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突破专练
1.先秦
(1)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考点阐释】
本考点是高考常考的考点。春秋改革主要有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改革事件(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初税亩”)、改革的性质及影响。战国变法主要有变法的背景、典型变法事件(秦国商鞅变法)、变法的性质及影响。对这部分内容,首先要注意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在目的、内容、性质及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其次变法改革是我国的社会热点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是我国最先出现的变法改革,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在考试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主要涉及对改革变法具体内容作用的认识和整体评价。近几年也出现了问答题,2004年广东考查了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历史影响。近几年高考注重对社会转型时期的考查,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尤其应该引起重点关注。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5年·天津)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 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 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 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B确立土地私有制不是目的,是结果和土地性质。鲁国实行税亩制当时是奴隶社会,C错误。D表述的土地性质本身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A。
2.(2004年·广东)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
[答案] 措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旧贵族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和赐给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治理。
影响: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先进生产方式的确立,使秦国迅速强盛。
[解析]本题借助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和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各项措施作用,认识其历史影响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从而说明“秦法未亡也”。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2005·怀化)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实施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了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C.加快了新兴封建制度的确立过程D.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
2.(2005·潍坊)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培植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是
A.相地而衰征 B.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 D.奖励耕织
3.(原创题)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的统治地位
B.没有用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
C.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非选择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的赋税是以井田为单位征收的。在井田制下,每户土地都是百亩,所以每井所出的赋税和劳役都是一样的。
材料二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帮助齐桓公实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不同而分等级征赋。 材料三 公元前548年,楚国令尹(最高行政长官)子木在整顿楚国军赋时,推行“量入修赋”原则。具体做法是:登记全国土泽田地的具体情况,度量山林水泽的出产,分清丘陵高地,注明盐碱地、计算水淹地,测量了解肥沃土地上的井田等等,实际上就是根据不同土地具体情况及其产品种类和数量来划分征赋的标准。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说明管仲的赋税政策与西周相比有何变化?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2)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引文中赋税政策存在着怎样的一致性?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注意限定条件“直接作用”,二者都按照田亩的多少收税,这就等于是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2.[答案]D
[解析] A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B 、C与小农经济无关。D奖励耕织就是奖励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
3.[答案]A
[解析] 本题是最佳选择题,B表述错误,最显著的特征是社会形态的更替。
4.[答案](1)西周是按井田、按户、按同样数量征赋,而管仲是按土地质量好坏征收赋税。两者征收赋税的标准不同。它改变了奴隶制的旧税制,按土地等级征收赋税,既增加了收入,又使土地等级差的农民安心生产,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但管仲的征收赋税办法主要是维护剥削制度的合法性。(2)征收标准和方法相似,都是适应新的情况采用的新税制,改变了奴隶社会的旧税制度。(3)反映了奴隶制度下的旧税制的瓦解和封建新税制的形成,实质说明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逐步形成。
[解析]第(1)问考查考生比较赋税制的不同及辨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第(2)问考查考生比较赋税制相同点及共同历史作用的能力。第(3)问考查考生由赋税制度的变化认识时代特征的能力。
2.先秦时期的文化: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
【考点阐释】
先秦时期的文化是是高考的高频知识点,包括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创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各家思想争鸣。关于春秋时期的思想,要弄清儒家和道家思想创立的社会背景、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成就及影响。关于战国“百家争鸣”要弄清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学派及主张、历史影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政策影响巨大,复习时应该把他们的主张和封建王朝的统治政策相联系,能够正确评价他们主张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题型主要是选择题,考查诸子思想主张的内容和作用。从命题趋势来看,从社会热点问题的角度今后将会涉及到从材料主观题考查和谐思想渊源、民本及人本思想渊源、“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0·上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答案] A.
