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an >> 韩愈 >> 正文

 

韩愈当官的风骨

邓忠强

  唐代的韩愈,年轻时怀有远大抱负,总想干一番大事业。他在诗中说:“念昔始读书,志欲干霸王。”(《岳阳楼别窦司直》)足见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多么强烈。
  然而,韩愈这位才子却偏偏仕途不顺。他19岁赴长安,考进士第四次才中。按照唐朝科举制度,考中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要当官,还得通过吏部的专门考试(即“博学鸿辞科”),才能予以量才录用。不幸的是,韩愈考官时连续考了三次都是名落孙山。这时他已28岁了,在京城举目无亲,生活穷困窘迫。无奈之下,他急切地接连三次上书宰相,说自己如同一个“溺于水而爇(放火焚烧)于火”的人,身陷水深火热之中,期望得到援引,然而,毫无结果。(见《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十年蹉跎,求官碰壁,韩愈禁不住悲愤填膺,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不得已离开京城去汴州,直到29岁,才在宣武节度使董晋的麾下,做了一名管理刑狱事务的观察推官,总算走进了官场。其后,他虽又做过几任小官,但总感到郁郁不得志。这也难怪,像韩愈这样心雄万夫的“千里马”,岂甘心庸碌无为地老死于槽枥之间?所以,即便后来当他回到京城做了国子监博士(国家最高学府的教授)之后,他仍然想升官得到重用。他写信给受到皇帝宠信的尚书李实,陈述自己的抱负和才干,请求荐引,不久,他就被擢升为监察御史。
  从表面看来,韩愈不但想做官,而且想做高官,难道他是一个汲汲于名利的“官迷”?
  其实不然。封建时代大凡有作为的知识分子,都有着强烈的功名意识。这里固然包含着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一面,但他们更看重的则是如何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
  韩愈的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即使因提意见获死罪也在所不辞。一次是当了监察御史不久,时逢大旱之年,民生多艰,韩愈见此情景,忍不住上疏朝廷,参了权臣李实一本,极论“宫市”之弊,直言天旱田地无收,百姓弃子逐妻以求食,请求皇上减免或缓征过重的徭役赋税。结果这不但得罪了权贵,而且触犯龙鳞,惹得唐德宗李适火冒三丈,把他贬到蛮荒的阳山(今广东境内)去当县令。
  然而,韩愈并没有吸取这次贬职的“教训”。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迷信佛法的唐宪宗迎陕西凤翔法门寺的佛骨到皇宫,沿途修路盖庙,官商民等争相舍物捐款,纷纷祝贺,简直无异于一场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闹剧。
  这时韩愈因为参与平叛有功,刚提升为刑部侍郎不久,要是换了别人,自己不去凑这份热闹也就算了,偏他这位司法部副部长,看到宪宗佞佛,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出来说话,于是又像上次一样忍不住了,立即写了著名的《谏迎佛骨表》上书直谏,指责举国上下对一块朽骨顶礼膜拜,是“伤风败俗,传笑四方”,又提出“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的告诫,说历史上凡是信佛的皇帝,寿命都短促。这自然犯了宪宗的大忌,当即就要将韩愈处死。幸亏宰相裴度等人为他再三求情,才被免去死罪,赶出京城,贬到8000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了个地方小官。
  韩愈做官本已登上山顶,可转眼间就跌入深渊,还险些招来杀身之祸,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城不久,其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惨死在驿道旁。这接二连三的不幸打击,常常会使一个人心灰意冷,感到活着实在没有什么意思。然而,韩愈尽管冤屈痛苦绕于心,忧愁悲愤萦于怀,但他仍以诗明志,直言疾呼:“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只要是为国“除弊”,哪怕因此获罪遭贬,又何惜此身安危?
  所以,韩愈到了潮州之后,意志并未消沉,还是尽自己的职责,认认真真地做起刺史来。当时的潮州由于地处偏僻,文化不兴,农耕方式原始落后,百姓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韩愈到任之后,访民疾苦,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出资兴学大开教育之风。他在潮仅八个月就为民兴“四利”,可谓功德无量。
  韩愈晚年虽当过兵部侍郎和吏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和中组部副部长)等高官,但他做官一直都不是青云直上,而是几度被贬,时起时伏。值得称道的是,无论官显权重还是官卑职小,他都是秉持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不计个人荣辱名利,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尽力去做惠及民众的事。这种脚踏实地、唯求奉献于民的当官风骨和精神,足以垂范后世。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韩愈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韩愈当官的风骨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从韩愈说起
    【简析】山石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青青水中蒲三首
    调张籍
    答张十一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湘 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听颖师弹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短文两篇
    韩愈《答张十一》
    韩愈《春雪》
    韩愈《湘中》
    【简析】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晚春》
    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韩愈《调张籍》
    韩愈简介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文学主张与创作
    韩愈部分诗作
    韩愈及其教育思想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新说
    春 雪
    韩愈人物简介
    弘扬“韩愈文化” 创新执政理念
    《韩愈•进学解》(《古文观止》
    柳子厚墓志铭 [唐]韩愈
    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唐]韩愈
    唐朝也有天价稿费 韩愈碑文一篇二十万
    两面韩愈更真实
    韩愈文学成就
    韩愈与潮州
    韩愈简介
    游太平公主山庄
    【简析】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士大夫的“工具化”:“两面派”韩愈
    【简析】石鼓歌
    河洛春秋 韩愈故事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生平简介
    揭揭八仙老底 韩愈的孙子韩湘子
    韩愈:进之艰难退之易?
    历史名人故事:韩愈曾三次名落孙山
    韩愈的伟大教育思想
    从语境角度解读韩愈的《师说》
    因被贬用诗文贬损好友 韩愈原为刻薄之
    南国忆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韩愈诗名句和格言
    聚焦韩愈———南行手记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年),唐代思
    韩愈诗鉴赏事迹 山 石
    雉带箭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晚 春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元和圣德诗并序
    南山诗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石鼓歌
    华山女
    读韩愈散文
    韩愈《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韩愈出身于官宦之家
    韩愈与古文运动
    史海钩沉――奇节奇文说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
    韩愈《听颖师弹琴》
    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韩愈《雉带箭》
    韩愈《山石》
    从韩愈谀墓说起
    韩愈老家"孟州说"有了物证 雍正九年
    韩愈反对迎佛骨
    送桂州严大夫
    从日常生活看韩愈的为官之德
    祖席(得秋字)
    杂文家不能学韩愈
    千年一叹读韩愈
    韩愈故事 华山履险境 长安来跑官
    韩愈:一代文豪真性情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鉴赏
    韩愈 柳宗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768 824),字退之,河南人,人
    试解读韩愈的《寄卢仝》诗
    论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局限性
    韩愈与韩孟诗派
    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韩愈的学佛心路
    李花赠张十一署
    韩愈《进学解》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
    韩  愈  生   平
    文才横溢 爱国情真——韩愈
    韩愈《原毁》
    韩愈的无神论思想
    唐诗百话·韩愈:山石
    韩愈:落齿
    韩愈:华山女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
    韩愈与便江
    于今香火遍瀛洲------韩愈和他的迁谪
    潮州民间传说中的韩愈形象
    韩愈的教育思想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