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五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讲解 >>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

查询原文分析讲解的详细结果
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                (读cù,密)
    发
(1)百发百中                    (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价值)
    兵
(1)非我也,兵也                (兵器)
    (2)穷兵黩武                    (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4)木皆兵                    (兵士)

    (1)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讲解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寡人之于国也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
    致大海
    沁园春•长沙
    散步1
    屈原列传
    第三册第二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唐宋…
    散步
    短文两篇
    蜀鄙二僧
    世说新语
    散步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故宫博物院
    最后的长春藤叶
    致橡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散步
    散步
    《陈太丘与友期》
    《散步》课堂教学案例(课堂实录)
    《马说》
    散步
    《散步》教学案例
    我为什么而活着 教学设计
    底片
    劝学
    劝学
    短歌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故乡的榕树
    《论文艺的空灵和充实》课堂实录
    《一事一议》
    第六单元作文训练----月光下的遐想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选举风波教案2
    黄生借书说
    《童趣》
    阿炳
    记承天寺夜游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项脊轩志
    《观舞记》教案
    《师说》教案13
    散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6年版课件配套…
    故都的秋
    《秋实沉思》命题作文的评讲教案
    《秋水(节选)》教案
    《词两首:沁园春·雪和忆秦娥·娄山…
    安妮日记
    《古文二则》教案(九年级下学期)
    杨修之死
    送东阳马生序
    《散步》教学设计
    行道树
    篱笆那边
    订鬼
    竹影
    劳山道士练习
    《茶馆》说课稿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
    程红兵《雨霖铃》教学实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写作训练
    我为什么而活着
    诗词五首(《观刈麦》《赤壁》《过零…
    《山中访友》教案
    《苏珊•安东尼》重难点分析
    《勇气》教学设计
    《苏珊•安东尼》重难点分析
    石壕吏
    《专题汉字》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2
    《我心归去》教案12
    《乡土情结》教案12
    爱莲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2
    《想北平》教案12
    《师说》教案14
    《我心归去》教案13
    《乡土情结》教案13
    《乡土情结》教案14
    《想北平》教案13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说“木叶”》教案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1
    太史公自序
    《劝学》
    沁园春•长沙教案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相信未来
    我的五样
    致青年公民
    《师说》
    《贵在一个新字》教案
    《采薇》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9
    《我心归去》教案10
    今生今世的证据
    前方
    我心归去
    乡土情结
    想北平
    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
    《赤壁赋》教案
    六月,我们看海去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
    江南的冬景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山市》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想北平》教案7
    《西地平线上》教案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7
    毛泽东词二首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8
    《我的四季》教案8
    《奥德赛》教案
    《乡土情结》教案8
    《我心归去》教案8
    《想北平》教案8
    《师说》教案9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9
    《我心归去》教案9
    《我的四季》教案9
    《乡土情结》教案9
    《西地平线上》教学实录
    《想北平》教案9
    《雪》(鲁迅)教案及课堂实录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师说》教案11
    读《伊索寓言》
    《我的四季》教案10
    《想北平》教案10
    《乡土情结》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
    《寂寞》教案
    《治水必躬亲》教案设
    致女儿的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0
    《我心归去》教案11
    《想北平》教案11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1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太史公自序
    夏本纪
    《想北平》教案11
    古诗漫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6
    老王
    《师说》教案10
    《枣核》
    巴尔扎克葬词
    “说真话、抒真情”作文训练实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
    沙田山居
    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乡土情结》教案11
    初三议论文复习教案(配已上传的课件)
    作文-感受与思考
    在山的那边
    杨修之死
    紫藤萝瀑布
    童趣
    《这就是我》
    劝学
    毛泽东词二首
    《雷雨》教案(三课时)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8
    《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2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