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B >> bai >> 白居易 >> 正文

 

长恨歌

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足见《长恨歌》这首诗既被诗人视为压轴杰作,又深受时人所欣赏,熟诵于“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流传很广。

  从开头到“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诗人主要针对唐玄宗重色贪欢,朝政荒废,杨贵妃恃宠而骄,兄弟姊妹权重一时的情况进行了讽刺、揭露。对玄宗,首句就“重色思倾国”,“重色”则轻国,也就必然导致“倾国”。重色的君王遇到天生丽质的杨家女,二人朝夕相处,芙蓉帐里度良宵,春日出游赏春光,玉楼宴饮,玄宗皇帝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时间都耗费在贵妃杨氏身上,也就必然疏远臣下,荒误政事,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正含蓄地道出了这一点。杨玉环本是薛王李瑁的妃子,也即玄宗的儿媳,“养在深闺人未识”等句是对本朝皇帝避讳的说法。作为一国之主的玄宗,为了求得绝色美女而置父子伦理于不顾,已足令人反感,加之又因此荒废朝政,置国家百姓于不顾,玄宗之无道自不待言,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始终都是处于被奴役、任人支配的地位,杨玉环面对这个重色的国家最高君主,无论如何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她的入宫本是被动、不由自主的。但这个天生丽质,一笑百媚的女子,在得到玄宗的宠爱后,竟恃宠而骄,让她的姊妹弟兄皆得封官赏赐,尤其是其兄杨国忠为相期间,专横跋扈,祸国殃民,民愤极大。这个艳冠六宫的女子,已经堕落成骄奢淫逸的皇帝宠妃。同时也透露出玄宗皇帝为了获得这个娇艳妇人的欢心,是不惜一切来满足她的贪欲。所有这些事实并没有过多地表现,只是极含蓄地用“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句,点出杨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势。可以看出,诗人在立意上就要用这首长诗来对玄宗的荒淫与贵妃的骄纵进行谴责和抨击,题为“长恨”,就包含这一层意思。

  “骊宫高处入青云”至“夜雨闻铃肠断声”,叙述安禄山起兵反唐,唐朝君臣狼狈出逃、杨贵妃被缢死等事的经过。正当玄宗沉迷于轻歌曼舞之际,一阵鼙鼓声从渔阳惊天动地而来,惊断了“霓裳羽衣曲”,也惊醒了李、杨二人永远享受荣华富贵之梦的幻灭。

  同时,“惊破”之“破”字也暗示着盛极一时的李唐王朝将自此一蹶不振,昔日的繁华将永远成为历史。

  这一段,作品逐渐转入对李杨二人不幸悲剧的同情,他们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痛苦的直接承受者之一,在叛军制造的战火烟尘中,曾经尊贵无比的唐玄宗不得不携带着杨贵妃等仆从妃嫔,仓皇向西蜀逃奔。然而,这场悲剧更深重的受害者—— 广大的将士百姓不再沉默了,他们要求惩办酿成灾难的罪魁祸首。于是逃亡中的玄宗皇帝被迫将杨玉环在马嵬坡前缢死。杨氏实际上充当了玄宗的替罪羊,她的死是社会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环境导致了她的堕落和灭亡。

  从这个意义上讲,她又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受害者。所以,诗人在叙述她的死亡时,是以同情的笔调来描述的。

  从“天旋日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描写玄宗对贵妃的追思。身为一国之君,却不能挽救自己心爱的人于一死;及至叛乱平定,一人独返长安,物是人非,其凄惨悲伤之情不难想象。途径马嵬,触目伤情,痛不可遏;独处旧宫,对景思人,刻骨之痛,这些都写得感人而细腻生动。“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是从空间的角度写物是人非,对景伤情,惨痛难止;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则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表现这种刻骨的相思。至于“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则是以细节来具体表现上面所描述的感情,从更细微的角度刻玄宗的心态。应当说,唐玄宗的这种苦思与其说是对杨玉环的相思,不如说是对自己亲手断送了爱情、断送了曾经与之海誓山盟的爱人的生命而感到悔恨。

