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二年级 >> 历史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 >> 正文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复习题

查询历高二上末的详细结果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知识线索

一、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西欧衰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成为霸主

(1)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雷顿森林体系(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联的壮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雅尔塔体系:

(1)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合国:

(1)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机制(小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1、处理德国(小字、图)

(1)纽伦堡审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区占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日本:

(1)美国独占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京审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苏同盟破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冷战:

(1)丘吉尔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歇尔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极格局最终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极格局影响:

(1)德国分裂:(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鲜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涉台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习】

1.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哪种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 )

A.法郎 B.英镑 C.马克 D.美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

A.形成了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B.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的空前发展

C.促进了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崛起

D.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改革

3.二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 )

A.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B.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战争打破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均势

4.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对上述言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

D.美国要求按照实力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5.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①美苏均势的产物②两分天下的政治格局③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④大国强权政治的结果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是指 ( )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法国

7.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 ( )

A.二战消灭德、意、日法西斯的总目标实现

B.互相抢夺彼此的势力范围和控制区域

C.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D.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8.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 )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成员国包括了所有大国 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9.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能够操纵它的原因是 ( )

A.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B.凭借经济军事实力,美国控制了大多数成员国

C.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资本主义国家占多数

D.联合国宪章确立美国具有非凡的权力

10.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 )

A.帮助欧洲,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掌权

C.组建北约,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11.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

A.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 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向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 D.帮助西欧经济复兴

12.美国的“金元外交”和“马歇尔计划”都 ( )

A.把西欧作为政策推选的首要目标 B.加速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以经济手段达到了控制欧洲的目的 D.加剧了日美矛盾与争夺

13.日本投降后,美国派军队以“盟军”名义占领日本,其最主要意图是 ( )

A.保留日本天皇制 B.使日本永远臣服于美国

C.稳定日本社会 D.扩张在东亚的势力

14.美国的克拉克将军哀叹说:“我是美国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他所签字的战争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15.柏林墙的修筑从根本上说是 ( )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美苏“冷战”的产物

C.东西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的产物

16.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  ( )

A.“柏林墙”的修筑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D.德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

17.下面关于二战后对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对两国都实行了军事占领 B.两国的战犯都受到应有惩处

C.两国原有政治体制被取消 D.两国的军国主义复活被有效制止

18.造成二战后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 )

A.两种社会制度间矛盾不可调和 B.各占领国推行不同政策

C.雅尔塔体系存在不稳定性 D.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19.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

A.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20.现代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二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②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 ③没有进步作用 ④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乔治·凯南1947年发表文章称:“……美国对苏政策的最主要方面就是长期、耐心、坚定和警惕地对俄国扩张倾向的遏制。……遏制的目标可以分三层:一是阻止苏联进一步扩张势力,将其影响限制在二战结束时范围内,维持战后的状况;二是促使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从而大大削弱苏联的力量;三是苏联内政、外交朝西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杜勒斯攻击凯南的政策是消极的、注定要失败的、不道德的。他说:“美国的目标不能仅仅是把苏联共产主义限制在目前的范围内,……美国政策的目标之一是最终恢复至今受莫斯科控制的亚洲和欧洲国家真正的独立,我们不参与旨在承认苏联对它目前控制下国家独裁组织的行为。”

材料三:乔治·凯南说:“……有一点我们是确定无疑的:俄国经济的巨大变革,都绝对不会按外国的意愿和忠告来实现的。真正持久而值得其他各国人民满怀希望并欢迎的变化,认为历史车轮的运转靠外国的宣传转动之类的活动加以推进,从而引起一个大国各个方面的根本变化,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材料四:杜勒斯指出(解放)通常是来自内部,假如希望不断受到外界的支持,解放就更轻易来自内部,关于这点我们正在多方面地做。

──以上材料引自《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选》

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杜勒斯和凯南的分歧是什么?(3分)

(3)凯南对杜勒斯的政策是否有根本分歧?(1分)为什么?(2分)

(4)材料三与材料四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8分。

22.雅尔塔体系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有何异同?(14分)

第二节: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知识线索

一、美国

1、 战后前期的黄金时时期

(1)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0年代经济明显放缓并进入滞涨阶段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

①霸主动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滞涨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80年代经济复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90年代经济繁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欧

1、 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改革

(1)相似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邦德国:

(1)发展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共体:(1)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本

1、发展原因:(1)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机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谋求政治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矛盾与问题

1、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

(1)阶级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危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极右势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习】

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国际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原因不包括 ( )

A.国内市场相对统一和扩大 B.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到消除 D.有利于经济的宏观指导

3.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金融危机 B.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

C.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 D.日本、欧共体经济飞速发展

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与19世纪晚期相比,最明显的同是( )

A.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 B.借助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

C.通过对外掠夺获得资本 D.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 ( )

A.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B.建立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的统一欧洲

C.加强西欧各国政治联盟,稳定欧洲政局

D.发展西欧资本主义,抵制苏联的影响

6.20世纪50—70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 ( )

①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②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作用的加强

