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03年,关中大旱,韩愈因如实上报旱情而得罪了幸臣李实,被贬为阳山县令。
韩愈20岁参加科举考试,连续三年名落孙山;25岁考中进士,却不能凭此授官。他认识到通过考试获取官职太难,于是另选了“跑官”一途。跑官自古就有,韩愈为了跑官,奔波于两京之间,自荐于高官大员,成了那时的“京漂族”。他从汴州到徐州,从洛阳到长安,都是为了跑官。
韩愈的后裔很多,在全国有好几个聚居地。
偃师市大口乡韩村,是韩愈后裔较为集中的一个聚居地。该村藏有一本韩氏族谱,族谱从“一世韩愈”开始,从中唐一直排到现在,已经排了43世。村人说,当年韩愈离开洛阳,去长安参加吏部铨选,考试的科目很多,真是难为俺那祖上了……
韩愈到长安,当上了四门博士
所谓铨选,就是量才授官。
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到了唐代,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和武官分别由吏部与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
史载当时吏部铨选,要对考生素质进行7个方面的综合评估:第一是“身”,身体容貌必须体面;第二是“言”,语言表达必须明白晓畅;第三是“书”,笔试时楷书必须工丽优美;第四是“判”,必须具备分析问题和判案断事的能力;第五是“德”,品德必须好;第六是“才”,才华要出众;第七是“劳”,做事有效率,成绩要突出。
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范畴,比如今的“三好学生”标准还高,已经是“七好学生”了。只有七个方面都达到标准,方可入选,授予官职。考生入场,第一项是书法测试,如果你连字都写不好,其他六项就免了,卷铺盖走人了事!接下来笔试答卷,看你分析事物的能力如何,当场给你个案例,让你判案,一一释法,这是考你的思维能力和法律知识。
这两项对韩愈来说,不在话下,提笔便拿下了!
剩下的五项,是面试和口试,提问虽不刁钻,进行得却很慢——考生们在头年十一月一日集中于尚书省,一直搞到下一年的三月,才一一过了堂,折腾完。
不管怎么折腾,韩愈都不怕。他相貌堂堂,善于表达,加上这几年在幕府当秘书,文案娴熟,辞令亦然,对主考官所提问题,他回答得非常到位——铨选结束,虽未放榜,韩愈已从容回到洛阳等候消息了。
但过了好几个月,京城仍无消息,韩愈索性不再想此事,秋末冬初的一天,韩愈正要出门,忽闻门外有锣鼓声,心里一咯噔,他想自己一定是通过铨选了,果见一行人敲锣打鼓,来到门前道:“恭喜韩大人!祝贺韩大人!”
“有劳差公了!”韩愈忙把差役请到家中,准备酒菜。家人和仆人都很高兴,家里像过节似的。韩夫人说:“两年过去了,一家人从来没有这样扬眉吐气过!如今老爷通过了吏部铨选,有官可做,生计不愁,一定得好好庆祝一下!”
韩愈自然高兴,但他心里清楚,铨选实际上和跑官差不多,事先若不到高官家里投书行卷,谁会看中你?若不在文坛上露露脸,混个脸熟,造点舆论,谁会了解你?
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春,朝廷任命终于下达,让韩愈到长安担任四门博士。这一年,韩愈35岁。
韩愈被撤职,清除出教师队伍
这里,还得对“四门博士”作个解释:唐代设最高学府国子监,其长官为“祭酒”,掌教儒学经典。国子监下设七学馆——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各馆设主讲教员称“博士”,辅助教员称“助教”,另外还有“直讲”若干人。
四门馆初创于北魏,因学馆分设于京城的四门而得名。后来四个门的学馆集中在了一处,但名称却沿用了下来。韩愈来任教时,四门馆招收六品、七品、候爵官员的子孙,庶民中的优秀子弟也可就读,主要面向中下层士子。
韩愈任博士,官阶七品,是高级教员。担任此职者,学术声望必须很高。韩愈在担任四门博士的一年中,一心搞教育,不理睬京城高官,不但不登门拜访,一些权贵主动来结交时,他也不和他们聊天。但韩愈对学生很热情,对于主动上门求教的学生,他不但悉心传授知识,有时还招待饭菜,并向各部门举荐,为学生们争取出路。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他建议朝廷扩大举选范围,让太学馆招收八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更多地吸纳人才。还建议四门馆招收平民子弟,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