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感悟与思考
降半旗致哀是对一个逝者最高的敬意,一般只有国家元首才能有此待遇。然而,1976年1月9日,联合国总部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其余所有会员国的国旗都没有升起,这在联合国的历史上还从无先例(自此,始有联合国降半旗之仪)。有的大使提出质问:“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依然升起,他并不是国家元首,联合国为何给予这么高的殊荣?” 这位不是国家元首却赢得了世界尊敬的人物便是我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
思考与判定:新中国建立之初,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周恩来于1953年首先提出:
2.1954年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 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
2.万隆会议:1955年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知识运用】
1.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标志是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打开中国的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社会制度异同,一律平等、和平共处,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正确政策,它作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得到实施,影响深远。
[例1]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A. 与苏联的建交
B.1949年《共同纲领》中公布了中国的外交原则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各自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与苏联建交是打破了美国等封锁,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求同存异”原则主要是推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至今仍在国际关系处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影响极为深远。
[答案]C
2.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的杰出贡献有哪些?
周恩来在大会上发言,强调亚非国家的命运应该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把握,并阐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示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亚非各国发展关系。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周恩来的发言立场鲜明,求同不模糊界线、存异不放弃斗争,而又强调指出了亚非国家应反对殖民主义、继续为完成独立而奋斗的共同基础上,就主要问题达成协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例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与会各国的普遍认同,你知道周总理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一原则的吗?
A. 美国长期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
B.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C.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上攻击共产主义
D.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求同存异”这一方针是在什么形势下提出的。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但由于受帝国主义挑拨,部分国家开始攻击共产主义和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周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手段,提出“求同存异”,即在国家利益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此题很多同学会出现经验主义错误选A。总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正是由于美国的敌意态度才使中国的外交出现一系列阻碍。 回答此题应注重会议的特点是没有美国等参加,所以应将A排除在外。BCD三项就比较好判定了。
[答案]C
3.请你对比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清末: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被迫《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民国:北洋军阀时期,列强对中国“分而治之”。“一战”时,日本独霸中国;华盛顿会议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受到英美控制,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战期间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但依然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新中国:打破了孤立、封锁政策,促使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成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例3]对比新旧中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的熟悉。
[解析]对比新旧中国在外交上的不同点,然后在对具体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熟悉。
[答案]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帝国主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外交权,旧中国实行的是一种屈辱外交。新中国诞生之初即宣告中国将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基础上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熟悉:(1)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只有提高国家的整体水平,才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拓广与探究
[例1]建国初,中苏结盟的根本目的是
A.支持苏联与美国对抗 B.推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C.恢复和发展中国经济 D.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本质进行分析的能力。中苏结盟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形成过程中实现的,中国新生政权遭受美国的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赢得国际支持和援助,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是当时的迫切任务。外交活动本身是一个政治活动,国家利益是对外下策的前提条件。非凡的历史环境决定新中国最初的任务是内部建设,中苏结盟的直接目的是打破封锁,根本目的则是恢复发展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
[答案]C
[例2]读图请回答:
(1)两国总理分别是谁?
(2)这两位总理在会谈中重申了一个什么原则?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个原则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解析]这是一道读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知识的准确
识记能力。要害应该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即1954年和“中印总理”
几个字,运用所学知识,不难回答此题。
[答案]
(1)中国:周恩来;印度:尼赫鲁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 B.处理两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 D.是解决民族间争端的原则
3.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知道这是哪一次会议吗?( )
A.德黑兰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开罗会议
4.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当年倡导发起这五项原则的国家中没有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缅甸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什么问题时产生的?
