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an >> 韩愈 >> 正文

 

韩愈:进之艰难退之易?

韩愈:进之艰难退之易?

 

    潮州的夜晚,喧哗而热闹。我独自来到依山临水的韩公祠。望着韩山朦朦胧胧的夜色,听着韩江静静流去的水声,感受到一种特有的神韵,体验到一种异常的氛围。这一切,都来自一个思想者、一个文学家的魂灵。
    韩公祠,是潮州人为纪念韩愈而修建的。韩山、韩江也因韩愈而得名。其实,这里既不是韩愈故乡,也不是韩愈辉煌的圣地。只不过是他官至高峰又被推下山谷,被贬至此,做了几年小官。在他失魂落魄的日子里,这天之涯、海之角,接纳了他,成就了他,记住了他。把他写在了山上,写在了水中,写在了心里。
    一个人离去后,被永远怀念着,这是很不容易的事。而这个人与高山同在,与江水长流,就更令人仰止了。面对这山光水色,我品味着他的文章,解读着他的人生。
    韩愈,字退之。这名字就很有点意思。愈,可解释为较好,胜出。用其组词,无非是愈加、愈好、愈高、愈演愈烈等等。退之,显然是退缩、退步、退却之意。欲进欲退,自相矛盾。名与其人,人与其名。他一生沉缅官场,进之不得而退之,退之不甘愈思进。进而退,退而进,进中有退,退中有进,一生折腾了若干回合。
    韩家早年也曾有过令人眩目的灿烂辉煌,祖上有人做过宰相、尚书,还出过几个轰动朝野的锦衣大儒。只是“安史之乱”后,边关烽烟四起,藩镇割据,国之不幸殃及家道败落。到其父辈或祖父辈,已是一介平民了。不过,祖上有荫,韩愈的父辈肯定是读过书的,这从韩愈名字上就不难闻到一股书香。愈,是望其出人头地;退之,则寓意当退且退,不可粗莽猛浪。回头看来,祖上圣明,祖上先知,恐他颓废不进,平庸无成,更怕他不识时务,只进不退。
    充满哲理和智慧光芒的《师说》,跨越千年时空,闪烁着久远不衰的亮丽。在理论上,他入木三分,鞭辟入里,把人引进一个深邃的幽谷,一个崭新的境界。而在实践中,他却茫然不知所措,在求师问道的过程中绕了不少圈子。家道的中落,生活的穷困,使他过早地品尝了人生的酸楚和世态的炎凉。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名扬乡里。尤其是年少成器的柳宗元,给了他很大激励。公元785年,年仅13岁的柳宗元,代人写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用辞精湛,十分老道。令德宗帝当着满朝文武大加赞赏,文人墨客称道不绝,长安城内沸沸扬扬。这给韩愈年轻的心灵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时,柳宗元正随问职县令的父亲住在宣城,与韩愈同住一隅。对这位“神童”,韩愈早意欲结交,但因窘迫落魄,自惭形秽,几次徘徊柳门而作罢。后柳随父北迁,二位文坛巨匠咫尺天涯,失之交臂。
    不过,后来,两位大唐才子,还是相逢于智慧的峰巅,握手于学识的高度,相携于常人难及的领域。如两棵比肩耸立的大树,枝在云层中相触,絮在风雨中致意,根在深层中相连。同望云天而不相互攀援,共浴沧海而不相嫉相欺。得意时会心一笑,坎坷时一声叹息。友情,友谊,到了这个份上,恐怕该算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了。
    公元786年,在宣城通往长安的绵延长路上,一匹瘦马驮着这位将会写进历史教科书的文豪,蹒跚行进着。马背上的英俊少年,踌躇满志,雄姿英发。时而凝眉深思,时而暗自吟哦,一副天降大任的气派,拥抱着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他自信,天道酬勤,上苍慧眼。几年寒窗,必为他铺就一条洒满阳光的大道。
    然而,当他调动了所有天才的细胞和多年的积累,挖空心思地完成了答卷,自认为字字珠玑,声声如雷,足以惊俗骇世,治国齐家,谁知到了判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文不值,被信手一抛,就化作一阵轻风。这个结局,大出他的意料。一连几天,他郁闷不乐,大惑不解。但金榜题名后的似锦前程和人生辉煌的诱惑,使他很快走出了沼泽,重新振作起来,准备进行新的冲刺。随后,他住进一家小店,卧薪尝胆,暮读晨诵,经历了一个寒暑,又走进决定他一生命运的考场。好不容易等到了发榜的日子,他屏住呼吸,急切地想看,却又不敢看。直到那些中榜者的家中响起劈里叭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他明白了结果。到了第三年,还是如此。这时,他真的被打懵了。他不敢对镜自顾,怕见自己消瘦的面容,深陷的眼窝,恍忽的神情。连续几年浪迹京城,早已囊中羞涩,原本不多的盘缠所剩无几。势力眼的小店主见他连考连败,又一文不名,对他百般羞辱,更使他精神崩溃,几近绝望。
    这时的韩愈,时而像霜打的茄子,时而如激怒的雄狮。想进而无门路,欲退却又不甘心。当时官场盛行“觅举”,为了考中进士而追逐、钻营,依靠请托以求金榜题名。对这些,韩愈当然一清二楚,过去,他对此深恶痛绝。然而,眼见那些庸庸酸儒和碌碌之辈频频入第,他明白了,在浑浊的世道,任何洁身自好都是没有用的。他要出击,要“觅举”。古人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人一旦为名声、地位所累,必然会降格以求,贱卖灵魂。得之大喜,失之大悲,内心就难以平静和安宁。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韩愈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韩愈:进之艰难退之易?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年),唐代思
