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基础知识: 1、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时间:14、15世纪 地点:欧洲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 标志:工场手工业产生 2、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时间:16——18世纪 3、最早走上殖民道路的国家 西班牙、葡萄牙 4、人文主义 核心: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作用: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重点知识 1、 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1)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2)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促进欧洲国家在海外建立了殖民地。(3)造纸术、印刷术成为新教的工具。总之,中国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原因:(1)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黄金等贵重金属的大量需求。(2)《马可•波罗行记》引发欧洲人的“寻金热”。(3)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通商道路引发欧洲商业危机。 经过:1497——1522。 (1)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加马开辟从海洋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3)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的环球航行。 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2)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3)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4)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三洲进行殖民掠夺,造成了殖民地人民极端贫困和落后的局面。(5)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3、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1)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的传统观念。(2)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也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 4、 意大利、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意大利:最早代表: 诗人但丁:《神曲》 画家乔托:近代绘画的奠基者。 早期代表: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全盛时期代表:16世纪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世界上最宏伟的艺术作品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画圣” 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 “马基雅维利主义” 英国: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文艺复兴文学的巨匠之一 5、 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科学成就 哥白尼:波兰科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 伽里略:意大利科学家,用自制望远镜证明了“日心说”。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基础知识: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640——1688 标志:开始:新议会的召开;完成:“光荣革命”。 领导: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克伦威尔) 人物: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开始标志:1789。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革命的三个阶段: (1) 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掌权:机构:制宪议会。措施:取消教会和贵族特权;发布《人权宣言》,制定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2) 吉伦特派当权: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3) 雅各宾派专政:1793年,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行恐怖政策。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1804——1814。拿破仑。 3、 独立战争和美国建立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第一枪”。 美国建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 重点知识 1、16、17世纪英国经济、阶级关系和政治状况的变化 (1)经济:工场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发展;“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 (2)阶级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及工人和农业工人。 (3)政治:都铎王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削弱旧贵族势力,进行了宗教改革,实行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使英国实力增强,成为海上强国。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2、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的情况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议会斗争、英国内战、共和国的建立、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到“光荣革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曲折斗争,最终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2)1688年政变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的优势,通过一系列法案限制王权,其中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了国王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此后,“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并得到巩固。 3、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影响 主张:(1)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反对教权,主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2)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还倡导天赋人权学说。(3)卢梭主张“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说。(4)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代表百科全书派。 影响:(1)启蒙思想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宗教特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2)这些思想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3)这些思想传播到亚洲,对中、日等国的仁人志士改造社会的斗争,也起了鼓舞作用。 4、简评美国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比较,其进步性和保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它维护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按三权分立学说把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其又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允许奴隶存在,不承认印第安人与白人有同等权利。与《独立宣言》相比,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保守性,《独立宣言》称一切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而1787年宪法却允许奴隶制存在。 5、评述拿破仑的历史功过 (1) 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颁布了《民法典》等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建立中学和大学,鼓励科研和技术教育,促进了法国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2) 不断征战,功过参半。他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又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欧洲各地,支援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但他的后期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了各国,招致人民的反抗,终于众叛亲离,帝国统治覆亡。 6、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17——18世纪在欧洲出现,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兴起于西欧,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后来影响到全世界。启蒙思想家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启蒙思想家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启蒙思想家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7、法国大革命前夕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表现 (1) 专制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加重了对企业的盘剥; (2) 国内关卡林立,阻碍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基础知识 1、 英国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结果: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纪上第一个工业国。 2、 工业革命的扩展 法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 美国: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 德国:19世纪中期开始 俄、日:19世纪中期以后开始 3、 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1825,英国;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1857,美国开始。 4、 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度起义,1836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3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准备了条件,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第一国际。 