A.西藏问题 B.外蒙古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问题
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与苏联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7.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与1955年万隆会议的相同点是( )
A.都是大国操纵会议 B.中国都起了积极作用
C.都是为解决大国之间的纷争而召开的 D.都圆满成功
8.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与苏联的建交
B.1949年《共同纲领》中公布的原则
C.1952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9.新中国政府的代表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的国际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开罗会议
10.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处理对外关系时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其它国家相互冲突的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与其它国家相互冲突的观点,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
12.对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的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
B.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一个世界体系
C.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D.亚非国家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3.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本原则是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B.前提是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C.根本目的是为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D.具体政策是争取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支持,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
14.(2004 广东)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15.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的首要目标是
A.制定外交原则产 B.提高国际地位
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D.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16.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与更多的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利益于
A.社会主义阵营 B.“求同存异”方针
C.同属第三世界 D.大国离间中非的阴谋被戳穿
【综合运用】
17.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材料二 假如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惧怕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请回答:
(1)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2)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的?
(3)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
(4)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开放创新】
18.材料一: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出席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取消战败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的正义要求,但遭到拒绝。
材料二: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
对比以上两段反映新旧中国不同外交情况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1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会议是广大亚非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反帝反殖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后,亚非发展中国家联合反帝反殖取得重大的成就。史学界有人认为“万隆”会议有两个闪光点,可概括为“一个方针”和“一种精神”。你知道这分别指的是什么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打开外交新局面
感悟与思考
1971年的日本名古屋,一个记者匆匆地冲出了会场,冲向四周的一个商店,那里有……电话机。
“难以置信,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一时间,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转发了这条新闻。
看似一个普普通通的邀请,为何却掀起了世界级的滔天巨浪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历史。
思考与判定:中美关系由对抗到建交说明了什么问题?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第26届联大:
1971年;内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3.《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三.中日关系的改善
1.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1973年中日建交
2.《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
【知识运用】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1)中美关系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签订,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3)中日关系得到改善。
[例1](2000 上海)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外交活动的准确记忆、再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正式建交在1979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是在1978年。而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50年代。
[答案]C
2.东西方隔绝了20多年,为什么中美关系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重大突破?
美国:(1)在实行了20多年“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后,再也无法否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2)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3)美国的经济在60~70年代初发展趋缓。
中国:(1)改善中美关系,便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和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2)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例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 B.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中美双方有共同改善关系的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对根本原因的把握。应从题干中的“中美”双方分析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双方共同需要和努力的结果。
[答案]D
3.中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由于美国实行扶蒋反华政策,极力阻挠新中国的合法席位,使得在新中国合法长期得不到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联合国中亚非会员国的逐年增加,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无法维持。26届联大上以压倒多数的优势通过了恢复中国代表权和驱逐台湾代表的提案,公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例3]有人认为,新中国能够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最主要的原因是和美国的关系得到了根本改善,不然,中国依然只能是徘徊在联合国大门之外。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惟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只是由于美国等操纵,新中国才一直被拒之门外,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加强,中国获得了大多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得以冲破重重阻挠重返联合国。而且,在这届会议上美国仍然提出“两个合法席位”。希望保留台湾代表权。
[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新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提高。
拓广与探究
[例1]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之后,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后,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有人认为70年代初开始中国就处于对外开放的局势,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理解“对外开放”的真正含义,对外开放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交流,而当时主要体现在政治上打开国门,开始接受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不同意。虽然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以后,中国同许多国家建交,但那只是表现在外交关系上,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与建交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没有多大交流并没有达到1978年以后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例2] 尼克松在其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博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假如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对他这番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美国继续推行孤立中国外交政策 B.美国改变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看法
C.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D.不得不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可直接排除;B项是错误的表述,美国是不会改变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看法的;C项从美国来说是不会有如此政策;所以这句话的目的只是维护其国家利益而实行的一种策略。
[答案]D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的公告是指
A.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公告
B.1972年签订的《中美联合公报》
C.1971年公布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公告
D.第26届联大通过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公告
2.从中美关系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时
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是极为困难的
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和敌人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3.1972年,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受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4.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合作
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要害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6.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7.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
A.198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81年
8.1972年2月21号,一位美国总统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降落在北京机场。还没有走下舷梯,他就向周恩来伸出了手。周恩来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这位总统是( )
A..基辛格 B.布什 C.尼克松 D.卡特
9.20世纪 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 B.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权利 D.中美双方有共同利益
10.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突破性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日邦交正常化
11.我国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A.建国初期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就美国方面来讲,主要原因是
A.要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要改善中美关系
C.全球战略调整的需要 D.尼克松总统的个人愿望
【综合运用】
13. 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熟悉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关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1979年《中关建交联合公报》
材料三:(中美)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198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或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1979年签署《与台湾关系法》
请回答:
(1)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分析材料一美国所持的态度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有何明显的不同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重大发展之处?
