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陋室铭》 班 级:下宫中学初二(1)班 时 间:2005年4月1日上午第三节 开课老师:陈 健 整理点评:郭庭平
师:同学们,请你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 生:“活到老,学到老” 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可以看出各位都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但你们知道这里的铭是什么意思吗? 生:警戒自已,提醒自己。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铭还有那些意思?请大家看课文《陋室铭》。 [第一环节:引经据典——导入课题,要言不烦。]
师:我们大家来看此文,从语言形式来说,有什么样特点? 生:文言的形式。 师:学习文言文,我们应注意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重点的实词、虚词意思及用法,一些特殊句式、重点句的翻译。 师:大家还忽视一个,那就是诵读。现在请大家自由诵读。(学生自行诵读) 师:停!现在两个同学上台诵读,谁先来?(男女生各一个) 生:(上台诵读) 师:刚才是女生诵读,哪个男生再来诵读? 生:(上台诵读) 师:请同学们评说他们诵读的优点和不足。 …… 师:大家能够从朗读的基本要求来评判,很好!现在我再播放一个同学配乐诵读的录音。 (听完录音,师指出停顿错误的句子,并范读重点句,最后师生一起配乐朗诵。) 师:大家在诵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此文的韵字较多 师:找出押韵的字: 生: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师生归纳出:此文的语言特点--韵味如歌 师:我们大家来探讨此文创设的意境又如何呢? 小组讨论得出:意境如画、意境如神、意境如诗 师生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分析比较结论:意境如诗更为准确 [第二环节:诗海漫歌--朗诵感悟,在多次的诵读基础上整体感悟文章] 小组合作:找出文言知识不易理解的字、词、句 小组长作笔记:…… 师生分析:“之”、“馨”、“名”、“丝竹”、“案牍”“何陋之有?” [第三环节:学海拾贝——知识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重点字、词、句。]
师:我们大家来看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生:陋室 师:“陋室”“陋”吗? 生:陋 生:不陋 师:分组辩论,论据是文章的内容,也可以自由发挥。正方:陋;反方:不陋。五分钟准备。 正方一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句可见作者居住在乡村小屋,不是在繁华的都城,它的陋体现在山水之间。 反方一辩:文章的开头写的山水只是为了引出作者的所处的环境的清新优雅。 正方二辩:“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缦上台阶,青草绿叶都入到帘内,可见小屋多年失修,足见小屋的简陋。 反方二辩:“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强调的是自然环境的优美。 正方三辩:作者把小屋自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地云亭。此两处众人皆知都是简陋的地方。 反方三辩: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圣都这么说了,我们还有异议吗? 正方四辩:请对方辩友注意一点,孔子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怎能对后人进行评价呢? 反方四辩:请对方注意,我方是说作者借用孔子的话。 (师分析点评,给双方踊跃发言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 师生对话并板书: 自然环境:优美 主人情趣:安贫乐道 往来客人:脱俗 托物言志:托"陋室"言"德馨" 小 结:陋室——德馨——不陋 [第四环节:百川入海——学生辩论,激活课堂,教师板书,提纲挈领。]
师:先在大家来谈谈读后感悟。 生:我从“调素琴、阅金经”,作者阅览佛经,思想消极,在逃避现实的生活。 生:我不苟同,这是个人的情趣爱好不同而已。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对作者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很有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见当时社会有明显的封建等级,只有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才可以读书。 师:很好,能够结合历史的知识,来深刻剖析时代的背景。 生:老师,课文中讲到仙、龙,到底世上有没有神仙? 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请你去请教生物老师和地理老师。如果有,你能用文学的形象思维来描绘它们所处的环境。 生:老师我讲了你别生气,我从作者雅致淡泊、安贫乐道看到老师你好比作者。 师:为什么? 生:老师你安贫乐教,难道说不是吗? 师:应该说我们所有的老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都是这样,希望在家一起努力。针对我们现在的情形,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仿写一句。 (多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斯是陋班,惟吾勤学。/斯是陋校,惟吾学高。/斯是陋室,惟吾好学。/斯是陋校,惟师生勤教学。/……) (师生评出优秀的仿句:斯是陋校,惟吾学高。/斯是陋校,惟师生勤教学。) [第五环节:谈古论今——拓展思维,利用课文的内容,学生自由发挥,畅谈个人的见解。]
师(挂小黑板):现在布置作业,请你们根据小黑板上的短文,仿写宿舍铭、明星铭等。 (小黑板写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 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想女人。无书声之乱耳, 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课外延伸,培养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学语文。]
简评:这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教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听说读写的某些方面有主动的创新的表现。陈老师设计了以“读说”为主的教学环节,即“导入课题——朗诵感悟——知识探究——学生辩论——拓展思维——课外延伸”六个步骤,根据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学科特色,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由于课堂上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会产生自己的深切体会,从内心发出“我从作者的雅致淡泊、安贫乐道看到老师的影子”的感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在组织引导学生讨论“陋室”的“陋”与“不陋”时,利用辩论的形式,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在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努力培养其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最后的课外延伸也处处总关“现实情”,让人觉得语文是一门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如果教者能在布置作业时,对小黑板上被用作仿写材料的《教室铭》进行必要的批评,以免学生消极地模仿,那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就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常世英 (一)课堂实录 时间:1985年12月 地点:北京一六一中学 学生:初中二年级(一)班 教师:常世英
第一课时 (教师拿一小黑板走进教室,黑板的背面对着学生) 师:同学们,今天的两节课,主要是读科普读物。图书馆的老师已经在阅览室为大家准备了科普小丛书及有关杂志。我们共同作一项练习后,女同学先去阅览室,第二节课时,男同学再去,女同学回教室。现在先作练习。 (学生好奇地等着教师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