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当唐代承六朝之遗风,将文章推向绮丽却又空洞的极致时,从青萍之末逐渐卷起了一股针锋相对的狂飘—古文运动。这古文运动的主将,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韩愈借用汉代以前的散文体,冲击已趋没落的骄文,他高叫:“愈之为一占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
韩愈看似主张复古,其实是要恢复文章的道统;他看似反对绮丽,其实是要给文章注进活力。他的终极宗旨是,将文采和道统凝合为一体,成为词理并茂的好文章。他不仅提出了理论,且身体力行,写出了数量可观的新散文,如《原道》、《原毁》、《师说》、《杂说》等,人称’‘韩文”,为古文运动提供了堪称楷模的样文。
古文运动风起云涌,韩愈得到了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等文坛健将的响应,得到了被称为“韩门子弟”的大批后进的追随。
凭着在文坛的这一卓越功勋,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叙郡望为昌黎(今辽宁义县),由此人称韩昌黎。他三岁时就成了孤儿,先后为伯父、大嫂所收养。孤儿的身世,促进了韩愈的奋发,他刻苦读书,每日强记或数千或数百言,由此精通了儒家经典以及各家学问,尤为重要的是。他打下了扎实的写作基础:
在陈子昂、张说、苏颜、李华、萧颖士等多位文坛前辈的影响下,从大历、贞元以来,为反对绮丽的文风,写文出现了浓重的效古倾向,其中独孤及、梁肃成了代表性的人物:年轻的韩愈立志要成为一代文宗,极力迫随独孤及、梁肃等人,由此站在了潮头之前。他的行文风格,和科举之文有很大的差异,故参加科举连续五次名落孙山。然他不后悔,用自我宣传的方法,将他所写的文章,在朝野间广为散发。在前宰相郑余庆的赞誉下,他不仅出了名,而且在科举考试时进士及第。
因韩愈有文名,宰相董晋出任宣武节度使,将他召为巡官,带在身边。后转为武宁节度使张建封的幕僚。在地方_L历练了一个时期,他被调人中央,任四门博士,再转监察御史。
应该说,韩愈是块合适的监察御史的料,他书生气浓,不懂官场中的周旋,为人刚直,敢于说话,且不避权贵。时是唐德宗的晚期,宦官专政十分猖撅,百官之长的宰相无理政之权,残剥民利的官市对社会影响极坏,谏官的谏言丝毫不起作用,在此情况下,韩愈写了洋洋数千言的奏章,要求唐德宗加以改观。可唐德宗非但未采纳,反一怒之下将他贬为连州阳山(今属广东)令,复移为江陵(今属湖北)府椽曹。
这是韩愈第一次在官场受挫。
到了唐宪宗登位,这个爱好文学的君主,把韩愈召了回来,先任国子博士,再升都官员外郎。韩愈为报答君恩,没有被遭贬的经历所吓倒,继续凭着他的为官良心在说话。他见华州(今陕西华县)前后两刺史阎济美、赵昌,一直在挤兑其下属华阴县令柳涧,遂上表为柳涧申理,说刺史相党。然在有关部门的调查下,柳涧竟犯有贪赃罪。由此,韩愈以妄论,被降为国子博士。
这是韩愈第二次在官场受挫。
韩愈见自己连续遭贬,没有检讨自身的原因,而将此归结为他才高遭嫉,遂作了《进学解》一文,以为自喻。此文作得极有文采,并体现了出色的史才,竟让宰相们大为感动,从而将他调人史馆,继而升为掌管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