③加强同美国的联系,借助美国的援助

④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7.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①战后日本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②政府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重视教育、培养人才③美国极力扶植日本经济,使大量美元流入日本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刺激了日本的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8.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9.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分别超过美国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C.“滞胀”状态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D.日本、西欧军事实力大大加强

10.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新问题有①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矛盾依然存在②社会危机加深③极右势力沉渣泛起④战争不断爆发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世纪60年代初居于第二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 (  )

A.英国  B.美国C.联邦德国  D.日本

12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 (  )

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
C.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

13.与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比,197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 )

A.由发展中国家的行动引发  B.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C.没有引发严重政治危机   D.恢复发展缓慢

14.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时期,对“滞胀”含义正确的表述是:( )

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  B.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C.通货膨胀造成了生产的停滞  D.生产的停滞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加剧

15.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刺激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的主要措施有 ( )

①关税壁垒和反倾销 ②降低税率 ③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④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推进经济发展,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强国际联系 B.发展新兴产业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利用现代科技

17.对20世纪70年代美、日、西欧历史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美国由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
  B.日本和联邦德国上升为最大债权国
  C.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黄金储备减少
  D.美国不再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18.二战后,美国的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其表现不包括 (  )

A.广大黑人为争取平等权利掀起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
  B.毒品泛滥,吸毒人数剧增
  C.邪教组织名目繁多、五花八门
  D.军国主义思想有所抬头

19.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后初期,推动西欧国家经济恢复的一个相似因素是 (  )

A.科技革命的促进         B.各国革命运动的推动
  C.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D.美国资本的扶植

20.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的相同点是(  )

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
  C.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假如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1970年

西德

法国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

37.8

9.45

10.1

6.5

100﹪

出口贸易

15.2

6.9

12.2

6.4

100﹪

黄金外汇储备

15.5

5.2

14.6

5.3

100﹪

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象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以上材料均引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阅后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4分)为此,在60年代它们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2分)

②据材料二、三,谈谈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3分)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③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2.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态度却不同。据此回答:

(1)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6分)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4分)

(2)战后50-70年代初,德日两国都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比较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不同原因。(6分)

(3)今天面对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逆流,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6分)

第三节: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知识线索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

1、建设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 建立: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质

(3)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胜利原因

2、照搬苏联体制:(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

1、蒙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越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新中国的成立和世界意义

2、形成(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1、斯大林的逝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共20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赫鲁晓夫改革:

(1)内容①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勃列日涅夫改革: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东欧的变革

1、东欧变革的历史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斯拉夫改革:(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波兰变革:(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匈牙利改革:(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共十六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习】

1. 本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 ( )

A.起因于国内爆发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B.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迫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

2.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外交季刊》断言,“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这条材料反映出西方舆论 ( )

A.主张进行“冷战”以遏制苏联

B.对苏联的经济复兴持怀疑态度

C.认为应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D.主张展开军备竞赛以拖垮苏联

3.二战后东欧各国的解放方式虽有不同,但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其政权实质是 ( )

A.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B.共产党的一党专政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D.苏联控制下的傀儡政权

4.东欧各国改革,最早摆脱苏联模式、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南斯拉夫 D.匈牙利

5.在南斯拉夫分裂以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度

C.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薄弱

D.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紧张

6.下列对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反对个人崇拜有利于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

B.对从根本上铲除个人崇拜有积极作用

C.对斯大林的批判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D.简单地批判斯大林给帝国主义反苏、反共提供可乘之机

7.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B.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D.对付美国实行的“和平演变”政策

8.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片面发展重工业和执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

B.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

C.执政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D.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

9.二战初期,东欧各国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在苏联军队的帮助下获得解放 B.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 D.自始至终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

10.“布拉格之春”的出现和中断表明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力图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严重困难 ②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③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④苏联对别国内政进行干涉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二战后东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巩固和发展过程中明显带有 ( )

A.人民民主色彩 B.美国霸权特点 C.苏联大国意志 D.平等互助特征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

A.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C.稳定东欧和苏联政局的需要
  D.苏共二十大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3.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D.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争霸世界

14.下列对二战后亚洲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50年代,蒙古由一个畜牧业国家转变为农业工业国
  B.1948年,在朝鲜半岛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为首都
  C.1954年越南取得奠边府战争的胜利,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
  D.1949年,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5.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其中各国都 (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C.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 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

16.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最大程度冒犯了苏共领导,导致其出兵干涉的是 (  )

A.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改革党的集体领导
  C.对外奉行独立自主方针
  D.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17.1968年,苏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表明 (  )

A.苏联关心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建设
  B.“布拉格之春”具有反苏性质
  C.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外交政策
  D.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心

18.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就其实质而言,相同原因是 (  )

A.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B.以重工业为中心,农、轻、重比例失调
  C.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D.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9.前苏联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巨大成就也存在不少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成了原子能反应堆,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D.赫鲁晓夫在四五计划期间作了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

20.南斯拉夫自治制度产生的积极结果是 (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变更  B.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D.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

21.阅读下列反映同一时期的四段材料: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摘自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反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回答:

(1)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

(2) 根据材料二、三,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3) 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4)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第四节:美苏争霸

【知识线索】

一、美苏争霸的形成:50年代后期起

1、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缓和与紧张并存)

(1)缓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紧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二阶段60-70年代的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1、苏联转入攻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含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转攻为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三阶段80年代的美苏关系(美攻苏守)

1、美国转守为攻:

(1)争夺第三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竞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球大战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联全面收缩:

(1)裁减军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面收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因(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习】

1.赫鲁晓夫对外战略的基本点是 ( )

A.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 B.坚持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

C.建立苏联的军事霸权地位 D.打击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苏联承认联邦德国的战略意图在于 ( )

A.结束冷战,实现和平 B.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C.用“缓和”战略麻痹美国 D.同美国争夺对欧洲的控制权

3.20世纪70年代美苏在战略核武器问题上达成协议,这说明 ( )

①美国拥有战略优势 ②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③苏美在战略武器上的竞争重点发生转移 ④苏联经济已经不堪军备竞赛的重负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20世纪70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

A.中美两国及中苏关系的变化 B.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C.第三世界联合反殖反霸斗争的变化 D.美苏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5.苏联出兵阿富汗是在 ( )

A.斯大林时期 B.赫鲁晓夫时期

C.勃列日涅夫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

6.战后苏联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 ( )

A.斯大林时期 B.赫鲁晓夫时期 C.勃列日涅夫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

7.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战略上看,最主要目的是 ( )

A.在经济上拖跨苏联 B.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D.提高美国的核威慑能力

8.对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 )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相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9.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苏联在战略上弱于美国,表现在 ( )

A.出兵阿富汗 B.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C.古巴导弹危机 D.修筑“柏林墙“

10.20世纪60、70年代苏联积极推行全球扩张战略,美苏两国争夺的重点是 ( )

A.东亚 B.非洲 C.中东 D.欧洲

11.美国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 ( )

A.集中力量与苏联争夺欧洲 B.与中国结盟,对抗苏联

C.调整对外战略,以华制苏 D.缓解中国对美国的威胁

12.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的目的是 ( )

A.在战略上压倒苏联B.在经济上拖垮苏联C.防止核战争爆发D.扩大其势力范围

13.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斯大林的对外战略,提出的一套战略是 (  )

A.巩固战争胜利果实    B.实现联华遏美政策
  C.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  D.独霸世界

14.尼克松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 (  )

A.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
  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优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15.以下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是 (  )

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苏联经济发展速度

16.下列哪一事件的发生直接威胁到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安全 (  )

A.古巴导弹事件   B.苏联出兵阿富汗
  C.修筑“柏林墙”  D.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17.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这封信反映的基本史实是 (  )

A.修筑“柏林墙”  B.古巴导弹事件  C.出兵阿富汗  D.星球大战计划

18.下列事件不能表明美苏关系存在缓和局势的是 (  )

A.苏联签订对奥和约  B.苏联承认联邦德国
  C.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D.苏联被迫从古巴撤走导弹

19.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收缩的重点是 (  )

A.美洲  B.欧洲  C.亚洲  D.非洲

20.古巴导弹危机表明 (  )

①战略优势在苏联②战略优势在美国③苏联开始在全球与美国争霸④苏联在战略上开始转向全面收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阅读下列美国总统肯尼迪1962年12月17日发表的对当时美国面临的重要国际问题的广播谈话部分内容。

“现在,假如你翻阅一下本世纪的历史的话,你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是由于对别人作出一系列错误判定而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也是由于希特勒认为他可以夺取波兰,英国可能不会作战。假如英国作战的话,在波兰遭到失败以后就可能不会继续作战。在朝鲜,显然北朝鲜人没有想到我们会插手进去,而我们也没有想到中国会插手进来。当你看到后来这些引起战争的错误判定的时候,然后你再看看苏联和美国在他们的信仰方面距离是如此之远。我们信仰一个独立自由和各种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世界,他们信仰一个清一色的共产主义世界,而你又把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当中。正如我以前所说过的,这就是使得现在成为这样一个危险时代的原因。

请回答:

(1)一战发生“是由于对别人作出一系列错误判定而引起的”,其中的错误判定指什么?(2分)

(2)材料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分)对此,谈谈你的熟悉。(2分)

(3)对朝鲜,“美国人插手”和“中国人插手”各指什么?(4分)

(4)“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指什么?(2分)

(5)在肯尼迪讲话后,苏美各有什么重大举动?(2分)对世界影响是什么?(2分

22.1994年4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去世了。其墓碑上写道:“历史给予的最高荣誉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这种评价的依据是什么?试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熟悉。(14分)

第五节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六节:亚

知识线索

一、东亚、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图)

1、亚洲总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新共同点:

(1)措施①机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竞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加坡:(1)政治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克服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得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国:(1)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果(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弱点(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泰国、马来西亚:(1)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东亚、东南亚经济发展总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印度经济的发展:

1、 发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取得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措施:(1)油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习