[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主张的理解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材料,搞清材料中有关“道”“德”“格”等含义,并弄通“道”“德”与政治的关系。通过材料可知:前者是法家的主张,后者主张用“德”“礼”来治理民众,并能达到理想境界,显然是儒家的主张。
2.(2002·新课程文综)“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答案] B.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仁”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仁”的主要主张是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对抑制统治阶级的暴政是有一定作用的。
3.(2003·江苏)提出“偌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功,……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再认能力。墨子的思想主张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尚贤”。
4.(2004·上海)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 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分析等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根据时间判断应属于战国时期,再根据孟子的“仁政”主张可推断是孟子。
5.(2005·江苏)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 “仁者爱人” ② 贵贱有“序” 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孔子的思想中主张以“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的学说。①③是“仁”的学说的体现,而②是“礼”的学说的体现,④是教育方面的观点。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2006·乐山)现在,我国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国”的主张。这说明
A.“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C.时代发展了仍须遵循一致的道德准则 D.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
2.(2004·武汉)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
①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②与当今“以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③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④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005·天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是
①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一些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招揽人才 ③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④科技技术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带动了思想界的革新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
非选择题
4.(原创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2006年10月8-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⑴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提出了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简述他们各自的主张。
⑵中国古代出现了“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贞观之治”。简述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使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其积极作用如何?
【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A 、D表述错误,C与题干表述不符合。
2.[答案]C
[解析] 韩非子的“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是建立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之上的,故君权高于法权。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百家争鸣”的局面背景的理解,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当时并未出现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的情况。
4.[答案](1)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为后世统治者实施仁政提供了理论基础。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
(2)举措: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经济上: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戒奢从简。文化方面:大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民族关系方面: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积极作用:政治较清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解析]本题以社会热点“和谐社会”进行命题,考查考生对和谐社会理论渊源的掌握及对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实践的认识。
2.秦汉
(1)秦汉的政治经济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
【考点阐释】
本考点是高考高频知识点,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及中央集权制度与新课标要求相吻合,要重点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产生的原因、秦朝正式确立和西汉巩固的过程及确立的影响。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等制度要从实行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掌握。在考查题型上,一般考查选择题。从命题的趋势来看,要注意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6·上海)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社会的政体,决定它的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存在。
2.(2006·天津)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答案] A.
[解析]此题以汉代的制度创新为知识依托,要求考生用题干材料的信息区分识别四选项所涉及的制度法令。汉初统治者由秦朝短命而亡得出的教训是废除分封行行郡县。由此采取的措施是大封同姓王、郡县与封国并存。
3.(2005·天津)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答案] C.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从适应君主专制需要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A 、B是作用,不符合题意要求;D的表述本身有误,且也属于作用。
4.(2004·全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贵族可以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地方仍有家族势力活动,县以下仍设有基层组织。
5.(2002·广东)下列各项,属于人头税的是
①算赋 ②口赋 ③调 ④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准确理解古代税制概念的能力。田租是指土地税,调是指户税,算赋和口赋是指人头税。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原创)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本质特征是
A.改王为皇帝 B.建立中央官制
C.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2.(2005·开封)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都是
A.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 B.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为巩固其统治而实行 D.随社会经济基础变化而瓦解
3.(原创)下列对汉朝察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而建立的选官制度
B.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C.察举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D.西汉选举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
4.(原创)对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B.是一种赋税制度
C.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被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前汉书》卷14 材料二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卷106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前汉书》卷64 材料四 自此以来,……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至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惟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无异。
——《前汉书》卷14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初分封王国的依据是什么?试指出这一依据正确与否?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西汉为什么要解决王国问题?材料二、三的解决方法有何不同?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把握其核心是君主专制独裁。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分封制和西周分封制的理解和比较。西周的分封制是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而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故可排除A、B两项;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的瓦解是统治者一系列措施的结果,并非因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西汉的社会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自始至终都未发生变化,所以D项也不正确。两个时期分封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
3.[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汉朝监察制度建立的目的、内容及实行的概况。A、B、C三项叙述正确,D项表述有误,因为,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是在东汉而非西汉。
4.[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两汉编户制度的正确认识,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在编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据此分析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5.[答案](1)“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天下初定,昆弟少,诸子弱。”实行郡县并行制。王国和侯国势力膨胀,权力增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2)前者主张强行削弱王国特权;后者主张加大分封,分割减少诸侯王的封地。其结果是,前者容易激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酿成叛乱;后者使诸侯王封地越来越小,势力日渐削弱,无力与中央对抗,从而使中央集权大大加强。(3)强大的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阐释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一、二反映西汉前期诸侯王的设立意图以及后来变化的结果,要善于把材料的叙述与题目的设问要求结合对应回答。第(2)题要求对比材料二、三,要善于从材料中分清不同手段及产生的不同结果。第(3)问是认识能力的考查,要注意从“解决”上思考。
(2)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
【考点阐释】
本考点是高考常考的考点,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相互渗透,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相互渗透是本部分知识的两个特色。关于匈奴的兴衰要从汉初、汉武帝、汉元帝、东汉四个不同阶段弄清双方关系的表现及原因。张骞通西域要从目的、经过、意义等方面掌握。丝绸之路要弄清开通具备的条件、陆海两条路线及各自的意义。从考查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问答题对本部分知识有所涉及。在命题趋势上,张骞通西域要从当今西部开发的战略意义上领会与西域相关的内容。对外关系要注意两部分内容:一是与日本的关系,结合当今热点中日关系关注中国古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二是丝绸之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与当今我国睦邻友好政策相联系。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6·广东)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西周 B.秦汉 C.西晋 D.隋唐中
[答案] B.
