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二年级 >> 历史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 >> 正文

 

太平天国运动复习

查询历高二上末的详细结果

太平天国运动

感悟与思考

天下“太平”是每个中国老百姓心中所期望的事情,“天国”是西方基督给世人描绘的美好生活。假如能生活在这样的太平、天国之中,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一百多年前,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为了实现这一个漂亮的梦想,用他们的血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篇章。

思考与判定:我们应如何熟悉洪秀全为发动群众而创立的“拜上帝教”?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背景:

(1)封建统治腐朽,阶级矛盾激化  

(2)西方列强侵略加重人民负担 

(3)自然灾难严重

2.酝酿: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3.兴起和发展

(1)1851年初金田起义

(2)1851年秋,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3)1853年占领南京,正式建立政权

(4)1853——1856年通过北伐、西征、东征,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1)内容和目的:

(2)评价:

2.《资政新篇》  洪仁玕

内容和评价: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1.转折:天京变乱

2.防御:

(1)洪秀全重组领导核心

(2)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打垮江北大营;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

(3)1860年,攻破江南大营,进攻上海

(4)安庆保卫战

3.失败1864年天京巷战,标志着太平天国失败

【知识运用】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生活生产资料统归圣库,违反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例1]《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
 C.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       D.当时紧张的斗争形势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继续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农民阶级要求“均田”等平均主义思想。但因为农民是小生产者,其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也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可以满足他们的土地要求,但“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方法又走过了其觉悟水平,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B

 2.为什么《资政新篇》未能实施?

(1)客观原因:太平天国后期,军事斗争形势严重,其领袖无暇顾及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

(2)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中国自然经济虽开始解体,但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市场等条件。

(3)重要原因:《资政新篇》未能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和当时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不能等到广大将士拥护。

[例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熟悉能力和分析能力。《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平均分配土地,实质是从地主的大私有制转向农民的小私有制,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依然属于封建经济,违反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而《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顺应了历史发展。所以两者不仅在主张,而且在社会发展方向上都是相反的。

[答案]A

3.太平天国运动表现出了哪些新特点?

(1)运动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2)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太平天国的领袖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例1]太平天国运动和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斗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B.领导集团的分裂加速了失败

C.具有变更封建制度基础的愿望          D.属于民主主主革命的范畴

[解析]本题属于“多重式”问题。解题时要注重题干中的“最主要不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已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答案]D

拓广与探究

[例1]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认为:“秀全以匹夫之勇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你怎么样看待这种观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熟悉。赵尔巽的观点实际上是否认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没有熟悉到清朝灭亡的真正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国危亡是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清王朝腐败无能造成的,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之前,危机就已经出现,并且正是由于已经存在的这些现象才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例2]当洪仁玕写出了《资政新篇》后,有人说:“若无天京变乱,我们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属于分析判定类型。回答此题步骤为:先判定材料中观点的正误;然后列举判定原因;最后结合题目具体要求综合评述材料观点。回答此题可分为三个论点:一是《资政新篇》无法实行;二是天京变乱的发生并非偶然;三是我国在19世纪不可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不同意这种观点。

《资政新篇》虽然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无法实施。天京变乱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导致,其发生是历史的必然。19世纪中期,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仍占                           统治地位,中国尚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即使太平天国胜利,也不可能由农民阶级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在于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击外来侵略

C实现其革命理想               D.建立人间的天国

2.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3.太平天国在北上途中,先后牺牲的两位重要将领是

①北王②翼王③南王④西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7.太平天国东征军的将领是( )

A. .林凤祥     B..李开芳     C. .赖汉英     D. .秦日纲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缺乏科学理论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9.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因是

A.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1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带有宗教色彩

11.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决定全力夺取( )

A.苏州        B.上海       C.杭州      D.安庆

12.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 ,他又颁布法令称:“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①随着地位的变化,洪秀全难以抵制封建思想的侵蚀 

②太平天国政权已不能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正确②不正确

13.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4.太平天国运动在下列哪个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对象         D.奋斗目标

【综合运用】

15.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预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2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3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回答:

(1)材料1、2所述之事各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两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2)材料3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3)“翼王远征”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今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材料三  “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

材料四  “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侯,正属该佃户租难拖久之时,倘有托词延误,一经控迫,抵租与抗粮同办。各宜禀遵无违。”

                ——太平天国1861年指示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

(2)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

(3)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

(4)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开放创新】

18.《洪仁玕自述》说:“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盖自上而下,其势顺而易……,况江之北,河之南,古称中州鱼米之地……,今弃之不顾,徒以苏杭繁华之地,一经挫折,也不必久远。”又说:“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据上引史料,指出洪仁玕提出了哪些观点?结合史实评论他的观点,并指出史实说明了哪些问题?

