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夏  感》

7.请仿照文中句子,用相同的句式以“夏之色”、“冬之色”开头各写一个句子。

夏之色为黄的暖,如麦浪,如玉米,象征着丰收的稀奇。冬之色为梦的白,如银霜,如飞雪,昭示着生命之安静。

三、课堂小结

1.本文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把我们带进一种美好的意境中。《夏感》全文正好六百六十六字。然而,梁衡同志却凭借这为数不多的文字,构筑起如此精美的世界。它,使我们想到玲珑的雅雕、小巧的盆景,想到一方素绢,一块碧玉、一泓清澈的小溪、一簇秀丽的山花。过去评价散文之美,有所谓“人生宝、智慧宝、美丽宝”一说,而“六六”,在我们民族习惯中,向有和顺、如意、吉祥之意谐意。《夏感》正是这样一篇三宝兼具蕴藉着和顺、如意、吉祥美好等含茹的杰作。

2.如果你来写城市之夏,你将选取哪些景物?准备写出景物的哪些特点?

3.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要求:①注意写景方法 ②体味作者感情

4.历代文人写夏季,唐代李绅《悯农二首》,其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就是描写农民夏天劳作情景的。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代苏轼《鹧鸪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夏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夏  感》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夏教案
    《夏》教学设计
    《夏》教学
    《夏》教学设计
    《夏》
    《夏》教学
    《夏》教学设计8
    梁衡《夏》有瑕疵,编者是如何解读的…
    《夏》教学设计
    《夏感》教学反思2
    《夏》教学设计
    《夏》教学设计2
    《夏》教学设计3
    《夏》教学设计  5
    《夏》教学设计6
    梁衡《夏》 赏析0分
    夏教案
    《夏》教学设计7
    《夏》教学设计9
    《夏》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 《夏》教学设计 苏教…
    《夏》教学设计
    《夏感》教学设计
    《夏感》教学反思
    《夏》教案
    夏 梁衡
    夏感教案(有教学设想)
    梁衡《夏》教学后感
    夏教学设计
    梁衡《夏》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七年级…
    《夏》
    梁衡
    用梁衡的《夏》中的词语写作文
    《夏》说课稿
    《夏》课堂教学实录
    夏  梁衡
    《夏》教学设计
    <<夏>>梁衡赏析
    梁衡《夏》原文阅读
    梁衡《夏》的阅读答案
    题目:《暑期阅读 夏感三篇》(梁衡等…
    梁衡------中国当代思想大师-----梁姓…
    夏感教学实录
    (苏教)一支激情澎湃的夏日进行曲—…
    《夏感》应该让学生“感”什么?
    梁衡散文新去处
    三问与三美——梁衡《夏感》文本细读
    《夏》说课教案
    《夏》教学实录
    夏说课稿
    夏说课稿2
    夏说课稿3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夏》教案
    《夏感》梁衡
    《夏》教学设计
    夏 日 风 情
    《夏》课堂教学实录
    《夏感》同步练习
    “功夫在新闻内,受益在新闻外”
    《夏》教学反思2
    《夏》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夏教案1 苏教版
    多彩的夏天教案
    夏感教案
    《夏》课堂实录
    夏感教案
    《夏》教学设计4
    《夏感》教学反思  3
    《夏》教学反思
    西师大:《夏》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