1.20世纪60年代,亚洲新兴国家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

A.积极发展转口贸易 B.利用本国丰富资源

C.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D.重点扶植汽车工业

2.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隐患是 ( )

A.人口众多、资源浪费严重 B.过分依靠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C.经济结构欠合理,农业较薄弱 D.没有形成独立的货币体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各国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各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很不平衡,其主观原因是 ①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不同 ②各国原有工业基础不同 ③各国对科技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 ④各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不同 ⑤各国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的能力不同 ( )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

A.地区之间不平衡 B.发展方式有很大差别

C.经济发展速度都处于世界前列 D.大都注重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

5.下列冲突和战争与宗教矛盾相关的有 ( )

①印巴冲突 ②海湾战争 ③巴以冲突 ④伊拉克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6.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是 ( )

A.经济发展不平衡 B.经济发展速度快C.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D.经济成就举世瞩目

7.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在70年代都出现高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是 ( )

①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②重视发展科技③大力吸引外资④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8.1960年西亚国家发起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主要目的是 ( )

A.缓和西亚各国矛盾 B.打破西方石油垄断 C.提高油价 D.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9.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产油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 )

A.提高石油价格增加石油收益 B.本国的石油工业全部或大部分控制在本国手里

C.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 D.团结发展中国家,冲破西方石油垄断

10.西亚各国经济发展方式差异很大,发展速度不平衡,其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民族因素  D.外部因素

11.两伊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边界争端  B.教派纷争  C.经济利益冲突  D.穷国和富国矛盾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 )

A.利用资源优势,积累国家财富 B.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题

C.调整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D.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13.50年代以来,中、印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 ( )

①长期实行国营、私营共同发展政策 ②建立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③人口、环境问题较严重 ④民族、宗教矛盾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4.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日、韩、新等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

①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②美国资本的大力扶植③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④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伊朗是石油生产大国,其富裕程度却较其他产油国低,其根源是 (  )

A.未摆脱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  B.人口多,消耗大
  C.经济结构单一        D.粮食自给率低

16.新加坡经济腾飞给亚洲第三世界国家最重要的启示是 (  )

A.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B.选择先进的社会制度
  C.稳定社会秩序
  D.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17.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发展经济的主要战略是 (  )

A.“不均衡增长”战略   B.“同步增长”战略
  C.“外国资本与国内资本相结合”战略 D.“高薪养廉”战略

18.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

A.人口膨胀  B.环境恶化  C.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  D.宗教迫害政策

19.伊朗和伊拉克是西亚的政治军事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70、80年代两国经济受阻的原因不包括 (  )

A.人口多、消耗大    B.经济利益冲突
  C.边界争端、教派纷争   D.受“欧佩克”的束缚

20.90年代,韩国已步入先进国家行列,但韩经济发展仍有许多明显弱点,其中最主要的是(  )

A.过分依靠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 B.造船业、汽车制造业成本过高
  C.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D.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斗争,许多亚非拉原料进口国还联合建立国际组织。尤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崛起,大半个阿拉伯世界联合争取石油输出的卖方垄断价格,曾两度造成西方世界的石油危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1973——1975、1979——1982年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诱发因素之一,充分显示了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联合反殖、反帝斗争的巨大威力。

材料二:1973年10月在第四次阿以战争中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与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展开斗争。他们一致行动,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逐月减少石油供给5%。此外,还采取了减产、禁运、提价、国有化等措施,结果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混乱。……西欧、日本各国纷纷讨好阿拉伯国家,改变了态度,西方阵营日益分化……。

——以上材料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到80年代后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分化瓦解,石油输出国组织出现裂痕。作为海湾首富的科威特由于和伊拉克等邻国的诸多矛盾而率先背弃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同盟”,单方面与西方国家进行石油贸易。伊拉克在多方交涉甚至发出各种威胁无效以后,加上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的扩张欲望,竟贸然出兵占领科威特,阿拉伯世界因此公开分裂为两大阵营。在苏联解体、美国急欲复圆“独霸梦”的大背景之下,西方国家纠合“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阿拉伯世界更加四分五裂。

——引自《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

阅后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二指出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殖反帝斗争的成就及其原因。(10分)

②据材料三,分析80年代后期石油输出国组织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

③据此,你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或组织要想求得发展,应注重哪些问题?(4分)

22. 概括二战后至90年代初北太平洋沿岸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及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指出该地区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知识线索

一、东欧剧变

1、过程

(1)危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政治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剧变原因

(1)历史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部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苏联解体:(图)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经济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政治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局势动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一九事件

(1) 原因

① 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直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斯克协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拉木图宣言》—完全解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体原因

(1)历史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习】

( )1.下列关于东欧剧变的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波兰第一个发生剧变 B.都通过和平方式发生剧变

C.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D.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 )2.东欧剧变前,导致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党内出现反对派 B.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C.自身严重的经济困难 D.西方国家以经济手段诱迫东欧国家

( )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世界社会主义发生较大的变化

B.东欧各国执政党和经济制度走向瓦解

C.东欧国家发生分裂

D.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 )4.苏共高级领导人为拯救苏联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是