辛亥革命

感悟与思考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到了这一天,许多人都会种下各种树苗,也会说着同样的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为什么要把植树节定在这一天呢?原来是为了纪念一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这一天,是孙中山逝世的日子,他为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在历史上永不磨灭。

思考与判定: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近代以来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抗争探索的必然结果

2.国际: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西方思想传播

3.国内: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两大矛盾集中、改良道路失败、革命运动兴起

4.直接:新政与宪政客观促进作用、保路运动兴起

二.酝酿:

1.经济基础:甲午战争之后到清朝的新政宪政改革,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基础:(1)1901~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2)指导思想:十六字纲领和三民主义

4.组织基础:(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创立

(2)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创立

5.军事:(1)人民群众斗争: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

(2)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

三.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

四.高潮

1.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

五.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六.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和意义: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2)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结论:辛亥革命最大失败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证实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知识运用】

1.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它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正规的统一的政党的领导。(2)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3)由于孙中山的威望,同盟会的成立使他成为公认的革命领袖,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人。

[例1]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因为它

A.成立时间早           B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 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政党”概念的理解。政党具备的条件有:是否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系统和党的领导人。选项A不能说明原因;选项B是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之一;选项C“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不一定具备政党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案]D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1)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2)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视野

(3)它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起来。

[例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本题要害要抓住“历史性巨变”几个字。作为一次革命给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是否结束了旧的政治制度、经济上是否建立了新的经济形态和思想上是否建立了与新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文化。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但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即结束了旧的政体。

[答案]A

3.如何熟悉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1)中华民国是1912~1949年中国的国名,南京临时政府则是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国性质的中心政权。

(2)中华民国分为三个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3月);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949年)

(3)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则是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联合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国民党新军阀找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实际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

[例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明确的看出约法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但上升到本质的高度,这是民主的反映,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伟大意义。

[答案]B

拓广与探究

1.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本来可以使中国走向近代化,可惜康梁发动的戊戌变法中断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再次提供了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机遇,可惜辛亥革命中断了它的进程,使中国再一次丧失了走向近代化的机会。”请你简单评述上述观点。

[解析]解答本题的要害是判定准确题目的正确与否,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用史实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不符合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情况。(1)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拯救封建统治危机的举措,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它丝毫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宣告了它的破产。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为拯救民族危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场政治实践,兴起于洋务运动失败后,根本谈不上中断洋务运动的实践。(2)清末“新政”是清政府拯救统治的又一举措,但它也不可能触及封建制度,“预备立宪”是为维护清朝统治的一场骗局。辛亥革命正是在清末这两项措施破产的基础上发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绝对没有中断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2.关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有人认为:这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让位导致辛亥革命失败;还有人认为:不能仅以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分析,在当时国际国内环境下,让位是明智的,应予以肯定。对此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背景和对资产阶级特点的理解和把握。赞同哪一种观点都行,但一定要论据充分。

[答案]同意第一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导致政治斗争的软弱和妥协;革命党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统一的坚强的领导组织和核心,对帝国主义存在妥协、幻想,害怕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地方政权基本为立宪派、旧官僚所控制,革命阵营内部妥协思想占上风;不敢发动群众将斗争进一步深入,只希望尽快结束革命,稳定秩序,因而孤立无援,只有步步退让。

同意第二种:当时国内外形势是:帝国主义胁近,采取各种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革命党内部存在严重分歧,组织日趋涣散;南北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悬殊;临时政府财政枯竭,无力北伐消灭清朝残余;为避免中国继续内战和列强武装干涉、促使清帝早日退位与袁谈判,在当时形势下是正确的。这充分表现出孙中山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原则性和革命策略的灵活性,应予肯定。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2.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区有一条街叫“首义路”,这是为了纪念发生在这里的武昌首义。武昌首义发生于( )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元旦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3月

