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an >> 韩愈 >> 正文

 

韩愈故事 华山履险境 长安来跑官

 公元803年,关中大旱,韩愈因如实上报旱情而得罪了幸臣李实,被贬为阳山县令。

  韩愈20岁参加科举考试,连续三年名落孙山;25岁考中进士,却不能凭此授官。他认识到通过考试获取官职太难,于是另选了“跑官”一途。跑官自古就有,韩愈为了跑官,奔波于两京之间,自荐于高官大员,成了那时的“京漂族”。他从汴州到徐州,从洛阳到长安,都是为了跑官。  

  韩愈的后裔很多,在全国有好几个聚居地。

  偃师市大口乡韩村,是韩愈后裔较为集中的一个聚居地。该村藏有一本韩氏族谱,族谱从“一世韩愈”开始,从中唐一直排到现在,已经排了43世。村人说,当年韩愈离开洛阳,去长安参加吏部铨选,考试的科目很多,真是难为俺那祖上了……

  韩愈到长安,当上了四门博士

  所谓铨选,就是量才授官。

  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到了唐代,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和武官分别由吏部与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

  史载当时吏部铨选,要对考生素质进行7个方面的综合评估:第一是“身”,身体容貌必须体面;第二是“言”,语言表达必须明白晓畅;第三是“书”,笔试时楷书必须工丽优美;第四是“判”,必须具备分析问题和判案断事的能力;第五是“德”,品德必须好;第六是“才”,才华要出众;第七是“劳”,做事有效率,成绩要突出。

  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范畴,比如今的“三好学生”标准还高,已经是“七好学生”了。只有七个方面都达到标准,方可入选,授予官职。考生入场,第一项是书法测试,如果你连字都写不好,其他六项就免了,卷铺盖走人了事!接下来笔试答卷,看你分析事物的能力如何,当场给你个案例,让你判案,一一释法,这是考你的思维能力和法律知识。

  这两项对韩愈来说,不在话下,提笔便拿下了!

  剩下的五项,是面试和口试,提问虽不刁钻,进行得却很慢——考生们在头年十一月一日集中于尚书省,一直搞到下一年的三月,才一一过了堂,折腾完。

  不管怎么折腾,韩愈都不怕。他相貌堂堂,善于表达,加上这几年在幕府当秘书,文案娴熟,辞令亦然,对主考官所提问题,他回答得非常到位——铨选结束,虽未放榜,韩愈已从容回到洛阳等候消息了。

   但过了好几个月,京城仍无消息,韩愈索性不再想此事,秋末冬初的一天,韩愈正要出门,忽闻门外有锣鼓声,心里一咯噔,他想自己一定是通过铨选了,果见一行人敲锣打鼓,来到门前道:“恭喜韩大人!祝贺韩大人!”

  “有劳差公了!”韩愈忙把差役请到家中,准备酒菜。家人和仆人都很高兴,家里像过节似的。韩夫人说:“两年过去了,一家人从来没有这样扬眉吐气过!如今老爷通过了吏部铨选,有官可做,生计不愁,一定得好好庆祝一下!”

  韩愈自然高兴,但他心里清楚,铨选实际上和跑官差不多,事先若不到高官家里投书行卷,谁会看中你?若不在文坛上露露脸,混个脸熟,造点舆论,谁会了解你?

  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春,朝廷任命终于下达,让韩愈到长安担任四门博士。这一年,韩愈35岁。

  韩愈被撤职,清除出教师队伍

  这里,还得对“四门博士”作个解释:唐代设最高学府国子监,其长官为“祭酒”,掌教儒学经典。国子监下设七学馆——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各馆设主讲教员称“博士”,辅助教员称“助教”,另外还有“直讲”若干人。

  四门馆初创于北魏,因学馆分设于京城的四门而得名。后来四个门的学馆集中在了一处,但名称却沿用了下来。韩愈来任教时,四门馆招收六品、七品、候爵官员的子孙,庶民中的优秀子弟也可就读,主要面向中下层士子。

  韩愈任博士,官阶七品,是高级教员。担任此职者,学术声望必须很高。韩愈在担任四门博士的一年中,一心搞教育,不理睬京城高官,不但不登门拜访,一些权贵主动来结交时,他也不和他们聊天。但韩愈对学生很热情,对于主动上门求教的学生,他不但悉心传授知识,有时还招待饭菜,并向各部门举荐,为学生们争取出路。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他建议朝廷扩大举选范围,让太学馆招收八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更多地吸纳人才。还建议四门馆招收平民子弟,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韩愈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韩愈故事 华山履险境 长安来跑官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从韩愈说起
    【简析】山石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青青水中蒲三首
    调张籍
    答张十一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湘 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听颖师弹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短文两篇
    韩愈《答张十一》
    韩愈《春雪》
    韩愈《湘中》
    【简析】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晚春》
    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韩愈《调张籍》
    韩愈简介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文学主张与创作
    韩愈部分诗作
    韩愈及其教育思想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新说
    春 雪
    韩愈人物简介
    弘扬“韩愈文化” 创新执政理念
    《韩愈•进学解》(《古文观止》
    柳子厚墓志铭 [唐]韩愈
    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唐]韩愈
    唐朝也有天价稿费 韩愈碑文一篇二十万
    两面韩愈更真实
    韩愈文学成就
    韩愈与潮州
    韩愈简介
    游太平公主山庄
    【简析】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士大夫的“工具化”:“两面派”韩愈
    【简析】石鼓歌
    河洛春秋 韩愈故事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生平简介
    揭揭八仙老底 韩愈的孙子韩湘子
    韩愈:进之艰难退之易?
    历史名人故事:韩愈曾三次名落孙山
    韩愈的伟大教育思想
    从语境角度解读韩愈的《师说》
    因被贬用诗文贬损好友 韩愈原为刻薄之
    南国忆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韩愈诗名句和格言
    聚焦韩愈———南行手记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年),唐代思
    韩愈诗鉴赏事迹 山 石
    雉带箭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晚 春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元和圣德诗并序
    南山诗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石鼓歌
    华山女
    读韩愈散文
    韩愈《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韩愈出身于官宦之家
    韩愈的学佛心路
    史海钩沉――奇节奇文说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
    韩愈《听颖师弹琴》
    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韩愈《雉带箭》
    韩愈《山石》
    从韩愈谀墓说起
    韩愈老家"孟州说"有了物证 雍正九年
    韩愈反对迎佛骨
    送桂州严大夫
    从日常生活看韩愈的为官之德
    祖席(得秋字)
    杂文家不能学韩愈
    千年一叹读韩愈
    韩愈:一代文豪真性情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鉴赏
    韩愈 柳宗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768 824),字退之,河南人,人
    试解读韩愈的《寄卢仝》诗
    论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局限性
    韩愈与韩孟诗派
    韩愈与古文运动
    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潮州民间传说中的韩愈形象
    李花赠张十一署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
    韩  愈  生   平
    文才横溢 爱国情真——韩愈
    韩愈《原毁》
    韩愈的无神论思想
    唐诗百话·韩愈:山石
    韩愈:落齿
    韩愈:华山女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
    韩愈与便江
    韩愈当官的风骨
    于今香火遍瀛洲------韩愈和他的迁谪
    韩愈《进学解》
    韩愈的教育思想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