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庄周买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寓言的文体特点

2.了解文中典故“庄周梦蝶”“濠梁观鱼”“仓颉造字”“涸辙之鲋”。

3.领悟这片语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形象说理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结尾甘霖欲降、庄周击桶而歌的深意。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寓意。

一、导入新课:

《庄周买水》是一篇故事新编式的杂文。高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秋水》一文,庄周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而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刘征写的《庄周买水》一文,我们看看现代的河伯们、海神们在作些什么?

投影卡片,复习: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蒙城人。道家学派继老子之后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庄子》,主张性自然论,与老子并称“老庄”。对后世影响极深。

二、作者介绍:(见教辅P77文学常识)

刘征,1926年出生,北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他的代表作有《三戒》(《海燕戒》《天鸡戒》《山泉戒》),《春风燕语》,《花神和女神》《刘征寓言诗》。

三、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点拨]:根据作者的思路,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节):庄周买水的原因(弃文从商,挖塘养鱼,适逢大旱)。

第二部分(2—12节):庄周买水的过程。

第三部分(13—17节):庄周买水的结果(甘霖欲降,庄周敲桶而歌)。

[活动设计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讨论问题。

[问题设计1] 从文中看,“潮流不可阻挡”中的“潮流”指什么?为什么连梦蝶的庄周也要弃文从商?

[点拨]潮流是指当时席卷中国大地的下海经商的大潮。(“十亿人民九亿商,一亿人民 )各个领域,包括文化领域都受到大潮的冲击。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谚语:“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许多官员下了海,许多文人也下了海。

教师适当介绍当时的背景:本文写于1988年。当时,虽然我国的市场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行政力量仍然在管制和干预市场;或者是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已经货币化,商品化了,但没有按照平等竞争的原则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那里,实行的仍然是行政审批的办法。比如说,由于价格改革长时期采取了渐进过渡的办法,经济在部分价格开放、部分价格仍由行政机关控制的“双轨制”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能够依靠行政权利取得低价买进或高价卖出的特权的人们,便能大发横财。潮流的不可阻挡,作品也正是着眼于这种“弄权有道”与“谋私有方”的现实,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之块垒,起到借古喻今,借古讽今的目的,也是一种喻世名言,醒世恒言吧。

[问题设计3] “在他小伫濠梁之上领悟了鱼的乐趣……”一句指的是哪个典故?请简要叙述。

[点拨]:濠梁P49注释②。

[活动设计3]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讨论问题。

[问题设计1]庄周怎么买的水?庄周买水到了哪些地方?最终结果怎样?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投影:





东海神



河伯



濠梁

庄周买水(1吨水)板书

海神——1元

河伯——10元 好处费2元

吴主任——50元,打9折,45元)

教师点评:东海办事处——河伯办事处——壕梁办事处,最后回到东海办事处,转了一圈,水价涨了50倍。

[问题设计2]钱都被谁赚去了?这说明了什么?

[点拨]:海神、河伯、吴主任等人,说明他们牟利有方,这是“利的学问”。

[问题设计3]为什么海神、河伯都没有出场?从男办、女秘、吴主任的态度中你看出了什么?

[点拨]:作者采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写法,写出他们弄权有道,这是“权的学问”。他们的态度就是权与利的结合,一切都是为了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权与利的交易,更深刻的揭示了官倒的丑恶。

小结:这一部分写出了庄周买水的艰难与狼狈,充分揭示出存在于社会中的欺诈。东海明明有水,却说“无货”,——必须到河伯那儿去买,而价格又与东海大不一样;而河伯那里同样说“无货”,必须到濠梁那里,价格自然又是一番猛涨,这里面分明是一连串的欺诈。而且,不能忽略的一点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天气大旱的背景下,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可以说,在经济大潮逐渐席卷全国,市场即将放开的时候,金钱和道德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同时,部门权利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金钱、道德、权势,这三者就是作者要探讨的。

四、课堂练习:

阅读2——6段,完成1—5 题。

1.你能从“看得出来‘无货’两个大字是后来写上去的”这句话中推断出什么信息?

参考答案:原来低价卖水,后来改变做法,由卖水改为卖发货单了。

2.“写的是仓颉体,苍劲有力”一句展现了若大人写字时持什么心态?

参考答案:觉得有利可图,坚决改变原来的做法。

3.可是这一回心情不同,鱼的乐趣早已跑到九霄云外了。”这一回庄子的心情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过去庄子曾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观鱼,进行过著名的“濠梁之辩”,当时的心情轻松愉快。这一回是千里迢迢来买水,还不知道能否买到,有一份忐忑不安,焦虑,故而与以前不同。

4.“吴主任又黑又圆的脸上凝着经久不息的笑容”一句中“又黑又圆”有什么深意?吴主任的笑容为什么“经久不息”?