[解析]学本题考查考生再认、识记知识的能力。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岭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2005·全国文综Ⅰ)图5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A项明显错误,B项百越位于华东、华南,也可排除,D项不是赐予夜郎侯。
3.(2004·江苏)下列治国措施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刺使制度 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 D.颁布“推恩令”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有效时间信息进行推算的能力。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而西域都护的设置是在公元前60年,两者相差78年,这对汉武帝来讲是不可能的,因为古代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是康熙,也才有60年。
4.(2004·广西)秦汉之际北方游牧民族中势力最强大的是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乌桓
[答案] A.
[解析]本题可依据秦汉时期对匈奴的战争来判断。之所以打匈奴,是因为匈奴的南下掠夺和威胁,而匈奴能够掠夺和威胁,则是因为其势力最强大。
5.(2006·江苏)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 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识记知识的能力。该题明确要求是在东汉时期,而A、C、D都发生在西汉时期。
6.(2003·全国)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期西汉除修筑长城之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答案] 对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张骞通西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知识和审清限定的能力。审题时要看清题干中的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时间限制,即汉武帝时期;二是空间限制,及西北地区。
7.(2006·全国文综Ⅰ)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答案](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惯丰富了中华文化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解析]本题在试题设计上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交流相互融合,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再现能力。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2005·开封)对两汉政府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的反侵略战争
B.两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两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2.(2005·南京)张骞与班超在西域的活动,其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① 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②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促进了中国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2005·广州)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于汉朝时期 B.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
C.最远抵达波斯湾 D.加强了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
4.(2005·北京丰台)两汉时期,中国向朝鲜、日本和西亚地区传播的先进文化是
A.养蚕 B.铁制工具或铸铁术 C.种稻 D.稻麦轮作技术
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信少府(夏侯)胜曰:(汉)武帝虽有攘夷狄、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
——《前汉书·卷75夏侯胜传》
材料二 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孝武皇帝(汉武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将军)……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藩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至今,累世赖之。”
——《前汉书》
材料三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武帝)初定,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前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何原则不同?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根本相同之处是什么?材料三主要从什么角度来肯定汉武帝?
