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下)第三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前,首先被德国吞并的国家是 ( )
A.西班牙 B.奥地利 C 波兰 D 匈牙利
2.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即形成了: ( )
A.对法国的两面夹击 B.进攻苏联的桥头堡
C.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三面包围 D.统一的德国
3.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 ( )
A.英法与苏联关系的破裂 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了顶点
C.加速了法西斯扩大战争的进程 D.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形势
4.《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反映了: (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英法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
C.英法与德国同为侵略者阵营 D.德国吞并奥地利得到了国际承认
5.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内容是 ( )
A.重新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边界 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C.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D.承认德国和奥匈帝国合并
6.1938年慕尼黑会议是一次 ( )
A消除欧洲战争隐患的区域性会议 B修订、补充、完善凡尔赛体系的会议
C法西斯势力与绥靖实力肮脏交易的会议 D西欧大国对付苏联的挑战性会议
7、戈培尔在日记中写:“1939的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A吞并奥地利 B灭亡法国 C进攻波兰 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8.二战爆发前,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是 ( )
①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 ②调整对德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 ③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攻苏 ④以守为攻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1938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致电法国外交长说:“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得到和平解决,法国政府不应对英国政府的态度抱有任何错误的幻想。”此话的含义是
A.向法国表示英法共同行动的愿望 B.告诉法国他不会采取军事行动
C.英国政府不会单独与苏联采取联合行动 D.希望法国不要放松军事行动预备
10.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签署《布列斯特和约》 B.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C.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签署《慕尼黑协定》
11.当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制止德国法西斯发动战争的要害是: ( )
A.英法与苏联的联合 B.英法对德国的强硬措施
C.英法有效的援助波兰 D.利用意大利牵制德国
1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德国所起的作用是 ( )
A.加快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步伐 B.发动战争时免两线作战
C导致德、日之间互相猜忌 D.增强了德国对外侵略的经济实力
13.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重要事件是 (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C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 D.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4.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但泽战争”,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的考虑是:
A.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的实力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 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15.1939年9月,在德国突袭下,波兰很快灭亡的原因是 ( )
① 武器和装备陈旧 ②战术指挥落后 ③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④苏军趁德军侵略兰,
向西扩展疆域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二战开始后,德国之所以未首先进攻苏联而先进攻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约束 B.英法预备与苏联联合抗德
C.苏联对德国推行友好政策 D.防止在未来的战争中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
17.不列颠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刻,丘吉尔说:“在人类发生冲突的领域中,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如此感激这么少的人。”文中的“这么少的人”是指
A.英国政府领导人 B.英国广大人民 C.英国海军战士 D.英国皇军空军飞行员
18.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敦刻尔克撤退 ②意大利对法宣战 ③不列颠之战爆发 ④法国签署投降书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19.1940年,德国在西线占领的国家有 ( )
A.奥地利 捷克 丹麦 挪威 卢森堡 B.丹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D.丹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苏联
20.德国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 ( )
A.突袭英国的不列颠之战 B.进军法国的马奇诺防线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战争
21.“不列颠之战”的主要作战形式是 ( )
①空战 ②海战 ③登陆战 ④潜艇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2.两次大战初期,德国对法国的进攻相似之处是
A.处于两线作战形势 B.法国一直被动应战 C.绕道比利时进攻 D.进攻取得巨大成功
23.二战中,法国在军事上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 ( )
A.凭借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方针B.对德国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C.敦刻尔克撤地,过早转移了大批兵力D.卖国将领主动向德军投降
2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维希政权控制的地区与下列哪些国家接壤 ( )
A.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B.比利时、卢森堡、瑞士
C.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 D.意大利、西班牙、瑞士
25.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主要原因包括 ( )
① 大清洗严重削弱了苏军战斗力 ②苏联领导人没有做临战预备 ③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
④德军实施“闪电战” A ①②③④ D.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莫斯科战争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鼓舞了苏联军民的斗志 B.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残局
C.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27.在世界反法西战争中,苏德战争上和中国平型关大捷具有相似意义的战争是 (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争 C库尔斯克战争 D柏林战争
28.1940年,美国对日实行贸易禁运的直接原因是 ( )
A.日本占领中国武汉 B.日、德结成“轴心国”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日军侵入东南亚
29.珍珠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 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B.日本为取得战争主动权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美国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
30.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 )
A.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后B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C.苏德战争爆发后 D 德国入侵巴尔干和北非后
31.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荷等国对日实行贸易禁运
C.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矛盾激化
32.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的参战 D.苏联的参战
33.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联苏抗德是基于 ( )
A英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一致 B放弃反共立场 C对法西斯的仇视 D绥靖政策的破产
34.为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国,实现国际合作,中苏美英等50国共同签署了(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协定》
3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 )
A.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B.《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36.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事件有 ( )
①开罗会议的召开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③丘吉尔、罗斯福声明援助苏联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结成了战时联盟 B.促进了各国共产党建立反法西斯的战线 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D.促进了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瓦解
38.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政治基础是 ( )
A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B恢复被法西斯破坏的世界政治秩序
C维护各国的独立和主权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世界和平
39.促使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 )
A.构筑集体安全的势力失败 B.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C.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 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40.下列各项与丘吉尔政府无关的是 ( )
A.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B.不列颠之战 C.敦克尔刻大撤退 D.“希奇战争”
二、材料解析题
41. 材料一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江泽民的讲话
请回答:(1)材料一的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根据两则材料总结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两则材料及学过的史实谈一谈二战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
42. 材料一:1937年11月,英国掌玺大臣哈里法克斯奉张伯伦之命和希特勒会谈时称颂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
材料二:二战前,法国右派蒂埃里·穆尼埃说:“德国的战败也会意味着一种可依靠的制度的瓦解,这种制度是防止共产主义胜利,也许还是防止欧洲立即布尔什维克化的主要堡垒。”──摘自《苏联简史》
材料三:1939年9月,在伙同德国瓜分波兰以后,苏联又强迫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同意在它们的领土建立苏联的军事基地。……11月发动苏芬战争从芬兰获得了包括佩萨莫地区、维堡港口,芬兰湾中的几座岛屿和汉科海军基地……
材料四:这不是苏联和德国之间的一场斗争,而是苏联和欧洲大陆之间的一场斗争。苏联红军不仅要对付德国军队,而且还要对付芬兰,匈牙利和墨索里尼的军队,苏联的兵工厂除了与德国的兵工厂竞争外,还要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厂竞争。” ──摘自《全球通史》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英法在对德国的作用方面的熟悉有何相似?在行动上有何相同之处?
