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我也特别喜欢你们,只要两个人相互喜欢,用一句带有神话色彩的语言说,就是心灵相通,我们的心灵是不是已经相通了!?
生:(激动地)是──!
师:我看未必,我要测试一下,现在就测试。敢吗?
生:敢!
师:测试题第一道: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赵老师最喜欢,注意,是最喜欢的一句话。可不是一般般的话,我看有多少同学跟我心灵勾通了。
生:(自由找。)
师:(边巡视边自言自语)你想啊,老师喜欢的句子:一、这个句子要非常的重要;二、要非常地严谨;三、一定对同学们的写作文、读书、说话有很大地帮助。这样的句子老师才喜欢。只有一句。哇!这两个孩子第一个跟我心灵勾通了。千万别说啊!
生:(纷纷地)老师,我找到了。
师:已经跟我心灵相通的同学,请你们一起站起来,第一个沟通的是你们俩,是吧?
生:是。
师:请你们读那句话。
生:(读课文)“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四十几个孩子都和赵老师心灵勾通了。那么多的句子不喜欢,专门喜欢这一句,为什么?好怪的赵老师呀!(笑声)别光笑,要琢磨琢磨,既然心灵通,我心里想啥你应该知道呀!说说看,谁当我的“心”,来表达一下?(笑声)
生:我想应该是这座赵州桥经过了这么多历史还这么美丽,这样美观,所以您才喜欢。
师:有点意思,还有谁来说?
生:体会了赵州桥。
师:什么意思?你再说一遍。
生:体会了赵州桥。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把体会换一个词?
生:概括地说明了赵州桥。
师:他说出了我的第二个意思,就是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赵州桥的特点。赵州桥怎么样?
生:坚固而美观。
师:对,坚固、美观。刚才大家讨论了半天就说它坚固,它美观还没说。我想聪明的孩子一下就能找到哪儿写它美观的。找到没有?
生:找到了。
师:在那个“美观”的上边还是下边?
生:下边。
师:我最喜欢看大家读书时的表情。都拿起书来,我不听声音只通过你们的表情就能知道大家读得美不美。
生:(读课文)“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师:读的不错,这次水平很高,一个字都没错,也很有感情。想不想读的更美一点儿?
生:想。
师:我有两个“绝招”,大家想不想学?
生:想。
师:第一招:读的再慢一点儿;第二招:读的声音再轻一点儿。听清楚没有?
生:听清楚了。
师:我读最后一句你们听听,大家看着我,不要看书,看我怎么读的。(师范读)慢了吧(生答:慢了),轻了吧(生答:轻了),那条龙就活了吧(生答:活啦)!(笑声)咱们都能把它读活。拿起书来,试试!
生:(齐读课文)。
师:读的美极了,太美了!赵州桥美不美──?
生:美──!
师:刚才大家读的时候有一点小小的问题:“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什么来着?”
生:前爪(zhǎo)。
师:对。有一个小朋友把它读成了“zhuǎ”,记住读“zhǎo”──龙爪。什么时候读成“zhuǎ”呢?(鸡爪子。)这里面有一个词很难的叫“前爪相互抵着”有没有人不懂这个词语?
生:没有!
师:哇,都懂了!?那好,现在在坐的小朋友每人都是一条飞龙,现在两条龙两条龙前爪相互抵着,然后各自回首遥望。
生:(做动作)
师:哈,精彩极了!刚才有同学说“双龙戏珠”不懂,现在就请大家想象一下你们两条龙之间仿佛有一颗珠子在那里,现在你们玩“双龙戏珠”我看看。
生:(表演)
师:我们班孩子真聪明,可爱极了!现在我想给大家讲一点知识:听清楚,我为什么喜欢“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呢?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出了两点理由,现在我说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句子,咱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过渡句”。拿出笔来,就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上这三个字。(师生同写“过渡句”)
师:“过渡句”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有两个:1.概括了上面一部分内容;2.还能够引起下面的内容(而且美观)。一句话能起两个作用,概括上面的引起下面的,这样的句子妙不妙?
生:妙。
师:看看课文,这儿有一个小泡泡,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第一个好在它把上面的内容给概括了,第二个好在它把下面的内容给引起了,这样说太罗嗦。
生:承上启下。
师:你站起来!再大声说一遍!
生:承上启下!
师:聪明绝顶、知识丰富!三四班的孩子very very good!一起说一遍这四个字的词。
生:承上启下。
师:快,把这个词写在“过渡句”三个字的旁边。(师生同写“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