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教学设计
|
扬州市邗沟中学 陶唯唯 课型:诵读品析课 安课时排: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的基本任务:诵读、品味、感悟,渗透学法指导。 教学重点:感受夏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设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 一、反复诵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点:朗读重音的确定、语速的急缓要与作品的思想感情相适应。 二、创设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谈。在揣摩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体验感悟,整理归纳所学所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衔接。 学习过程:诵读,品味,拓展 一、导入:出示王维的一首诗《苦行》:“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 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用一个词描述诗人眼中的“夏”。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诗人对夏只有怨气,没有赞赏。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 二、作家简介: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从事散文、小说创作和文学理论、新闻理论研究,笔耕不辍,硕果累累,著述等身。他在文艺评论界倡导散文的真实美、自然美。他呼吁写大事、大情、大理,并身体力行创作了一批卓有影响的政治抒情散文。他的多篇作品入选全国中小学和师范院校语文教材,闻名遐迩。《梁衡文集》由新闻、文学、政治、科学四大类组成,共计九卷。 三、学习的第一阶段:诵读 (一)学法指导;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像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夏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夏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梁衡《夏》教学后感 |
下一篇文章: 梁衡《夏》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七年级上] |
|
|
|