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中国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纲领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解析]答好本题的要害是准确理解同盟会纲领的具体含义。平均地权的含义是“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它不是一个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并且由于斗争形势的紧张及反动势力的阻挠,没有得到真正实施D

4.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 …(  )
A.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B.当时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深切愿望
C.当时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推翻帝制的深切愿望
D.当时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和解放,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5.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6.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表明……………………(  )
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B.孙中山也受到制约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孙中山试图限制袁世凯
8.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原因有( )

①同盟会四分五裂 ②列强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立宪派旧官僚乘机向革命党人进攻 ④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9.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  )
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

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
10.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
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1.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反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12.“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予吾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熟悉者,均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资产阶级革命之初,出现孙中山所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改良主义是当时的主要思潮

C.革命派长期在国外活动

D.资产阶级革命群众基础差

13.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A.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成立时间最早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14.孙中山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革命政府,是因为

①以革命手段夺取政权而建立   ②革命派在政权中占多数   ③政府颁布了反封建的法令措施  ④政府不向帝国主义妥协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

15.辛亥革命的最后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不包括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

B.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D.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综合运用】

16.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

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与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开放创新】

17.你知道吗?袁世凯窃取胜利辛亥革命果实后,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彻底失败,袁世凯也一命呜呼。当时有人写了一副上下联字数故意不同的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你知道这是什么用意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课时)

感悟与思考

85年前的5月4日,3000余名北京青年学生为抗议北洋政府出卖山东权益,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率先点燃了反帝爱国的火焰,发动了彪炳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在开启中国近代历史新纪元的同时,更以其积淀的不朽精神,成为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非凡是中国青年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思考与判定:五四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爆发的?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兴起的条件:

①政治:北洋军阀统治:专制、卖国、混战

②经济: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③思想:十月革命后,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④外交: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中心(北京→上海);斗争主力(学生→工人)

(3)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和约签字

(4)意义:性质、各阶层作用、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诞生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条件和干部基础

(2)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创立共产党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经过:中共一大召开:党纲、中心任务、机构

(2)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

(3)意义: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条件:主观;客观

(2)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广州)

(3)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五卅运动和国民政府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2.北伐战争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革命势力发展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4)影响:

①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汉口、九江、湘鄂赣三省

②帝国主义:寻找新的代理人

③革命阵营内部:发生危机,蒋介石反革命面貌暴露

3.大革命失败:

(1)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失败原因:

①客观: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强大;国民党背信弃义、忽然袭击革命

②主观: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指挥失误;革命后期陈独秀放弃领导权

【知识运用】

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世界革命范畴看,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2)从革命的领导和前途来看,不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是为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扫清道路。

(3)从其作用来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预备了条件。

以上三个条件都是以往历史所不具备的新因素,因此,五四运动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例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解析]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实际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答案]B

2.国共两党为何要实现合作?

必要性:一战后,中国又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军阀割据连年战争,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打倒列强、除军阀” 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共在开展工人运动中,深刻熟悉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可能性:孙中山等一贯坚持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且当时国民党在社会上有一定威信,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有利于扩大革命力量。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例2]孙中山之所以能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实现伟大的转变,最根本的原因是

A他具有坚定的民主革命精神 B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C共产国际的帮助 D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解析]回答本题要害抓住“根本”二字。根本原因一定是内因。B项是直接原因,CD项是外因。

[答案]A

3.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主要原因有哪些?

(1) 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各革命阶级的团结一致。(2) 北伐军将士的英勇奋战

(3) 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4) 北伐战争目的和方针正确 (5) 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例3]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比较,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剖析】 本题为比较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和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对比北伐战争和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找出各自依靠的力量。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地方军阀,而北伐战争依靠的是革命武装国民革命军。

【答案】 B

拓广与探究

[例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C.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资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熟悉本质的能力。可用排除法解答。由于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为无产阶级而非资产阶级,所以C、D两项可以排除。据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判定它应该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B

[例2]回顾中国人民和青年走过的历程,展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具有非凡重要的意义……

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 胡锦涛 在五四运动八十五周年上的讲话

请问:五四精神有什么含义?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是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请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解析]回答此题应明确把握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所发挥的作用。即浓厚爱国主义思想,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前赴后继的精神。

[答案](1)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青年一代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就要勤于学习,发扬五四先驱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二要善于创造,只有不断创造不断开拓,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三是甘于奉献,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2001 上海)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加剧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

