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在本人力邀之下,镇西兄终于答应在百忙之中来我市讲学一天,并且通过论坛信箱提前发来了准备演讲的题目和上课的课题。可是,由于事务繁忙,我竟将他准备的《提醒幸福》混记为《紫藤罗瀑布》了,当50名着装整齐的初一学生在主席台坐定之后,李老师小声问学生:“都预习了吗?”学生一齐响亮地回答:“预习了。”可当他拿过学生手头的课本翻阅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要讲的课文。李镇西轻轻走向后台,小声问我:“怎么没有要讲的课文?”闻听此言,我不禁哑然。带队老师一看距上课时间尚早,马上表示去复印课文,但李老师看了看自己已圈点得满纸烟云的课本,立刻拒绝了复印教材的要求,表示要新选一篇课文上课,并立刻返回讲台,征求学生意见。



在我个人来看,作为一位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现讲一篇课文并不是什么值得张扬的事情,但在这件事情上,镇西兄真正令我感佩的是:不仅当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慌乱和不悦,而且人前人后始终没有任何的推委和申明。教化的东西虽然能够使许多人在特定的场合保持气定神闲的风度和宽容待人的雅量,但往往在情急或松懈的时候就暴露了本性,只有真正深入灵魂,融进血肉的东西才能成为一种随时散发馨香的神韵和气质。照我看来,李镇西对于教育民主的理解,正如他自己所主张的一样,早已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文化气质。课不一定精彩到什么程度,但偶然的失误,却使我和李镇西都有了意外的收获:他得到了一节更真实的课,我认识了一个更真实的人。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执教者:李镇西

(2005年10月15日下午,湖北省宜都市宜都剧场会场上座无虚席。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李老师再次和宜都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专心致志的看课文。)



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 

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



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

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

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读懂还有什么标准?

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地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

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刚才李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地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师:(肯定地点头)怎样叫读懂一篇文章,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说得很全面,我以为关键有这几点:最起码字要认识,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

生:(面面相覻,默默无语)



师:李老师有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

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师:非常好。你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

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做思考状)

师:(摆手)不管它叫什么,知道曾经学过,掌握了这个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学过一个词叫“山涧”。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生: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第61面的“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中的“逝川”是什么意思?

师:有谁能帮助他?

生:“逝川”就是流去的一去不复返的河流。

师:“逝”就是流逝。“川”就是河流。(随手在黑板上出一条河流)古人写“川”就是这样的,象流水一样,具有曲线美。

生:(学生大笑)



师:今天,李老师要告诉大家一种阅读的态度,也就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读一篇课文。刚才同学们说过读懂一篇文章要明白文章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我补充两点:一是要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二是读一篇文章,要发现问题。

生:(疑惑地望着老师)

师: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不是说明你没读懂课文,恰恰说明你读进去了。越是动脑筋,越是发现的问题多。请同学们把“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八个字写在书上。

【多媒体屏幕显示:“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或读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时代……●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读出自己:是共鸣、欣赏审美(把自己读进去)●读出问题:是质疑、研究、批判(与作者对话)●由于生活经验不一样,面对同一篇文章,每个读者的收获不可能完全一样。】



师:刚才那位女同学说,读文章要让自己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就是读出了自己。读出自己就是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思想,相似的情感。有人在看《红楼梦》的时候,看得流泪,是《红楼梦》里面有他的表姐,有他的表妹吗?

生:(摇头,笑)没有。

师:那是因为和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前几天,李老师给同学们读一篇文章《一碗参汤荞麦面》,讲的是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的故事,读着读者,我就流泪了。后来,我跟同学们说:“李老师失态了,但请同学们理解李老师。因为老师在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我的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生活的,这叫什么?这就是读出了自己。

师:什么叫“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勾出来,不同意的观点做上记号。读出问题就是质疑,研究。告诉同学们,无论什么样的大作家写的文章,你们一定不要迷信课文,不要迷信作者,更不要迷信老师。

师: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这就是老师交给大家的一种阅读态度,这就叫读懂了文章。

师:下面我把课文给大家读一遍,有不懂的地方,注意勾。李老师不一定读的准确,请同学们认真听,跟老师提出意见。

师:(范读课文)山中访友,李汉荣……(看看同学)我发现姓李的人都会写文章。(得意的笑)