参考答案:①预示着吴主任是一个为人圆滑,心黑手辣的人。

②为他的“高招”将再一次奏效而发自内心的高兴。

5.这篇文章讽刺了哪些人?

参考答案:为取得一己私利,不顾公众利益,钻营取巧,无所不为的人。

五、布置作业:

1.完成P51练习第一题

2.完成P51练习第二题

3.课外选读刘征的其他杂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结尾甘霖欲降、庄周击桶而歌的深意。

2.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学习课文第三部分,讨论问题。

[问题设计1]找出作者描写庄周面对小鱼的神态,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含义?这里隐含着一个怎样的成语?

[点拨]:庄周在买水途中看见小鱼的神态描写,反映出人连一条小鱼都拯救不了。而这些都是由于“人为”原因而致。而这条鱼“似乎”和作者同命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问题设计2]文章结尾一段,写甘霖欲降和庄周敲桶而歌,对深化主题有什么作用?

[点拨]:(1)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笔法,预示了改革的甘霖即将到来,“官倒”们将失去空买空卖、倒买倒卖,以权牟利的条件。

(2这也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庄周费了那么大的周折,水还没拿到手,天却将要下大雨。花了那么多钱买来的不过是一张废纸。然而,庄周并不颓丧,却是精神振奋,“击桶高歌”,表现了他对清明政治的渴望与欢呼。

(3)表现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少一些欺骗,多一写人性的社会到来的渴望。

这是作者对社会的一种讽喻,更是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一种反抗,以此方式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寄托着对革除弊端的希望和信念。

[活动设计2]合作研讨,理解寓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投影:庄周买水的过程揭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即买空卖空、倒买倒卖以及背后的以权谋私现象。)

[活动设计3]归纳艺术手法。

[问题设计]庄周买水的过程揭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即买空卖空、倒买倒卖以及背后的以权谋私现象。不难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是对这种不良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判。为表达这一重大的主题,刘征先生没有板起面孔说教,而是运用了很多形象化的手法,你能品出一二吗?

(1)巧妙的构思,折射出现代生活的面貌。作者借用了与庄周有关的一些事情巧妙的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真实完整的情节。同时作者用当代人的眼光来观照古人古事,用现代意识加以改造、生发,让内容折射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庄周买水,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本站论…
    丰富的人物描写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本站论坛…
    《爱莲说》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孔乙己》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
    人间有情——走进亲情
    我教《孔已己》      (本站论坛…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实录
    毓君教学实录《不朽的失眠》
    摩西上《孔雀东南飞》
    肖盛怀《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云裳实录《在山的那边》
    云裳实录《理想》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
    云裳实录《生命生命》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本站论坛…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沁园春·长沙》实录(本站论坛稿)
    种树郭橐驼传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近体诗六首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初中语文第五册戏剧单元教学实录(本站…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本站论坛稿)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上)(本站论…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名字里的学问》教学案例(本站论坛稿…
    给布特勒的信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三张图片上《社戏》——毓君实录
    云裳《绿色的呼唤》活动课实录
    《桃花源记》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
    《沁园春·长沙》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谈骨气》教学设计及部分实录(本站论…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本站论坛稿…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本…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
    雅舍
    增小之《对联讲座》(本站论坛稿)
    柳宗元《渔翁》课例(本站论坛稿)
    《装在套子里的人》探究性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不朽的失眠
    “包容”话题作文教案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案例
    柳宗元《渔翁》课例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本站…
    给女儿的信
    《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走过去与逗留
    《兴贤》教案
    泪珠与珍珠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黄河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增小之《对联讲座》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错过”话题作文指导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
    《拣麦穗》
    《城南旧事》教案
    《小石城山记》教案
    《与微之书》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本站论…
    《拿来主义》学习指导
    七年级《伟人细胞》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语文教学要务实求新结合生活-------古…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及评析(本站论…
    《想像表达训练》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童趣》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白杨礼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本站论…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变色龙》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生命,生命》课堂实录及教法分析(本…
    《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本站论坛稿)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诗海遨游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竞赛…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李镇西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实…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本…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本站论…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余映潮《律诗二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
    《社    戏》
    《门》原创教案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
    《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
    《爱莲说》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丰富的人物描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泪珠也珍珠》教学设计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
    春姑娘上《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一厘米
    《回忆鲁迅先生》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我上《桃花源记》复习课
    《泪珠与珍珠》课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实录与设计
    《山中访友》教案
    《道士塔》教案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