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忆韩愈
顾艳 那年去广东潮州,东道主第一天就带我们去观赏“潮州八景”之一的“鳄渡秋风”。那里小巧玲珑的一个亭子,有“祭鳄台”,还有唐代大散文家韩愈的著名散文《祭鳄鱼文》碑。看到这块碑,我便恍恍惚惚仿佛穿越时空站在唐朝的阳光下。 公元819年,韩愈因措辞尖锐激烈,上表谏唐宪宗不要迎佛骨,同时建议僧人还俗,从事稼穑。他因此触怒了龙颜,唐宪宗便要韩愈以死抵罪。幸得贤相裴度和崔群为之求恕陈情,才使他侥幸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然而,在携家眷赴潮洲途中,他的小女儿不堪颠沛之苦,因病而死。他为爱女写的悼文,没有为侄子写的《祭十二郎文》那样淋漓尽致、直抒悲痛。不过,在表面淡淡的文字叙述中,依然能感受到韩愈真情深刻的悲痛。那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需要隐忍、克制的悲痛。其表现方式,只是与《祭十二郎文》不同罢了。《祭十二郎文》在形式上,突破了过去的祭文都采用韵文的格局,遵循了内容决定形式的法则,被《古文观止》说成“祭文中千年绝调”。 唐朝贞元年间,25岁的韩愈中乡贡进士。韩愈一生大半为官,但由于卓尔不群,鲠言无忌,故被当道者视为异己。奸小之辈屡屡落井下石。唐德宗贞元19年,关中大旱,饥民受难,他奋笔奏表朝廷《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呼吁拯救百姓。结果,由监察御史贬为南粤阳山县令。这是他第一次遭贬。 在历史上,韩愈的胆色令人称道。大多数当官者,都是小心翼翼保住官位。真正乐意为民请命,为民除恶,为民谋利的清官廉吏毕竟不多。韩愈虽屡屡被谪遭贬,所到之处却政绩斐然。在阳山,“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并将北山改称“贤令山”的佳话。在潮州,当他得知江中鳄鱼伤人,便连夜撰写了《祭鳄鱼文》。他在文中曰:“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韩愈治潮八月,做了不少好事。驱鳄除恶,百姓感恩戴德,万般崇敬,在原祭鳄处,建亭竖碑,后又在东笔架山建韩愈祠。那天,我们专程去与潮州市一水之隔的东笔架山,拜谒乡贡进士韩愈祠。韩愈祠简朴雅致,墙壁用水磨砖砌成,祠内分前后两进,后进台基高约2.5米。正中供韩愈塑像。祠内有历代碑记36块,其中有苏轼撰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在庙碑中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苏轼说得不错。韩愈的贡献不仅在政绩,更主要的是以其文功彪炳史册。对魏晋以来文坛盛行的“绮糜”之风,韩愈带头发起了旨在恢复古代散文传统的“古文”运动,直言“文以载道”,“不平则鸣”,主张作文章要有现实内容,参与社会生活。韩愈是一代文宗,也是创造语言的大师。他提倡“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从字顺各识职”。并率先示范,留下了传世名篇《师说》、《进学解》等煌煌四十余卷巨著,诗、赋三百多首。与此同时,他还有一双识珠之眼和一颗怜才之心。他赞赏孟郊、张籍、贾岛、李贺等人的诗艺文才,为他们延誉。他待这些同侪后辈,如兄弟子侄。譬如:李贺为避父讳,不能参加科举。韩愈便出于公心,为之作《讳辩》。他在《讳辩》中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韩愈的为人之道,为文之道,堪称“千载一时”。瞻仰他一生的蹉跎境遇,缅怀他一生的辉煌业绩,不禁感叹:大师是超时空的。一千二百多年已过,他依然活在我们中间,并且砥砺着我们。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韩愈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南国忆韩愈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