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小小的船 >> 正文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点评   四川省彭山县鹏利小学 李凤军 钟 阳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

  2、认读生字。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培养个性,培养想象力。
【教学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个观点可以聚焦为──“从学生的体验出发”。为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走向“生活”──创设体验的情境。我们努力实现语文的生活化。例如:让学生交流平时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并通过让学生贴出夜空图等环节,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儿童学习兴趣。

  走向“主人”──成为体验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接纳者,而应在新语文课程营造的宽广的空间里自由翱翔。为了完成学生在听读中识字和感悟儿歌内容这一目标,我们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自己勾出不认识的字,然后让学生自由地采取喜欢的方式识字。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我们让学生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随即让学生互动探讨解决问题。这些设计就是给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等等。

  走向“活动”──丰富体验的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该课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唱儿歌,表演儿歌,儿歌,想象儿歌……这样使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获得知识。

  走向“感悟”──达到体验境界。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用“心”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所蕴涵着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悟“文”,教师精心导读,让学生整体朗读,逐句美读,熟读成诵。鼓励学生议论,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见解;让学生推敲“弯弯”“闪闪”“蓝蓝”等用词的准确。引导学生悟“情”,让学生感受儿歌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唱一唱,贴一贴,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一闪一闪亮晶晶”,起──(配音乐,生齐唱)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美,还想唱吗?(想)

  师:这一次老师有一个要求──请小朋友边唱、边跳、边把星星贴在蓝天上。(歌声再次响起)

  (学生边歌边舞边把星星图片贴在黑板上装饰的巨幅“蓝天”上,创造性地把夜空“移”到了孩子们眼前,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景,使情景直接诉诸于儿童的感官。)
二、说一说、想一想,趣中揭题

  师:星星在蓝天一闪一闪的,多美啊!可是还缺少什么?

  生:月亮

  师:平常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生:我平常看见的月亮是圆形的、半圆形的,是弯弯的……

  师:说得真好,老师把弯弯的月亮贴在蓝蓝的天空中,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儿像镰刀、像香蕉、像秋千、像一艘小小的船……

  师:那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和好朋友丁丁一起坐上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蓝的夜空。(贴丁丁的图片,放音乐)

  师:请小朋友慢慢睁开眼睛,说说刚才你看见了什么?

  生:我坐在月亮上看见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我看见了海王星、火星;我看见了地球;我还看见了所有的人们和动物都睡觉了……

  师:多美的夜空啊!老师想用一首优美的儿歌来赞美它。(师边弹钢琴,边唱《小小的船》这首儿歌。)儿歌里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此时揭示课题《小小的船》)

  (该环节充分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体验,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这种角色体验中,进入了情境。)
三、读一读、想一想,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识字。
  
    师:请孩子们打开书自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字。(学生初读后,纷纷提出不认识的生字。)
  
    师:孩子们想用什么办法学会生字?(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我请好朋友教;有的说请老师教;还有的想自己拼拼音来解决……)(学生想方设法尝试识字后,教师按从句到词再到字的层次抽查识字情况。)

    师:请小朋友看黑板,你最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让学生试读,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生:他读课文时很大方,而且声音洪亮,读音准确,读得很通顺。

    师:(再请该生读词读字出示“弯弯”卡片,再出示“弯”的卡片。)(以此方法,第二句教师范读,学生评价。第三、四句分男女生比赛读。)

    师:老师把儿歌里的生字从“家”里请出来玩,可现在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啦!孩子们能帮它们回家吗?(做“送字回家”游戏。)

  2、教师精心导读。

    师:(让学生自由朗读,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自主、合作探讨解决。读好重点词语如:“弯弯”“小小”“蓝蓝”“闪闪”;听录音范读,老师教读,学生互读,个人自由读。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师:(指导学生背诵儿歌。)

    (以上环节,学生在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实施朗读时,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发现着,快乐地诵读着,自由地探索着,尽情地体验着……学生求知的询问声、争论声、读书声充满课堂。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唱一唱、画一,趣中求新

  师:这首儿歌多美啊!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教学生唱儿歌)随即老师让孩子们在歌声中尽情舞蹈。