(3)材料三认为汉武帝的缺憾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据此应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民族之间战争性质的正确认识。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汉政府对匈奴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而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故B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张骞出使西域只是为双方的相互沟通、交流以及此后丝绸之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张骞出使西域并没有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控制,这项任务是班超在出使西域时完成的。排除①项。
3.[答案]C
[解析] 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再认知识的能力。两汉时期,中国的铁制工具或铸铁术向朝鲜、日本和西亚地区传播。
5.[答案](1)材料一认为汉武帝过大于功,材料二认为功大于过。同意材料二的观点。理由:①匈奴兴起后不断强大,从战国后始终是中原地区的一大威胁,不解除这一威胁,汉政权不能巩固,先进的生产方式必遭严重破坏。② 武帝时国家空前强盛,具备了打匈奴的条件,应该抓住时机,不是滥用民力。③ 打匈奴虽耗费巨大,但成功之后,既改变政策,又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汉朝仍然强盛。
(2)都对汉武帝大力肯定。汉武帝一系列开创性措施,为后世确立统治规范。
(3)改变了文景时期休养生息政策。作者观点不对。因为文景时期社会仍然贫困,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发展经济是正确的。汉武帝时国力富足,解除匈奴的威胁便成为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结论: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把他们放在各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看其能否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衡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阅读理解材料和依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评价有何原则不同”在材料一、二中有明确的信息。材料一、二中都对汉武帝从功过两方面进行了评价,但对其功过的认识显然是不同的。根据材料和教材的相关内容不难判断材料二的观点较符合史实,再列举出理由即可。第(2)问中的“相同之处”和“角度”在材料二、三中有明确信息。第(3)问中的“缺憾”可依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如武帝……,不改文景之恭俭……”去分析归纳。其中的“认识”,应结合教材中关于汉武帝的相关史实去正确认识。“结论”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去总结。
3.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及江南经济的发展
【考点阐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是近几年高考经常出现的主要考点,尤其是南北经济发展,是高考考纲中涉及到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这一知识点时,一定要抓住这一时期南北经济发展为重点,掌握南北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分析南北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进行比较,明确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和民族融合的形势下,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及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特点。本考点先后从2003年到2006年各省高考中涉及到,尤其是江苏省高考卷在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采用了这一考点,出现的形式主要以选题为主,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4·广西广东卷)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答案] 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和能力。A项商品经济水平较高和C项与史实不符,D项是客观条件。生产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诸原因中的主要因素,故选B。
2.(2005·江苏)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答案] 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发展基本特点的分析比较能力。A项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安史之乱后开始的;B项与史实相反,寺院经济发达是这一时期的明显特点之一;C项出现于唐朝;只有D项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是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征。
3.(2006·江苏)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 B.建立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A、B、D三项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教材有具体叙述。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是在隋唐时期。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原创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而北方农业也处在不断的恢复和发展当中,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成为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征。以下关于南北方农业经济都出现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都编写出了农书指导生产 B.政府迁移人口开垦土地
C.各朝代都进行了改革,稳定了政局 D.兴修水利,积极生产
2.(原创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屡遭破坏,但总体上还是在恢复和发展,主要体现是
①开发出了新型的农业工具,推广新技术 ②兴修水利 ③开发了边疆 ④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原创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北方畜牧业推广
C.江南农业经济得到开发 D.长安、洛阳商业的繁荣
非选择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街贾而足……无积聚而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肉,是如此……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稔,则数郡忘饥。会士(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畸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金吴之活,鱼盐札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卷五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请回答:
⑴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南方经济有怎样的发展?
⑵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哪种趋势?试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选项A主要指《齐民要术》,主要总结的是北方的生产经验;B、C项与史实不符,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主动南迁,南北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时局不稳,均排除;D项南北方统治者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
2.[答案] A
[解析]解题时注意思维定势。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依据教材,可知是选项④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之一,不是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故排除。
3.[答案] C
