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简说】 《山中访友》是一篇适宜学生自主阅读的写景美文。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本设计将课文设计成三个层面处理:以课文为范例,感受美、体验美;以课文作靶子,发现美、积累美;将课文作引子,思考美、延伸美。一步步导引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
【教学过程】 一、感受美、体验美。 导入:《山中访友》把大自然人格化,用“访友”的形式,使司空见惯的景物,成了呼之欲出的带着特定意蕴的活生生的个体。文本视角独特、想象奇特、笔调轻松、富有诗情画意,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这种出神入化的风格,开拓了新的审美视野。 (一)认读。感悟意蕴美 1.本设计着力让学生自主感悟、探究,让“学生”唱主角,让“读”唱主角,将有形的文字变成有声的“音符”,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体悟自然的灵性。 2.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各自解读课文的意蕴。为了拓展解读的深度,可设计如下问题组,引导学生讨论:①作者写的上“山中访友”,访的友是谁?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带有特定意蕴的景物的?③文章中景中含而未露的文旨是什么? 点拨之一:原来作者要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景与物,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点拨之二: 德高望重的古桥,写得敦厚。它始终“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在凝重的画面中充满神韵。这多么像“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啊!但这 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民族的性格,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这分明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写照——意与境相谐。 恰如知己的树木,写得也分外醉人。“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有声有色的渲染、极其夸张的点画,和盘托出了人与生机勃勃的自然的无比亲和——情与景相生。 各种称谓,写得也格外亲昵。“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与这些极富人情味的景物和诗、欢笑、唱歌……亲昵的称谓、关爱的眼神、温馨的话语、发自心底的赞美。这都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舒心惬意!——物与我相忘。 (二)美读。品析想像美。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像,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而后诱导学生找出想像奇特的段落和句子。 点拨:“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恣肆的文笔,奇特的想像,情如泉涌而又不乏韵外之意,透露出的是自然与人的敦厚之情及作者对自然的顶礼膜拜。这些美的想像,发掘出了人性中善的因子,达成了自然之景与人之性灵的完美沟通,创设出了使人陶醉的意境。
二、发现美,积累美。 (一)研读。探究语言美。本文简约流畅的文笔,形象明丽而又毫无修饰痕迹的语言,清爽的笔调,同作者笔下描写的自然之景一样淳朴清秀。指导学生用心研读,并潜心品味个别妙句。 点拨:“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文句不作雕饰,信手拈来,却又自然恬静清新。“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写得无拘无束,不求节律韵调,却又别有一番动人的韵致。“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这些行云流水的、娓娓道来的似聊天般的文字,淡而有味,纯而含韵,意蕴深邃,质朴中蕴涵着无尽的隽永。 (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围绕“美”点来积极地赏析。哪怕是一句一词的品析,也是最美的心声。 点拨之一:如我认为文章美在“作者回归大自然同时被大自然同化”。举例:作者走进山林的一段,“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枝,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上远水”。辛弃疾词中也曾说过“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 点拨之二: 文章美在人称转换:文章有时用第三人称,有时用第二人称,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充分。 简析: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所以视大自然为朋友,人称的变换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这样倍感亲切、动人,使作者的孤独之旅成为欢欣之旅。
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谁还记得开学时,大家在“请你认识我“那节课上的说的最多的结束语是什么吗? 生:(很整齐)记得,希望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师:记得真清楚。那这一个多月,你找到朋友了吗? 生:找到了。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朋友是谁,有什么特点,或者说,你为什么和他交朋友? (短暂沉默) 生:我和吴嘉琦和胡冀陶是好朋友,课下总在一起玩、一起做数学题,能够互相帮助。 师: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成为了朋友,真好。 生:我和苗祎滋、张艳是好朋友。苗祎滋可爱、开朗,和她在一起很快乐,和张艳总在一起学习,讨论问题。 生:我和胡凤元是好朋友,因为他很内向,不爱和别人说话,我就主动和他说话,后来就总一起学习、一起玩。 师:当同学孤独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随时伸出援助之手。 师:看来我们的集体很温暖啊,同学们在共同的学习中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我们的朋友是给我们帮助、和我们一起进步的同学。那么大家认为诗人李汉荣要到山中访问的朋友会是怎样的人呢?(课件:图片、课题) 生:我想会是一位隐居的诗人,李汉荣要和他一起吟诗作赋。 师:你让我想起了陶渊明。 生:我想会是一位耐得住寂寞的学者,作者要和他切磋交流。 师:学者是要耐得住寂寞的,到深山隐居,好主意。 生:我想会是一位死去的好友,作者去祭奠他,向他诉说心事。 生:啊?(听课老师笑) 师:逝去的朋友还能让我久久不忘,愿意把快乐、忧愁让他分担共享,这一定是位难得的知己,人生若能有这样一个知己,今生将无憾了。我真羡慕张伟。 师:同学们根据你的体会对李汉荣的朋友作出了这么多的猜测,那李汉荣的朋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中。 生:随机指定8名同学朗读(课件配乐图片) 师:自我评价一下吧,刚才大家读得怎样? 生:读得稍微快了一点 生:作者的感觉好像还没完全体现? 师:那你现在找到作者的感觉了吗? 生:找到了。应该是满怀喜悦之情来读。 生:要读出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感觉。 师:那哪位同学愿意带着这种感觉为我们读读你喜欢的段落? 生: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听出了作者走进山中的喜悦、听出了作者的好心情。 师:作者满怀好心情去看望的朋友是谁呀?哪位同学记住了请上来写到前面的白板上。 生(男女各一书写) 生写完,有学生发言补充。 师:哦,原来作者写的朋友不是我们想象的人啊, 生:是自然。 师:是自然,那怎么说是访友呢,直接说“游记”、“看景”、“赏景”,不好吗? 生:访友是把自然拟人化了,很亲切、还引人遐想。 生:作者认为自己和自然是平等的,可以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人类和自然既然是平等的,我们就要和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