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an >> 韩愈 >> 正文

 

读韩愈散文

[文 / 白杨]
  --兼谈文与气的关系

 

  韩愈死时谥号为“文”。他的主要成就也正在于“文”,即倡导古文运动。

 

  我们知道,汉魏时期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作家群继承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反映建安时代的社会风貌,体现了苍凉刚劲的风格,是为“建安风骨”。但是经过党锢之祸和曹氏、司马氏对政敌的**,许多文人名士渐渐缄默,清谈之风转为玄虚之谈。反映在文学上,不注重思想内容表达而单纯追求形式美的倾向使骈体文大肆盛行。自西晋陆机、潘岳起,著文开始讲究词藻华丽和对偶工整。南朝文人更在声病辞律上争奇斗胜,遂使不少骈体文流于空虚和颓废。然而,说起来,骈体文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却是不可否认的,它词藻华美,平仄相协,用典精巧,长于赋诵,独具资质。一些佳作名篇,抒情之深,写景之妙,简直令人表里澄澈,形神俱华。但由于有了严格的外部形式的约束,作文者往往玩味其格律音韵,呈才使事,使浮而无实,,放而不收。虽然继承了汉赋的华美,却不探其源,忽视了早期汉大赋议论生发、关心政治的精神实质,极大地阻碍了文学的发展,使“建安风骨”荡然无存,走入到金色的文学象牙塔中,远远离开市井百姓的口语。故而有人评说此时文学恰如女子被缠了足一般。裹足不前,毕竟有碍发展,不利于思想表达和个性张扬。

 

  到了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历经安史之乱的唐王朝社会矛盾虽有缓和,但仍然“行行重行行”,整个社会并不安定。藩镇用兵割据,“喜则连横以叛上,怒则以力相并”,中央政权的实力日渐削弱。同时,由于佛,道教的盛行,使天下“十分之财而佛有七八”,严重制约了唐王朝的发展。在这样一个人民困苦、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时代,亟需风格清新刚健、表意流畅自如、说理透彻明辩的文体为之服务。治理社会,解决矛盾,再用粉饰太平尚可的骈体文,显然文不逮意。人们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质朴文风,即成为唐古文运动发端之基础。

 

  隋初,李谔上书隋文帝,痛斥这种“竞骋文华”的文体对政治的危害。文帝试图用政治手段扭转文风,收效不大。入唐,陈子昂高标诗**新的大旗,批驳齐梁诗文“骨气都绝”“刚健不闻”,给诗坛吹入一股清新的空气。但文苑仍充满柔弱的靡靡之音。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责无旁贷地继承先贤遗志,以他雄健的才力,身体力行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树,使唐朝的古文遂蔚然极盛。

 

  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坦途,只有坚韧不拔的人,才能抵达光辉的顶点。韩愈之父早丧,自幼由兄韩会、嫂郑氏夫妇抚养。在这样孤苦的环境中,他少年时就发奋自励,勤学苦读,打下了深厚的学识基础。韩愈深受家庭浓厚的儒家正统思想和文学气氛的影响,抱着济世拯民的愿望,先后四次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未蒙录用。然而,他初衷不改,始终致力于向圣人先贤学习,努力锻炼自身修养,不逐时文,潜心古文写作。《答李翊书》是韩愈文论中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章,他劝诫李翊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当时应举的文体是时文即骈体文。时文作好了,可以做官,光宗耀祖。写古文则不被重视。他告诫李公子:“如果你追求达到古时候立言者的境界,就不能很快成功,也不能被富贵利禄所诱惑。”韩愈本人也是这样做的。他不趋时文,不媚权贵,甘于寂寞,潜心于古文写作和道德修养。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视,非圣人之志不敢存,沉入其中,忘乎外界的一切,静静地沉思默想。当他把自己心中想的写出来的时候,务求去掉陈腐的言论。他不怕别人嘲笑,一直不动摇,直到能辨别出古书中哪些是立意纯正的,哪些是立意驳杂的,哪些是立意虽然纯正却没有达到完美境界的,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他觉得“当其取于心注而于手也,汩汩然来亦,”而后“浩乎沛然矣。”才思充沛而奔放了。即使这样,他还是害怕自己的文章内容和语句驳杂,又从正反两方面琢磨,平心静气地审查它,直到意思和语句都纯正了。到了这一地步,就可以休息了吗?没有,他要求继续充实自己,继续“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象韩愈这样精益求精,苦心孤诣苦苦追求,会不成功吗!然而,韩愈开创的一代文风却后继乏人。不久,骈体文重又抬头,到五代乃至宋初,陈腐华靡之风占据了文坛统治地位,历时二百年。直到孤贫力学的欧阳修主盟文坛,发扬光大韩愈的古文写作和理论,才终于奠定了宋代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群体风格。之后的明清,散文写作继起不绝。历史不会忘记,韩愈的成就也不会磨灭。一切为了人类作出贡献的人,都会站在历史的峰巅,让人们敬仰和学习。