A.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B.签署明斯克协定

C.“八·一九”的事件发生 D.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 )5.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同外因是

A.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C.东欧和苏联体制弊端 D.苏联模式僵化

( )7.以下对东欧剧变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②南斯拉夫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③各国均通过和平方式演变 ④剧变国家有分裂也有统一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 )8.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是

A.照搬苏联模式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C.经济发展缓慢 D.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 )9.苏联“八一九”事件反映的矛盾是

A.民族矛盾 B.党内矛盾 C.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矛盾 D.阶级矛盾

( )10.《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

A.变成一个政治多元化的国家 B.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

C.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D.完全解体

( )11.苏联、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B.社会主义应不断通过改革来完善
   C.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 )12.苏联解体说明了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

( )13.关于东欧剧变的过程,下列事件的正确顺序是

①执政党内出现了反对派②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③执政党面临经济和政治困难④执政党不断向反对派妥协退让⑤执政党丧失政权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①②④⑤③

( )14.从苏东剧变的诸多原因中,应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C.防止西方“和平演变”  D.必须搞好经济建设

( )15.“八一九”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订
   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
   C.戈氏政治改革导致政局混乱
   D.叶利钦军人势力增强

( )16.导致“八一九”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戈氏政治改革引起人们思想混乱
   B.戈氏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D.苏联民族分离运动激烈

( )17.下列哪一项不是东欧剧变的特点

A.时间短  B.过渡性  C.范围广  D.大部分国家发生了武装骚乱

( )18.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代替了镰刀锤子的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 )19.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  B.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  D.两种意识形态的争

( )20.东欧剧变的含义包括

①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②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③东欧各国经济上的面临严重的困难④东欧各国在政治上面临严重的困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些事件(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忽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材料二:列宁晚年已深切感受到对党和国家官员实行监督以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防止个人专断问题的重要性,可惜列宁逝世过早并未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后来则逐渐背离了十月革命为建立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民主的原则:党的民主空气缺乏严格等级制度、领袖个人专权经常导致一重大决策的失误;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党内特权阶层产生,引起党群关系的恶化;僵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常使国有财产被视为“无主人财产”;生产成果分配的不合理使群众丧失发展生产的爱好;工农的主人地位仅仅成为宣传中的口号……苏共的演变不仅逐渐失去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为后来的反对派反共反社会主义提供了借口。

──《世界历史·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

材料三:1991年12月27日,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对德国电视二台发表谈话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乌克兰总统克拉夫说:“造成苏联今天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苏联的解体是公开性时期开始的。”莫斯科出版的《独产报》则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2) 据材料二、三,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

(3) 有人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失败”。如何评价?为什么?

(4) 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22.试结合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有关史实,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总趋势。(22分)

第二节:世界政治的发展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基本特点

(1)两极格局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推动多极化

(1)俄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超多强及世界多极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霸权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区冲突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1、 国际裁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地区缓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习】

(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的特征是

A.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B.美国借助于北约组织插手各国事务

C.日本提出建立以日美欧为主导的国际新格局

D.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 )2.世界多级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弱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 )3.“中东危机”、“波黑战争”主要说明

A.社会主义遭到巨大挫折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

C.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D.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 )4.冷战结束后,世界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大国在地区争端中的“中立政策” B.两极格局的相对均衡状态被打破

C.社会制度的矛盾相对缓和 D.“人权”问题日益严重

( )5.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其根源在于

A.冷战的结束 B.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C.苏联的解体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 )6.至今仍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核大国是

①美国 ②英国 ③俄罗斯 ④法国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7.近年来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停滞甚至倒退的主要原因是

A.两伊战争旷日持久 B.美国发动海湾战争

C.苏联出兵阿富汗 D.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

( )8.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变动的相同原因是(有)

A.受世界大战的影响   B.受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C.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D.是由少数国家所操纵

( )9.当今世界的主流是

A.和平和发展  B.美国的霸权主义
   C.冷战的威胁  D.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

( )10.巴尔干半岛民族冲突加剧,其主要原因是

A.东欧剧变   B.多国插手  

C.战略地位重要  D.冷战结束,力量对比失衡

( )11.两极格局的结束有利于

①社会主义力量发展②世界和平和发展③第三世界振兴民族经济④政治民主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2.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后

①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出现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②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力图建立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③北约原有的防御色彩尽失,已成为美国新炮舰政策的工具④南联盟是北约实施21世纪“战略新概念”的实验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3.从1999年3月24日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了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实表明

A.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D.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摘自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回答:

①材料一中指出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而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3分)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2分)

②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基辛格对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看法?(3分)他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论点是否合理?为什么?(4分)

15.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因素有哪些?