[解析]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并逐步赶上北方,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4.[答案]⑴材料反映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材料二、三反映出东晋以后,地广物丰,农业产量提高,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⑵南北经济趋向平衡。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原因: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重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同时北方经济虽然屡遭破坏,但总体上还是在恢复和发展,因此出现了以上趋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魏晋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发。第一问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比较能力,注意对材料本身的剖析。第二问考查学生对历史特征的分析能力,把握住此时经济发展的特点。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考点阐释】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考纲要求,涉及到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只保留了经济和文化两个部分。文化内容繁多,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数学;农学;地理学)、道教与佛教(道教的改造与发展;佛教盛行的原因及危害;两次灭佛)、唯物论思想家(范缜和《神灭论》)、文学艺术(建安文学;陶渊明与田园诗书法;绘画与)石窟艺术,了解和掌握以上主要文化成就,尤其要注意掌握这一时期的宗教文化与无神论思想的特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2005年高考全国卷中就出现了这一考点,复习切不可遗漏。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4·全国卷Ⅰ)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汜胜之书》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答案] C
[解析]本题旨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辨别历史事实的能力。《齐民要术》是6世纪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的著作。A、B、D三项分别为北宋、明清时期的著作。
2.(2005·全国卷Ⅲ)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对道教发展的影响。解题时抓住两个关键词“南北朝和神仙体系”,就可以排除B、C,因为法家和墨家的思想不属于宗教;D项属于无神论,故A正确。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原创题)下列关于魏晋时期我国佛教的有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佛教开始经中亚传入中国 ②当时佛教兴盛,危害严重 ③各族统治者一直重视和利用佛教 ④反佛的主要代表是王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原创题)魏晋南北朝文化是我国古代封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时,中国的科技文化在很多领域领先于世界,其原因叙述不合理的是
A.各族人民的融合 B.外来文化的融入
C.继承了前朝优良文化 D.国家稳定,经济高度繁荣
非选择题
3.(2004·武汉)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试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为例说明之。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④项中王充是东汉时期的思相家,魏晋时期反佛的主要代表人物应该是范缜。
2.[答案] D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长年战乱,政权更换频繁,虽然北方经济有所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开发,但并没有达到高度繁荣的状态,故D与史实不符合。
3.[答案] 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争连绵,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渴望得到安慰,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因而佛教盛行。随着佛教的流行,石窟艺术、宗教画成为流行艺术风格,同时佛教盛行加重了人民负担,因而出了以范缜为代表的反佛斗争,出现《神灭论》⑵由于士族制度的腐朽,才有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桃花园记》等名作。⑶由于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北方生产的恢复,民族融合加强,有了数学农学的发展,祖冲之的圆周率、贾勰的《齐民要术》、北方的《敕勒歌》。⑷北方的战乱频繁情况下产生了《木兰辞》。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解题时要注意按题目要求,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关政治、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由政治、经济导致相应文化的出现。
4.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1)隋唐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考点阐释】
本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各省卷中经常考到。复习要注意知识点的掌握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包括唐延隋规,政权更替后统治者政策调整后出现的盛世局面,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等政治经济制度的更替、内容和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表现。近几年的高考往往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查:利用隋唐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考查综合分析与归纳能力;正确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近年高考卷中出现的试题形式既有选择题,又会出现主观题。因此在复习时,一定要从多角度去掌握相应考点的知识,尤其是与前后相关知识的比较,可以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进行有益的探索。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6·天津)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皇权与相权之争,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根据书本知识即可知选项D最符合题意。
2.(2006·四川)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制》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信货志》
回答: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
[答案] 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三省六部制,形成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的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认知和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相适应,以第一问为关键,并结合书本可知隋唐选官制度、中央制度与经济制度的相应变化。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2005·北京春季)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为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
A.均田制 B.屯田制 C.租庸调制 D.地丁银制
2.(原创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统治者先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调整,从均田制、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实施,从本质上看都是
A.巩固上层建筑 B.调整生产关系
C.加强经济建设 D.发展生产力
3.(原创题)隋朝开创科举制、府兵制,唐朝延革并有所发展,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根本原因是
A.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利于人才的选拔
C.加强巩固专制统治 D.保障边疆的安全
非选择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武帝时,有一交趾人并韶者,富于词藻,诣选求官,而吏部尚书蔡撙贤者也,不能免俗,何哉?
——洪迈《容斋随笔》
材料二 高锴知贡举……为礼部侍郎,阅三岁,颇得才实。
——《新唐书·高锴传》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俗”是指什么?蔡撙“不能免俗”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简要分析评价这一变化?