5、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7、 美国的领土扩张 手段:低价购买;武装颠覆;侵略战争。 结果:到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并形成著名的“西进运动”。 8、 扭转美国内战的关键 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发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期的领导人 林肯:共和党人,美国内战时期的总统。 俾斯麦:德意志统一的领导人,著名的“铁血宰相”。 加富尔和加里波第:为意大利统一作出贡献的领导人。 10、 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 英俄最突出。俄国:直接武装侵略,蚕食周边地区;英国: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目的是开拓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抢占廉价的原料产地。 重点知识 1、工业革命的定义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既是生产领域的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革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通过奴隶贸易、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3)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造成大批自由劳动力;(4)工场手工业发达,积累了丰富的技术。 3、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缓慢的原因 (1)中小企业、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国内市场狭窄和劳动力缺乏;(2)高利贷发达,工业资本缺乏;(3)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发明和推广困难。导致工业革命受到一定阻碍。 4、美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的原因 (1) 国内资源丰富,市场辽阔;(2)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破坏;(3)大量移民涌入,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5、工业革命的影响 积极影响:(1)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城市化进程开始。(4)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到了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消极影响:(1)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2)亚非拉地区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受到了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6、简评美国“西进运动” 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伸展到太平洋沿岸。同时人口向西部迁移,形成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西进运动中,土著印第安人遭到血腥屠杀,被驱赶到边远、荒凉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广大地区得到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相同点:由一个主要邦国,采取自上而下的道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实现统一。 不同点:德意志是完全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手段完成统一的;而意大利除了要解决国家分裂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还要驱逐外国侵略势力,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 8、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和成功的原因 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取消武士特权。(2)经济上:废除买卖土地禁令,征收地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3)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扩张战争。(4)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积极意义:(1)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摆脱民族危机,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独立发展的国家,成为亚洲强国。(3)为亚洲国家进行社会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消极影响:保留了严重的封建残余;推行军国主义,使日本走上了侵略道路。 成功原因:(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2)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力。(3)倒幕派建立政权后,大刀阔斧实施全面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4)有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9、资本主义扩张的影响 (1) 促进了列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加深了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3)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社会体制,传播了资产阶级物质和精神文化。(4)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5)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10、 意志统一最终由普鲁士完成的原因 (1)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2)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3)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4)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5)俾斯麦等领导人精明的外交才干和高超的战略眼光。 11、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历史意义。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基础知识 1、 第二次科技革命取得成就的三个方面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显著特点 三个方面:(1)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的发展。(3)电讯事业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递。 显著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 2、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 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英国:“殖民帝国主义”;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日本:“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3、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 20世纪初,包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的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拉丁美洲的附属国。 4、 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布尔什维主义出现,列宁主义诞生。 5、 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英德矛盾。为争夺世界霸权,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三国同盟正式成立;1892法俄缔结军事协定,随后英法、英俄协约,1907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6、 一战中的重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一战中双方第一次大会战;1916年的三次转折性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7、 大战结束 1917年美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一战结束。 重点知识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美国:(1)幅员辽阔,资源丰富;(2)西部的开发;(3)欧亚移民大量迁入;(4)内战结束了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德国:(1)国家统一的完成;(2)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3)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矿藏的割占;(4)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更易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经济相对缓慢的原因 (1)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技术设备更新慢;(2)大量资本投向殖民地和国外其他地区,对国内经济发展不利;(3)法国农业落后,市场狭窄,普法战败的影响。 3、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组成及评价 (1) 组成: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2) 评价:第一,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形成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贸易额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与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各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是一种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根本原因和结果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结果:一是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匈、土耳其四大帝国,即使是战胜的英、法、意等也被削弱了。二是俄国的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发明来自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科学与技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规模大、发展快。(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同时吸取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其经济发展更快。 第五章 世界近代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 基础知识 1、 解析几何学的创立者是法国著名学者笛卡尔。 2、 牛顿对自然科学的贡献:(1)创立了微积分学;(2)创立了牛顿力学体系(标志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包括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提出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进而制造电动机创造了可能。 