第三节: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两大趋势)

1、 经济全球化趋势: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贸易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区域经济集团化:

(1)主要集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1、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面临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持续发展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怖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习】

( )1.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的东扩,另一方面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①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②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施压③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④加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是由下列哪一国际组织发展演变而来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世界银行

( )3.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的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 )4.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中不包括

A.互联网等技术打破时空界限,便利经济发展

B.各国进一步开放,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更深入

C.跨国公司的无国界经营成为扩张的主体力量

D.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

B.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C.知识经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而形成

D.知识经济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 )6.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的标志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正式生效

C.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 D.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 )7.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指出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是

A.实行核裁军和核不扩散 B.加速知识经济化步伐

C.成立区域经济集团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8.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 )9.下列组织或集团,中国已经加入的是

①世界贸易组织②北美自由贸易区③亚太经合组织④欧盟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

( )10.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 )1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  B.国际贸易的大幅度提高
   C.跨国公司数额的减少  D.经济治理制度的国际化

( )1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B.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全球资本扩张
   C.世界各地经济交往密切
   D.市场经济体制被全球接受

( )13.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社会发展中应关注

A.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B.理论和行动的关系
   C.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D.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 )14.下列有关知识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B.首先在美国形成
   C.比尔·盖茨是此新型经济的代表人物
   D.既促进又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 )15.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趋势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呈现多极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
   D.自由竞争取代宏观调控

( )16.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

A.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 )17.中国积极参加 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和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学技术国际化趋势形成和发展的经济背景是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规模经济会带来最大效益,追求规模效益是主导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当代跨国公司不断大量涌现,正是为了追求规模效益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科学技术的国际化导致国际科技分工协作新体系的建立,反映了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并且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一种新手段。

──摘自《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材料二: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1993年世界上共有35000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的附属公司(包括子公司)共17万家。其中90%属于发达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只有2700家,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6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

──摘自薛茶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

材料三:亚太经合会(APEC)近年来在投资自由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在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同时,APEC以单边贸易自由化为突破口,推进亚太合作,并制定了《APEC非约束性投资原则》,在《大阪行动议程中》,APEC提供最惠国待遇,扩大国民待遇以及确保透明度,促进各成员国各自的投资制度和整个APEC投资环境自由化,并通过技术援助和合作促进投资活动。

──摘自曾华国《收购中国》

回答:

(l)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4分)并指出产生这种发展趋势的

原因。(4分)

(2)科学技术国际化的动力、目的、途径各是什么?(6分)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中国应该怎么办?(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1995年)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冬,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回答:

(1)概括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6分)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与外部原因。(6分)

第六章 现代科技和文化

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

知识线索

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起

(2)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发明:(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 科技→生产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与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技各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

(1)经济结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结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1)科技竞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发展中国家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习】

( )1.二战后出现的新科学技术中,由多国科学家协作完成的是

A.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图 B.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C.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D.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 )2.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A.卡特尔 ·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增加

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6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转速度增加 30多万倍,体积却大大缩小。”这段材料集中说明了

A.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D.科技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

( )4.“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败的要害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5.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

B.各领域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成果

C.对生产力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D.奠定“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 )6.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率进步方面,主要不是通过

A.提高劳动强度B.革新生产技术 C.提高劳动者素质 D.改进劳动手段

( )7.下表为1970年和1997年美国各产业就业人数总人数的比重变化情况 

年份

产业

1970年

1997年

农业

5%

3%

制造业

30%

25%

服务和信息业

65%

72%

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越南战争失败的影响 B.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D.7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

( )8.“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指

A.科技水平 B.经济基础 C.教育水平 D.军事实力

( )9.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白领工人”阶层不断扩大,这主要反映了美国

A.工人社会地位提高 B.劳资矛盾缓和

C.工人素质提高 D.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变化

( )10.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美国资本的扶植 B.科技革命的推动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D.和平的国际环境

( )11.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B.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物质和技术基础

C.二战及战后各国对科技的需求 D.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 )12.与爱因斯坦创立的理论最早有直接联系的是

A.美国爆炸原子弹 B.苏联人造卫星上天

C.激光器的发明 D.晶体管问世

( )1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

A.自由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14.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率提高,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相当改善。这说明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
   B.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源泉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得以解决
   D. 科技的发展是资本家利润的源泉

( )15.在以下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评论中,错误的是

A.它的出现是偶然的
   B.它的发生是社会生产力推动的结果
   C.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的变化

( )16.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

A.建立防御性的战略导弹系统
   B.为争取使美国保持科技的领先地位
   C.为改变美国高科技相对落后的状况
   D.建立国际互联网的计划

( )17.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是

A.机器制造业  B.电力部门  C.信息产业  D.化学工业

( )18.2000年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图的国家有

①美②日③法④德⑤英⑥中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 )19.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它是原子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直接结果
   B.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C.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要害

( )20.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使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B.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缩小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D.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假如说,在中世纪的黑暗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三:本世纪初的相对论,20年代的量子力学,30年代和40年代的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理论,5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等为一系列新兴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①试从技术、生产、科学的作用三方面概括上述三则材料各自的含义。(6分)

②综观上述三则材料,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什么?(3分)三者中最要害的因素是什么?(2分)

③结合你的分析,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谈谈你的熟悉。(3分)

22.世界近现代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在发生的条件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上有哪些基本相同的方面?(12分)三次科技革命在科学、技术同生产的关系方面各自反映了怎样的特点?(6分)