(3)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的签订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4)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材料四中这个法?
【开放创新】
14.“1954年越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发生的一件事,表明周恩来对藐视中国民族尊严的敏感程度。周恩来代表着中国,约翰·杜勒斯(美国国务卿)代表着美国。过去杜勒斯对一个记者说,只有在我们的汽车相撞的情况下,两人才会会晤。一天上午,当双方都进入了会场时,他们彼此遭遇了。杜勒斯摇摇头,走出了会议室,完全藐视这位中国外交部长。……“因此我走下首次抵达北京的飞机舷梯的最后一级向他(指周轻快走来)走去时,就主动伸出了我的手。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自尼克松的回忆录《领导者》
材料二 在周恩来同尼克松第一次会谈时……对尼克松说:“你刚才不是在毛主席那里已经说了么,我们握手了。杜勒斯就不敢这样做。”尼克松说:“总理也不一定同他握手。”周恩来肯定地说:“不见得,假如他愿意的话,我也会跟他握手的。”尼克松说:“那好,我们握一次手吧。”他们隔着茶几又伸手相握,四周的人都笑了。
——摘自《谈判大师周恩来》
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一再说的“握手”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尼克松访华,按照外交礼节的惯例应由迎接方先伸出手来表示欢迎,为什么首次访华的尼克松总统反而主动地先伸出手来呢?
②.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一个时代的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③.你同意材料三中尼克松说的“这是改变的一周”的结论吗?试简述理由。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感悟与思考
2004年9月,在北京举办了“和平发展──中国外交五十 五周年成就图片展”中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五世孙凌青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为题回顾了新中国在其间走过的艰辛历程。这位已年届八十的老外交官指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揭开了新中国外交崭新的一页。至今三十多年来,中国已进入联合国主持下的多边外交几乎所有的重要领域,参加了数以百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批准加入了众多的国际公约。新的世纪已到来,中国以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时期的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奉行不结盟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3.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4.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
2.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3.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4.为积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斗争
三.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加强与东盟和欧盟的合作
3.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知识运用】
1.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为什么要进行调整?
(1)首先,经过建国以后三十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2)国际上美苏争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在美苏势力基本平衡、对峙争霸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助长某一方的霸权主义倾向。而中国作为和平力量独立于两个大国之外,则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3)中国熟悉到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影响,熟悉到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与发展有机会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视为制约战争、防止战争以至消除战争危险的重要因素。
[例1]我国新时期的对外政策有
①不结盟政策 ②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③“一边倒”政策 ④对外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各个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把握。可用排除法来做,“一边倒”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采取的政策。
[答案]D
2.新中国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大会议上恢复了合法席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新时期的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组织的活动。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会议上,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积极努力;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关多边国际机构中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裁军的积极行动,做出了真诚而有实效的努力;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还积极地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斗争,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同。
[例2]20世纪90年代,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举足轻重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
A.苏联已解体 B.美国经济出现困难
C.世界格局多样化趋势加强 D.中国综合国力加强
[解析]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后盾是不可能实现的。
[答案]D
3.“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什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正式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不断变化,为提升合作水平。2001年,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深化团结协作共创美好世纪》的讲话。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每年举行一次成员国元首正式会晤,定期举行政府首脑会晤,轮流在各成员国举行。 “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例3]课本中列举了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这些成就反映了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外交的哪些特点?
[解析]本题要求联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心国际形势的变化,主动了解国际社会,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中国外交,并进而考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开放的观念。。
[答案]如2003年10月7—8日,第九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中国与东盟关系有了新发展,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达成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协议,这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加入这些组织,体现了中国的外交成就,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类型的国家关系,体现了新时期多边外交这一显著特点
拓广与探究
[例1](1994 全国)材料一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熟悉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于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自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自1977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材料三 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摘自198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 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方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摘自1979年美国卡特政府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
请回答:
(1)材料二比材料一有内容上有何重要的发展?两个公报的意义何在?