4、 17世纪早期,受神学束缚最大的是生物学。 5、 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是近代化学的创始人。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确立后,化学得以飞速发展。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6、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的革命性变化:把人们引向微观世界这一新王国的是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放射现象和法国科学家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物理学思想的重大革命使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重点知识 1、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意义 (1) 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2)证明了“造物主”——神根本不存在,把“变化”、“发展”等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飞跃。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极大地刺激了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资产阶级成长起来。(2)圈地运动使牧场主成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被迫离开土地的农民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自由人”。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走投无路,只得进入手工工场,充当雇佣工人。(3)手工工场的发展促使英国不断扩大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4)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积累了资本,获得了劳动力和市场,使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是,英国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社会在酝酿着革命。 2. 《权利法案》的内容:(1)国王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2)议会必须定期召开。(3)议员有活动的自由。(4)所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1)国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王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2)对世界的影响:它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是世界从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次重要革命。 4.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1)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发,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各地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形成了统一市场,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2)英国殖民者对北美经济的发展采取压制政策,力图使北美成为英国工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3)英国的压制政策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5. 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内容:(1)会议决定招募军队(2)向国外购买武器(3)把汇聚在波士顿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4)种植园主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6. 《独立宣言》的内容:(1)北美殖民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2)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有权推翻压迫人民的政府,建立新政权。 7. 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民主解放战争,实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8.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法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2)启蒙运动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和封建专制的压制下解放出来,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 9. 《人权宣言》的内容及意义:内容:(1)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2)自由、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3)法律是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5)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意义:《人权宣言》实质在于铲除封建专制的等级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地位和私有财产权。 10. 雅各宾派采取的措施:(1)摧毁封建土地制度。(2)镇压反革命。(3)严惩投机奸商。(4)改革军队。 11.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1)性质: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比较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2)国内: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3)国外: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12.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拿破仑战争初期,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打击了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后来的拿破仑战争发展成侵略和扩张,具有争霸性质。战争给欧洲各国包括法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13. 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原因:17世纪时,俄国仍然是农奴制封建国家,经济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沙皇彼得一世渴望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内容:(1)政治制度方面,改革俄国旧的国家机构,建立沙皇绝对集权专制制度;(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按西欧模式改组陆军,建立海军;(3)经济上,兴办手工工场,允许工场主购买农奴作终生劳动力;(4)文化教育方面,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行西方学校教育,规定10岁~15岁之间的贵族子弟必须接受学校教育;(5)革除生活旧习,强制贵族剪掉长须,让俄国人脱掉传统长袍,改穿西服。意义: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大为增强,沙皇专制统治更加巩固。为扩张奠定了基础。 14. 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地发展起来。但是,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的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人民的反抗。内容:(1)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奴解放时,可以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意义: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5. 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意义:原因:在领土扩张过程中,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而南方却保留着奴隶制种植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尖锐。意义: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废除了黑奴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16. 英国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条件:(1)随着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这一时期,圈地运动使大批失地农民成为廉价的劳动力。贩运黑奴所获的超高额利润和殖民掠夺的巨额财富成为发展生产、改进技术的资本。手工工场细密的分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成为可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产生,促进了城市的兴旺和城市人口的增长。(3)社会日益分裂成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4)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更加疯狂地掠夺殖民地,把资本主义势力扩展到世界各地,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17. 幕府统治的危机:(1)社会危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产生。但是,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强烈要求改变日本现状,深受封建剥削的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幕府政治出现危机。(2)民族危机:1853年,美国舰队侵略日本,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18.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评价:内容:(1)宣布行政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农民土地自由买卖。(3)文化教育上,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4)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5)外交上,明治政府还致力于废除不平等条约。评价:(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作用:(1)国内: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逐渐强大起来。(2)国外: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及影响:原因:(1)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老牌殖民国家则力图维持原状和夺得更多的殖民地。(2)在准备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根据各自的利害关系积极寻求同盟者,逐渐形成为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3)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使世界局势紧张。(4)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