    【简析】山石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青青水中蒲三首
    调张籍
    答张十一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湘 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听颖师弹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短文两篇
    韩愈《答张十一》
    韩愈《春雪》
    韩愈《湘中》
    【简析】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晚春》
    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韩愈《调张籍》
    韩愈简介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文学主张与创作
    韩愈部分诗作
    韩愈及其教育思想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新说
    春 雪
    韩愈人物简介
    弘扬“韩愈文化” 创新执政理念
    《韩愈•进学解》(《古文观止》
    柳子厚墓志铭 [唐]韩愈
    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唐]韩愈
    唐朝也有天价稿费 韩愈碑文一篇二十万
    两面韩愈更真实
    韩愈文学成就
    韩愈与潮州
    韩愈简介
    游太平公主山庄
    【简析】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杂文家不能学韩愈
    【简析】石鼓歌
    河洛春秋 韩愈故事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生平简介
    揭揭八仙老底 韩愈的孙子韩湘子
    历史名人故事:韩愈曾三次名落孙山
    韩愈的伟大教育思想
    从语境角度解读韩愈的《师说》
    因被贬用诗文贬损好友 韩愈原为刻薄之
    南国忆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诗名句和格言
    史海钩沉――奇节奇文说韩愈
    韩愈诗鉴赏事迹 山 石
    雉带箭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晚 春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元和圣德诗并序
    南山诗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石鼓歌
    华山女
    祖席(得秋字)
    士大夫的“工具化”:“两面派”韩愈
    韩愈《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读韩愈散文
    韩愈的学佛心路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
    韩愈《听颖师弹琴》
    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韩愈《雉带箭》
    韩愈《山石》
    从韩愈谀墓说起
    韩愈老家"孟州说"有了物证 雍正九年
    从日常生活看韩愈的为官之德
    从韩愈说起
    李花赠张十一署
    韩愈出身于官宦之家
    送桂州严大夫
    千年一叹读韩愈
    韩愈故事 华山履险境 长安来跑官
    韩愈:一代文豪真性情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鉴赏
    韩愈 柳宗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768 824),字退之,河南人,人
    试解读韩愈的《寄卢仝》诗
    论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局限性
    韩愈与韩孟诗派
    韩愈与古文运动
    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潮州民间传说中的韩愈形象
    聚焦韩愈———南行手记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
    韩  愈  生   平
    文才横溢 爱国情真——韩愈
    韩愈《原毁》
    韩愈的无神论思想
    唐诗百话·韩愈:山石
    韩愈:落齿
    韩愈:华山女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
    韩愈与便江
    韩愈当官的风骨
    于今香火遍瀛洲------韩愈和他的迁谪
    韩愈《进学解》
    韩愈反对迎佛骨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