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5),字退之,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自称郡望河北昌黎,又被称为“韩昌黎。”
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韩愈可以说是一位极富光彩的人物。他在“不忘于仕进”、不断地追求“小行乎其志”(《与卫中行书》)的同时,高张儒家道统和古文运动两面大旗,给时人和后人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称“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正是对韩愈其人其文的崇高评价。
韩愈出身于官宦之家,幼年丧父,家庭的熏陶和环境的坎坷艰难,使他从小发愤苦读,“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答侯继书》),立志在政治和文学上有一番作为。经过三次考试失败的挫折后,终于考中进士。贞元十二年(796),韩愈二十九岁时开始步入仕途,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等职,后来又升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同年,他因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而触犯德宗和权贵李实,被贬往阳山。此后,朝廷几次易主,韩愈也几次调职。元和十二年(817),他因充行军司马随军参加征讨淮西叛乱有功,升为刑部侍郎,成为上流统治集团中的一员。两年后,他又因上《论佛骨表》触怒宪宗,贬官潮州。第二年穆宗继位,韩愈被召为国子监祭酒,后来转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被后人称为“韩吏部”。五十七岁时,韩愈在长安病逝,谥为“文”,后世又称他做“韩文公”。
针对当时盛行的骈体浮靡文风,韩愈亮出了自己鲜明的文学主张——坚持文以载道,提倡在复古的基础上创新,还提出了“不平则鸣”等著名的文学观点。
这些文学主张不仅出现在他的文章论著中,更体现在他散文创作的实绩上。韩愈传世的文章有近四百篇,包括杂著、书启、赠序、哀辞、祭文、碑志、表状等多种体裁。有的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有的如峰回路转,回环往复。韩愈的散文,多数气势磅礴,笔力雄健,广泛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在优美的形式中,倾注了作者充沛的感情,叙事记人都极富形象性,论事说理则层层相递,逻辑性很强,颇有先秦诸子散文之风。另一方面,韩愈所运用的语言灵活、生动,实践了他所坚持主张的“唯陈言之务去”(《答李诩书》)、“辞必己出”(《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从古书和口语中吸取精华,创造了大量新颖的词汇,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当然,他的作品中也有一部分应事之作或过分追求古僻深奥之处,但白璧微瑕,不掩其瑜。后世的很多文学评论家都给予它们极高的赞誉,如《旧唐书·韩愈传》称之为“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苏洵喻之为“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本书选译了韩愈的一百二十多篇散文,力求反映韩愈散文的全貌,表现其特点,并体现出韩愈的文学主张。为此,我们选取了韩愈一生各个阶段、各种形式的散文作品,有些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以润饰。
韩愈的诗歌雄健壮丽,宏伟奇崛,想象丰富。与孟郊等人一起,形成了重要的韩孟诗派。虽然对他的诗歌作品有褒有贬,但他的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仍然是一个大家。而且对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是他的文名太大,掩盖了诗歌的成就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