3.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C.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D.革命成果的丰富性

4.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队伍扩大   D.五四运动的推动

5.1926年开始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取得了重大胜利,其历史意义在于

A.造成了北洋军阀统治崩溃 B.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C.从帝国主义国家手中收回了全部权利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6. “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这些对联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 )

A.学生   B.商人   C.工人   D.市民

7.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8.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因为它

A.和中共的纲领一致 B.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 D.是在中共帮助下制定的

9.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0. 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1.国民大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一定的继续性,这主是表现在

A.革命的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12.大革命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反对国民党左派的叛变革命

B.必须和农民结成巩固的革命联盟

C.必须能团结多数的革命口号

D.必须独立自主地把握革命领导权

【综合运用】

13.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

回答: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1)材料1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2的内容是否表示中共放弃了“一大”制定的纲领?证据是什么?

【开放创新】

14.材料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色游船上继续举行,小小红船载着中国共产党扬帆启航。在此后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当年的中共“一大”代表大多数是善始善终,但也有从红船上落水者: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后来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

材料二:鲁迅先生曾说:“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落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行进,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后来背叛革命,这是不是有损党的形象呢?请你结合鲁迅先生的话,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15.在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的军队在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战斗中,共产党员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后来有人指责陈赓说:“当年,假如你不救蒋介石的命,我们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年的仗了吗?”陈赓回答说:“当时,假如蒋介石死了,他不就成了烈士了吗?”

请你说说看:(1)陈赓应不应该救蒋介石的性命?他的回答是否有道理?(2)假如蒋介石当时死了,中国是否可以避免此后长期的国共武装对抗?为什么?(3)你如何看待那位指责陈赓的人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2课时)

感悟与思考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2004年10月10日,是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纪念日。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革命根据地,举行了震动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人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思考与判定:红军长征的意义何在?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1.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和,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找到正确道路,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土地革命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1927年10月  毛泽东

(2)“工农武装割据”创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3)中心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围剿”:毛泽东、朱德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心政府成立:1931年  毛泽东为主席  定都瑞金

二.红军的长征

1.红军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长征的开始:1934年10月

3.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埔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3)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心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的胜利:1936年10月  甘肃  红一、二、四三大主力会师

5.长征的意义:

【知识运用】

1.如何理解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土地改革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它奠定了中国革命必须是先占农村,后占成都市,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例1]十年对峙时期,“边界红旗始终不倒”并且在白色恐怖中日益壮大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 )

A. 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D.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正规军存在

[解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红色政权能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其中AD是主观原因,C是客观原因。但最根本原因却应该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客观规律来思考判定。

[答案]B

2.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为什么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从经济上看,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工人阶级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到0.5%,没有强大的工人阶级,就没有在城市发动革命的阶级基础。从政治上看,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可以作为合法斗争的阵地,无组织工人罢工和其他政治活动的合法权利,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公开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因此中国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这就是说,中国革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非凡国情决定的。看问题、想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认清矛盾的普遍性,也要熟悉矛盾的非凡性,必须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

[例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主要取决于 ( )

A.革命任务 B.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 C.群众基础 D.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在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中国还是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在农村便于发动农民,实现工农联盟。

[答案]D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心政治局常委,并由毛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全军行动。长征途中,红军的中心任务就是军事斗争,毛泽东统帅全军军事行动,地位显而易见。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的实践,熟悉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领导。

[例3]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 ( )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心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心最高负责人

D.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由其负责军事指挥

[解析]党的领导就是指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中心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A、B项是确立其领导地位的前提,C项是错误的。

[答案]D

拓广与探究

[例1](2000 上海)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内部对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熟悉。假如你是当时其中的一员,你熟悉哪一条道路才是正确的?为什么?