  “临邛道士”句至尾,叙述道士在仙山寻到贵妃及贵妃深沉的表述。诗中的女主人公杨贵妃较之唐玄宗刻画得更为成功,显然融注了诗人更多的同情。在作品的第一段里,诗人就介绍说这个杨家女具有倾国倾城之貌,又用“回眸一笑百媚生”来形象表现,虽字数不多,杨贵妃那秀美的风姿却展现在目前。这一节中,“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至“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一段,既把一个楚楚动人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表现了她失去尉藉后的寂寞心情。其中,“梨花一枝春带雨”用传神的比喻使杨玉环伤心落泪的仪态尤为动人。加之下面一段对贵妃“含眸凝睇”的刻、和她深情的誓词,就把一个在爱情上遭受重大挫折,但又顽强执着,不屈不挠,仍在追求的美丽女子的形象维妙维肖地展现出来了。她是美丽的,同时还如此一往情深。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我们带到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山上。在那儿,雍容华贵的杨玉环忍受着远离亲人的寂寞,与唐玄宗派来的使者会了面。她还是那样美,只是这种美由原来的热烈变得幽冷了。尽管已列仙籍,可她情丝未断,昔日的恩爱在其心灵上扎过根,开过花:但正是曾与她恩爱的人摧毁了她的爱情和生命。回头望见大雾笼罩着的长安,凄苦和哀怨又浸透了她的心。她交给使者一半钗、一扇合,作为表达情意的物品,给玄宗记住那只有你知我知的誓言,记住曾经发誓的地方和时间,只要记住这些,唐玄宗自己就永远无法消去对自己的恨,就象杨玉环的恨一样,与天地同在。作为一个成功的形象,杨玉环的鲜活之处就在于对背叛真情者的恨,愈长而弥真!

  诗歌由对李、杨荒淫误国的憎恨,逐渐转为对他们的悲剧表示同情、哀叹。作者本人是个内心感情十分丰富的诗人,就《长恨歌》本身而言,千百年来所以被人民广为传诵,主要原因在于诗中塑造了两个深情的艺术形象,和对李、杨爱情及其悲惨结局的淋漓刻,颇能引发出后人的同情之泪。爱情,是古今中外文艺作品的永恒题材,因而,成功地描写爱情的作品也就格外容易打动人、感化人、净化人的心灵。