⑶唐朝实行这一制度起到了怎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点是“唐初”,考查内容属于“赋税制度”,故选C项。
2.[答案] B
[解析]题目强调赋税制度的本质,选项A是政策调整后的最终目的,选项C是表象,选项D是政策调整的根源,故B合理。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历史表象抓本质的基本分析能力。唐延隋规,作为统治者采取措施最大目的就是巩固自身的统治,选项A、B、D、均为表现现象,故选C。
4.[答案]⑴是指选拔官吏只看门第,不看才学;说明上述选官方法上的弊病是社会问题,贤能的人也不能例外。⑵改变保留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使门第不高的一般地主知识分子,可以凭才学参与政权。它是历史的发展和进步。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维护了封建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材料一指出了当时选官制的弊端,问题⑵采用比较的方法考查了科举制的进步性,问题⑶需要从统治者角度去思考。
(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
【考点阐释】
本考点内容包括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突厥等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和政策;与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等。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既有选择题的形式,也可能是主观题形式。近年高考此考点出现了多样性、多形式、多角度的特点。复习时要注意掌握隋唐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史实,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运用相关知识考查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历史现象综合分析与概括归纳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4·全国卷Ⅱ)前往日本传播唐文化的高僧是
A.玄奘 B.义净 C.鉴真 D.法显
[答案] 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中日两国历史友好交往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2004·天津)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大祚荣 B.皮罗阁 C.元昊 D.骨力裴罗
[答案] A
[解析]B是云南南诏首领,C是宋代西北地区党项族首领,D是唐朝西北回纥族首领,只有A是位于东北的靺鞨族首领,接受唐朝册封,为开发东北做出贡献,故A正确。
3.(2005·江苏)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据此回答:
⑴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
⑵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⑶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答案] ⑴否。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的交往和联系。⑵表现:打败突厥后,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任回纥首领为澣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能力,解答⑴⑵时注意与当时的历史具体情况想结合,从边疆民族角度落后。解答⑶时就是史实的再现。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原创题)中日关系历史悠久,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频繁,以遣唐使为主要交往中介,以下关于遣唐使叙述错误的是
A.遣唐使是日本派到中国来的最早使臣
B.遣唐使来中国先后达十三次
C.随遣唐使来中国的还有许多留学生
D.遣唐使除日本来的以还,还有大量来自在于朝鲜
2.(原创题)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较好,和睦融合,为此统治都先后采取一些措施,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过通婚联姻的政策
B.对一些少数民族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管辖
C.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往
D.统治者的措施是为了稳定社会,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3.(2004·广西)唐代中日交往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非选择题
4.(2006·青岛)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概括隋唐时期的历史特征。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唐朝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频繁,日本朝鲜等国均有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日交往历史上,早在汉代日本就已经派使者来中国互通友好,故选项A错误。
2.[答案] D
[解析]选项A、B是唐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加强统治的措施之一,故叙述正确,C项是措施实施后起到的作用,唐朝统治者采取相应的措施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的统治,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统治,故D不合理。
3.[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唐代中日交往交通的再认再现能力。唐朝对外交通主要港口是登州、扬州、广州,故A、C排除,再依据中日两国地理位置,可知B项正确。
4.[答案]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疆域辽阔,国家强盛。封建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发展,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国内民族间关系较好,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对外关系空前加强。科技文化走向繁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成为东亚文化中心。
[解析]本题要求全方面回答隋唐社会的特征,全面考查学生潜在素质,要求能从客观上概括历史,并能结合史实进行史论结合,深刻解析问题。
5.五代、辽、宋、夏、金、元
(1)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考点阐释】
在这几年的高考中,宋元时期的考点出现的频率比较大,特别是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更是这两年高考的重头戏。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有宋政权特殊的朝代特征、宋朝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权辽、夏、金的关系。元朝的民族关系主要体现在民族融合。对于这一部分考点在内容上应注意由于两个朝代的特征而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民族关系,以及宋元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民族政策的比较。特别是注意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在题型上多以选择题为最,主要涉及了宋朝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元朝对西藏的管辖。民族关系的发展是我国政府一贯的政策。近几年这部分考点在高考中的比重加大,在07年的高考中也应引起注意。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6年·北京)宋辽通过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
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B.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
C.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 D.北宋军事占绝对优势
[答案]B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北宋积贫积弱的朝代特征准确把握。既要了解澶州之战的过程,更要把握宋辽双方的整体态势。澶渊之盟是在辽军大举攻宋,宋军力挫敌锋的背景下发生的。故应选B项。
2.(2004年·天津)元朝统一后,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 ②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③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 ④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①②③④四个子项都是发生在元朝统一后,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史实。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2005年·浙江杭州)采取“胡汉分治“的政治制度,西夏的官制分为汉制和党项制两个系统,其依据是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民族团结的需要 D.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2005年·华中师大)元朝时“西域之士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 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漠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事”。上述历史现象提示了
①元朝大一统,疆域辽阔,幅员广大 ②元朝时,边疆和内地的联系得到加强 ③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④各民族相互学习,文化交流得到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原创题)两宋时期曾经仿照汉字偏旁创制了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有
①鲜卑族 ②党项族 ③满族 ④契丹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非选择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三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荒越法,大者暌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引于《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二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三 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主张建立什么制度?原因是什么?此制度造成了什么后果?