[解析]本题是要学生将带进历史之中去感悟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取正确的历史观点。回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要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回答“为什么”也就是找出原因。

[答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这是当时中国国情所决定。反革命势力在城市中力量强大,而在农村则相对薄弱。中国共产党应该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在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使敌我力量发生变化,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例2]材料一 2005年10月,将是红军长征出发整整70周年,全国各地已经开始了各种纪念活动,比如“重走长征路”等……

材料二 歌词:“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

回答:长征是我们党走向胜利的一个里程碑,长征已经成为历史,长征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请问:你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解析]回答本题应牢牢把握长征的过程及其意义,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历尽千难万苦,战胜各种人为的、自然灾难,最终走向胜利。其精神境界令世人赞叹、佩服,也激励着后人前进。

[答案]长征精神主要包括:红军指战员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布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等。

现实含义:发扬长征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广大人民的理想信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必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自觉地珍惜、维护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政军民团结等。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   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C.受王明“左”倾错误影响    D.还未熟悉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2.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 (  )

A.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C.根据地经济建设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3.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重要的熟悉是 ( )

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 从规模和数量上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人运动不如大革命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B.中共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王明“左”倾错误导致 D.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基本结束

5.1927年,毛泽东写过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6.(2202上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  )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奠定了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基础

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

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8.(2003 上海)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且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  )

A.敌我力量比较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9.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  )

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

D.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10.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 (  )

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

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利

11.毛泽东说:“假如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的最基本的条件。”这句话说明了( )

A.土地国有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B.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必须占有地盘

C.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

D.中国革命必须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

【综合运用】

12.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会上直接被批判的是博古。批判博古,实际上就是批判李德。因此,会议一开始,李德的处境就很狼狈,别人都是围着长桌子坐的,他却坐在会议室的门口,……完全象是处在被告席的地位上。别人发言时,我把发言的内容一一翻译给李德听,他一边听一边不断地抽烟,一支接一支地抽,没精打采,神情十分沮丧。”

读了这段材料,请你想一想:

(1)博古和李德在遵义会议上为什么会遭到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批判?

(2)在批判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后,遵义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3)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开放创新】

13.这是一段红军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农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讲起八一历史长”,到2005年,“八一”的历史有多长?

(2)这段红军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感悟与思考

你见过这样宏伟的场面吗?千里长堤,百万大军,一声令下,直捣南京。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大军实施有重点的多路突击。23日占领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宣告了其历史的结束。蒋氏父子和他们的追随者只得黯然神伤地逃往台湾,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思考与判定: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哪些预备?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在抗日烽火中成长壮大

1.抗战初期:

(1)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洛川会议:

1937年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3)开辟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心所在地;聂荣臻创建的晋察冀根据地是第一个;1938年秋,十多个 

(4)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38年

2.抗战相持阶段:

(1)百团大战:1940年 

①目的:为振奋全国人民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形势好转

②作用:沉重打击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坚定了人民抗战信心

(2)巩固根据地的政策和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权

②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大生产运动

③思想上:整风运动

(3)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抗战胜利:1945年7月15日,日本投降;中共力量的发展

二.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

1.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

(2)政治协商会议:重庆,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2.战略防御:

(1)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夏  中原解放区

(2)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3.战略反攻和决战

(1)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3)三大战争:辽沈、淮海、平津战争

4.解放战争胜利: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西柏坡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2)国共和谈:《国内和平最后修正案》

(3)国民政府覆灭: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知识运用】

1.为什么说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国际因素:二战后的美国为控制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国内因素:(1)国共根本利益的冲突。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质不会改变。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决定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双方矛盾不可调和。(2)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国共缺乏合作的基础。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一切斗争都必须服从主要矛盾的变化。(3)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例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日民族矛盾 B.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C.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解析]抗战胜利后,中国依旧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仍然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同资本主义早已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暂时下降到次要位置。此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表述为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代表的反动独裁统治同以中共为代表的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C

2.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1)共产党方面:中共的正确领导、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和全国人民支援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①制定了正确的政治军事方针②解放军高度的革命积极性和主动精神③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人力、物力支援④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条战线。(2)国民党方面: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例2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洁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解析]解放军指战员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的态度同国民党的腐败强横形成鲜明对比,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答案]C

3.比较1945年的重庆谈判和1949年的北平谈判的异同点。

[解析]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主要从背景、过程、内容、特点、影响或意义等方面进行。

[答案]同:(1)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2)都是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两手策略。(3)中共在和谈中都占据了有利地位,同国民党作斗争。(4)都由中共提出和平方案(5)和谈结果都被国民党破坏。

异:(1)背景不同:重庆谈判是国民党为预备内战争取时间;北平谈判是国民党在军事上失利,为赢得喘息时间以伺机反扑而提出的。(2)两次谈判最主要不同是中共政权地位发生了变化。