(2)据材料一、二、三,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一致?
(3)据材料三,说明这三个公报对发展中美两国关系的作用。
(4)据上述各材料,谈谈我们为什么果断反对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5)1999年以来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有哪些?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明确三个公报发表的背景、内容、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及对近代中美关系史发展的全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和熟悉,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及我国的态度和对策,评价其现状与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本题体现了中美关系(概念)→发展过程(现象)→现状及趋势(规律)这一原则。
[答案](1)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由不应谋求地区霸权发展为不应世界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标志着中美间敌对关系的结束,开始走向正常化阶段;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
(2)是一致的。(3)提供了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4)材料四表明:《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反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粗暴地干涉了中国内政,该法是美国单方面制定的国内法,对中国没有约束力,而中美联合公报是以国际关系和两国关系准则为依据的。该法为中美关系正常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
(5)插手台湾问题;支持西藏分裂势力进行分裂西藏的活动;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撞机事件等。
[例2]有人说:中国在新时期外交关系上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可中国却领导创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组织,这是为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结盟政策提出的背景和含义。1984年5月,邓小平把中国对外政策概括成独立自主外交,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它是“真正的不结盟”,具体体现为“四不一全”:即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其核心是不结盟。
[答案]不结盟政策指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与中国现有的国力,奉行双赢的政策,在既坚持中国的国家利益,又适当照顾和援助发展中国家、在互利合作基础之上,中国领导创立了一些区域性组织。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发展到十六大总结的“共同发展”这一全新概念。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要与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和“共同推进”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中国要与各国“共同协商”世界事务,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在对世界局势的分析上,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突破是 ( )
A.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B.提出“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估计
C.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认定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战争与和平”
2.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 )
A.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争取经济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
C.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因是…( ) A.新一代领导人上台改变了原来的外交政策
B.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C.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D.适应第三世界共同反霸斗争的需要 4.邓小平和毛泽东关于世界形势判定的最大不同是 ( ) A.世界大战随时爆发
B.局部战争随时爆发 C.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D.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是必要的 5.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 ( ) A.与大国的合作 B.独立发挥作用 C.以地区性组织为主 D.联合国
6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外交任务是( )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 ②专注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清朝后期开埠通商,本质不同点在 ( )
A.入关税率不同
B.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C.开放地区范围不同
D.政府对中外交流采取的态度不同
8.现阶段中俄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A.同盟关系 B.竞争伙伴关系
C.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D.建设性合作关系
9.“上海合作组织”中除了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外还有…………( ) A.美国 B.日本 C.韩国 D.乌兹别克斯坦
10.下列成就取得到新世纪的第一年的是
①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②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席位 ④举行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晤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
11.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
A.和平共处的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的政策 C.不结盟的政策 D.对外开放的政策
12.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中国恢复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13.当今世界上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长期存在的根源是( )
A.殖民主义的影响 B.第三世界的落后
C.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D.联合国的软弱无力
14.2001年10月,上海成功地举办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国际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东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15.1997年,东南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为缓解东盟经济危机作出重大贡献的举措是( )
A.承诺和坚持人民币不贬值 B.给予东盟大量的贷款援助
C.同意人民币实行贬值 D.将大量资金投放东南亚国家的股市
【综合运用】
16.材料一:1919年的中华民国政府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巴黎和会,在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正义要求,却被大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最终在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加入了WTO,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
阅读完上述两段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简单谈谈。
【开放创新】
17.你认为在中美关系问题上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对此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好建议?应该如何熟悉和评价中美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
18.2001年10月23日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举行的中国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询问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10月25日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0周年纪念日,请你评价一下30年来,非凡是近年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学习了这一课,你能回答这位记者所提的问题吗?