世界史下册4—6章参考答案

4.1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A

C

C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B

C

A

A

A

D

二、材料解析题

21.(1)美对苏政策有三层:一是遏制苏联的扩张,将苏联的影响限制在二战后苏联控制的范围内,不让苏联影响扩大;二是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瓦解苏联;三是指和平演变。

(2)分歧在于不仅仅是限制苏联而是把苏联控制的亚洲部分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出来。

(3)没有根本分歧。因为二者从根本上都反对共产主义,只是策略不同。

(4)认为苏联的变化首先来自内部,外部条件只能起间接作用。

三、问答题

22.形成: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欧洲传统强国或衰落(英、法等)或战败(德),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依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4分)

不同点:

第一,雅尔塔体系的核心是美苏两极格局,打破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凡——华体系则是英法主宰世界、美日加紧在亚太地区争夺的国际关系格局。

第二,雅尔塔体系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则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它敌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雅尔塔体系倡导和平、民主、粉碎了德、日等国的法西斯体制,建立了联合国,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凡尔赛会议建立的国际联盟宣称维护和平,实则纵容侵略,未能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第四,雅尔塔体系的终结主要是由于东欧剧变、非凡是苏联解体;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则主要是在德、日等法西斯国家的崛起和扩张中崩溃的。(8分)

相同点:两个体系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大国均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2分)

4.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A

B

A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A

B

C

D

D

D

B

21.①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当时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均无力单独与美抗衡,必须联合。1967年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6分)

②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6分)

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2分)

22.(1)同:组织国际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一些法西斯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都占领了两国国土。异:对法西斯分子的惩罚力度不同,日本小于德国;对两国领土占领方式不同,德国分区占领,日本则被美国单独占领;对法西斯政府的处置不同,德国被彻底摧毁,日本保留了天皇制。(6分)原因:美国战后实力膨胀,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欧洲的既得利益上;中国等其他国家处于内战和经济恢复之中。

(2)日本更注重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美国在亚洲的两次侵略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德国高素质的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对策:利用正常的外交途径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团结一切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营造一个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国际氛围;积极发展我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4.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C

B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B

C

C

C

D

D

C

21.(1)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苏占区。

(2)杜鲁门在1948年4月签署了《对外援助法》。

(3)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通过冷战或遏制政策,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还说明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重点。

(4)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4.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D

C

C

A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B

D

B

B

D

C

B

21.(1)指德奥未能估计到俄英全力参战。(2分)

(2)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由于对别人作出一系列错误判定而引起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是由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的。(4分)

(3)美国人插手指1950年6月朝鲜内战发生后,美国支持韩国进攻北朝鲜,并操纵联合国,组织了“联合国军”。中国人插手指1950年10月,在中国多次警告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打击“联合国军”。(4分)

(4)苏联把导弹运到古巴。(2分)

(5)肯尼迪发出战争威胁,赫鲁晓夫被迫撤走导弹。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社会主义威信受到影响。(4分)

22.依据:指发表中美上海公报,改善中美关系;大量削弱亚太地区部队,为结束越南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同苏联强调以谈判代替对抗。(6分)

熟悉:尼克松在位时,为中美、英苏关系缓和作出了贡献;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但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者和执行者;上述做法仍然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答满3点即得3分)由于第三世界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由于美国经济增长趋缓;陷入越战的泥潭;而苏联经济、军事实力上升;所以美国被迫作出战略调整。(答满3点即得3分)由此说明尼克松并不是和平的真正缔造者。(2分)

4.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D

A

A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B

B

A

A

D

D

A

21.①成就:把握石油等原料价格,造成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支持了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的战争,促进了西方阵营的分化等。原因:联合斗争;以原料为武器进行斗争;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两极格局的有利条件。(10分)

②80年代后期石油输出国组织内部分化,西方大国加强了对石油的控制。原因:自身矛盾或经济利益造成石油输出国组织内部分化;伊拉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西方国家的分化政策;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加剧。(6分)

③ 第三世界国家必须联合起来;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壮大自己经济实力,单纯的资源优势只能是西方工业强国的附庸;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三世界不断发生分化,三个世界的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变化。(4分)

22.形势:(1)50年代~70年代,美、日经济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日位居第二。苏联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综合国力增长。70年代,新加坡、韩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迅速实现工业化。

(2)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日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两国展开激烈竞争,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80年代,泰国、马亚西亚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3)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先后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趋势: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世界经济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趋势明显加强。

经验: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教育,善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5.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D

A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D

C

C

D

B

B

A

21.①原因:a.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b.苏联对东欧国家高压控制,伤害了这些国家民族感情,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c.苏联“新思维”的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根本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没有找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质:国家的性质发生变化。

②苏联解体原因:a.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长期错误得不到纠正,积累起许多矛盾和问题。b.共产党腐败变质和脱离群众。c.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苏联的混乱等。

③不对,它只是苏联高度集权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④一定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抵制和平演变和资本主义的侵蚀