(2)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材料三中苏联的行动目的何在?
(3)结合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法苏三国当时的关系状况及所产生的影响。
43.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去卷入一场战争。假如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张伯伦
材料二 必须静待敌人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英法联军司令的命令
材料三 英法在对德宣战后的半年多时间内,没有同德国军队发生过一次真正的战争,史称“希奇的战争”或“静坐的战争”。 ——高一历史教材(人教版)下册49页
材料四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的演说
请回答:(1)材料一中,张伯伦所说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指哪个国家?
(2)
料一所体现的外交政策用一个词来概括应该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其实质。材料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是否相同?为什么?
(3) 料三中的“希奇的战争”或“静坐的战争”与材料一、材料二是什么关系?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三、问答题
44.关于对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是苏联所能采取的最好办法;(二)不是苏联采取的最好办法。请按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4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轴心国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是怎样形成的?二者斗争的最终结果如何?试分析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18分)
世界历史(下)第三章第一节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CBBC CDBBB 11—20 ABBDA DDBBA 21—30 CCADA CADCB 31—40 DBCBD BCCAD
二、材料解析题
41. (1)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2)胜利的主要原因是: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战争的正义性决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必然取得胜利。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3)历史启迪:①一定要同任何危害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行为做果断的斗争,决不能姑息养奸。②一切热爱和平、民主和自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团结起来制止战争的发生,在和平发展的环境中,为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而共同努力。
42.①英法都把德国视为防止欧洲布尔什维主义化的有效保障。英法对德国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怂恿德国进攻苏联。
②虽然有一纸互不侵犯条约,但双方都清楚彼此之间的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为此,在二战全面爆发后,苏联不惜践踏弱小国家的利益构建“东方战线”,目的在于防御德国的进攻,缓冲德国的打击。
② 英法和苏联之间的相互猜忌,互不信任使它们在战争初期没有就反法西斯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因而丧失
了遏制战争进一步扩大的机会。
43.(1)“强大邻邦”指德国;“小国”指捷克斯洛伐克。
(2)绥靖政策。其实质是牺牲小国和他国利益,谋求英、法等国的安全和既得利益。材料四与材料一的观点不相同。因为材料一反映的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材料四则反映了丘吉尔要与法西斯德国血战到底,战胜法西斯的决心。(3)材料三中的“希奇的战争”或“静坐的战争”,是材料一、材料二的具体体现和发展。后果:失去战机,坐视波兰覆亡,致使英法盟军在德军进攻面前损失惨重,法国后来投降。教训:任何以损人开始,纵容侵略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者,都将自食恶果,以害己告终。
三、问答题
44、①是最好的办法:苏联是慕尼黑会议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苏联构筑的集体安全的努力归于失败,对英、法失去信任。捷克斯洛伐克的沦亡,波兰严竣的局势,苏联面临德国法西斯的进攻。日本在《国策基准》中提出“清除北方苏联的威胁”,苏联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苏联正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第三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需要备战时间。
②不是最好办法: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高涨,苏联可以联合各国反法西斯力量,果断反抗。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德、意、日法西斯与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用谈判的方式,争取主动。德国虽然野心勃勃,但内外矛盾重重,力不从心,当时没有对苏联发动全局进攻的能力。由于日本在中国战场没有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处于相持阶段,加上主攻方向是南下,所以苏联并没有面临作战的危险。
45.(1)形成:①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以后,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并很快走上战争轨道,欧亚战争策源
地形成。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形成“柏
林一罗马轴心”。之后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这一协定,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③ 二战爆发后,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反法西斯国家逐渐加强了对法西斯的制裁并日渐联合起来。
1940年,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战略物资的贸易禁运;1941年秋美英联合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同时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集会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2)结果:法西斯轴心军事同盟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3)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决定了三国轴心军事同盟最终灭亡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