第五单元测试
一.综合知识梳理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熟悉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二.综合探究案例
(2004 上海)假如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
A.一个中国 B.三个世界 C.一国两制 D.四项原则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三位领导人都是一个观点,即:一个中国。
综合学力测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能够体现这一方针的外交行动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抗美援朝
C.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D.参加万隆会议
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共同发展
C.求异存同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上推动会议圆满成功的要害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达成平等互惠的协议 D.会议确定了联合反对殖民主义的目标
4.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有来自美国等国的强大阻挠、破坏,但新中国还是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友好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到新中国建国第一周年时,当时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多少个?( )
A.15个 B.17个 C.48个 D.165个
5.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
A.使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关系结束
B.使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D.使中美两国结成反苏统一战线
6.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江泽民访美
B.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基辛格访华
C.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江泽民访美
D.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
7.我国政府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国策,主要是因为
A.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熟悉
B.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
C.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主要因素
D.世界大战的悲剧再也不可能重演
8.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双方经过努力,再次争执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风和日丽的局面,使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
9.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长期存在的根源是………………………………( ) A.殖民主义的影响 B.第三世界的落后 C.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D.联合国的无能为力 答案:A
10. 当前我国对世界形势的基本观点是
A.战争危险在加剧 B.世界局势总体趋缓
C.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化解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11.30年来的实践表明,中美双方要维护和发展两国的正常关系,必须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③合力操纵国际反恐大局④共同解决台湾统一问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12.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的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 A.稳定与发展 B.经济与政治 C.和平与发展 D.安全与统一 答案:C
13.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清朝后期开埠通商,本质不同点在 ( )
A.入关税率不同 B.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C.开放地区范围不同 D.政府对中外交流采取的态度不同
1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党和政府对战争与和平的分析是( )
A.存在战争危险
B.不存在战争危险
C.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D.虽然不存在战争危险,但也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15.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内在上的一致性是…………………( ) ①继续反对霸权主义 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③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④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16.2004年6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同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互致贺电。中国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 ( )
A.中印谈判中 B.中缅谈判中 C.中苏谈判中 D.中越谈判中
17.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局势将长期趋缓是我国外交方针的一个出发点
B.作为不结盟国家成员国之一,我国将长期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C.继续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
D.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18.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根本含义是 ( ) A.不与别的国家结成任何的联盟 B.不参与国际上的任何事务 C.不与大国结盟 D.处理国际事务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答案:D
19.2001年10月,上海成功地举办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国际组织是 ……(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东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D
20.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是( ) A.东盟 B.东亚四国同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亚洲自由贸易区
21.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加强的是中国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合作…( ) A.俄罗斯与中亚 B.日本与朝韩 C.新加坡与东盟 D.印度与东南亚
22.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外交任务是( )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 ②专注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3.新时期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世界和平
C.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24.下列关于新时期我国外交的成就,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1980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
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1991年开始,中国成为东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
D.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了APEC会议
25.中国倡导签署了《打击恐怖主、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
A.2001年东盟国家首脑会议 B.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上海峰会
C.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年6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报告中发表了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我国政府曾再三强调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平的方式,毫无疑问,假如台湾能够和平解放,那么,对于我们的国家,对于我们的全体中国人民,对于亚洲和世界和平,都将是最为有利的。
材料二 (1956年7月,周恩来接见原国民党中心社记者曹聚仁时,曹问:你关于和平解放的谈话社会究竟有多少实际价值?周恩往返答说):和平解放的实际价值和票面价值完全相符。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以合作建设呢?我们对台湾,绝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议,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是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
材料三 (1957年,蒋介石委派宋宜山赴大陆与周恩来等商谈,周恩来等人向宋宜山转达以下几点)(一)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二)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三)台湾地区的政务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前往干预,而国民党可以派人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务的领导。(四)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不容许外国人干预中国内政。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周恩来对台思想的要点。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周恩来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共同思想。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共当时对台主张坚持的原则,谈谈你的熟悉。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第三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3)材料二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28.2004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2周年,中日两国只有友好合作,才能共同发展。但由于日本国内一部分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的企图,给中日关系造成很大干扰。日方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减少给中日关系带来的不应有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举例说明,中日建交三十多年以来,日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制造过哪些不利于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事端?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政策有何重大调整?为什么要这样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