22.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的需要,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继而出现工人运动高涨,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诞生,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巴黎公社失败,第一国际解散,社会主义运动暂时进入低潮。(6分)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工人运动高涨,工人阶级政党建立,社会主义运动有了发展,但机会主义思潮也有了蔓延。到20世纪初,随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第三国际的指导下,各国共产党广泛建立。(6分)

二次大战后,欧洲、亚洲成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进入高潮。随着苏联霸权主义的加强和高度集权模式的推行,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政治经济出现困局,各国也进行了一些成效不大的改革。进入80年代末,在内外多种因素的合力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发生了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苏联模式终结,社会主义遭到暂时挫折。但中国等国,也走上了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社会主义仍在探索中前进。(6分)

纵观以上过程,可以看出社会主义运动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挫折是暂时的,进步、前进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4分)

5.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D

A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答案

B

D

C

14.(1)a.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现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b.取决于综合国力。(5分)

(2)基本赞同。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这合乎时代要求。(3分)其论点合理。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然无疑,但假如仅从经济上论,当今世界应当是美、西欧、日本三级之争,美国难以称大。(4分)

15.①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和平和发展。

②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形成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不断爆发。

③一些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如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解体后出现的地区性战争。

④国际裁军和军控呈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向

5.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C

C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B

C

D

D

C

C

18.①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这种发展总趋势的原因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全球范围的生产力发展到绝非一国所能驾驭,只要世界生产力继续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全球一体化将进一步得到发展。(8分)

②动力在于追求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的更大规模效益。目的是增强经济竞争所依靠的经济实力。途径是通过扩大国家之间或公司之间的技术合作,组建跨国公司。对中国来说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中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己。(8分)

19.(1)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增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6分)

(2)从全球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欧共体成员国的利益;超级大国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的维护自身安全。

6.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A

A

C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B

A

B

C

D

A

C

21.①市场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新技术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6分)

②科学的发展引起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根本的动力。三者中要害的因素是科学的发展。(5分)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分)

22.条件:第一次,17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确立;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18世纪中期英国国外市场扩大。第二次,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确立和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自然科学取得了迅速发展。第三次,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科学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社会的需要,非凡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技迫切要求的结果。(6分)

影响:三次科技革命都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第一次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第二次是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没结束,但已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6分)

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第一次科技革命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科技革命自然科学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之间联系大为加强,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出现了密不可分的趋势。(6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二上末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复习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测试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测试一(世界史…
    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复习(选修4)考试…
    高二上历史复习提纲
    高二上历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世界历史(上)第四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复习
    世界历史(下)第四章第四节同步练习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复习
    高中证书会考补考试卷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复习
    第一学期高二期中历史试卷
    高二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期末试题(A卷)
    高中世界 历史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同步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能力·思维·渗透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复习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测试
    民主与专专制的反复较量复习
    美国独立宣言复习
    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同…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复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五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二章第四节同步练习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复习
    (中近史复习) 第三章 洋务运动和中…
    高二历史上学期测试卷(十)
    高二历史上学期测试卷
    高二历史下册检测试卷(十三)
    高中历史会考测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世界历史(下)第五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初一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检测(21-27)…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自学阶梯评估
    世界历史(上)第五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二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复…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复习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复…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人教版新课程必…
    (中近史复习) 第四章 中法战争、甲…
    初一历史 下册期中测试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4~7章)检测题
    世界历史(下)第一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必修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六节同步练…
    高中 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六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上)第二章第五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五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上)第二章第七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下)第六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中国近代现代史练习(二)
    高二会考复习(一)
    人权宣言复习
    世界历史(下)第五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高三历史试卷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1~3章)检测题
    研究高考试题变化  调整历史复习思路
    高三历史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考试卷
    世界历史(上)第二章第四节同步练习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五节同步练…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复习
    高二会考复习(二)
    初一下册历史第三单元(16-20课)测…
    高二历史上册复习 线索
    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突破专练
    世界历史(上)第四章第五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三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三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4章)测试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测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测试
    世界历史(下)第四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四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四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上)第四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上)第一章第三节 同步练习
    【高一级历史必修③第一、二单元复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同步练…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同步练…
    英国宪章运动复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四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同步练…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上)第一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同步练…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复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测试题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复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六节同步练…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复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六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上)第二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复习
    福鼎七中高二历史(上)期末复习测试
    高中世界史上册第一、二章综合练习
    历史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英国君主立宪法制的建立复习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复习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测试
    普通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同步练习与解析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测试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复习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复习
    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
    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太平天国运动复习
    国共的十年对峙
    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评
    人教版·必修一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
    历史专题九练习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期末测试
    武汉市第三十中学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
    上海市育才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
    高二历史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测试
    高二历史1月期末考试试题 (A)
    普通高中会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高二历史会考练习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练习
    高考考点解析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习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测试
    世界近代史单项选择题测试
    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出现
    世界历史(下)第一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中国近现代史测试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
    《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综合测试
    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三 文化思想史
    中国近代现代史标志性事件解读
    高二文科历史主观题全面复习卷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测试二(世界史…
    高二上半期历史复习资料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答案
    世界近代现代史综合练习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