(2)据材料一指出辽在其统治区域内采取了什么制度?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四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实施了什么方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在一个国家采取不同制度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解题的能力。因为党项和汉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不同故采取“胡汉分治”的政治制度。由此可知选D。
2.[答案]D
[解析]关键是读懂材料,从中提取信息。通过西域、昆仑、大漠等地名可判断①正确;由西域人到朝廷做官、学习汉族文化、留恋中原不愿回家等可判断②、③正确;将“中原之士……”与“西域之士仕于中朝,……”相联系,则可判断④正确。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抓住两宋,①、③都不是两宋时期的少数民族,故可排除,正确答案为C。
4. [答案](1)制度:封国制 原因: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由于未实行分封,孤立无援失败。(2)制度:蕃汉分治。意义:保护了中原的封建文明,有利于民族融合。(3)一国两制。(4)认识:实行“一国两制”或“多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解答此问题要理解材料的含义,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第一、二、三问这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在分析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即可得出答案;第四问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从从角度进行分析叙述,但要注意语言的准确。
(2)宋元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理学;文学
【考点阐释】
两宋时期的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几乎年年有题。两宋的文化从内容来看主要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和影响;沈括和郭守敬对我国科学技术的贡献;宋词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宋元时期的世俗文学;从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但也应注意主观试题的可能。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6年·四川)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答案]A
[解析]李清照前后期作品风格不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她中年以后,北宋灭亡,她被迫迁居南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引起她的不满。所以,其作品表达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
2.(2006年·天津)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欧洲人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是在
A.8世纪中期 B.11世纪中期
C.14世纪中期 D.15世纪中期
[答案]D
[解析]欧洲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是在1450年前后即15世纪中期,比中国晚了近四个半世纪,故应选D项。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2006年·湖北)中国四大发明中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马克思语)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A.印刷术、造纸术 B.火药、印刷术
C.指南针、造纸术 D.火药、指南针
2.(2005·江西临川)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成就包括
①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主张
②简化浑仪,创制测量日影长短的仪器高表
③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④主持编写《十二气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各个时期科技成就的发展,其中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是
A B C.最早的纸 D
非选择题
4.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回答:
(1)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概述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结合史实分析其社会根源。
(3)分析出现“中学西传”现象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作用的分析能力。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其中指南针的使用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火药的推广则为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提供保障,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故选项D更为合理。
2.[答案]A
[解析]“十二气历“是北宋科学家沈括主持制订的。郭守敬主持编写的历法是《授时历》。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科技的发展史,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A项是唐朝;C项是西汉;D是明朝;B项是南宋时期发明的管形武器。
4.[答案] (1)表现及影响:北宋时,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技术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为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到了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也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对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总之,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以后,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特征:具有实用性的科学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并领先于世界。社会根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和商业繁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条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指南针在航海事业上的应用;频繁的战争,促进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3)主要原因: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西方落后于中国;当时中外交往频繁,形成了“中学西传“的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宋元时期文化的外传及对世界的影响。第一问可以结合教材得出;第二问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特点及原因。第三问应从政治、经济、文化、中外比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6.明清
(1)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考点阐释】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弱时期,也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因此明清时期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包括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特别是明清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和清朝的军机处和文字狱,这是高考经常考到的。这些知识点应联系我们现在的民主政治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注意与其他相关知识点的联系。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6年·四川)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
①承宣布政使司 ②提刑按察使司 ③奴儿干都司 ④都指挥使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奴儿干都司是明朝管辖东北地区的最高军事机构。明成祖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1409年,在奴儿干城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故正确答案为B。
2.(2006年·江苏)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答案]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专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总体发展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演变。秦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丞相辅佐皇帝。但随着我国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君主一步步削弱丞相的权力,直至废除,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对各个朝代的君权和相权的变化进行分析,提示其总体趋势。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2006年·南通)明朝时期,承宣布政使司的主要职能是