  《长恨歌》是以帝王和贵妇之间的爱情为题材的,但是,尽管诗人一开始是把他们作为帝王和害民的“尤物”来表现的,可随着情节的推移,诗人把李、杨二人都看成了普通的人,两个与自己一样有血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白居易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长恨歌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白居易诗鉴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年谱简编
    白居易【宿紫阁山北村】
    白居易【轻肥】
    白居易名篇【买花】赏析
    白居易名篇【上阳白发人】赏析
    白居易名篇【新丰折臂翁】赏析
    白居易名篇【红线毯】赏析
    白居易名篇【杜陵叟】赏析
    白居易名篇【缭绫】赏析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真实原因
    白居易名篇【天津桥】赏析
    白居易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白居易的初恋与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感 鹤
    白居易诗鉴赏 宿紫阁山北村
    有木诗八首选一首 白居易诗鉴赏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诗鉴赏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小传
    白居易的诗
    白居易名篇【卖炭翁】赏析
    白居易名篇【井底引银瓶】赏析
    白居易与《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名篇【湖亭望水】赏析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白居易名篇【舟中读元九诗】赏析
    白居易名篇【放言五首】(其三)赏析
    白居易名篇【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白居易名篇【春题湖上】赏析
    宦海中隐——浅论白居易的困惑和突围
    白居易名篇【大林寺桃花】赏析
    白居易名篇【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
    白居易名篇【问刘十九】赏析
    白居易名篇【采莲曲】赏析
    白居易生平简介
    白居易名篇【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的政治与经济管理思想
    白居易名篇【长恨歌】赏析
    白居易名篇【江楼晚望景物鲜奇吟玩成
    白居易名篇【钱塘湖春行】赏析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别州民》
    白居易《池上》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琵琶行》
    长恨歌 白居易
    白居易名篇【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
    白居易 草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草 白居易
    白居易生平事迹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闺怨词》
    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暮江吟》
    白居易《问刘十九》
    白居易遭“国学辣妹”恶搞侮辱 后人声
    诗仙——白居易
    白居易名篇【夜雪】赏析
    《新唐书》白居易传
    白居易
    白居易詩選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的商州情结
    白居易饮酒
    清飚散芳馨:白居易九江花木咏
    白居易著作介绍
    《长恨歌》
    琵 琶 行
    白居易
    《唐诗名篇赏析》【观刈麦】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后人赴成都讨产权 228年古祠被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 问刘十九
    白居易 后宫词
    白居易生平与诗歌艺术
    白 居 易 评 传
    白居易著作及研究专著
    白 居 易 寓 洛 管 窥 照 片
    白居易洛阳履道坊故居考辩
    白 居 易 故 里 考
    洛阳拟重开发白居易故居
    白居易手迹
    后宫词 白居易
    江西东乡发现白居易后裔村 青山绿水风
    白居易 长恨歌
    白居易与洛阳旅游
    日 本 白 居 易 研 究 概 况
    “醉吟先生”――白居易
    漫话白居易的诗品人品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
    读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试论白居易诗歌的医药学思想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解读白居易
    诗人白居易晚年私生活:沉迷声色
    霓裳羽衣舞歌 白居易诗鉴赏
    问刘十九
    是谁在唐诗里非法占地?白居易?
    白居易诗中"情":《长恨歌》《琵琶行
    唐朝诗人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的自然情怀
    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白居易《长恨歌》[作品讲读]
    与白居易有染的苦情女诗人为何绝食而
    白居易小传
    白居易进长安
    白居易与茶诗
    观刈麦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后人声明与“老祖宗”专用权
    缭 绫 白居易诗鉴赏
    卖炭翁 白居易诗鉴赏
    井底引银瓶 白居易诗鉴赏
    秦吉了 白居易诗鉴赏
    轻 肥 白居易诗鉴赏
    采地黄者 白居易诗鉴赏
    歌 舞 白居易诗鉴赏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白居易诗鉴赏
    涧底松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名篇【暮江吟】赏析
    寄唐生 白居易诗鉴赏
    题岳阳楼 白居易诗鉴赏
    买卖人口玩弄女性 白居易换三批家姬小
    观 稼 白居易诗鉴赏
    溪中早春 白居易诗鉴赏
    寓意诗(选一首) 白居易诗鉴赏
    初贬官过望秦岭 白居易诗鉴赏
    江南遇天宝乐叟 白居易诗鉴赏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诗鉴赏
    问刘十九 白居易诗鉴赏
    南湖早春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诗鉴赏 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杜陵叟 白居易诗鉴赏
    乐游园望 白居易诗鉴赏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诗鉴赏
    李都尉古剑 白居易诗鉴赏
    暮江吟 白居易诗鉴赏
    后宫词 白居易诗鉴赏
    邓州路中作 白居易诗鉴赏
    早 兴 白居易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诗鉴赏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白居易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诗鉴赏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
    采莲曲 白居易诗鉴赏
    杏园中枣树 白居易诗鉴赏
    感 情 白居易诗鉴赏
    画竹歌并引 白居易诗鉴赏
    刚正不阿造福于民的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白居易诗鉴赏
    池上早秋 白居易诗鉴赏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白居易诗鉴赏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诗鉴赏 开龙门八节滩石诗二首
    花非花 白居易诗鉴赏
    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 白居易诗鉴赏
    真娘墓 白居易诗鉴赏
    游悟真寺诗 白居易诗鉴赏
    夜 雪 白居易诗鉴赏
    晚秋夜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是怎么养生的
    竹枝词四首 白居易诗鉴赏
    魏王堤 白居易诗鉴赏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诗鉴赏
    惜牡丹花 白居易诗鉴赏
    望驿台 白居易诗鉴赏
    江楼月 白居易诗鉴赏
    村 夜 白居易诗鉴赏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诗鉴赏
    燕子楼 白居易诗鉴赏
    夜入瞿塘峡 白居易诗鉴赏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诗鉴赏
    江楼月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晚年的人生败笔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诗鉴赏
    南浦别 白居易诗鉴赏
    夜 筝 白居易诗鉴赏
    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诗鉴赏
    寒闺怨  白居易诗鉴赏
    杭州春望  白居易诗鉴赏
    秋雨夜眠  白居易诗鉴赏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诗鉴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诗鉴赏
    白云泉  白居易诗鉴赏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也不“居易”
    白居易—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
    白居易带病养生成寿星 因何独享天年?
    钱塘湖春行
    【赏析】卖炭翁
    琵琶行 译 文
    白居易与佛教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祖籍”——太谷阳邑
    宴 散 白居易诗鉴赏
    杨柳枝词  白居易诗鉴赏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