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习被动的、经常欠账的、偷懒贪玩的学生,我们往往采取简单易行的惩罚手段进行处理,如罚抄词语一百遍、罚抄课文几篇、重抄作业多少遍等等,效果怎么样,答曰:照玩不误,被动的、欠账的、偷懒贪玩的一如既往,现鼓一锤。此做法此教训,本人也在其例,曾碰壁无数,没少生气。对此,我们是不是无可奈何,黔驴技穷了呢?不,我们可以采取“强迫”的手段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我讲一个案例。
我经常对学生讲,你们在写作文时,往往有一肚子的话写不出来。一肚子的情感抒发不出来,描写某处的风景,描写某个动人的场面,囊中羞涩,拿不出几个像样的好词佳句来润色,写出来的东西像一盘干巴巴的臭酸菜……如此云云。于是乎,我就大讲特讲背好词佳句、积累语言怎么怎么重要,并作诗一首勉励他们“好词佳句时时背,莫叫光阴毁于随,记得一肚好文章,能说会写人陶醉”。同时规定每天背熟“三五”,即好词五,佳句三,多者不限, 多多益善。我想轻重适度, 学生完全能够轻松完成,每天早自习抽查背诵过关,一个星期过去了,坚持完成“三五”背诵任务的学生寥寥无几。面对此窘况,我没有大发雷霆,进行了冷处理,来了个不置可否,便开始经常给讲这样一些道理:一个学生要想立志成才,必须从今天开始,必须从进行知识上的日积月累,必须强迫自己不放弃一点一滴的努力……必须想清楚:学习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神圣的!想不清楚的,也就是说,完不成“三五”的,请自动上讲台给你一节早自习的时间坐在凳子上“想清楚”。讲过之后,我又例行每天早自习的检查制,检查之前,我有言在先:“学习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神圣的”,然后问:把这一句话想清楚了的请举手,追问:完成了“三五”的请举手,再追问:确实真正完成了“三五”的请举手,如此问过,有少数同学面有愧色,没有勇气举手,自知于心有愧,便主动上讲台就坐“想清楚”。如此坚持了一周之久,上讲台就坐“想清楚”的同学越来越少,最后归零。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天早上询问,手举得齐刷刷,被抽查背诵的同学,一个个背得洋洋洒洒。摇头晃脑。现在每每步入校园,总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操场上、走廊道上、宿舍里、教室里到处都有我们班上背好词佳句的同学,手不失本(好词佳句集锦本),背好词佳句已蔚成风气。已形成了一种不做不行的良好习惯。
这习惯是怎样养成的?是学生自己一而再,再而三主动上讲台坐着“想清楚”强迫而成的,不好好背,就得上讲台“想清楚”,虽然上讲台是坐着,不是体罚,但很丢没面子,无可奈何,久而久之,学生也就认可了,在心理上也就接受了,为什么?答曰:不背是绝对不行的!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即每天早上就有一种“过关”的心理准备,有了这个思想准备就得踏踏实实地背。这少数同学初开始在心理上虽然有一种被迫无奈的感受,但日久成共识。时间长了就顺理成章,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
我个人认为,不能把“强迫”简单地定义为野蛮粗暴的教育行为,他是教育对象个性差异的需要。在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里面应该包括“强迫”的逻辑。有的学生吃硬不吃软,有的学生吃软不吃硬,吃软的可讲道理说服之,吃硬的必须要用“鞭子侍候”,有的学生勤奋自学意识很强,有的学生却对学习的事儿比较麻木,玩性大,思想不集中,坐不下来,静不下来,一心想着窗外事,一心想着游戏,你讲的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对这样的学生你就要采用“调牛”的办法了,因为牛初开始是根本不会耕地的,他根本没有耕地的意识,并且它压根儿也不愿意给你耕地,你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对它进行调教,一旦调教出来了,它就是一头非常勤劳的黄牛了。耕地成了它一生神圣的职业了,说到这里,强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道理也就比较清楚了。不过,我所采用的“强迫”手段的出发点是“因材施教”,是人性化的“强迫”,用的是能使学生养成某种良好习惯的那种“强迫”。 并不是随意性的乱用“强迫”, 更不是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式的有辱学生人格的、有伤害的那种“强迫”。
(作者系白河县卡子镇药树小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