[例3国民党首先提出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主要是为了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以和谈换取部署作战时间

C.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由被动变主动       D.需要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解析]回答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是重庆谈判的目的。C项与历史不符,D项对国民党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与中共不同。

[答案]B

拓广与探究

[例1中共“七大”被称为民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其主要原因是:

A.召开于抗日战争前夕 B.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提出了党的任务

[解析]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答案]C

[例2“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七大会场中心大礼堂在延安清凉山下)。这是陈毅同志在“七大”胜利闭幕时写的一首诗,请问:(1)诗中的“百年”、“八载”指什么?(2)诗的后两句有什么含义?

[解析]解答本题的要害是要准确记忆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由此进行推算往返答第一问。第二问需要联系“七大”召开的背景和作用来分析。

[答案](1)百年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百年屈辱史。“八载”指1937年来的八年抗战。(2)诗的后两句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斗争不不断壮大,已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它必将领导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同时也高度评价了“七大”的召开认为它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是

A.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C.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2.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

3.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没有就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B.二战后冷战局面的消极影响

C.民族矛盾已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

4.下列不符合中共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是

A.没收地主的土地 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D.废除土地私有制

5.“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土改政策密不可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土改打击了封建地主,削弱了蒋介石统治的基础

B.土改促进了解放区经济的发展

C.土改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D.通过土改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6.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是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三大战争的胜利

C.南京解放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7.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8.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谈判,其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和平 B.尽快结束内战 C.共建联合政府 D.为战争作预备

9.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切为了和平 B.不首先挑起内战

C.防止国共合作再次破裂 D.对国民党要做两手预备

10.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希望达到的目的是

A.将发动内战的责任加在共产党身上

B.借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

C.建立一个联合政府

D.借谈判之机,进攻解放区

1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B.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国内战

12.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心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A.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B.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前线

C.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D.巩固新开辟的解放区

【综合运用】

13.材料一 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 材料二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实力对比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军队数量

430万人

130万人

装备情况

美国援建空军、舰艇

8亿美元剩余物资

小米加步枪

装备军队

45个师

练习军事人员

15万人

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和目的。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主要史实。

(3)结合材料反映的史实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果,谈谈你的熟悉。

【开放创新】

14.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说过:“美国在中国碰到三种可能的选择:一是可以干干净净地撤退;二是可以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是可以帮助国民党把它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地地区里面建立起来……”

引自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请回答:

(1)美国政府实际上选择了三种可能中的哪一种?

(2)美国这种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3)为了实现这一选择,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行动?

(4)为什么美国政府的目的不能达到,最终在中国遭到失败?

15.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还是“民意”?
  

第三单元检测

一.综合知识梳理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熟悉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熟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熟悉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综合探究案例

(2001上海)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加接近史实本质?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对,列强其后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本质的理解。五四运动以后,1921年中共成立,中共在二大上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而蒋介石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1946年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综合学力测评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太平天国中颁布了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其中,它们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2.洪秀全为发动群众而创立了拜上帝教以后,势力发展迅速,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人民群众愚昧落后,迷信思想严重

B.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C.外国宗教势力对中国影响极大

D.当时阶级矛盾尖锐

3.致使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事件是(  )

A.清政府设立江南江北大营 B.天京事变

C.太平军北伐失败 D.安庆失陷

4.太平天国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  )

A.尖锐的阶级矛盾 B.满汉地主武装的共同镇压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 D.内讧而导致力量削弱

5.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北伐战略的失误

C.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6.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的颁布

7.辛亥革命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最主要的是 ……………(  )
A.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反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9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为求得“中国之自由解放,各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的这种熟悉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  )

A.决定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时     B.1894创立兴中会时

C.1905年组织同盟会时         D.1911年武昌起义时

10.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11.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有 (  )

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②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 ③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12.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13.八一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 (  )

A.首先开始与国民党的武装对抗      

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D.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14.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开始使用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这说明中国革命哪一方面起了变化?(  )

A.革命动力      B.革命对象       C.革命策略   D.革命性质

15.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

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

D.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16.1934年10月,中心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目的是 (  )

A.北上抗日                  B.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C.将革命推向全国               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

17.今年(2005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下列关于长征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B.标志着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反蒋”转向抗日

C.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D.是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的开始

