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上述事实表明了当时: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 ③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 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以下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评述正确的是: A.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它的出现不具有必然性 C.它属于高科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D.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战争的推动 14.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A.各学科间互相渗,以至于学科越来越少 B.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D.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5.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学术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有 = 1 \* GB3 ①学科越来越多 = 2 \* GB3 ②学科分工越来越不明显 = 3 \* GB3 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入 = 4 \* GB3 ④科学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B.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C.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D.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4 \* GB3 ④ 16.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是 A.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 B.科学分工越来越细 C.科学与技术紧密配合 D.科学探索的领域不断开阔 17.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最不同的特点是: A.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B.导致国家之间经济差距拉大 C.造成非物质生产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D.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8.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特点的选项是: A.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结合 C.科学与技术紧密,相互促进 D.科技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19.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中不包括 A.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B.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活动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大大降低 D.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20.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家的利润大幅增长,就业率较高,失业率较低,物价上涨速度较慢,劳动人民物质生活状况有了相当改善,这说明( )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 B.科技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得到解决 D.科技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 21.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 ) A.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B.科技的竞争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减少 C.科技的差距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D.科技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22.“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指 A.经济基础 B.科技水平 C.教育水平 D.军事水平 23.为了实行高技术发展战略,1985年西欧各国提出了 ( ) A.“星球大战计划” B.“高速信息公路”计划 C.“科学技术立国” D.“尤里卡计划” 24.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其共同点是 ( ) ①以科研成果为基础②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③开始于发达国家④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技研究朝着分工细.综合性强的方向发展 C.在国民经济中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生比重上升 D.科技竞争推动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26.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日益联系日益紧密 B.科学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C.科学强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获得空前发展 D.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27.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的调整,表现在 ①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②缩小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③推动了国际产业的分工 ④导致了西方大国经济地位的调整 A. ①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8.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其原因不包括 ( ) A.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垄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采用新生产技术,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 C.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 D.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29.下列有关第三产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它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 B.它也是物质生产部门 C.目前我国在第三产业中的人数比例最大 D.它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30.现代国际间最要害的竞争是( ) ( ) A.经济发展速度的竞争 B.综合国力的竞争 C.科学技术的竞争 D.军事实力的竞争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量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造就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假如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三 本世纪初的相对论,20年代的量子力学,20年代和40年代的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理论,5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等为一系列新兴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①试从技术、生产和科学的作用三个方面概括上述三则材料各自的含义。 ②综观上述三则材料,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三者中最要害的因素是什么? ② 结合你的分析,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谈谈你的熟悉。 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周期表
| 时 期
| 科技发明到工业上应用
| 从应用到产品投放市场
| 总 计
| 1885年~1919年
| 30年
| 7年
| 37年
| 1920年~1944年
| 16年
| 8年
| 24年
| 1945年~1964年
| 9年
| 5年
| 14年 |
材料二:经济增长中资金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的国际比较(%)
国 家
统计年份
资金投入
劳动力贡献
技术进步
中
1952年~1982年
51年
30年
19年
美
1946年~1956年
12年
17年
71年
日
1952年~1966年
20年
15年
65年
苏
1965年~1975年
13年
24年
63年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②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③综合分析材料一、二,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电子计算机进一步部分代替了人类的脑力劳动,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延长和补充……。1977年~1980年间美国雇佣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增加了20%。目前日本的工业企业中具有大学毕业学历的职工占33.6%、高中毕业学历的占57.3%,在一些大企业中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工人数的20%~30%。……目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产业一般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0%~70%。
材料二:以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北方”工业与“南方”农业的对立,……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逐步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精尖的工业,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半加工工业,其中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已努力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工业,而把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最不发达的国家转移。
材料三:核武器及运载工具的发展使美苏军备竞赛空前加剧……核武器产生了人类新的生存法则:你要活也须使别人活,要毁灭别人,也难免自己灭亡。战争已不再是用其他手段实现政治的继续,因为在核战争中,这种政策的决策者也将化为灰烬。面临自己在一场核大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或同归于尽的危险,苏、美对核时代的世界大战及严重后果都有顾虑,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挑起战争,都以不超越战争边缘为限。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劳动方式、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由此还推动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试举两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使世界政治经济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态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战争与和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得出怎样的结论?
34.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特点及其带来的影响。(18分)
35.世界近代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条件各是什么?二者有何不同的特点?其影响又有何相似之处?
世界历史(下)第六章第一节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CCAA CCABB 11—20 DBAAC ACBCB 21—30 BBDAC CBADB
二、材料解析题
31.【答案】①市场的扩大,技术的提高引起了工业革命;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
重大突破为新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②科学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产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根本动力。三者中最要害的因素是科学的发展。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极大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2.①市场的扩大、技术的提高引起了工业革命,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技术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科学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最要害的因素是科学。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才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33.(1)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由于科学和技术的相互渗透,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时间越来越短。
(2)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低,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靠人力、物力、资金的大量投入,劳动生产率和原料、资源的利用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3)我国经济应努力向效益型、技术先导型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转变,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缩小差距,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
三、问答题
34.【答案】原因:①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②社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③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需求的结果。
特点: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影响:①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3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条件:①19世纪60年代,英、法、美、德、意、日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②国家结束分裂和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国内市场。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侵略加剧,形成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条件: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②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③第三世界兴起,发展工业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客观上为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工业产品市场。
不同特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①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更快;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结合更密切;③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更明显。
相同影响:①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②促进了社会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③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