。 生3:村人在渔人出去之前,为什么要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么一句话。 师:村人光是说吗?用“说”字好吗?能不能换一个词? 生3:嘱咐。 师:还有更好一点的吗? 生4:用“叮嘱”可不可以。 师:大家认为用“叮嘱”这词可以接受吗?(学生表示同意)看来同学已经对课文有了很适当的把握。有谁能对刚才同学的问题做解答。 生5:桃源中人已经在洞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们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当然不希望外面的人进来打扰自己洞中生活的祥和安宁,所以叮嘱渔人不要对外面的人说。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大家接受吗?(学生表示能接受) 生6:我认为桃源中的村人太自私了,他们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进来,过他们那样美好的生活呢? 师:这问题提得好,谁来给这位同学解疑,帮老师解围。 生7:他们当然不希望外面有更多的人进来,因为桃源洞里面的地方肯定不会很大,如果人多了,生存就成了问题,没有土地,粮食不够,里面的人吃什么呢? 师:嗯,有道理。还有问题想提吗?(学生沉默,埋头看课文,时间过去了两三分钟,教师有些焦急)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渔人的文字找出来好马吗?(学生一边找,一边说,教师亮出幻灯片)
1、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3、便舍船,从口入。4、具答之。5、问今是何世,乃不之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师:同学们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呢?(学生低头看书,两三分钟后)既然同学们没有问题提出来,那老师有个问题,说出来,请大家来讨论,好不好? 学生(全体)(抬起头):好。 师:自从我第一次阅读《桃花源记》起,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老师的脑海了,二十多年了,今天我把他提出来,请同学们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课文中的渔人究竟有没有读过书。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大约一分多钟后) 生8:我认为渔人读过书的,“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如果渔人没有读过书,他怎么能够“一一为具言所闻”。 师:“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8:听说。 师:那“具言所闻”该怎么翻译? 生8:他所听到的全部的话。 师:好像翻译得不是很正确啊。 生8:他从别人那里能听到全部的话,不,事情。 师:请再完整地说一遍。 生8:他讲述了从别人那里听到过的所有的事。 师:同学们认为翻译得还可以吗?(学生们赞同)根据文章的语句和这位同学的翻译,好像不能说明渔人是读过书的啊。我觉得即使没读过书,也是可以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是不是? 生9:“问今是何世,乃不之有汉,无论魏晋”。如果渔人没有读过书,他就不会知道“乃不之有汉,无论魏晋”这些关于朝代更替的事情。 师:“更替”用得好。可是,我们社会里,就有好多老人没有读过一天书,不认识一个字,但他们对三国和有些朝代里发生的故事,也能讲得头头是道的啦。你说他到底有没有读过书? 生9:没有读过吧。 师: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请你再次确认自己的看法,读过还是没有读过? 生9:没有读过。 生10:我认为渔人读过书。除了刚才寿亮亮说的以外,课文写的“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表明,如果渔人没有读过书,他不会写字,怎么做标记。 师:这位同学讲得有道理吗?做标记难道一定要识字吗?他不能用别的方法吗?(学生点头) 生11:我想渔人应该是没有读过书的。古代人读书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普及,一个以捕鱼为生的人,是不可能有书读的。 师:勇气可嘉,说得好!而且能做古今对比和联想,又不为老师的预设所左右,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得好!但渔人真的没有读过书吗?(学生再次沉默)请同学们看课文注释①,《桃花源记》这则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学生(全体):晋太元中。 师:是公元多少年? 学生(全体):公元376-396年。 师:而这则故事里的桃源村人的祖先大概是在什么时候逃进桃花洞里面的。 学生(大部分):公元前221年。 师:是公元221年吗?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那一年,秦朝发生战乱大概是在那一年?(学生说不知道)那汉朝是那年建立的?(学生又说不清楚,由于是别人的教室,无法查阅资料)还是老师告诉你们吧,汉朝建立是公元前206年。这样从桃源中村人的祖先进入桃源洞到故事发生时的时间跨度大约是多少年。(学生经过争论,最后统一说是大约在500年左右) 师:今年是公元2005年,如果我们上推500年,应该是哪一年。 学生(全体):公元1505年。 师: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从1505年到2005年这500年间发生的事情。(学生发出叹气声,摇头表示不会)那么我们继续来讨论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渔人到底有没有读过书。 生9:我刚才不是说渔人是读过书的吗,但老师你把我的意见给否定了。 师:老师好像没有否定过你的意见吧。请问别同学,老师我否定过这位同学的意见吗?(学生都说没有)是没有吧,只是你被老师提出的问题难倒了而已,是不是?既然你刚才认为渔人读过书的意见是对的,就请你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生9:渔人应该读过书,否则他是不可能给桃源里的村人们“一一为具言所闻”的。 师:你认为渔人“言”的是什么呢? 生9:是有关从秦末动乱到汉朝再到魏晋的历史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