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材料2: [戈尔巴乔夫政府]在制定改革政策方针中存在三个严重问题:第一,仍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加速发展战略”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战略,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现代经济结构已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苏联的经济改革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向高科技迈进的途径选择上是错误的。第二,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而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熟悉不足。因此,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轻重比例失调的老问题,……它使消费市场的供给更加恶化……。这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第三,对国家的财政危机的程度估计不足……;对于生产危机的到来和恶化估计不足。 摘自张伟坦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 材料3: [苏联]党领导的中心指令制度虽然腐化,虽然没有效率,甚至几乎全然麻木,可是它究竟是一个以控制为基础的经济之体系。如今党的威信既去,一时之间,取而代之的却并不是宪政民主的权力,反而是国中无主的茫然。……经济上的解体,加速了政治上的解体;而经济解体之所以发生,却是由政治解体促成的。随着5年一度的“计划”的停止,以及党中心命令的告终,苏联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有效运作的“全国性”经济体系。取而代之的,只是各个社区、各个地方、各个单位,只要力能为之,便一窝蜂地赶紧坚垒自保、寻求自足。 摘自E·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下卷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40.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定。”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答应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材料三 1957年7月,苏共中心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同1953年相比,个人副业生产的肉增加33%,奶增加27%,蛋增加44%.羊毛增加91%。 材料四 1953年至1964年,农庄数目从93300个减为38300个,平均每个农庄的农户从1950年的不到100户扩大到1965年的426户。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农庄转为农场,加上在垦荒区建立的农场,使得国营农场的总数从1953年的4857个,增加到1964年的l0100个。……(农庄)还是集中劳动,按劳动日分配,吃大锅饭。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材料五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列宁到赫鲁晓夫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熟悉的演变及其实践效果。 ②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熟悉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几则材料有何联系? 41.二战以来,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历程。试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概括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东欧国家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及其原因。从中给我们以怎样的深刻启示? 世界历史(下)第四章第三节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10 AABBA DCDDD 11—20 AABBD AADCA 21—30 BBACC ADCCB 31—38 ADB 二、材料解析题 39.变化趋势:苏联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连年下降,直至呈现负增长。 原因:第一,改革方针失误,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机器制造业(或者回答没有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不符合 时代潮流;没有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以及人民生活与消费需求的问题;对财政危机和生产危机估计不足。第二,政治上,苏共的威信丧失,政治解体促成经济解体。第三,经济上,计划经济体制停止实行,没有出现一个有效运作的经济体系,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 40.①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列宁根据不同的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后者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的政权。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赫鲁晓夫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对旧体制进行一些改革,在农业上以高价收购代替义务交售制,但同时又强化国营农场实行集中劳动、平均分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三、问答题 41.二战后初期,东欧各国大都成为人民民主国家,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都照搬了苏联模式,沿用了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广泛实行银行和工业国有化,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原因:东欧各国在二战后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二战后两大阵营尖锐对峙,东欧国家受到苏联的扶植和控制,内政外交上不能自主。 50—80年代东欧各国纷纷进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如南斯拉夫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实行社会主义的自治制度;匈牙利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把计划经济和商品关系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捷克公布了《行动纲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经济体制,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原因:各国照搬苏联体制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改革;苏共“二十大”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根本转变,大多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主要表现有波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等国执政党被排挤出政权,反对派上台,社会制度随着发生重大变化。原因:60—70年代各国的改革多有失误,苏联模式未从根本上得以改革,而只是小修小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加剧了东欧各国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西方长期以来的“和平演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启示:建设社会主义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与自身国情相符合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