A.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B.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C.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 D.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2.(2005年·江西临川)《枢垣记略》载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这种情况反映了
①内阁不具有实际的决策权力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极重
③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④皇帝权力得到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原创题)从秦朝到明清,我们专制主义得到不断的加强,下列的措施和制度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皇帝制度确立 ②分别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 ③军机处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非选择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明太祖曰:“自秦以下,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其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
材料三 清高宗(乾隆帝)曰:“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身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
请回答:
(1)唐太宗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为此他实行了什么制度?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明太祖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清高宗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封建政治的发展趋势。
(4)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设置宰相的态度有无本质的区别?试说明其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是掌握明朝时期三司的职能。三司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和军政。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掌握和运用。它的存在,使皇帝的权力朋为削弱,因而选择B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各个朝代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①是秦朝;②是北宋;③是清朝;④是隋唐;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1)看法:凡事与宰相商量,有利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 积极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2)看法:宰相擅权危及君主统治。 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3)看法:以宰相治天下,君主便成傀儡;宰相以天下为己任,目无君主,尤为不可。所以宰相不可设置。趋势:封建君主专制日趋加强。(4)没有本质不同。因为他们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关键是理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第一问、第二问结合教材、分析材料比较容易得出答案。第三问关键是抓住发展的趋势,应全面分析得出答案;第四问抓住其阶级本质。
(2)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
【考点阐释】
明清经济史是高考的一个必考考点。内容涉及明清时期经济制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表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表现;对外贸易的发展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内容及影响。在题型上,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有,在复习时除了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应注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进行综合复习。
【历年真题】
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1.(2006年·天津)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运河漕运发达,天津“粮艘商舶,鱼贯而进,迨无虚日”。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绘说:“百宝都从海舶来,……怪怪奇奇洋货街。”能够涵盖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历史发展的表述是
A.明、清时期天津经济持续繁荣
B.运河漕运使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C.海上运输兴起促成了天津商贸持续繁荣
D.水运通道便捷保证了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题干材料中有两个重要信息,河运对天津经济影响和海运对天津经济影响。选项中B项只强调河运影响,C项只强调海运影响,只有D项表述最全面,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对天津经济产生有利影响。
2.(2005年·天津)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百货皆取资于内地”;乾隆五年浙江杭、嘉、湖三府歉收,“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粜指卖出粮食)。对材料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岸经济联系密切 B.台湾的日用品通常需要内地供应
C.两岸经济贸易互补 D.杭、嘉、湖三府的粮食通常需要台湾供应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D项明显是不正确的,仅仅是“歉收”时,而不是“通常需要”因此选D项。
【跟踪训练】
选择题
1.(2006年·河北保定)《雍正朱批谕旨》记载:福建之米,取给于台湾、浙江;广东之米,取给于广西、江西、湖广;而江浙之米,取给于江西、湖广。”以下对这段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清代稻子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 B.清代商业活跃繁荣
C.清代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 D.清朝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
2.(2005年·北京西城)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 ②有利于扩大经济作物的产区
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3.(原创题)下列对右图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机房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②施复夫妇开设的机房由于封建剥削最终破产
③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纺织业开始
④施复夫妇开设的机房规模比较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非选择题
4.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原因。概述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从市场角度指出这一时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含义。题干中只提到了清朝雍正时期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涉及到资本主义的发展。
2.[答案]B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理解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同时看它是否与教材中的史实相符。引进、推广高产粮食作物,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解决了部分粮食的供求问题,因此可抽出部分土地发展经济作物,符合明清史实,故①②④选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首先是工场手工业中产生的,与引进高产粮食作物无关,所以③错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知识,关键是理解图片,从图片中抓住有效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很明显②项不能从图片中反映出来。故排除,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原因: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史实:一条鞭法;“更名田”;“地丁银”制度。表现:①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③出现南京、北京等许多商贸城市;④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不利因素: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②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③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一问从政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第二问结合材料即可得出;第二问抓住“市场角度”,抓住答题的方向,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