18.(2001全国)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拯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19.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的核心观点是(  )

A.敌强我弱,中国不可能速胜

B.日本国小、物缺、兵少,经不起长期战争

C.国际上日本失道寡助,中国得道多助

D.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20.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2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的预备不足          D.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2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 (  )

A.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政策           B.配合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C.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孤立          D.体现了党派平等协商精神

23.(2004 上海)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争,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4.(2002 北京文综)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续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25.在努力争取全国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发,不要像陈独秀。”对此理解最为确切的是

A.要为人民利益而努力争取和平

B.尽量避免内战

C.继续同国民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

D.即要尽一切力量争取和平,又要警惕国民党发动内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 第27题16分 第28题10分 第29题14分 共50分)

26.阅读下列两首词: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1931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1931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1) 为什么两首词都提到“赣”字?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

27. 材料一 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心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引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材料二 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

──引自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材料三 我们党当前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引自毛泽东1945年11月7日《为中共中心起的对党内的指示》

材料四 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引自1949年1月14日《中共中心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言论是指什么时期的事?

(2)据材料二说明,既然毛泽东说“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仍要如材料一那样让步?

(3)材料二中毛泽东说“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是指哪些“顾忌”?

(4)材料三中毛泽东为什么仍说要“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5)材料四中毛泽东的出发点和目的何在?

(6)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毛泽东的言论证实了什么?

28.毛泽东曾说洪秀全是“先进的中国人”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9.为什么说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二上末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太平天国运动复习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测试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测试一(世界史…
    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复习(选修4)考试…
    高二上历史复习提纲
    高二上历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世界历史(上)第四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复习
    世界历史(下)第四章第四节同步练习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复习
    高中证书会考补考试卷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复习
    第一学期高二期中历史试卷
    高二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期末试题(A卷)
    高中世界 历史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同步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能力·思维·渗透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复习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测试
    民主与专专制的反复较量复习
    美国独立宣言复习
    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同…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复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五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二章第四节同步练习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复习
    (中近史复习) 第三章 洋务运动和中…
    高二历史上学期测试卷(十)
    高二历史上学期测试卷
    高二历史下册检测试卷(十三)
    高中历史会考测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世界历史(下)第五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初一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检测(21-27)…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自学阶梯评估
    世界历史(上)第五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二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复…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复习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复…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人教版新课程必…
    (中近史复习) 第四章 中法战争、甲…
    初一历史 下册期中测试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4~7章)检测题
    世界历史(下)第一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必修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六节同步练…
    高中 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六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上)第二章第五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五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上)第二章第七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下)第六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中国近代现代史练习(二)
    高二会考复习(一)
    人权宣言复习
    世界历史(下)第五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高三历史试卷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1~3章)检测题
    研究高考试题变化  调整历史复习思路
    高三历史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考试卷
    世界历史(上)第二章第四节同步练习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五节同步练…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复习
    高二会考复习(二)
    初一下册历史第三单元(16-20课)测…
    高二历史上册复习 线索
    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突破专练
    世界历史(上)第四章第五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三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三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4章)测试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测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测试
    世界历史(下)第四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四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下)第四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上)第四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上)第一章第三节 同步练习
    【高一级历史必修③第一、二单元复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同步练…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同步练…
    英国宪章运动复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四节同步练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同步练…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上)第一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同步练…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复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测试题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复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六节同步练…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复习
    世界历史(上)第三章第六节同步练习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同步练…
    世界历史(上)第二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复习
    福鼎七中高二历史(上)期末复习测试
    高中世界史上册第一、二章综合练习
    历史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英国君主立宪法制的建立复习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复习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测试
    普通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同步练习与解析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测试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复习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期末测试
    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国共的十年对峙
    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评
    人教版·必修一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
    历史专题九练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练习
    高二历史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
    武汉市第三十中学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测试
    高二历史1月期末考试试题 (A)
    普通高中会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高二历史会考练习题
    《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综合测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
    高考考点解析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复习题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测试
    世界近代史单项选择题测试
    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出现
    世界历史(下)第一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中国近现代史测试
    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
    上海市育才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
    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三 文化思想史
    中国近代现代史标志性事件解读
    高二文科历史主观题全面复习卷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测试二(世界史…
    高二上半期历史复习资料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答案
    世界近代现代史综合练习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