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峡》、《苏州园林》这三节课共同的优点:
一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增强了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是重点把握准确、突出。都能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突出重点把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体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是教学方法相同,都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落实。
不足之处:如《三峡》一节,缺点就是课堂上容量太大,涉及的方面太多,教学重点不够集中;《苏州园林》一节我认为对于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处理的不够,教师讲课的语调有些不够生动,令我有些昏睡的感觉,与课文情调不符。
具体分析如下:
《春》一课,教师根据语文课的标准对课堂教学定位,主要参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教学,突出重点。教师从五幅图入手,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重在听、品、感受,让学生从课文中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热爱之情溢于言表。选择学生喜欢的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多次朗读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感悟其中的优美语句。
《三峡》一课,思路清晰,板块结构分明。教师没有象常规式的向学生介绍作者、作品,而是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以做题训练的方式进行点拔。
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每个学生都能平等的参与,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发现疑惑,再让学生解疑,重难点教师点拔强调,每个同学都能全面参与到学习中。
另外教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归纳的方法,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注重了检查,让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外,教师进行补充检查,把重难点句子的翻译进行检查。
《苏州园林》一课,教学思路清晰。借助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了苏州园林的美,进而了解中国园林建筑之美。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深入挖掘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说明文文体知识方面的渗透稍有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