 

  韩愈接下来谈到作家修养和为文的关系即“文”与“气”的关系,他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隧,膏之沃者其光晔。”要想写出好文章,先要打好基础,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写出的文章就像油膏充足的灯光一样明亮。韩愈认为文章是作家思想道德修养的外部体现,学古文要从加强道德修养入手。他发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韩愈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读韩愈散文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从韩愈说起
    【简析】山石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青青水中蒲三首
    调张籍
    答张十一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湘 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听颖师弹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短文两篇
    韩愈《答张十一》
    韩愈《春雪》
    韩愈《湘中》
    【简析】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晚春》
    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韩愈《调张籍》
    韩愈简介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文学主张与创作
    韩愈部分诗作
    韩愈及其教育思想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新说
    春 雪
    韩愈人物简介
    弘扬“韩愈文化” 创新执政理念
    《韩愈•进学解》(《古文观止》
    柳子厚墓志铭 [唐]韩愈
    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唐]韩愈
    唐朝也有天价稿费 韩愈碑文一篇二十万
    两面韩愈更真实
    韩愈文学成就
    韩愈与潮州
    韩愈简介
    游太平公主山庄
    【简析】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杂文家不能学韩愈
    【简析】石鼓歌
    河洛春秋 韩愈故事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生平简介
    揭揭八仙老底 韩愈的孙子韩湘子
    韩愈:进之艰难退之易?
    历史名人故事:韩愈曾三次名落孙山
    韩愈的伟大教育思想
    从语境角度解读韩愈的《师说》
    因被贬用诗文贬损好友 韩愈原为刻薄之
    南国忆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韩愈诗名句和格言
    聚焦韩愈———南行手记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年),唐代思
    韩愈诗鉴赏事迹 山 石
    雉带箭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晚 春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元和圣德诗并序
    南山诗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石鼓歌
    华山女
    士大夫的“工具化”:“两面派”韩愈
    韩愈《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韩愈出身于官宦之家
    韩愈的学佛心路
    史海钩沉――奇节奇文说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
    韩愈《听颖师弹琴》
    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韩愈《雉带箭》
    韩愈《山石》
    从韩愈谀墓说起
    韩愈老家"孟州说"有了物证 雍正九年
    韩愈反对迎佛骨
    送桂州严大夫
    从日常生活看韩愈的为官之德
    祖席(得秋字)
    千年一叹读韩愈
    韩愈故事 华山履险境 长安来跑官
    韩愈:一代文豪真性情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鉴赏
    韩愈 柳宗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768 824),字退之,河南人,人
    试解读韩愈的《寄卢仝》诗
    论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局限性
    韩愈与韩孟诗派
    韩愈与古文运动
    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潮州民间传说中的韩愈形象
    李花赠张十一署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
    韩  愈  生   平
    文才横溢 爱国情真——韩愈
    韩愈《原毁》
    韩愈的无神论思想
    唐诗百话·韩愈:山石
    韩愈:落齿
    韩愈:华山女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
    韩愈与便江
    韩愈当官的风骨
    于今香火遍瀛洲------韩愈和他的迁谪
    韩愈《进学解》
    韩愈的教育思想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