生:(哄堂大笑,舞台上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息。边听边勾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最喜欢哪一句?最喜欢哪个词?同桌互相交流。

生:(热烈的交流,朗读)

师:谁来谈谈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1:我喜欢瀑布大哥。“你好,瀑布大哥!……从古唱到今。”“他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好像在讽刺人间为了利益而做的一些可笑的事。

师:嗯,他也产生了联想。由瀑布想到了人们的一些唯利是图的做法。只有大自然是最慷慨的。

生2:(饱含感情读)“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

师:读的多有感情呀,请再读一遍。

生2:(富有深情的朗读)“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

师:他读出了自我,他好像就是一座饱经沧桑的老

(全班同学大笑)



生2:我们从出生到老去,仿佛就是短暂瞬间。

师:而我们此刻度过的这一刻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间的紧迫感就是这样的。

生3:“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我喜欢这一句是因为它写出了雷阵雨的气势。仿佛是一千个侠客在吼叫一般。

师:天上有侠客吗?

生3:没有,它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一千个诗人”也是比喻的手法。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多。

生:我也喜欢第5段,里面称呼有“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等等,把山泉比作姐姐,把溪流比作妹妹,把白云比作大嫂,把瀑布比作大哥,给人以非常自然,非常亲切的感觉。

师:哦,这位同学提醒了我,全文用的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呀?

生:(齐声说)拟人。

师:文章在哪个地方开始采用拟人的呀?

生:第一段。

生:第四段。

生:第二段。

(学生众说纷纭。李老师笑着不断的摇头)



师:有的说第一段,有的说第二段,我觉得不是,比这还早。

生:(恍然大悟,大声喊道)题目。

师:对了哦,是题目。《山中访友》中的“友”,就是指的大自然。想想:作者为什么采用拟人的手法?注意,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这可是一个科研难题。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还用许多比喻?

生1:因为那些事物都是抽象的,为了把它们写得形象些?

师:NO。

(生哄堂大笑)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本站论…
    丰富的人物描写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本站论坛…
    《爱莲说》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孔乙己》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
    人间有情——走进亲情
    《谈骨气》教学设计及部分实录(本站论…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实录
    毓君教学实录《不朽的失眠》
    摩西上《孔雀东南飞》
    肖盛怀《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云裳实录《在山的那边》
    云裳实录《理想》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本站论坛…
    我教《孔已己》      (本站论坛…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本站…
    种树郭橐驼传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近体诗六首
    庄周买水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初中语文第五册戏剧单元教学实录(本站…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本站论坛稿)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黄河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给女儿的信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云裳实录《生命生命》
    三张图片上《社戏》——毓君实录
    云裳《绿色的呼唤》活动课实录
    《桃花源记》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
    《沁园春·长沙》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上)(本站论…
    《沁园春·长沙》实录(本站论坛稿)
    柳宗元《渔翁》课例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本站论坛稿…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雅舍
    《拿来主义》学习指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增小之《对联讲座》(本站论坛稿)
    柳宗元《渔翁》课例(本站论坛稿)
    《装在套子里的人》探究性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不朽的失眠
    “包容”话题作文教案
    增小之《对联讲座》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本…
    《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走过去与逗留
    《兴贤》教案
    泪珠与珍珠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案例
    给布特勒的信
    “错过”话题作文指导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
    《拣麦穗》
    《城南旧事》教案
    《小石城山记》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本站论…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语文教学要务实求新结合生活-------古…
    诗海遨游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竞赛…
    余映潮《律诗二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及评析(本站论…
    《想像表达训练》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童趣》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七年级《伟人细胞》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白杨礼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变色龙》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生命,生命》课堂实录及教法分析(本…
    《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本站论…
    李镇西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实…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本…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本站论坛稿)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本站论…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名字里的学问》教学案例(本站论坛稿…
    《社    戏》
    《门》原创教案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本站论坛稿)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
    《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
    《爱莲说》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丰富的人物描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泪珠也珍珠》教学设计
    《与微之书》教案
    春姑娘上《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一厘米
    《回忆鲁迅先生》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我上《桃花源记》复习课
    《泪珠与珍珠》课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实录与设计
    《山中访友》教案
    《道士塔》教案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