  师:夜空多美啊!孩子们想不想把它下来。

  (学生把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都下来。又一次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许多有创意的东西融入了画卷中,每一幅就是一首奇妙无比的诗。多彩的形式抒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姿多彩的个性得以张扬。)
【案例点评】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画一)、音乐韵律智能(唱一唱)、身体运动智能(跳),通过发挥这三种智能的优势,深入课文,尽情体验,补充言语-语言智能的弱势,进而发展了言语-语言智能,使学生对这首儿歌有了丰富的认识。也丰富了学生的表达,让学生知道,理解文章的方式是多样的,选择自己的优势智能来学习语文也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1、注重生字的习得。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三维评价标准,尤其注重学生的习得过程。从这个教学片段来看,注重学生自主习得生字的过程。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富有童趣地将学生引入识字的乐园。字形是生字教学的难点,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想尽办法记住生字宝宝。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即时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学生字的欲望。如果学生记字的方法更多一些,更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2、情景交融,美读儿歌。林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文字的美显现化,此时,文字之美、图画之美和学生脑中想象的面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此时的朗读是对课文理解的升华,可谓“水到渠成”。

    整个教学流程充满着人文的气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很通畅。

   ⑴ 从美读中鉴别文章的情感基调。牛老师让学生美美地、自由地品读文章,学生情趣高涨,老师顺水推舟,以读促思,理解儿歌的意思。以读定“情”,教师精妙的导语:现在自由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看大家能不能把星星和月亮逗笑。一语双关,既暗示了整首儿歌轻松、快活的情感基调,又给孩子指出了一个朗读的最高标准──星星和月亮逗笑。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朝着这方向努力,这个过程是学生理解课文、情感升华的过程,知识、情感的建构隐含其中。

   ⑵ 从生活中巩固生字。生活是学生学习的不竭之源,尤其是母语教学,更显其优势。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日常生活,巩固生字,又隐藏着学习方法──生活中识字。“回去给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这一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进一步巩固了生字。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小小的船,叶圣陶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点评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浅谈《苏州园林》与《春》的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说课稿4
    苏州园林原文
    《苏州园林》说课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 2
    苏州园林 园林概况
    《苏 州 园 林》 说 课 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2)
    《苏州园林》说课稿3
    《苏州园林》课堂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说课稿5
    课文苏州园林研讨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4
    《苏州园林》课文评点
    《苏州园林》说课稿一
    《苏州园林》说课稿二
    《苏州园林》说明的语言品析
    《春》、《三峡》、《苏州园林》比较…
    苏州园林·课文分析
    苏州园林·知识点精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3
    故宫也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故宫博物院 (说课简稿)
    《故宫博物院》课堂实录2
    故宫博物院简介
    《故宫博物院》结构质疑
    故宫博物院 课文分析
    中学课文《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2
    故宫博物院路椅广告媒体分析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 教案设计
    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讲解稿
    郑欣淼:故宫博物院有两个 但故宫只有…
    北京城万人空巷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
    《故宫博物院》说课材料
    故宫博物院开院的前前后后
    《故宫博物院》课堂实录
    故宫博物院藏品初试分析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课堂教学实录
    《爬山虎的脚》教案2
    《爬山虎的脚》教案
    《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观后感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片段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教案3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爬山虎的脚》说课方案
    《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4
    《爬山虎的脚》课文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3
    爬山虎的脚·教案示例
    四年级语文教案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教案4
    《苏州园林》主题思想
    个园与扬州园林
    《苏州园林》学习目标
    《苏州园林》电子教材
    《红楼梦》中写大观园假山的文字
    《苏州园林》导读
    苏州园林奇山异石夺天工
    感动中国的作家──文坛伯乐叶圣陶
    我所见的叶圣陶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苏州园林》课文解析
    《苏州园林》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苏州园林》背景知识
    《苏州园林》生字注音
    《苏州园林》形近字辨析
    《苏州园林》词语解释
    作者简介
    沧浪亭
    《苏州园林》解题
    说书
    《苏州园林》多音字辨析
    《苏州园林》句子分析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重点难点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B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A案)
    《苏州园林》课外阅读训练
    《苏州园林》课时训练
    《苏州园林》同步达纲练习
    《苏州园林》阅读测试题
    园日涉以成趣
    写法迥异的另一篇《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基础知识题
    《苏州园林》结构分析
    《苏州园林》写作特点
    《苏州园林》语法修辞
    《苏州园林》重点难点讲解
    《苏州园林》问题探究
    《苏州园林》课文评点
    《苏州园林》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寒山寺
    留园
    曲阜孔庙
    记游洞庭西山
    《苏州园林》词义辨析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写作特色
    《苏州园林》教学建议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有关资料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参考图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杂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素质教育新学案
    《苏州园林》问题研究
    《苏州园林》整体把握
    《苏州园林》研讨与练习说明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